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学I配套习题 总论 第一章绪论 A型题(最佳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下列哪一项不是解决中药品种混乱的途径 A.实际调查临床用药情况,考证本草记载 B.考察地方药志和民间用药历史 C.规范使用品种,做到一药一名,保证中药品种的准确性 D.以药效为基础,整理中药复杂品种E.寻找扩大新药源 B型题(配伍选择题),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每组题对应同一组备选答案,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重复选用,也可不选用。 A.中药的质量标准B.保护和利用中药资源C.鉴定中药的品种 D.整理本草著作记载的药用历史E.纠正中药的混淆名称 2.中药鉴定学的首要任务是 3.中药鉴定学的基本任务是 X型题(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少选或多 选均不得分。 4.中药鉴定学研究的范围是 A.中药来源B.中药鉴定方法C.中药质量评价方法D保护和开发中药资源E.本草学 5.中药鉴定学的任务是 A.研究中药的加工方法B.质量鉴定C.品种鉴定D.制定中药规范化的质量标准 E.保护和利用中药资源 6.影响中药质量的主要因素有 A.产地B.采收季节 C.贮藏方法D.杂质含量E.贮藏时间 第二章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 A型题 1.本草著作中,较著名的植物学专著是
中药鉴定学Ⅰ配套习题 总 论 第一章 绪论 A型题(最佳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 下列哪一项不是解决中药品种混乱的途径 A.实际调查临床用药情况,考证本草记载 B.考察地方药志和民间用药历史 C.规范使用品种,做到一药一名,保证中药品种的准确性 D.以药效为基础,整理中药复杂品种 E.寻找扩大新药源 B型题(配伍选择题),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每组题对应同一组备选答案,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重复选用,也可不选用。 A.中药的质量标准 B.保护和利用中药资源 C. 鉴定中药的品种 D.整理本草著作记载的药用历史 E. 纠正中药的混淆名称 2.中药鉴定学的首要任务是 3.中药鉴定学的基本任务是 X型题(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少选或多 选均不得分。 4. 中药鉴定学研究的范围是 A.中药来源 B.中药鉴定方法 C.中药质量评价方法 D.保护和开发中药资源 E.本草学 5. 中药鉴定学的任务是 A. 研究中药的加工方法 B. 质量鉴定 C. 品种鉴定 D. 制定中药规范化的质量标准 E. 保护和利用中药资源 6.影响中药质量的主要因素有 A. 产地 B.采收季节 C.贮藏方法 D.杂质含量 E.贮藏时间 第二章 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 A型题 1.本草著作中,较著名的植物学专著是
A.《神农本草经》B.《本草纲目》C.《救荒本草》D.《本草图经》E.《植物名实图考》 B型题 A.《五十二病方》B.《神农本草经》C.《新修本草》D.《证类本草》E.《本草纲目》 6.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7.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医学方书 8.我国第一部药典 9.是16世纪以前医药成就的大总结 10.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 X型题 11.中药鉴定学的发展方向 A.中药材和中成药质量控制标准规范化研究B.中药材和中成药质量评价标准规范化研究 C.中药鉴定新技术、新方法研究D.中药材GAP标准研究E.中药材资源开发研究 第三章中药资源 A型题 1.下列药材中道地产区为江苏的是 A.附子B.厚朴 C.黄连 D.黄柏 E.薄荷 2.下列药材不属于四大怀药的是 A.菊花B.牛膝 C.地黄D.红花 E.山药 B型题 A.人参B.党参C.太子参D.丹参E.北沙参 3.道地产区为山西的是 4.道地产区为吉林的是 X型题 1.下列选项中基原属于我国一级保护动物的是 A.虎 B.豹C.赛加羚羊D.穿山甲E.梅花鹿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纲目》 C.《救荒本草》 D.《本草图经》 E.《植物名实图考》 B型题 A.《五十二病方》 B.《神农本草经》 C.《新修本草》 D.《证类本草》 E.《本草纲目》 6. 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7. 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医学方书 8. 我国第一部药典 9. 是16世纪以前医药成就的大总结 10. 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 X型题 11.中药鉴定学的发展方向 A.中药材和中成药质量控制标准规范化研究 B.中药材和中成药质量评价标准规范化研究 C.中药鉴定新技术、新方法研究 D.中药材GAP标准研究 E.中药材资源开发研究 第三章 中药资源 A型题 1. 下列药材中道地产区为江苏的是 A. 附子 B. 厚朴 C. 黄连 D. 黄柏 E. 薄荷 2. 下列药材不属于四大怀药的是 A. 菊花 B. 牛膝 C. 地黄 D. 红花 E. 山药 B型题 A. 人参 B. 党参 C. 太子参 D. 丹参 E. 北沙参 3. 道地产区为山西的是 4. 道地产区为吉林的是 X型题 1. 下列选项中基原属于我国一级保护动物的是 A. 虎 B. 豹 C. 赛加羚羊 D. 穿山甲 E. 梅花鹿
2.开发和扩大中药资源的途径通常有 A.挖掘古代本草和民间草药B.根据生物亲缘关系和生物活性成分的生源关系研制新药 C.研究和制订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标准D.建立中药优良品种的种子库和基因库 E.变野生动、植物为家种家养 第四章中药的采收和产地加工 A型题 1.含黏液质、淀粉或糖类成分多的药材,通常采用的加工方法是 A切片后晒干 B.蒸或煮、烫后晒干 C.用硫黄熏后晒干 D.“发汗”后晒干E.阴干 2.下列除哪项外均是中药“发汗”法的目的 A.促使变色 B.利于干燥C.增加气味D.便于切制 E.减少刺激性 B型题 A.秋、冬季B.春末夏初 C.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时D.花含苞待放时E.全年均可 3.皮类药材一般采收应在 4.根类及根茎类药材一般采收应在 5.木类药材一般采收应在 6.花类药材一般采收应在 7.叶类药材一般采收应在 A.全年均可B.植物充分生长,茎叶茂盛时C.采收情况不一 D.因药材的种类不同而异 D.果实自然成熟或将近成熟时 8.果实种子类一般采收应在 9.全草类一般采收应在 10.藻、菌、地衣类一般采收应在 11.动物药一般采收应在 12.矿物药一般采收应在
2. 开发和扩大中药资源的途径通常有 A. 挖掘古代本草和民间草药 B. 根据生物亲缘关系和生物活性成分的生源关系研制新药 C. 研究和制订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标准 D. 建立中药优良品种的种子库和基因库 E. 变野生动、植物为家种家养 第四章 中药的采收和产地加工 A型题 1. 含黏液质、淀粉或糖类成分多的药材,通常采用的加工方法是 A.切片后晒干 B.蒸或煮、烫后晒干 C. 用硫黄熏后晒干 D.“发汗”后晒干 E. 阴干 2.下列除哪项外均是中药“发汗”法的目的 A.促使变色 B.利于干燥 C.增加气味 D.便于切制 E.减少刺激性 B型题 A. 秋、冬季 B.春末夏初 C.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时 D.花含苞待放时 E.全年均可 3. 皮类药材一般采收应在 4. 根类及根茎类药材一般采收应在 5. 木类药材一般采收应在 6. 花类药材一般采收应在 7. 叶类药材一般采收应在 A. 全年均可 B. 植物充分生长,茎叶茂盛时 C. 采收情况不一 D.因药材的种类不同而异 D. 果实自然成熟或将近成熟时 8. 果实种子类一般采收应在 9. 全草类一般采收应在 10. 藻、菌、地衣类一般采收应在 11. 动物药一般采收应在 12. 矿物药一般采收应在
X型题 13.药材适宜采收期的确定应考虑的因素有 A.气候条件B.有效成分积累C.植物的发育阶段D.产地E.毒性成分的含量 14.中药加工的目的是 A.促使干燥B.符合商品规格C.保证药材质量D.保证药材品种E.便于包装储运 15.中药加工时需要“发汗”的药材是 A.厚朴B.杜仲C.玄参D.续断 E.茯苓 第五章中药的储藏 A型题 1,根据中药本身的性质,易虫蛀的应是 A.含剧毒成分的药材B.含淀粉或蛋白质多的药材 C.含无机物成分的药材D.含辛辣味成分的药材E.质地坚硬的药材 2.中药气调养护过程中,对库内空气组成进行调节的主要目的是 A.充氮B.充二氧化碳C.充氧D.充氢E.降氧 3.中药自身能贮藏的最基本条件是 A.干燥 B.新鲜C.切制D.包装 E.清洁 B型题 A.麦冬B.芒硝C.海金沙 D.红花E.冰片 4.容易发生走油现象的中药材是 5.容易发生变色现象的中药材是 6.容易发生自燃现象的中药材是 7.容易发生气味挥散现象的中药材是 8.容易发生风化现象的中药材是 X型题 9.根据药材本身的性质,易虫蛀的药材有 A.含脂肪油的药材 B.含淀粉多的药材 C.含蛋白质多的药材 D.含辛辣成分的药材E.含糖类成分多的药材
X型题 13. 药材适宜采收期的确定应考虑的因素有 A. 气候条件 B. 有效成分积累 C. 植物的发育阶段 D. 产地 E. 毒性成分的含量 14. 中药加工的目的是 A. 促使干燥 B. 符合商品规格 C. 保证药材质量 D. 保证药材品种 E. 便于包装储运 15.中药加工时需要“发汗”的药材是 A.厚朴 B.杜仲 C.玄参 D.续断 E.茯苓 第五章 中药的储藏 A型题 1. 根据中药本身的性质,易虫蛀的应是 A. 含剧毒成分的药材 B. 含淀粉或蛋白质多的药材 C. 含无机物成分的药材 D. 含辛辣味成分的药材 E. 质地坚硬的药材 2. 中药气调养护过程中,对库内空气组成进行调节的主要目的是 A.充氮 B.充二氧化碳 C. 充氧 D. 充氢 E. 降氧 3.中药自身能贮藏的最基本条件是 A.干燥 B.新鲜 C.切制 D.包装 E.清洁 B型题 A. 麦冬 B. 芒硝 C. 海金沙 D. 红花 E. 冰片 4. 容易发生走油现象的中药材是 5. 容易发生变色现象的中药材是 6. 容易发生自燃现象的中药材是 7. 容易发生气味挥散现象的中药材是 8. 容易发生风化现象的中药材是 X型题 9. 根据药材本身的性质,易虫蛀的药材有 A. 含脂肪油的药材 B. 含淀粉多的药材 C. 含蛋白质多的药材 D. 含辛辣成分的药材 E. 含糖类成分多的药材
10.下列药材在贮藏时易发生“走油”现象的是 A.白芍B.当归 C.枸杞子 D.天冬E.桃仁 11.中药在贮藏保管中常易发生的变质现象有 A.虫蛀B.生霉C.鼠害D.变色E.走油 第六章中药的鉴定 A型题 1.中药鉴定的法定依据是 A.《中国药典》B.《老药工鉴别经验集成》C.《新编中药志》 D.《常用中药鉴定大全》 E.《中药大辞典》 2.在进行中药鉴定时,抽取样品的总量一般应是一次检验用量的 A.1倍 B.2倍 C.3倍 D.4倍 E.5倍 3.对中药鉴定保存留样的期限至少是 A.8年B.5年C.3年D.2年E.1年 4.在进行显微鉴定时,显微制片用水合氯醛透化的主要目的之一是 A使组织细胞壁膨胀透明B.能容易鉴别细胞组织C.能容易看清楚淀粉粒形态 D.能容易鉴别油类物质 E.能容易鉴别代谢物质 5.观察粉末中药中的石细胞,最佳的制装片方法是 A.水装片B.乙醇装片C稀甘油装片D.水合氯醛溶液透化后装片E.氢氧化钾溶液装片 6.用水合氯醛试液透化装片后,可观察 A.淀粉粒B.多糖颗粒C.菊糖D.草酸钙结晶 E.橙皮苷结晶 7.制作解离组织片的主要目的是 A.使淀粉粒溶解 B.使草酸钙结晶溶解C.使细胞壁的中间层溶解 D.使色素物质溶解E.使脂肪油溶解 8.对部分含有较多草酸钙或碳酸钙结晶的药材,为了控制其纯度,必须测定 A.总灰分B.生理灰分C.炽灼残渣 D.酸不溶性灰分E.水分 9.测定中药浸出物的含量,常用于哪类药材的质量控制 A.易吸湿回潮或水分含量高的药材B.挥发油含量较高的药材 C.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已经清楚的药材D.化学成分或主要组分的性质已经清楚的药材 E.有效成分还不明确或尚无确切定量方法的药材
10. 下列药材在贮藏时易发生“走油”现象的是 A. 白芍 B. 当归 C. 枸杞子 D. 天冬 E. 桃仁 11.中药在贮藏保管中常易发生的变质现象有 A. 虫蛀 B. 生霉 C. 鼠害 D. 变色 E. 走油 第六章 中药的鉴定 A型题 1. 中药鉴定的法定依据是 A.《中国药典》 B.《老药工鉴别经验集成》 C.《新编中药志》 D.《常用中药鉴定大全》 E.《中药大辞典》 2. 在进行中药鉴定时,抽取样品的总量一般应是一次检验用量的 A.1倍 B.2倍 C.3倍 D.4倍 E.5倍 3. 对中药鉴定保存留样的期限至少是 A. 8年 B. 5年 C. 3年 D. 2年 E. 1年 4. 在进行显微鉴定时,显微制片用水合氯醛透化的主要目的之一是 A.使组织细胞壁膨胀透明 B. 能容易鉴别细胞组织 C. 能容易看清楚淀粉粒形态 D.能容易鉴别油类物质 E. 能容易鉴别代谢物质 5. 观察粉末中药中的石细胞,最佳的制装片方法是 A.水装片 B.乙醇装片 C.稀甘油装片 D.水合氯醛溶液透化后装片 E.氢氧化钾溶液装片 6. 用水合氯醛试液透化装片后,可观察 A.淀粉粒 B.多糖颗粒 C.菊糖 D.草酸钙结晶 E.橙皮苷结晶 7. 制作解离组织片的主要目的是 A.使淀粉粒溶解 B.使草酸钙结晶溶解 C.使细胞壁的中间层溶解 D.使色素物质溶解 E.使脂肪油溶解 8. 对部分含有较多草酸钙或碳酸钙结晶的药材,为了控制其纯度,必须测定 A.总灰分 B.生理灰分 C.炽灼残渣 D.酸不溶性灰分 E.水分 9. 测定中药浸出物的含量,常用于哪类药材的质量控制 A.易吸湿回潮或水分含量高的药材 B.挥发油含量较高的药材 C.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已经清楚的药材 D.化学成分或主要组分的性质已经清楚的药材 E.有效成分还不明确或尚无确切定量方法的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