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在废止之前所产生的法律效果不受法律保护 C.在废止之前产生的法律效果仍受法律保护 D.自始不具有法律效力 4.行政职权具有哪些特征?() A.强制性B.单方性C.优先性D.与职责的统一性 5.在下列行为中,属于行政行为的是() 政机关租用办公用房 B.行政机关制定规范性文件 街道办事处与居委会签订门前卫生承包合同 D.天气预报 6.行政行为的内容包括 A.授予权益或科以义务B.剥夺权益或免除义务C.变更法律地位 D.确认法律 地位 E.确认法律事实 7.下列行为,属行政主体作出的行政行为的有() A.购买办公用品B.罚款C.清理“三无”人员D.扫“黄” 8.下列行政行为中不属于内部行政行为的是( A某区工商局向市规划局申请在区域盖房 B某税务局对其机关的公务员分配住房
B.在废止之前所产生的法律效果不受法律保护 C.在废止之前产生的法律效果仍受法律保护 D.自始不具有法律效力 4.行政职权具有哪些特征?( ) A.强制性 B.单方性 C.优先性 D.与职责的统一性 5.在下列行为中,属于行政行为的是( )。 A.行政机关租用办公用房 B.行政机关制定规范性文件 C.街道办事处与居委会签订门前卫生承包合同 D.天气预报 6.行政行为的内容包括( ) A.授予权益或科以义务 B.剥夺权益或免除义务 C.变更法律地位 D.确认法律 地位 E.确认法律事实 7.下列行为,属行政主体作出的行政行为的有( ) A.购买办公用品 B. 罚款 C. 清理“三无”人员 D. 扫“黄” 8.下列行政行为中不属于内部行政行为的是( ) A 某区工商局向市规划局申请在区域盖房 B 某税务局对其机关的公务员分配住房
C某市公安局对某市政府公务员的嫖娼行为给予行政处分 D某行政机关对其公务员的违法违纪行为给予行政处分 9.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应当自批准成立之日起60日内向登记管理机 关备案,登记管理机关自收到备案文件之日起30日内发给《社团登记证书》。社团登记管理 机关的上述行为是下列哪种行为?() A.依职权行政行为 B.要式行政行为 C.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D.羁束行政行为 10.下列何项属于行政司法()。 A.行政处罚 B.行政仲裁 C.行政复议D.行政裁决E.行政诉讼 11.行政执法与行政司法的共同点有() A.两者在广义上都属于执法的范畴 B.两者都是一种行政行为 C.两者都是具有特定对象的行政行为 D.两者都是直接形成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 E.两者都是可诉行政行为 12.行政行为无效的法律后果体现在哪些方面?() A.司法机关可以不受时效限制审查该行为 B.行政机关应将行政行为实施取得的利益返还
C 某市公安局对某市政府公务员的嫖娼行为给予行政处分 D 某行政机关对其公务员的违法违纪行为给予行政处分 9.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应当自批准成立之日起 60 日内向登记管理机 关备案,登记管理机关自收到备案文件之日起 30 日内发给《社团登记证书》。社团登记管理 机关的上述行为是下列哪种行为?( ) A.依职权行政行为 B.要式行政行为 C.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D.羁束行政行为 10.下列何项属于行政司法 ( )。 A.行政处罚 B.行政仲裁 C. 行政复议 D.行政裁决 E.行政诉讼 11.行政执法与行政司法的共同点有 ( ). A.两者在广义上都属于执法的范畴 B.两者都是一种行政行为 C.两者都是具有特定对象的行政行为 D.两者都是直接形成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 E.两者都是可诉行政行为 12.行政行为无效的法律后果体现在哪些方面?( ) A.司法机关可以不受时效限制审查该行为 B.行政机关应将行政行为实施取得的利益返还
C.行政行为自宣布无效之日起失去法律效力 D.行政相对人可以自行决定不履行该行为设定的义务 13.大华纺织厂系国营企业红旗机械厂为安置待业人员创业的集体企业。1993年,两厂因 隶属关系发生纠纷。市国有资产管理局以国资字第6号文的形式对两厂产权作出界定。国资 字第6号文属于什么种类的行政行为?() A.抽象行政行为B.具体行政行为 C.内部行政行为D.行政裁决行为 14.徐江是一个爱动脑筋肯于钻研的青年,有一次他发明的节水装置获得了专利局颁发的第9 91059号专利证书,请问,专利局的行为是:() ①是一种行政给付行为②是一种依申请的行政行为 ③是一种抽象行政行为④是一种单方行政行为 ⑤是一种排他性许可⑥是一种独立的许可 ⑦是一种权利许可⑧是一种资格许可 ①⑥⑨B.②④C.③⑦⑧D.⑤⑦ 三、简答题 1.什么是行政行为?其特征有哪些? 2.行政行为的生效规则有哪些? 3.行政事实行为的特征有哪些? 4.简答具体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 5、简述行政立法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的区别
C.行政行为自宣布无效之日起失去法律效力 D.行政相对人可以自行决定不履行该行为设定的义务 13.大华纺织厂系国营企业红旗机械厂为安置待业人员创业的集体企业。1993年,两厂因 隶属关系发生纠纷。市国有资产管理局以国资字第6号文的形式对两厂产权作出界定。国 资 字第6号文属于什么种类的行政行为?( ) A.抽象行政行为 B.具体行政行为 C.内部行政行为 D.行政裁决行为 14.徐江是一个爱动脑筋肯于钻研的青年,有一次他发明的节水装置获得了专利局颁发的第 9 91059 号专利证书,请问,专利局的行为是:( ) ①是一种行政给付行为 ②是一种依申请的行政行为 ③是一种抽象行政行为 ④是一种单方行政行为 ⑤是一种排他性许可 ⑥是一种独立的许可 ⑦是一种权利许可 ⑧是一种资格许可 A.①⑥⑨ B.②④ C.③⑦⑧ D.⑤⑦ 三、简答题∶ 1.什么是行政行为?其特征有哪些? 2.行政行为的生效规则有哪些? 3.行政事实行为的特征有哪些? 4.简答具体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 5、简述行政立法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的区别
四、论述题: 1.试述行政行为的内容与效力。 2.论述行政行为撤销的条件及法律后果 参考答案: 、单选题:IB2D3B4C5A6ATB8B9A10B11D12C13、B 二、多选题:1ABCD2ACD3AC4ABCD5BC6 ABCDE7、BCD8AC9BD10、 BCD11、 ABCDE 12AB 13 BD 14 BD 简答题: 1、〔一〕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运用行政权在实施行政管理活动中所作出的具有法律意 义和法律效果的行为。对行政行为的界定,应考虑:1.从行政主体角度界定。行政主体的范 围比行政机关大。2.从行政权角度界定。3.从法律角度界定。从法律上说,其一,行政行 为的内容应包含着一定权利义务内容。其二,行政行为应对社会产生一定的法律效果。其三 行政行为能够引起一系列法律上的救济。其四,行政行为是能够独立存在的正式决定。 〔二〕行政行为的特征 (1)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所作出的行为 (2)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与履行行政职责的行为 (3)行政行为是具有法律意义和法律效果的行为
四、论述题: 1.试述行政行为的内容与效力。 2.论述行政行为撤销的条件及法律后果 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1B 2D 3B 4C 5A 6A 7B 8B 9A 10B 11 D 12 C 13、B 14A 二、 多选题∶1ABCD 2ACD 3AC 4ABCD 5BC 6ABCDE 7、BCD 8 AC 9 BD 10、 BCD 11、ABCDE 12AB 13 BD 14 BD 三、 简答题∶ 1、〔一〕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运用行政权在实施行政管理活动中所作出的具有法律意 义和法律效果的行为。对行政行为的界定,应考虑:1.从行政主体角度界定。行政主体的范 围比行政机关大。2.从行政权角度界定。3.从法律角度界定。从法律上说,其一,行政行 为的内容应包含着一定权利义务内容。其二,行政行为应对社会产生一定的法律效果。其三, 行政行为能够引起一系列法律上的救济。其四,行政行为是能够独立存在的正式决定。 〔二〕行政行为的特征 (1)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所作出的行为 (2)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与履行行政职责的行为 (3)行政行为是具有法律意义和法律效果的行为
这里行政行为具有行政法上的法律意义和法律效果,而非刑法、民法上的法律性质。行政 行为产生法律效果可以是实体法效果,也可以是程序法效果。 2、行政行为的生效规则 行政行为的生效是指行政行为向行为所针对的相对人开始发生法律效力。行政行为成立后 只有符合一定的生效规则,才能发生法律效力。其生效规则有 (1)即时生效,指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即具有法律效力。一般是针对当场行为和法律另有 特别规定的紧急行为,此种情形下的行政行为成立与生效同时形成。 (2)受领生效,是指行政行为依法送达给所针对的具体行政相对人从其知道行为内容时 开始生效。 (3)公告生效,即行政行为采取公告或宣告的方式开始生效。主要是针对那些难以通过 受领送达方式生效的情形所采用。 (4)附条件生效,指对行政行为的生效附一定条件时,该条件达到行政行为才开始生效 3、行政事实行为是指行政事实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作出的,与其职务有关的 不直接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 行政事实行为具有如下法律特征: (一)行政性。行政事实行为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借助行政职权实施的一种行为形式
这里行政行为具有行政法上的法律意义和法律效果,而非刑法、民法上的法律性质。行政 行为产生法律效果可以是实体法效果,也可以是程序法效果。 2、行政行为的生效规则 行政行为的生效是指行政行为向行为所针对的相对人开始发生法律效力。行政行为成立后, 只有符合一定的生效规则,才能发生法律效力。其生效规则有: (1)即时生效,指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即具有法律效力。一般是针对当场行为和法律另有 特别规定的紧急行为,此种情形下的行政行为成立与生效同时形成。 (2)受领生效,是指行政行为依法送达给所针对的具体行政相对人从其知道行为内容时 开始生效。 (3)公告生效,即行政行为采取公告或宣告的方式开始生效。主要是针对那些难以通过 受领送达方式生效的情形所采用。 (4)附条件生效,指对行政行为的生效附一定条件时,该条件达到行政行为才开始生效。 3、行政事实行为是指行政事实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作出的,与其职务有关的 不直接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 行政事实行为具有如下法律特征: (一)行政性。行政事实行为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借助行政职权实施的一种行为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