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正副处长 B.调研员 C.正副主任科员D.正副省长E.正副部长 13.有关公务员的说法正确的有() A、公务员的公务活动应以行政机关的名义进行 B.公务员只要是以其机关的名义进行活动,都视其为公务行为,应由其所在机关承担担 责任 C.公务员只要是不以执行公务为目的,无论以何种名义而为的行为都是个人行为 D.行政机关对其公务员在执行公务上的行为承担责任 14.根据行政法学对行政机关的分类理论,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表述?() 乡政府是一般权限的行政机关B.地区行署是省政府的派出机关 C.审计局是外部管理行政机关D.国家税务总局是国务院的工作部门 15.下列情形中,属于公务员职务关系消灭的是( A、降职B、转任C、退休D、辞退 16.下列组织中,不属于一级行政机关的是( A、乡人民政府B、街道办事处C、村民委员会D、居民委员会 17.行政授权的依据是( A、法律B、行政法规C、规章D、行政命令 18.国务院是最高国家()。 A、党的执行机关B、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C、行政机关D、立法机关 三、简答题: 1.行政职权与行政职责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什么是行政相对人?它有什么法律特征? 3.行政授权与行政委托的区别是什么 4.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两者是否同一概念?
A.正副处长 B.调研员 C. 正副主任科员 D.正副省长 E.正副部长 13.有关公务员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公务员的公务活动应以行政机关的名义进行 B.公务员只要是以其机关的名义进行活动,都视其为公务行为,应由其所在机关承担 担 责任 C.公务员只要是不以执行公务为目的,无论以何种名义而为的行为都是个人行为 D.行政机关对其公务员在执行公务上的行为承担责任 14.根据行政法学对行政机关的分类理论,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表述?( ) A.乡政府是一般权限的行政机关 B.地区行署是省政府的派出机关 C.审计局是外部管理行政机关 D.国家税务总局是国务院的工作部门 15.下列情形中,属于公务员职务关系消灭的是( )。 A、 降职 B、转任 C、退休 D、辞退 16.下列组织中,不属于一级行政机关的是( )。 A、 乡人民政府 B、街道办事处 C、村民委员会 D、居民委员会 17.行政授权的依据是( )。 A、法律 B、行政法规 C、规章 D、行政命令 18.国务院是最高国家( )。 A、党的执行机关 B、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C、行政机关 D、立法机关 三、 简答题: 1.行政职权与行政职责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什么是行政相对人?它有什么法律特征? 3.行政授权与行政委托的区别是什么 4.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两者是否同一概念?
5.简析被授权组织的法律地位。 6.简述国家行政机关的特征 四、论述题: 1.行政主体的法律意义有哪些? 2.试述行政组织法的基本内容。 3.请论述《公务员法》出台之后,在公务员范围上有何变化? 4.简述行政相对方的权利 5.被委托组织与被授权组织的区别是什么? 五、案例分析 某市属于旅游风景区。每年旅游季节,该市的宾馆、旅店供不应求。为解决这一矛盾,市 政府鼓励市民开家庭旅社。张某为此开设了家庭旅社。张某已申办好了工商经营登记和税务登 记,遂向公安机关申办《治安许可证》。该公安局的分管领导林副局长已口头答应,过几天给 张某发《治安许可证》。但过了几天以后,该分管副局长休假,另一副局长康某对此作了审批: 拒绝给张某颁发《治安许可证》;理由是:经实地检查,发现该家庭旅社未达到最低的治安标 准。为此,该公安局把这一决定正式通知给张某 张某得知该审批结论后,向该公安局的上级公安机关申请行政复议。理由是:1.认为 该家庭旅社已达到治安标准,公安机关检查不实;2。该事项根据该公安局的内部分工,属于 林副局长分管,另外副局长做出这一决定是一种越权行为,越权行为应当无效。 问题 请对张某提出的理由进行分析,其主张是否能够得到法律是支持?为什么? 参考答案 单选题:1B2B3A4A5B6D7D8C9A10、D11A12D13C14A 5A16B17D 多选题:1AC2AB3ABD4ABC5AB6ABCE7ABCD8ABC9ABC10、ACD1 CD 12A D 13 AD 14 ABC 15 CD 16 CD 17Ab 18 BC
5.简析被授权组织的法律地位。 6.简述国家行政机关的特征。 四、论述题: 1.行政主体的法律意义有哪些? 2.试述行政组织法的基本内容。 3.请论述《公务员法》出台之后,在公务员范围上有何变化? 4.简述行政相对方的权利 5.被委托组织与被授权组织的区别是什么? 五、案例分析 某市属于旅游风景区。每年旅游季节,该市的宾馆、旅店供不应求。为解决这一矛盾,市 政府鼓励市民开家庭旅社。张某为此开设了家庭旅社。张某已申办好了工商经营登记和税务登 记,遂向公安机关申办《治安许可证》。该公安局的分管领导林副局长已口头答应,过几天给 张某发《治安许可证》。但过了几天以后,该分管副局长休假,另一副局长康某对此作了审批: 拒绝给张某颁发《治安许可证》;理由是:经实地检查,发现该家庭旅社未达到最低的治安标 准。为此,该公安局把这一决定正式通知给张某。 张某得知该审批结论后,向该公安局的上级公安机关申请行政复议。理由是:1.认为 该家庭旅社已达到治安标准,公安机关检查不实;2。该事项根据该公安局的内部分工,属于 林副局长分管,另外副局长做出这一决定是一种越权行为,越权行为应当无效。 问题∶ 请对张某提出的理由进行分析,其主张是否能够得到法律是支持?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1B 2B 3A 4A 5B 6D 7D 8C 9 A 10、D 11 A 12 D 13 C 14 A 15 A 16B 17 D 二、 多选题∶ 1AC 2AB 3ABD 4ABC 5AB 6 ABCE 7 ABCD 8 ABC 9 ABC 10、ACD 11、 CD 12 A D E 13 AD 14、ABC 15 CD 16 CD 17AB 18 BC
简答题 1.行政职权与行政职责共同构成了行政法上行政主体的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行政权是 权也是责,是权力与职责的结合体,有行政职权必然同时有行政职责,法律不允许有权无责, 也不允许有责无权,这是行政职权与行政职责的不可分割性。同时二者还具有密切的对应性, 即有多少行政职权,就应该有多少行政职责,反之亦然。 2.行政相对人,是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一方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其特征有:第一,行政相对人是行政法律关系中不具有行政职权职责和不具有行政职务身份的 方当事人。第二,行政相对人是与行政主体之间有特定行政法律关系的人,即行政相对人是 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时对其权益有法律上利害影响的人。这种影响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 间接的。第三,在形式上,行政相对人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而行政主体都是组织,没 有个人可以成为行政主体的 3.行政授权是指法律、法规将某项或某方面行政职权授予除行政机关外的组织,被授权 者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管理活动和行使行政职权,并由自己对外承担行政活动的法律责任 行政委托是行政机关在其职权、职责范围內依法将其行政职权或行政事项委托给有关行政 机关、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受委托者以委托机关的名义实施管理行为和行使职权,并由委托机 关承担法律责任。 ①职权来源不同 ②对象不同 ③法律后果不同
三、 简答题∶ 1.行政职权与行政职责共同构成了行政法上行政主体的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行政权是 权也是责,是权力与职责的结合体,有行政职权必然同时有行政职责,法律不允许有权无责, 也不允许有责无权,这是行政职权与行政职责的不可分割性。同时二者还具有密切的对应性, 即有多少行政职权,就应该有多少行政职责,反之亦然。 2.行政相对人,是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一方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其特征有:第一,行政相对人是行政法律关系中不具有行政职权职责和不具有行政职务身份的 一方当事人。第二,行政相对人是与行政主体之间有特定行政法律关系的人,即行政相对人是 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时对其权益有法律上利害影响的人。这种影响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 间接的。第三,在形式上,行政相对人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而行政主体都是组织,没 有个人可以成为行政主体的。 3.行政授权是指法律、法规将某项或某方面行政职权授予除行政机关外的组织,被授权 者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管理活动和行使行政职权,并由自己对外承担行政活动的法律责任。 行政委托是行政机关在其职权、职责范围内依法将其行政职权或行政事项委托给有关行政 机关、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受委托者以委托机关的名义实施管理行为和行使职权,并由委托机 关承担法律责任。 ① 职权来源不同 ② 对象不同 ③ 法律后果不同
4.行政主体的概念 行政机关的概念 区别:两者并非等同关系,行正机关身份的双重性 范围不同 5.被授权组织的法律地位体现在三方面 (1)被授权组织在行使法律法规所授权时,享有与行政机关相同的行政主体地位; (②)被授权组织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法律法规所授职权,并由其本身就行使职权的行为对外 承担法律责任 (3)被授权组织在执行其本身的职能(非行政职能不享有行政权,不具有行政主体的地位 6 (1)国家行政机关是具有国家强制性质的社会组织; (2)国家行政机关是具有较强的执行色彩的组织; (3)国家行政机关必须按一定的层次和结构组织起来,并且按照科学方法依法进行管理 的组织。 论述题: 1.行政主体的法律意义〔知识点〕
4.行政主体的概念 行政机关的概念 区别:两者并非等同关系,行正机关身份的双重性 范围不同 5.被授权组织的法律地位体现在三方面: (1)被授权组织在行使法律法规所授权时,享有与行政机关相同的行政主体地位; (2)被授权组织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法律法规所授职权,并由其本身就行使职权的行为对外 承担法律责任 (3)被授权组织在执行其本身的职能(非行政职能)不享有行政权,不具有行政主体的地位 6. (1)国家行政机关是具有国家强制性质的社会组织; (2)国家行政机关是具有较强的执行色彩的组织; (3)国家行政机关必须按一定的层次和结构组织起来,并且按照科学方法依法进行管理 的组织。 四、 论述题∶ 1.行政主体的法律意义〔知识点〕
(1)行政主体可以区别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权力主体与非行政权力主体的身份性质 (2)行政主体可以确定公务员及受托组织实施的行政活动行为的效力与责任归属 (3)行政主体是判定行政诉讼被告、行政复议被申请人和行政赔偿义务机关的前提和基 础。 2.一部完备的行政组织法应具有以下基本内容:行政组织的性质与地位;行政组织的设 置及权限;行政机关之间的关系;基本工作制度。〔略〕 3.我国公务员的范围,就是公务员法的适用范围,即公务员法对哪些机关及哪些人员适 用。 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从整体上看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范围包括:1、中国共产党 机关的工作人员。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纪委的专职领导成员;央和地方各级党委工作 部门和纪检机关的工作人员;街道、乡镇党委机关的工作人员。2、人大机关的工作人员。包 括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专职副委员长、秘书长、专职常委,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主任、专 职副主任、秘书长、专职常委,乡镇人大专职主席、副主席;各级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作人员 各级人大专门委员会专职组成人员及其办事机构工作人员。3、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包括各 级人民政府的组成人员,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即派出机构的工作人员。4、政协机关的工作 人员。包括政协各级委员会主席、专职副主席秘书长;政协各级委员会工作机构的工作人员 政协专门委员会办事机构的工作人员。5、审判机关的工作人员。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 级人民法院的法官、审判辅助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6、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包括最高人民 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检察辅助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7、民主党派机关的 工作人员。包括8个民主党派中央和地方各级委员会主席(主委)、专职(驻会)副主席(副
(1)行政主体可以区别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权力主体与非行政权力主体的身份性质。 (2)行政主体可以确定公务员及受托组织实施的行政活动行为的效力与责任归属。 (3)行政主体是判定行政诉讼被告、行政复议被申请人和行政赔偿义务机关的前提和基 础。 2.一部完备的行政组织法应具有以下基本内容:行政组织的性质与地位;行政组织的设 置及权限;行政机关之间的关系;基本工作制度。〔略〕 3.我国公务员的范围,就是公务员法的适用范围,即公务员法对哪些机关及哪些人员适 用。 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从整体上看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范围包括:1、中国共产党 机关的工作人员。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纪委的专职领导成员;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工作 部门和纪检机关的工作人员;街道、乡镇党委机关的工作人员。2、人大机关的工作人员。包 括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专职副委员长、秘书长、专职常委,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主任、专 职副主任、秘书长、专职常委,乡镇人大专职主席、副主席;各级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作人员; 各级人大专门委员会专职组成人员及其办事机构工作人员。3、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包括各 级人民政府的组成人员,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即派出机构的工作人员。4、政协机关的工作 人员。包括政协各级委员会主席、专职副主席秘书长;政协各级委员会工作机构的工作人员; 政协专门委员会办事机构的工作人员。5、审判机关的工作人员。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 级人民法院的法官、审判辅助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6、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包括最高人民 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检察辅助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7、民主党派机关的 工作人员。包括 8 个民主党派中央和地方各级委员会主席(主委)、专职(驻会)副主席(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