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0.75 =350-87.5 =262.5(万千瓦时) =262.5(万千瓦时) 三、练习巩固 1.完成教材第9页“做一做”。某市2012年出境游人数为15000 人次,比上一年增长两成。该市2011年出境旅游人数为多少人 次 (1)学生读题,理解题中的数学信息。 (2)增长两成是什么意思?单位“1”是那个量? (3)学生独立解答,指名学生说解题思路。 师述:在列式计算时,我们可以直接把“成数”化成百分数 用百分数进行列式计算。 板书 方法一:1500÷(1-20%) 方法二;解:设2011年出境游人数为x人次 x+20%x=15000 2.练习 小丽家承包了一块地,前年收小麦8000千克,去年比前年增 产一成半。去年收小麦多少千克? 3.完成练习二第4、5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成数的知识,你们对成数的知识 有哪些了解? ★某乡去年的水稻产量是1500吨,今年因为受到天气灾害的影响水稻产量只 有去年的八成五,今年的水稻产量是多少吨? ★★梵净山2013年累计旅游人次是18万人次,2014年累计旅游人次比2013 年增加一成五,2014年累计旅游人次是多少万? ★★★大坪完小2013年的在校生人数有820人,比2012年在校生人数减少了 作业设计 成,大坪完小2012年的在校生人数是多少? ★★★★某鞋厂2011年的年产量为30万双,2012年年产量比2011年增加了 成六,2013年年产量又比2012年增加一成,这个鞋厂2013年的年产量是多少 万双? ★★★★★某地前年的粮食产量为3000吨,去年因为洪水及病虫害的影响比 前年减产近三成。预计今年的产量会比去年增加45%,今年的粮食产量是多少吨? 百分数(二):成数 成=(十分之二)=(20%) 方法二:350-350×25% 板书设计 方法一:350×(1-25%) 350×75% =350-350×0.25 350×0.75 =262.5(万千瓦时) =262.5(万千瓦时) 教学反思
=350×0.75 =350-87.5 =262.5(万千瓦时) =262.5(万千瓦时) 三、练习巩固 1.完成教材第9页“做一做”。某市2012年出境游人数为15000 人次,比上一年增长两成。该市 2011 年出境旅游人数为多少人 次? (1)学生读题,理解题中的数学信息。 (2)增长两成是什么意思?单位“1”是那个量? (3)学生独立解答,指名学生说解题思路。 师述:在列式计算时,我们可以直接把“成数”化成百分数, 用百分数进行列式计算。 板书: 方法一:15000÷(1-20%) 方法二;解:设 2011 年出境游人数为 x 人次。 x+20%x=15000 2.练习。 小丽家承包了一块地,前年收小麦 8000 千克,去年比前年增 产一成半。去年收小麦多少千克? 3.完成练习二第 4、5 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成数的知识,你们对成数的知识 有哪些了解? 作业设计 ★某乡去年的水稻产量是 1500 吨,今年因为受到天气灾害的影响水稻产量只 有去年的八成五,今年的水稻产量是多少吨? ★★梵净山 2013 年累计旅游人次是 18 万人次,2014 年累计旅游人次比 2013 年增加一成五,2014 年累计旅游人次是多少万? ★★★大坪完小 2013 年的在校生人数有 820 人,比 2012 年在校生人数减少了 二成,大坪完小 2012 年的在校生人数是多少? ★★★★某鞋厂 2011 年的年产量为 30 万双,2012 年年产量比 2011 年增加了 一成六,2013 年年产量又比 2012 年增加一成,这个鞋厂 2013 年的年产量是多少 万双? ★★★★★某地前年的粮食产量为 3000 吨,去年因为洪水及病虫害的影响比 前年减产近三成。预计今年的产量会比去年增加 45%,今年的粮食产量是多少吨? 板书设计 百分数(二):成数 二成=(十分之二)=( 20% ) 方法一: 350×(1-25%) 方法二:350-350×25% =350×75% =350-350×0.25 =350×0.75 =350-87.5 =262.5(万千瓦时) =262.5(万千瓦时) 教学反思
课题 税率教时3时间 知识与技/使学生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知道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以 教学目标(须 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 体现“三维”|过程与方法在计算税款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 目标) 能力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学生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教学重点、难教学重点:理解纳税的意义,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计算应纳税额和税率等实际问题 教学(具)准 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1.课件出示,我国近几年取得的各方面的成就(高速公路 神七”上天、各处漂亮的教学楼等) 指名说,祖国发生了这样的变化,都是怎么得来的? 2.老师适时点拨,引出本课课题:纳税 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 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税收是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之 ,国家用收来的税收发展经济、科技、教育、国防等事业。所 以,我国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提出问题:纳税到底都按什么来纳税的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体会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在激发 学生爱祖国的同时,理解我们现在的生活中税收的重要性,为本 课的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阅读课本102页。说说:你对税率的认识 2.税率的认识。 说明:纳税的种类很多,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也不一样。应 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一般是由国家根据不同纳税 种类定出不同的税率 3.讨论交流:说出以下税率表示什么 A商店按营业额的5%缴纳个人所得税。这里的5%表示什么? B某人彩票中奖后,按奖金的20%缴纳个人所得税。这里的 20%表示什么? 4.税款计算 (1)出示例3(课本10页) 一家饭店10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 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2)理解:这里的5%表示什么?(应缴纳营业税款占营业 额的百分比。) (3)要求“应缴纳营业税多少”就是求什么?(30万元的
课题 税率 教时 3 时间 教学目标(须 体现“三维” 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知道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以 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 过程与方法 在计算税款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 能力。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学生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教学重点、难 点 教学重点:理解纳税的意义,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计算应纳税额和税率等实际问题。 教学(具)准 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1.课件出示,我国近几年取得的各方面的成就(高速公路、 “神七”上天、各处漂亮的教学楼等) 指名说,祖国发生了这样的变化,都是怎么得来的? 2.老师适时点拨,引出本课课题:纳税 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 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税收是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之 一,国家用收来的税收发展经济、科技、教育、国防等事业。所 以,我国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3.提出问题:纳税到底都按什么来纳税的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体会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在激发 学生爱祖国的同时,理解我们现在的生活中税收的重要性,为本 课的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阅读课本 102 页。说说:你对税率的认识。 2.税率的认识。 说明:纳税的种类很多,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也不一样。应 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一般是由国家根据不同纳税 种类定出不同的税率。 3.讨论交流:说出以下税率表示什么。 A 商店按营业额的 5%缴纳个人所得税。这里的 5%表示什么? B 某人彩票中奖后,按奖金的 20%缴纳个人所得税。这里的 20%表示什么? 4.税款计算 (1)出示例 3(课本 10 页) 一家饭店 10 月份的营业额是 30 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 5%缴 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 10 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2)理解:这里的 5%表示什么?(应缴纳营业税款占营业 额的百分比。) (3)要求“应缴纳营业税多少”就是求什么?(30 万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