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根横切面滴加95%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液,皮部和木质部部有柴胡皂苷的特异显色反应。 3.柴胡地上部分或带根的全草,商品称“竹叶柴胡”茎叶中含芸香苷(rutin)、槲皮 素、皂苷0.29%和挥发油0.048%等。狭叶柴胡和柴胡的茎叶中还含山柰苷(kaempferitrin) 及山柰奈酚一7一鼠李糖苷。 龙胆Radix Gentianae 【来源】龙胆科植物龙胆Gentiana scabra Bunge、三花龙胆Gentiana triflora Pall.、条 叶龙胆Gentiana manshurica Kitag.或坚龙胆Gentiana rigescens Franch..的干燥根及根茎。 【产地】条叶龙胆、龙胆和三花龙胆主产于东北各地,故药材又习称“关龙胆或“东胆 草”。坚龙胆主产于云南、四川等地。 【化学成分】龙胆苦苷(gentiopicrin),獐牙菜苦苷(swertiamarin),獐牙菜苷(sweroside), 龙胆碱(gentianine)等。 【性状鉴别】 1.龙胆根茎呈不规则块状,表面灰棕色或深棕色,上端有多个茎痕或残留茎基,周 围和下端丛生多数细长的根。根圆柱形,表面淡黄色或黄棕色,上部有细密的横皱纹,下部 有纵皱纹及细根痕。质脆,易吸潮变软:断面略平坦,黄棕色,木部有5~8个黄白色点状 木质部束环列(筋脉点),髓明显。味极苦。 2.坚龙胆根茎短,呈不规则结节状,疏生细长而稍弯曲的根。根表面黄棕色或红棕 色,有细纵皱纹,无横皱纹,外皮易脱落。质硬脆易折断:断面棕色,中央木部呈黄白色圆 心,易与皮部分离。 【显微鉴别】 1.组织特征 (1)龙胆根横切面:表皮微木栓化。皮层较窄,内皮层明显,韧皮部外侧多具裂隙。 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导管8~9束,多呈“V”字形排列。中央有髓。薄壁细胞中不含淀粉 粒,含微细的草酸钙针晶或方晶。 (2)坚龙胆根:外皮层及皮层薄壁细胞通常均己脱落。最外层为内皮层,由内皮层母 细胞与子细胞组成。韧皮部宽广,形成层环不甚明显。木质部导管发达,密布于根的中央。 无髓。薄壁细胞中无草酸钙结晶。 2.粉末特征龙胆粉末外皮层细胞表面观纺锤形,每一细胞由横壁分隔数个小细胞。 8>
87 柴胡根横切面滴加 95%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液,皮部和木质部部有柴胡皂苷的特异显色反应。 3.柴胡地上部分或带根的全草,商品称“竹叶柴胡”茎叶中含芸香苷(rutin)、槲皮 素、皂苷 0.29%和挥发油 0.048%等。狭叶柴胡和柴胡的茎叶中还含山柰苷(kaempferitrin) 及山柰酚一 7 一鼠李糖苷。 龙胆 Radix Gentianae 【来源】 龙胆科植物龙胆 Gentiana scabra Bunge、三花龙胆 Gentiana triflora Pall.、条 叶龙胆 Gentiana manshurica Kitag.或坚龙胆 Gentiana rigescens Franch.的干燥根及根茎。 【产地】 条叶龙胆、龙胆和三花龙胆主产于东北各地,故药材又习称“关龙胆”或“东胆 草”。坚龙胆主产于云南、四川等地。 【化学成分】龙胆苦苷(gentiopicrin),獐牙菜苦苷(swertiamarin),獐牙菜苷(sweroside), 龙胆碱(gentianine)等。 【性状鉴别】 1.龙胆 根茎呈不规则块状,表面灰棕色或深棕色,上端有多个茎痕或残留茎基,周 围和下端丛生多数细长的根。根圆柱形,表面淡黄色或黄棕色,上部有细密的横皱纹,下部 有纵皱纹及细根痕。质脆,易吸潮变软;断面略平坦,黄棕色,木部有 5~8 个黄白色点状 木质部束环列(筋脉点),髓明显。味极苦。 2.坚龙胆 根茎短,呈不规则结节状,疏生细长而稍弯曲的根。根表面黄棕色或红棕 色,有细纵皱纹,无横皱纹,外皮易脱落。质硬脆易折断;断面棕色,中央木部呈黄白色圆 心,易与皮部分离。 【显微鉴别】 1.组织特征 (1)龙胆根横切面:表皮微木栓化。皮层较窄,内皮层明显,韧皮部外侧多具裂隙。 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导管 8~9 束,多呈“V”字形排列。中央有髓。薄壁细胞中不含淀粉 粒,含微细的草酸钙针晶或方晶。 (2)坚龙胆根:外皮层及皮层薄壁细胞通常均已脱落。最外层为内皮层,由内皮层母 细胞与子细胞组成。韧皮部宽广,形成层环不甚明显。木质部导管发达,密布于根的中央。 无髓。薄壁细胞中无草酸钙结晶。 2.粉末特征 龙胆粉末外皮层细胞表面观纺锤形,每一细胞由横壁分隔数个小细胞
内皮层细胞表面观类长方形,甚大,每一细胞由纵壁分隔成数个小细胞。网纹及梯纹导管。 薄壁细胞含细小草酸钙针晶。 【理化鉴别】 1.本品甲醇提取液,酸化,加碘化铋钾试剂呈橘红色沉淀。 2.薄层色谱以龙胆苦苷作对照品,硅胶GF254-CMC-Na薄层板,以醋酸乙酯-甲醇 -水(20:2:1)为展开剂,二次展开,紫外光灯(254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 品相应的色谱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含量测定】龙胆苦苷的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本品含龙胆苦苷(C16H2oO,) 不得少于1.0%。 巴戟天Radix Morindae Officinalis 【来源】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的干燥根。 【产地】主产于广东、广西。 【采收加工】全年均可采挖,洗净泥土,除去须根,晒至六、七成干,轻轻捶扁,切 成9~13cm长段,晒干。 【化学成分】甲基异茜草素、甲基异茜草素-1-甲醚、大黄素-甲醚、2-羟基-3-羟甲基蒽 醌、2-甲基蒽醌等蒽醌类化合物。植物甾醇,糖类及树脂等。 【性状鉴别】药材呈扁圆柱形。表面灰黄色,粗糙,具纵纹及深陷横纹,外皮多横向 断裂而露出木部,形似连珠。质坚韧,折断面不平坦,皮部厚,易从木部剥离,皮部淡紫色, 木部黄棕色。味甜、微涩。 【显微鉴别】 1.组织特征根横切面:木栓层细胞数列,栓内层细胞含草酸钙针晶束,内侧有石 细断续排列成环。韧皮部较宽,近形成层处草酸钙针晶束较多。形成层环明显。木质部导管 单个散在或2~3个相聚,木纤维发达。 2.粉末特征石细胞,薄壁细胞内有草酸钙针晶束,纤维管胞长梭形,具缘纹孔呈 交错十字形。 【理化鉴别】本品乙醚提取液加氢氧化钠试液,水层显红色、醚层无色:置紫外光灯 下显天蓝色荧光。 【附注】常见的非正品巴戟天如下几种: 88
88 内皮层细胞表面观类长方形,甚大,每一细胞由纵壁分隔成数个小细胞。网纹及梯纹导管。 薄壁细胞含细小草酸钙针晶。 【理化鉴别】 1.本品甲醇提取液,酸化,加碘化铋钾试剂呈橘红色沉淀。 2.薄层色谱 以龙胆苦苷作对照品,硅胶 GF254-CMC-Na 薄层板,以醋酸乙酯 -甲醇 -水(20∶2∶1)为展开剂,二次展开,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 品相应的色谱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含量测定】 龙胆苦苷的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本品含龙胆苦苷(C16H20O9) 不得少于 1.0%。 巴戟天 Radix Morindae Officinalis 【来源】 茜草科植物巴戟天 Morinda officinalis How 的干燥根。 【产地】 主产于广东、广西。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挖,洗净泥土,除去须根,晒至六、七成干,轻轻捶扁,切 成 9~13cm 长段,晒干。 【化学成分】 甲基异茜草素、甲基异茜草素-1-甲醚、大黄素-甲醚、2-羟基-3-羟甲基蒽 醌、2-甲基蒽醌等蒽醌类化合物。植物甾醇,糖类及树脂等。 【性状鉴别】 药材呈扁圆柱形。表面灰黄色,粗糙,具纵纹及深陷横纹,外皮多横向 断裂而露出木部,形似连珠。质坚韧,折断面不平坦,皮部厚,易从木部剥离,皮部淡紫色, 木部黄棕色。味甜、微涩。 【显微鉴别】 1.组织特征 根横切面:木栓层细胞数列,栓内层细胞含草酸钙针晶束,内侧有石 细断续排列成环。韧皮部较宽,近形成层处草酸钙针晶束较多。形成层环明显。木质部导管 单个散在或 2~3 个相聚,木纤维发达。 2.粉末特征 石细胞,薄壁细胞内有草酸钙针晶束,纤维管胞长梭形,具缘纹孔呈 交错十字形。 【理化鉴别】 本品乙醚提取液加氢氧化钠试液,水层显红色、醚层无色;置紫外光灯 下显天蓝色荧光。 【附注】 常见的非正品巴戟天如下几种:
1.同属植物羊角藤Morinda umbellata L.的根,在广东、福建和江西作巴韩天用: 称建巴戟,原植物与巴戟非常近似,但根木质心大,肉少:小枝有明显的节,小枝和叶一般 不被毛。叶基部楔形,上面光滑:有6个头状花序排列成伞形,花萼截平,无裂片。果实聚 合成聚花果。每果有4个种子,种子有棱,横切呈“十”字形。根含有多种蒽醌衍生物,如 a一羟基蒽醌、茜草素(alizaria)、茜草素-l-甲醚等。 2.同属植物假巴戟(副巴戟)Morinda shuanghuaensis C.Y.Chen et M.S.Huang 根在广东、福建有做巴戟天用。本品根不呈念珠状,根皮菲薄、松脆、揉之易落。木心粗, 约占根直径的80形,不能做巴戟天入药。 以上3种(包括正品)巴戟天的乙醇提取液点于滤纸上,置紫外光(254nm)灯下观 察荧光:巴戟天暗棕色、假巴戟为天蓝色、羊角藤亮蓝紫色。 3.木兰科植物铁箍散Schisandra propinqua(Wall.)Bail.var.sinensis Oliv.的根 及茎藤称香巴戟。在四川、贵州少数地区作巴戟天用。呈圆柱形,表面红棕色或棕褐色,有 纵皱纹分枝,木质心占80%以上。显微特正,淀粉粒众多,嵌晶纤维较多,并有粘液质块。 ④恩施巴戟为茜草科植物四川虎刺Damnacanthus officenarum Huang的根,湖北恩施地 区以其作巴戟天入药,有时销入外地。根鲜时为念珠状肉质根,药材呈短圆柱形,略弯曲。 长0.4-2cm,直径0.3~lcm,表面土棕黄色至棕黑褐色,具不规则皱纹。横断面肉质,黄白 色或略带淡紫色,中心具一直径约1~2mm的去木心后留下的圆形孔洞。气微,味微甜。 以上四种非正品巴戟天的乙醇或丙酮溶液的紫外光谱最大吸收峰位与正品巴戟天不同, 可作为一种鉴别方法。如巴载天的乙醇溶液最大吸收峰为228土Im,恩施巴戟天为219 urn,羊角藤为270nrn、303nrn,铁箍散为280nrn。 紫草Radix Arnebiae,Radix Lithospermi 【来源】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Royle)Johnst.或紫草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 Sieb.et Zucc..、内蒙紫草Arnebia gut1 ata Bunge的干燥根。药材依次习称“软 紫草”、“硬紫草”、“内蒙紫草”。 【产地】软紫草主产于新疆自治区,硬紫草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内蒙紫 草主产于内蒙古、甘肃等地。 【化学成分】含羟基萘醒色素类成分:B,阝-二甲基丙烯酰紫草素(B,B-dimethyl acryl shikonin)、紫草素、乙酰紫草素等
89 1.同属植物羊角藤 Morinda umbellata L.的根,在广东、福建和江西作巴韩天用; 称建巴戟,原植物与巴戟非常近似,但根木质心大,肉少;小枝有明显的节,小枝和叶一般 不被毛。叶基部楔形,上面光滑;有 6 个头状花序排列成伞形,花萼截平,无裂片。果实聚 合成聚花果。每果有 4 个种子,种子有棱,横切呈“十”字形。根含有多种蒽醌衍生物,如 α 一羟基蒽醌、茜草素(alizaria)、茜草素-1-甲醚等。 2.同属植物假巴戟(副巴戟)Morinda shuanghuaensis C.Y.Chen et M.S.Huang 根在广东、福建有做巴戟天用。本品根不呈念珠状,根皮菲薄、松脆、揉之易落。木心粗, 约占根直径的 80 形,不能做巴戟天入药。 以上 3 种(包括正品)巴戟天的乙醇提取液点于滤纸上,置紫外光(254 nm)灯下观 察荧光:巴戟天暗棕色、假巴戟为天蓝色、羊角藤亮蓝紫色。 3.木兰科植物铁箍散 Schisandra propinqua(W all.)Baill.var.sinensis Oliv.的根 及茎藤称香巴戟。在四川、贵州少数地区作巴戟天用。呈圆柱形,表面红棕色或棕褐色,有 纵皱纹分枝,木质心占 80%以上。显微特正,淀粉粒众多,嵌晶纤维较多,并有粘液质块。 ④恩施巴戟为茜草科植物四川虎刺 Damnacanthus officenarum Huang 的根,湖北恩施地 区以其作巴戟天入药,有时销入外地。根鲜时为念珠状肉质根,药材呈短圆柱形,略弯曲。 长 0.4~2cm,直径 0.3~1cm,表面土棕黄色至棕黑褐色,具不规则皱纹。横断面肉质,黄白 色或略带淡紫色,中心具一直径约 1~2mm 的去木心后留下的圆形孔洞。气微,味微甜。 以上四种非正品巴戟天的乙醇或丙酮溶液的紫外光谱最大吸收峰位与正品巴戟天不同, 可作为一种鉴别方法。如巴戟天的乙醇溶液最大吸收峰为 228 土 Inm,恩施巴戟天为 219 urn,羊角藤为 270 nrn、303 nrn,铁箍散为 280 nrn。 紫草 Radix Arnebiae,Radix Lithospermi 【来源】 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 Arnebia euchroma (Royle) Johnst.或紫草 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 Sieb.et Zucc.、内蒙紫草 Arnebia guttata Bunge 的干燥根。药材依次习称“软 紫草” 、“硬紫草”、“内蒙紫草”。 【产地】 软紫草主产于新疆自治区,硬紫草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内蒙紫 草主产于内蒙古、甘肃等地。 【化学成分】 含羟基萘醌色素类成分:β, β-二甲基丙烯酰紫草素(β,β-dimethyl acryl shikonin)、紫草素、乙酰紫草素等
【性状鉴别】 1.软紫草药材呈不规则的长圆柱形。表面紫红褐色,皮部疏松,易剥落呈条形片 状,常十余层重叠。体轻,质松软,易折断,断面呈同心环层,中心木质部较小,黄白色或 黄色。气特异,味微苦、涩。 2.硬紫草呈圆锥形,扭曲,有分枝。表面紫红色或紫黑色,粗糙有纵纹,皮部薄, 易剥离。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皮部深紫色,木部灰黄色,较大。微有香气,味微苦涩。 3.内蒙紫草呈圆锥形或圆柱形,扭曲。根头部略微粗大,其顶端有残茎一个或多 个,被短硬毛。表面紫红色或暗紫色。皮部略薄,常数层相叠,易剥离。质硬而脆,易折断, 断面较整齐。皮部紫红色,木部较小,黄白色。气特异,味涩。 【显微鉴别】 1.组织特征 (1)软紫草根横切面:木栓层将韧皮部、木质部层层分隔。残留的韧皮部较薄。木质 部导管2~4列,呈放射状排列。木栓细胞及薄壁细胞均含紫色素。 (2)硬紫草根横切面:木栓层为多列木栓细胞,内含紫色物。韧皮部有多数裂隙,裂 隙附近的细胞常木栓化。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放射状排列,周围有纤维束。 (3)内蒙紫草:韧皮部较宽,有裂隙。形成层不明显。 2.粉末特征 (1)软紫草粉末:非腺毛单细胞壁有纵细条纹,有的含紫色物质。木栓细胞表面观呈 多角形,充满紫色物质。薄壁细胞大多充满紫红色色素物,遇水合氯醛液溶解。 (2)硬紫草粉末:与软紫草相类似,仅纤维管胞呈梭形,纹孔口斜裂缝状或人字形、 十字形。 (3)内蒙紫草:具有非腺毛单细胞,其上有稀疏的疣状突起,基部扩大呈漏斗状。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置试管中,将试管底部加热,产生红色气体,并于试管壁凝结成红褐色油 滴。 2.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醇5ml,浸渍1h,滤过,残渣用乙醇2ml洗涤, 洗涤液加入滤液中,浓缩至约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左旋紫草素对照品,加乙醇制成 每1ml含0.5m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2种溶液各4μ1,分别点于同一硅胶 G-CMC-Na薄层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酸(5: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 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中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紫红色斑点:再喷10%氢氧化钾甲醇 90
90 【性状鉴别】 1.软紫草 药材呈不规则的长圆柱形。表面紫红褐色,皮部疏松,易剥落呈条形片 状,常十余层重叠。体轻,质松软,易折断,断面呈同心环层,中心木质部较小,黄白色或 黄色。气特异,味微苦、涩。 2.硬紫草 呈圆锥形,扭曲,有分枝。表面紫红色或紫黑色,粗糙有纵纹,皮部薄, 易剥离。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皮部深紫色,木部灰黄色,较大。微有香气,味微苦涩。 3.内蒙紫草 呈圆锥形或圆柱形,扭曲。根头部略微粗大,其顶端有残茎一个或多 个,被短硬毛。表面紫红色或暗紫色。皮部略薄,常数层相叠,易剥离。质硬而脆,易折断, 断面较整齐。皮部紫红色,木部较小,黄白色。气特异,味涩。 【显微鉴别】 1.组织特征 (1)软紫草根横切面:木栓层将韧皮部、木质部层层分隔。残留的韧皮部较薄。木质 部导管 2~4 列,呈放射状排列。木栓细胞及薄壁细胞均含紫色素。 (2)硬紫草根横切面:木栓层为多列木栓细胞,内含紫色物。韧皮部有多数裂隙,裂 隙附近的细胞常木栓化。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放射状排列,周围有纤维束。 (3)内蒙紫草:韧皮部较宽,有裂隙。形成层不明显。 2.粉末特征 (1)软紫草粉末:非腺毛单细胞壁有纵细条纹,有的含紫色物质。木栓细胞表面观呈 多角形,充满紫色物质。薄壁细胞大多充满紫红色色素物,遇水合氯醛液溶解。 (2)硬紫草粉末:与软紫草相类似,仅纤维管胞呈梭形,纹孔口斜裂缝状或人字形、 十字形。 (3)内蒙紫草:具有非腺毛单细胞,其上有稀疏的疣状突起,基部扩大呈漏斗状。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置试管中,将试管底部加热,产生红色气体,并于试管壁凝结成红褐色油 滴。 2.薄层色谱 取本品粉末 0.5g,加乙醇 5ml,浸渍 1h,滤过,残渣用乙醇 2ml 洗涤, 洗涤液加入滤液中,浓缩至约 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左旋紫草素对照品,加乙醇制成 每 1ml 含 0.5ml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 2 种溶液各 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 G-CMC-Na 薄层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酸(5∶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 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中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紫红色斑点;再喷 10%氢氧化钾甲醇
溶液,斑点变为蓝色。 【含量测定】羟基萘醌总色素的含量测定用分光光度法在516m波长处测定吸收 度,按左旋紫草素(C16H16O5)的吸收系数为242计算。本品含羟基萘醒总色素以左旋紫草 素计算,不得少于0.80%。 丹参Radix Salviae Miltiorrhizae 【来源】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的干燥根及根茎。 【产地】主产于安徽、四川等地。 【化学成分】二萜醌类化合物:丹参酮I、丹参酮IⅡA(tanshinoneⅡa)、丹参酮Ⅱg、 隐丹参酮、丹参新酮及鼠尾草酚等,其中隐丹参酮是抗菌的主要有效成分。酚酸类化合物: 丹参酸A(salvianic acid A)、丹参酚酸A等。 【性状鉴别】药材根茎粗短,顶端残留茎基:根数条,长圆柱形。表面棕红色或暗棕红 色,粗糙,具纵皱纹。老根外皮疏松,多显紫棕色,常呈鳞片状剥落。质硬而脆,断面疏松, 有裂隙或略平整,皮部棕红色,木部灰黄色或紫褐色,可见黄白色点状维管束(筋脉点)。 气微,味微苦涩。 栽培品粗大肥实,表面红棕色,具纵皱,外皮紧贴不易剥落。 【显微鉴别】 1.组织特征根横切面木栓层含紫棕色物质。皮层宽广。韧皮部较狭。形成层呈环, 束间形成层不甚明显。木质部8~10数束,呈放射状。 2.粉末特征石细胞,木纤维长,木栓细胞黄棕色。 【理化鉴别】 1,水提取液浓缩至黏稠状,放冷后,加乙醇溶解,滤过,点于滤纸条上,显亮蓝灰 色荧光:将此纸条悬挂在氨水瓶中(不接触液面),20min后取出,显淡亮蓝绿色荧光。 2.水提取液浓缩至黏稠状,放冷后,加乙醇溶解,滤过,取滤液0.5ml,加三氯化铁 试液12滴,显污绿色。 3.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5ml,置具塞试管中,振摇,放置1h,滤过, 滤液挥干,残渣加醋酸乙酯1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本品对照药材,同法制成 对照药材溶液。取丹参酮ⅡA对照品,加醋酸乙酯制成每1ml含2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 溶液。吸取上述3种溶液各5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醋酸乙酯(19:1)为 91
91 溶液,斑点变为蓝色。 【含量测定】 羟基萘醌总色素的含量测定 用分光光度法在 516nm 波长处测定吸收 度,按左旋紫草素(C16H16O5)的吸收系数为 242 计算。本品含羟基萘醌总色素以左旋紫草 素计算,不得少于 0.80%。 丹参 Radix Salviae Miltiorrhizae 【来源】 唇形科植物丹参 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 的干燥根及根茎。 【产地】 主产于安徽、四川等地。 【化学成分】 二萜醌类化合物: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丹参酮ⅡB、 隐丹参酮、丹参新酮及鼠尾草酚等,其中隐丹参酮是抗菌的主要有效成分。酚酸类化合物: 丹参酸 A (salvianic acid A) 、丹参酚酸 A 等。 【性状鉴别】 药材根茎粗短,顶端残留茎基;根数条,长圆柱形。表面棕红色或暗棕红 色,粗糙,具纵皱纹。老根外皮疏松,多显紫棕色,常呈鳞片状剥落。质硬而脆,断面疏松, 有裂隙或略平整,皮部棕红色,木部灰黄色或紫褐色,可见黄白色点状维管束(筋脉点)。 气微,味微苦涩。 栽培品粗大肥实,表面红棕色,具纵皱,外皮紧贴不易剥落。 【显微鉴别】 1.组织特征 根横切面木栓层含紫棕色物质。 皮层宽广。韧皮部较狭。形成层呈环, 束间形成层不甚明显。木质部 8~10 数束,呈放射状。 2.粉末特征 石细胞,木纤维长,木栓细胞黄棕色。 【理化鉴别】 1.水提取液浓缩至黏稠状,放冷后,加乙醇溶解,滤过,点于滤纸条上,显亮蓝灰 色荧光;将此纸条悬挂在氨水瓶中(不接触液面),20min 后取出,显淡亮蓝绿色荧光。 2.水提取液浓缩至黏稠状,放冷后,加乙醇溶解,滤过,取滤液 0.5ml,加三氯化铁 试液 1~2 滴,显污绿色。 3.薄层色谱 取本品粉末 1g,加乙醚 5ml,置具塞试管中,振摇,放置 1h,滤过, 滤液挥干,残渣加醋酸乙酯 1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本品对照药材,同法制成 对照药材溶液。取丹参酮ⅡA 对照品,加醋酸乙酯制成每 1ml 含 2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 溶液。吸取上述 3 种溶液各 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 G 薄层板上,以苯-醋酸乙酯(19:1)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