第12章西北旅游区 12.1旅游地理特征 (242) 12.1.1旅游地理环境特征 (242) 12.1.2旅游资源特征 244) 12.2宁夏回族自治区 (245) 12.2.1概况 (245) 12.2.2主要旅游景区及景点 (245) 12.3甘肃省 (248) 12.3.1概况 12.3.2主要旅游景区及景点 (248) 12.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52) 12.4.1概况 (252) 12.4.2主要旅游景区及景点……… (252) 12.5内蒙古自治区 (255) 12.5.1概况 (255) 12.5.2主要旅游景区及景点 (256) 思考题… (259) 第13章青藏旅游区 13.1旅游地理特征… 13.1.1旅游地理环境特征 (260) 13.1.2旅游资源特征 (261) 13.2西藏自治区 (262) 13.2.1概况 (262) 13.2.2主要旅游景区及景点 (263) 13.3青海省 ………(267) 13.3.1概况 13.3.2主要旅游景区及景点 (267) 思考题 (269) 参考文献 (270)
第12章西北旅游区 12.1旅游地理特征!!!!!!!!!!!!!!!!!!!!!!!! (242) 12.1.1旅游地理环境特征!!!!!!!!!!!!!!!!!!!!! (242) 12.1.2旅游资源特征!!!!!!!!!!!!!!!!!!!!!!! (244) 12.2宁夏回族自治区!!!!!!!!!!!!!!!!!!!!!!! (245) 12.2.1概况!!!!!!!!!!!!!!!!!!!!!!!!!! (245) 12.2.2主要旅游景区及景点!!!!!!!!!!!!!!!!!!!! (245) 12.3甘肃省!!!!!!!!!!!!!!!!!!!!!!!!!!! (248) 12.3.1概况!!!!!!!!!!!!!!!!!!!!!!!!!! (248) 12.3.2主要旅游景区及景点!!!!!!!!!!!!!!!!!!!! (248) 12.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52) 12.4.1概况!!!!!!!!!!!!!!!!!!!!!!!!!! (252) 12.4.2主要旅游景区及景点!!!!!!!!!!!!!!!!!!!! (252) 12.5内蒙古自治区!!!!!!!!!!!!!!!!!!!!!!!! (255) 12.5.1概况!!!!!!!!!!!!!!!!!!!!!!!!!! (255) 12.5.2主要旅游景区及景点!!!!!!!!!!!!!!!!!!!! (256) 思考题!!!!!!!!!!!!!!!!!!!!!!!!!!!!!! (259) 第13章青藏旅游区 13.1旅游地理特征!!!!!!!!!!!!!!!!!!!!!!!! (260) 13.1.1旅游地理环境特征!!!!!!!!!!!!!!!!!!!!! (260) 13.1.2旅游资源特征!!!!!!!!!!!!!!!!!!!!!!! (261) 13.2西藏自治区!!!!!!!!!!!!!!!!!!!!!!!!! (262) 13.2.1概况!!!!!!!!!!!!!!!!!!!!!!!!!! (262) 13.2.2主要旅游景区及景点!!!!!!!!!!!!!!!!!!!! (263) 13.3青海省!!!!!!!!!!!!!!!!!!!!!!!!!!! (267) 13.3.1概况!!!!!!!!!!!!!!!!!!!!!!!!!! (267) 13.3.2主要旅游景区及景点!!!!!!!!!!!!!!!!!!!! (267) 思考题!!!!!!!!!!!!!!!!!!!!!!!!!!!!!! (269) 参考文献!!!!!!!!!!!!!!!!!!!!!!!!!!!!!! (270) Ⅷ
第0章 绪记 0.1旅游地理学的概念 旅游地理学是随着现代旅游业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它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地理 学在旅游活动中的应用 1.旅游地理学的产生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旅游作为人们的一种暂时性空 间置换生活,无不以旅游者在旅游环境中的空间流动为基础,因此旅游与地理环境是紧密联 系在一起的。现代地理环境既包括由各地地形、气候、水文、生物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地 理环境,又包括人类社会自身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各地居民、城乡聚落、风俗民情、政治军事 等方面构成的人文地理环境,还包括由各地工农业、交通运输业、商贸与服务业等产业活动 形成的经济地理环境。这三种地理环境又在地域上和结构上相互重叠和相互联系,从而构成 了各地区综合性、差异性很强的整体地理环境。而各地区地理环境的差异正是旅游活动产生 的最基本的外在动力。 旅游是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审美性经历与体验。随着人类旅游活动的大众化,其对人类 社会经济活动极其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许多地理学家开始运用 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对这一人类社会经济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如人类旅游活动的产生、 发展及分布的时空规律,旅游与地理环境之间的联系与制约关系,旅游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影 响。这样,在20世纪20年代,地理学与旅游学交叉的学科——旅游地理学出现了。20世 纪30年代,美国地理学家克·麦克麦里发表的《娱乐活动与土地利用关系》一文,被世界
书 第 0 章 绪论 01旅游地理学的概念 旅游地理学是随着现代旅游业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它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地理 学在旅游活动中的应用。 1.旅游地理学的产生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旅游作为人们的一种暂时性空 间置换生活,无不以旅游者在旅游环境中的空间流动为基础,因此旅游与地理环境是紧密联 系在一起的。现代地理环境既包括由各地地形、气候、水文、生物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地 理环境,又包括人类社会自身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各地居民、城乡聚落、风俗民情、政治军事 等方面构成的人文地理环境,还包括由各地工农业、交通运输业、商贸与服务业等产业活动 形成的经济地理环境。这三种地理环境又在地域上和结构上相互重叠和相互联系,从而构成 了各地区综合性、差异性很强的整体地理环境。而各地区地理环境的差异正是旅游活动产生 的最基本的外在动力。 旅游是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审美性经历与体验。随着人类旅游活动的大众化,其对人类 社会经济活动极其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许多地理学家开始运用 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对这一人类社会经济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如人类旅游活动的产生、 发展及分布的时空规律,旅游与地理环境之间的联系与制约关系,旅游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影 响。这样,在20世纪20年代,地理学与旅游学交叉的学科———旅游地理学出现了。20世 纪30年代,美国地理学家克·麦克麦里发表的《娱乐活动与土地利用关系》一文,被世界
中国旅游地理 地理学界公认为是第一篇关于旅游地理研究的论文。1976年在莫斯科召开的第23届国际地 理学大会上,第一次把旅游地理列为一个专业组,从此旅游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被 确立下来, 2.旅游地理学的概念 从旅游地理学的产生过程可以归纳出旅游地理学的概念,即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游 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之间关系的科学。 从这一概念中,可知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的旅游活动,它包括旅游的三大要 素,即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旅游活动的客体(旅游资源及旅游环境条件)、旅游活动 的媒介(旅游业)。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重点是“旅游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 系”。旅游地理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旅游业与社会经济的发展 很明显,旅游地理学是直接服务于旅游业的,属于应用学科,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特别 是用来指导旅游业的经营管理,因而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0.2中国旅游地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1.中国旅游地理学的产生 我国旅游地理学起步较晚,但是旅游与地理的行为却并非是从现代才开始的。它们甚至 可以上溯到人类文明的早期。早在《易经》中就出现了“地理”一词,《左传》中则有“观 光上国”之语。据考,这便是后来的“观光”一词的由来。 20世纪30年代,我国学者发表了关于风景区的文章,这是我国旅游地理研究的开始。 旅游地理在中国的产生以1979年中国科学院成立旅游地理组为明显标志 2.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 我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可大致分为如下3个阶段。 1)初创阶段(1979-1985年) 1979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硏究所组建旅游地理学科组,是中国旅游地理学进入系统研 究的标志。以后,不少学者发挥地理学综合性、区域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同旅游开发实践相 结合,使旅游地理学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其中郭来喜、陈传康是中国旅游地理学 的开拓者,同时也是最富成效的实践者,大大推动了我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由郭来喜等编 写、北京旅游学院印行的《中国旅游地理讲义》(1981)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旅游地理教材。 1985年李旭旦主编的《人文地理学概论》首次列入了旅游地理学条目,标志着旅游地理学 正式成为地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2)发展阶段(1986-1992年) 这一阶段的旅游地理学主要侧重于参与旅游资源方面的开发和规划实践,在大量个案经
2 中国旅游地理 地理学界公认为是第一篇关于旅游地理研究的论文。1976年在莫斯科召开的第23届国际地 理学大会上,第一次把旅游地理列为一个专业组,从此旅游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被 确立下来。 2.旅游地理学的概念 从旅游地理学的产生过程可以归纳出旅游地理学的概念,即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游 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之间关系的科学。 从这一概念中,可知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的旅游活动,它包括旅游的三大要 素,即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旅游活动的客体(旅游资源及旅游环境条件)、旅游活动 的媒介(旅游业)。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重点是“旅游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 系”。旅游地理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旅游业与社会经济的发展。 很明显,旅游地理学是直接服务于旅游业的,属于应用学科,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特别 是用来指导旅游业的经营管理,因而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02中国旅游地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1.中国旅游地理学的产生 我国旅游地理学起步较晚,但是旅游与地理的行为却并非是从现代才开始的。它们甚至 可以上溯到人类文明的早期。早在《易经》中就出现了“地理”一词,《左传》中则有“观 光上国”之语。据考,这便是后来的“观光”一词的由来。 20世纪30年代,我国学者发表了关于风景区的文章,这是我国旅游地理研究的开始。 旅游地理在中国的产生以1979年中国科学院成立旅游地理组为明显标志。 2.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 我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可大致分为如下3个阶段。 1)初创阶段(1979—1985年) 1979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组建旅游地理学科组,是中国旅游地理学进入系统研 究的标志。以后,不少学者发挥地理学综合性、区域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同旅游开发实践相 结合,使旅游地理学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其中郭来喜、陈传康是中国旅游地理学 的开拓者,同时也是最富成效的实践者,大大推动了我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由郭来喜等编 写、北京旅游学院印行的《中国旅游地理讲义》(1981)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旅游地理教材。 1985年李旭旦主编的《人文地理学概论》首次列入了旅游地理学条目,标志着旅游地理学 正式成为地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2)发展阶段(1986—1992年) 这一阶段的旅游地理学主要侧重于参与旅游资源方面的开发和规划实践,在大量个案经
章绪论 验的基础上,对区域旅游开发规划理论和模式也已有了初步总结,其中卢云亭的《现代旅游 地理学》是一本代表性著作。 3)深化阶段(1993年以后) 旅游地理学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原有理论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验证和提高, 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领域和内容也逐步扩大和深入,旅游可持续发展思想受到了旅游地理学界 的高度重视,并贯穿于开发实践中。技术应用也呈多样化和现代化,传统技术方法得到革 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得到普及,高新技术(如RS、GIS、GPS等技术)也在资源 普查和规划中得到运用 0.3中国旅游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 旅游地理学是围绕着旅游的主体、客体和媒体三个方面,研究人类的旅游与地理环境之 间的关系的。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者地理研究 包括旅游者形成的地理背景,旅游客源和客流的地理分布、动态变化及其形成原因,旅 游客源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等 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晩,但近年来进展较快,取得了重要理论成果。预计旅游行 为和市场的分析将成为我国旅游地理学的一个热点研究方向。 2.旅游资源地理研究 包括旅游资源的类型划分、地域分布、形成条件,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规划,旅游资源 保护与环境容量。 我国关于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 类,其主要依据是《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郭来喜、吴必虎等据此提出了一个旅游资源 分类分级修订方案,将旅游资源增加为自然、人文、服务等三大系。旅游资源评价到目前还 没有公认的标准,主要有经验评价法、单因子评价法、数学模型法。旅游环境容量研究主要 集中在旅游环境承载力、旅游承载力指数(TBCI)及运算模式、生态安全格局方法等方面。 3.旅游业地理研究 包括旅游区划,旅游地方特色定位与营造,区域旅游业发展战略与规划,旅游线路设 计,区域旅游网络构建,旅游业各主要组成要素的空间结构与合理布局,区域旅游影响等。 我国对旅游地系统的研究还很缺乏。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研究却是我国旅游地理学界研 究最多,也是取得成绩最大的领域,但总体上还是偏重于经验归纳,缺乏对旅游规划理论进 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
第0章 绪 论 3 验的基础上,对区域旅游开发规划理论和模式也已有了初步总结,其中卢云亭的《现代旅游 地理学》是一本代表性著作。 3)深化阶段(1993年以后) 旅游地理学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原有理论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验证和提高, 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领域和内容也逐步扩大和深入,旅游可持续发展思想受到了旅游地理学界 的高度重视,并贯穿于开发实践中。技术应用也呈多样化和现代化,传统技术方法得到革 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得到普及,高新技术(如RS、GIS、GPS等技术)也在资源 普查和规划中得到运用。 03中国旅游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 旅游地理学是围绕着旅游的主体、客体和媒体三个方面,研究人类的旅游与地理环境之 间的关系的。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者地理研究 包括旅游者形成的地理背景,旅游客源和客流的地理分布、动态变化及其形成原因,旅 游客源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等。 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进展较快,取得了重要理论成果。预计旅游行 为和市场的分析将成为我国旅游地理学的一个热点研究方向。 2.旅游资源地理研究 包括旅游资源的类型划分、地域分布、形成条件,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规划,旅游资源 保护与环境容量。 我国关于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 类,其主要依据是《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郭来喜、吴必虎等据此提出了一个旅游资源 分类分级修订方案,将旅游资源增加为自然、人文、服务等三大系。旅游资源评价到目前还 没有公认的标准,主要有经验评价法、单因子评价法、数学模型法。旅游环境容量研究主要 集中在旅游环境承载力、旅游承载力指数(TBCI)及运算模式、生态安全格局方法等方面。 3.旅游业地理研究 包括旅游区划,旅游地方特色定位与营造,区域旅游业发展战略与规划,旅游线路设 计,区域旅游网络构建,旅游业各主要组成要素的空间结构与合理布局,区域旅游影响等。 我国对旅游地系统的研究还很缺乏。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研究却是我国旅游地理学界研 究最多,也是取得成绩最大的领域,但总体上还是偏重于经验归纳,缺乏对旅游规划理论进 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
44 中国旅游地理 旅游地图研究 包括各类旅游地图的编制及使用 思考题 1.什么是旅游地理学? 2.旅游地理的研究对象及研究重点是什么? 3.分析旅游与地理学的关系。 1.中囯旅游地理学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5.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 中国旅游地理 4.旅游地图研究 包括各类旅游地图的编制及使用。 思考题 1.什么是旅游地理学? 2.旅游地理的研究对象及研究重点是什么? 3.分析旅游与地理学的关系。 4.中国旅游地理学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5.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