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案首页 第次授课授课时间年月日学时级班教案修改时间年月日 第次授课授课时间年月日学时级 班教案修改时间年月日 课程名称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专业名称 汽车运用技术 授课教师职称 授课方式(合、小班) 小班 授课题目(章、节)|第六章汽油机点火系的构造与维修 教材:汤定国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教材及参考书目参考书目:陈家瑞主编汽车构造.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编著.汽车维修.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 教学目的与要求 1.通过学习掌握汽油机点火系的功用、组成和基本原理; 掌握点火系各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 2.熟悉汽油机点火系各元件的检修 熟悉汽油机点火系常见点火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 内容和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1内容和时间安排:12节课。 2教学方法:以课堂为主讲授结合实训及作业、辅导进行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点火系的功用与工作原理、电控点火系的组成与工作过程、维修与故障诊断。 2难点:电控点火系的组成与工作过程、维修与故障诊断。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思考题:1、发动机点火系的功用是什么、由哪些元件组成?分析点火系的工作过程? 2、影响发动机点火系提前角的因素的哪些? 3、电子点火系有哪些优点? 4、分析计处算机控制点火系的工作过程? 实施情况及分析
云 南 交 通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教 案 首 页 第 次授课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学时 级 班 教案修改时间 年 月 日 第 次授课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学时 级 班 教案修改时间 年 月 日 课程名称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专业名称 汽车运用技术 授课教师/职称 授课方式(合、小班) 小班 授课题目(章、节) 第六章 汽油机点火系的构造与维修 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汤定国.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参考书目: 陈家瑞主编.汽车构造.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编著.汽车维修.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 教学目的与要求: 1.通过学习掌握汽油机点火系的功用、组成和基本原理; 掌握点火系各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 2.熟悉汽油机点火系各元件的检修 熟悉汽油机点火系常见点火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 内容和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1.内容和时间安排:12 节课。 2.教学方法:以课堂为主讲授结合实训及作业、辅导进行。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点火系的功用与工作原理、电控点火系的组成与工作过程、维修与故障诊断。 2.难点:电控点火系的组成与工作过程、维修与故障诊断。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思考题: 1、发动机点火系的功用是什么、由哪些元件组成?分析点火系的工作过程? 2、影响发动机点火系提前角的因素的哪些? 3、电子点火系有哪些优点? 4、分析计处算机控制点火系的工作过程? 实施情况及分析:
第六章汽油发动机点火系 6.1概述 611点火系的功用 点火系的作用:将电池或发动机的低电压变成高电压(20~30kv),并按照发动机各气 缸的工作次序和点火时间的要求,适时、准确地点燃气缸中的可燃混合气。 612点火系发展历史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出现磁电机为电源的点火系 二十世纪初, 出现传统点火系,即以蓄电池和发电机为电源的点火系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出现电子点火系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出现无触点的电子点火系。目前,使用广泛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使用微机控制点火时刻的电子控制系统 目前,最先进的:无分电器的电子点火系 613点火系的分类 电机式:应用在摩托车及大型拖拉机上 (1)按点火电源分: 蓄电池式:应用广泛 电感储能式:应用广泛 (2)按存储能量的方式分类: 电容储能式:赛车 (3)按点火信号产生的方式分类「磁感应式 (电子点火系) 霍耳效应式 光电式 电磁振荡式 614汽车发动机对点火系的要求 (1)迅速产生足以击穿火花塞间隙的高电压 火花塞两电极之间的距离↑ 影响火花塞击穿电压气缸压力 击穿电压 的因素 气缸中空气的温度 (2)电火花应具备足够高的能量 点火能量不足时,会使发动机启动困难,发动机的动力性下降,油耗和排污增加,甚至 于发动机不能工作。 起动时,通常电火花至少应具有0.1焦耳的能量,发动机正常工作时,电火花只要有
第六章 汽油发动机点火系 6.1 概 述 6.1.1 点火系的功用 点火系的作用:将电池或发动机的低电压变成高电压(20~30kv),并按照发动机各气 缸的工作次序和点火时间的要求,适时、准确地点燃气缸中的可燃混合气。 6..1.2 点火系发展历史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 出现磁电机为电源的点火系 二十世纪初, 出现传统点火系,即以蓄电池和发电机为电源的点火系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出现电子点火系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 出现无触点的电子点火系。目前,使用广泛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 开始使用微机控制点火时刻的电子控制系统。 目前,最先进的:无分电器的电子点火系 6.1.3 点火系的分类 电机式 :应用在摩托车及大型拖拉机上 (1) 按点火电源分: 蓄电池式:应用广泛 电感储能式:应用广泛 (2) 按存储能量的方式分类: 电容储能式:赛车 (3) 按点火信号产生的方式分类 磁感应式 (电子点火系) 霍耳效应式 光电式 电磁振荡式 6.1.4 汽车发动机对点火系的要求 (1) 迅速产生足以击穿火花塞间隙的高电压 火花塞两电极之间的距离 ↑ 影响火花塞击穿电压 气缸压力 ↓ 击穿电压↓ 的因素 气缸中空气的温度 ↑ (2)电火花应具备足够高的能量 点火能量不足时,会使发动机启动困难,发动机的动力性下降,油耗和排污增加,甚至 于发动机不能工作。 起动时,通常电火花至少应具有 0.1 焦耳的能量,发动机正常工作时,电火花只要有
001~0.05焦耳的能量就可以点燃混合气。 (3)点火时刻应适应发动机的工况 点火时刻由点火提前角表示。当发动机的转速或负载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点火提 前机构进行自动调节。 转速 点火提前角↑ 负载 62统点火系的工作原理及个主要元件 621传统点火系的组成 传统点火系的组成由电源(蓄电池)、发电机(图中未画出)、点火开关、点火线圈、断 电器、配电器、电容器、火花塞、高压导线、阻尼电阻等组成。如图 12 少 11 10 1一点火开关52一点火线圈:3一配电器;4一断电器:5一电容器:6一火花塞 7一高压导线:8一阻尼电阻:9一起动机:10一电流表:11一蓄电池:12一附加电阻 622传统点火系的工作原理 (一)低压回路: 当触点K闭合时:蓄电池正极→点火开关→附加电阻→初级线圈 断电器活动触点臂→触点→分电器壳体搭铁→蓄电池负极
0.01~0.05 焦耳的能量就可以点燃混合气。 (3)点火时刻应适应发动机的工况 点火时刻由点火提前角表示。当发动机的转速或负载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点火提 前机构进行自动调节。 转速 ↑ 点火提前角 ↑ , 负载 ↓ 6.2 统点火系的工作原理及个主要元件 6.2.1 传统点火系的组成 传统点火系的组成由电源(蓄电池)、发电机(图中未画出)、点火开关、点火线圈、断 电器、配电器、电容器、火花塞、高压导线、阻尼电阻等组成。如图: l 一点火开关 5 2 一点火线圈 ;3 一配电器 ; 4 一断电器 ; 5 一电容器 : 6 一火花塞 : 7 一高压导线 ; 8 一阻尼电阻 ; 9 一起动机 :10 一电流表 : 11 一蓄电池 ; 12 一附加电阻 6.2.2 传统点火系的工作原理 (一) 低压回路: 当触点 K 闭合时:蓄电池正极→点火开关→附加电阻→初级线圈 →断电器活动触点臂→触点→分电器壳体搭铁→蓄电池负极
开 点火线圈 开关 断电器配电器 SW (二)高压回路 触点K断开:次级线圈→附加电阻→蓄电池正极→蓄电池→搭铁 火花塞侧电极→火花塞中心电极→高压线→配电器→次级线圈 □开 点火线圈 开关 断电器 配电器 SW 土上⊥_⊥上 623统点火系的点火过程 1、触电闭合,一次电流形成并增长阶段 了2、触电打开,产生二次侧高压阶段 3、火化放电阶段
(二)高压回路 触点 K 断开:次级线圈→附加电阻→蓄电池正极→蓄电池→搭铁 →火花塞侧电极→火花塞中心电极→高压线→配电器→次级线圈 6.2.3 统点火系的点火过程 1、 触电闭合,一次电流形成并增长阶段 2、 触电打开,产生二次侧高压阶段 3、火化放电阶段
63传统点火系的主要元件 6.31点火线圈 (1)功用:将电源的低压电转变为点火所需要的高压电。 (2)分类: 两接线柱:附加电阻 点火线圈:「开磁路线圈 接线柱 闭磁路线圈:漏磁少,能量损失少 开磁路线圈如图 刚网以 (a)二低压接柱 (b)三低压接柱 1绝缘座;2一铁心;3一初级绕组s4一次级绕组:5一钢套:6一外壳:7一低压接柱负极 8一胶木盖:9一高压接线柱:10一低压接柱正极或”开关":如上11低压接线柱”开关 12一附加电阻
6.3 传统点火系的主要元件 6.3.1 点火线圈 (1)功用:将电源的低压电转变为点火所需要的高压电。 (2)分类: 两接线柱:附加电阻 点火线圈: 开磁路线圈: 三接线柱 闭磁路线圈:漏磁少,能量损失少 开磁路线圈如图: 1 绝缘座 ;2 一铁心 ;3 一初级绕组 s4 一次级绕组 :5 一钢套 :6 一外壳 :7 一低压接柱负极 : 8 一胶木盖 :9 一高压接线柱 :10一低压接柱正极或 " 开关 ";如上 11 低压接线柱 " 开关 ": 12 一附加电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