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委)、秘书长;中央和地方各级委员会职能部门和办事机构的工作人员。以上所列举的工作 人员都不包含机关中的工勤人员。 另外,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经批准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 4.(一)提出申请的权利。行政相对方有依法提出申请的权利,如申请许可证、申请抚 恤金、补助金等。(二)参与行政管理的权利。行政相对方有权依法参与行政法规、规章及相 关行政政策、行政计划的制定,如听证会、论证会等。(三)听证的权利。在行政机关作出影 响行政相对方权益的行政行为之前,必须保障行政相对方有听证的权利、应当告知行政相对方 有关行政行为的事实、理由和依据等,给予行政相对方以充分的辩论的机会,查清事实,从而 作出合法、公正的行政行为。(四)了解情况的权利。行政相对方有权依法了解有关的行政信 息,包括各类规范性文件,有关制度、规则、标准、程序,与行政相对方有关的档案材料等 (五)申请行政法上的救济的权利。行政相对方对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有权依 法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 5.答:被委托组织与被授权组织存在很大差别。被委托组织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而被 授权组织则有。具体区别如下:(一)性质不同。被委托组织不具有法律、法规所授权的职权, 不是行政主体只能以委托的行政主体的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而被授权的组织则享有法律、 法规所授予的特定的行政职权,属于行政主体。(二)产生的依据不同。被委托组织的权限、 范围,只能依行政主体的行政委托行汋产生,被授权组织的行政主体資格则由法律、法规的授 权而产生。(三)行为的后果不同。被委托组织的行为后果的法律责任,由行使委托权的行政 主体承担,如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中,被申请人或被告是行使委托权的行政主体,而不是委 托组织。被授权组织则对其行为后果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主委)、秘书长;中央和地方各级委员会职能部门和办事机构的工作人员。以上所列举的工作 人员都不包含机关中的工勤人员。 另外,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经批准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 。 4.(一)提出申请的权利。行政相对方有依法提出申请的权利,如申请许可证、申请抚 恤金、补助金等。(二)参与行政管理的权利。行政相对方有权依法参与行政法规、规章及相 关行政政策、行政计划的制定,如听证会、论证会等。(三)听证的权利。在行政机关作出影 响行政相对方权益的行政行为之前,必须保障行政相对方有听证的权利、应当告知行政相对方 有关行政行为的事实、理由和依据等,给予行政相对方以充分的辩论的机会,查清事实,从而 作出合法、公正的行政行为。(四)了解情况的权利。行政相对方有权依法了解有关的行政信 息,包括各类规范性文件,有关制度、规则、标准、程序,与行政相对方有关的档案材料等。 (五)申请行政法上的救济的权利。行政相对方对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有权依 法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 5.答:被委托组织与被授权组织存在很大差别。被委托组织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而被 授权组织则有。具体区别如下:(一)性质不同。被委托组织不具有法律、法规所授权的职权, 不是行政主体,只能以委托的行政主体的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而被授权的组织则享有法律、 法规所授予的特定的行政职权,属于行政主体。(二)产生的依据不同。被委托组织的权限、 范围,只能依行政主体的行政委托行为产生,被授权组织的行政主体资格则由法律、法规的授 权而产生。(三)行为的后果不同。被委托组织的行为后果的法律责任,由行使委托权的行政 主体承担,如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中,被申请人或被告是行使委托权的行政主体,而不是委 托组织。被授权组织则对其行为后果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五、案例分析 这里限于评析本案中,公安机关的审批行为是否构成越权行为。这就关系到如何理解 权限的行政法理 任何行政职权都是有限的,不是无限的。因为任何民主政治中的权力都是受到限制和 监督的。行政主体行使权力的条件和边界就是行政权限。 必须说明的是,由于行政法上的职权系指行政主体代表国家针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 织,即针对行政相对人,所作的影响其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行为。因而行政权限也应当是指行政 主体实施该权力的权限。换句话说,行政权限是指行政主体之间法律所设定的权限,而不是指 行政人之间内部分配的权限。 在本案中,针对是否颁发《治安许可证》,不论是林副局长做出决定,还是康副局长 做出决定,这都属内部工作上的分工问题,不具有行政法上的意义,不构成行政法意义上的越 权问题。从行政法意义上说,只有等公安机关对外做出决定以后,就意味着行政主体实施了某 一行政职权;只要公安机关没有超越这一职权的权限那就不存在越权问题。根据本案的情景, 先前林副局长答应给张某颁发《治安许可证》,但没有正式发证。这说明,那时作为行政主体 的公安机关尚末做出具体行政行为。只有等康某副局长正式对张某的有关颁发《治安许可证》 的申请做出(否定性的审批后,并以公安局的名义通知了张某本人,这时才意味着公安机关对 外正式做出了具体行政行为。在这一案件中,公安机关只做出过一个行为,而不是两个行为 而且这个行为就是公安机关拒绝给张某颁发《治安许可证》的行为而不是指张某所指控的“越 权行为”。正因为前个行为是不存在的,那么张某对公安机关“越权”的指控也是不存在的 第四章行政行为概述
五、案例分析∶ 这里限于评析本案中,公安机关的审批行为是否构成越权行为。这就关系到如何理解 权限的行政法理。 任何行政职权都是有限的,不是无限的。因为任何民主政治中的权力都是受到限制和 监督的。行政主体行使权力的条件和边界就是行政权限。 必须说明的是,由于行政法上的职权系指行政主体代表国家针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 织,即针对行政相对人,所作的影响其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行为。因而行政权限也应当是指行政 主体实施该权力的权限。换句话说,行政权限是指行政主体之间法律所设定的权限,而不是指 行政人之间内部分配的权限。 在本案中,针对是否颁发《治安许可证》,不论是林副局长做出决定,还是康副局长 做出决定,这都属内部工作上的分工问题,不具有行政法上的意义,不构成行政法意义上的越 权问题。从行政法意义上说,只有等公安机关对外做出决定以后,就意味着行政主体实施了某 一行政职权;只要公安机关没有超越这一职权的权限,那就不存在越权问题。根据本案的情景, 先前林副局长答应给张某颁发《治安许可证》,但没有正式发证。这说明,那时作为行政主体 的公安机关尚未做出具体行政行为。只有等康某副局长正式对张某的有关颁发《治安许可证》 的申请做出(否定性的)审批后,并以公安局的名义通知了张某本人,这时才意味着公安机关对 外正式做出了具体行政行为。在这一案件中,公安机关只做出过一个行为,而不是两个行为; 而且这个行为就是公安机关拒绝给张某颁发《治安许可证》的行为,而不是指张某所指控的“越 权行为”。正因为前个行为是不存在的,那么张某对公安机关“越权”的指控也是不存在的。 第四章 行政行为概述
、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将它的标号写在括号内) 1.下列行政行为中,()是双方行政行为。 A.行政处罚B.行政合同 C.行政委托D.行政复议 2.公安机关对酗酒闹事的人强制进行人身约束的行为,生效规则是() 附条件生效B.告知生效C.受领生效D.即时生效 3.行政机关行使职权() 须征得相对方当事人的同意B.受国家强制力保障 C.必须经过司法机关的确认D.只接受权力机关和司法的监督 4.若发现已生效的行政执法行为违法或不当,则() A.原行政机关无权废止B.只有权力机关有权撤销 C.原行政机关和上级行政机关有权撤销D.相对人有权变更 5.在某税务局的行为中,哪项行为属于行政行为()。 A.征收税款的行为B.购买办公用品的行为 C.租用办公用房的行为D.分配内部用车的行为 6.某一行政部门行使了另一部门才能行使的职权,这属于()。 A.超越职权B.滥用职权 C.行政侵权D.拖延履行本部门的职责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将它的标号写在括号内) 1.下列行政行为中,( )是双方行政行为。 A.行政处罚 B.行政合同 C.行政委托 D.行政复议 2.公安机关对酗酒闹事的人强制进行人身约束的行为,生效规则是( )。 A.附条件生效 B.告知生效 C.受领生效 D.即时生效 3.行政机关行使职权( )。 A.须征得相对方当事人的同意 B.受国家强制力保障 C.必须经过司法机关的确认 D.只接受权力机关和司法的监督 4.若发现已生效的行政执法行为违法或不当,则( )。 A.原行政机关无权废止 B.只有权力机关有权撤销 C.原行政机关和上级行政机关有权撤销 D.相对人有权变更 5.在某税务局的行为中,哪项行为属于行政行为( )。 A.征收税款的行为 B.购买办公用品的行为 C.租用办公用房的行为 D.分配内部用车的行为 6.某一行政部门行使了另一部门才能行使的职权,这属于( )。 A.超越职权 B.滥用职权 C.行政侵权 D.拖延履行本部门的职责
7.行政机关所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应当适用两个行政法规而只适用了其中一个行政管理法 规的,是() A.滥用职权B.适用法律、法规错误 C.主要事实不清D.违反法定程序 8.社会组织受行政机关的委托而行使行政权的行为,视为()。 该社会组织行为 B.该行政机关的行为 C.该社会组织和行政机关的共同行为 D.既是社会组织的行为,又是该行政机关的行为 9.有效成立的行政行为非依法律规定不得随意变更或撤销,这是行政行为的()。 A.确定力D.拘束力C.公定力D.执行力 10.行政复议这一行政行为属于()。 A.行政立法行为B.行政司法行为 C.行政执法行为D.依职权行政行为 11.某区人民法院需要建设办公大楼,遂向市建设局申请施工许可。市建设局经过审査,作出 准予施工许可。在该办公大楼施工过程中,市政府发现该区法院尚未办理该办公大楼用地的批 准手续,欲撤销市建设局的施工许可,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市政府不应撤销,因为施工许可是由市建设局作出的,只能由该建设局撤销 B.市政府可以撤销,因为该施工许可是不符合法定建设许可条件的 C.市政府不应撤销,因为撤销该施工许可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
7.行政机关所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应当适用两个行政法规而只适用了其中一个行政管理法 规的,是( )。 A.滥用职权 B.适用法律、法规错误 C.主要事实不清 D.违反法定程序 8.社会组织受行政机关的委托而行使行政权的行为,视为( )。 A.该社会组织行为 B.该行政机关的行为 C.该社会组织和行政机关的共同行为 D.既是社会组织的行为,又是该行政机关的行为 9.有效成立的行政行为非依法律规定不得随意变更或撤销,这是行政行为的( )。 A.确定力 D.拘束力 C.公定力 D.执行力 10.行政复议这一行政行为属于( )。 A.行政立法行为 B.行政司法行为 C.行政执法行为 D.依职权行政行为 11.某区人民法院需要建设办公大楼,遂向市建设局申请施工许可。市建设局经过审查,作出 准予施工许可。在该办公大楼施工过程中,市政府发现该区法院尚未办理该办公大楼用地的批 准手续,欲撤销市建设局的施工许可,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市政府不应撤销,因为施工许可是由市建设局作出的,只能由该建设局撤销 B.市政府可以撤销,因为该施工许可是不符合法定建设许可条件的 C.市政府不应撤销,因为撤销该施工许可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
D.市政府可以撤销,因为市政府是市建设局的上级机关,有权撤销 12.行政行为相对于民事行为和其他国家机关行为,不具有下述特征( A.从属法律性B.裁量性C.等价有偿性D.单方性 13.行政行为以其启动是否需要行政相对人先a研请为标准分为() A.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 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C.依职权行政行为与应请求行政行为D.要式行政行为与不要式行政行为 14.行政主体受胁迫作出的行政行为属于() A.无效的行政行为 B.有效的行政行为 C.可以撤销的行政行为D.需要重作的行政行为 、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二至四个是正确的,将其全部选出并把他们的标号写在括号 内) 1.某市公安局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应给予15日以下拘留”的规定,对打架斗殴者给 予5日以下拘留的处罚,属于()。 A.自由裁量行为B.依职权的行为 C.单方行政行为D.具体行政行为 2.有效成立的行政行为具有的效力有()。 A.确定力B.溯及力C.拘束力D.执行力 3.被废止的行政行为() A.自废止起丧失法律效力
D.市政府可以撤销,因为市政府是市建设局的上级机关,有权撤销 12.行政行为相对于民事行为和其他国家机关行为,不具有下述特征 ( ) A.从属法律性 B.裁量性 C.等价有偿性 D.单方性 13.行政行为以其启动是否需要行政相对人先 a 研请为标准分为 ( )。 A.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 B.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C.依职权行政行为与应请求行政行为 D.要式行政行为与不要式行政行为 14.行政主体受胁迫作出的行政行为属于( ) A.无效的行政行为 B.有效的行政行为 C.可以撤销的行政行为 D.需要重作的行政行为 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二至四个是正确的,将其全部选出并把他们的标号写在括号 内) 1.某市公安局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应给予 15 日以下拘留”的规定,对打架斗殴者给 予 5 日以下拘留的处罚,属于( )。 A.自由裁量行为 B.依职权的行为 C.单方行政行为 D.具体行政行为 2.有效成立的行政行为具有的效力有( )。 A.确定力 B.溯及力 C.拘束力 D.执行力 3.被废止的行政行为( )。 A.自废止起丧失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