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负数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初 步认识负数。《标准》第二学段这部分内容的具体目标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 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以往负数的教学安排在中学阶段,现在 安排在本单元主要是考虑到负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己经接触了 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初步认识负数,能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数概 念的认识,有利于中小学数学的衔接,为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运算打下良好 的基础。 在实际生活中存在很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比如,气温的零上和零下,存折上现金的存 入和支取,水位高度的上升和下降,海拔高度的高于海平面和低于海平面,等等。为了表示 这样两种相反意义的量,还用学生原有的数概念知识就不够了,这样就自然引入了负数的认 识。教材首先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如气温(例1)、存折(例2)中蕴含的具有两种相 反意义的量来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初步理解负数的含义,接下来通过用负数表示日常生 活中的简单问题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在此基础上,例3让学生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和负 数,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形式数的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让学生初步辨别正数、0和负数 之间的大小关系。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负数的意义,体会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教 材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他 们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负数。例如,例1通过冬天教室里和教室外的气温对比,室内、室外 的气温分别是零上16℃和零下16℃,来引入负数。因为气温是学生每天都能接触到的信息, 从气温引入能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出现负数的必要性。再如,例2通过明细中存入和支取的对 比,进一步体会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另外,在练习中还安排了用正负数 表示相对于海平面的海拔高度、相对于北京时间的其他地区的时间,等等。 2.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在学生初步认识负数后,例3安排了一个活动情境,在直线上表示从一点向两个相反方 向运动后的情形,也就是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的内容,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负数的 意义并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使学生亲身体验并理解正数、0和负数的大小,初步体会数轴 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 二、学情分析: 负数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 负数。以往负数的教学安排在中学阶段,现在安排在本单元主要是考虑到负数在生活中有着 广泛的应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在此基础 上,初步认识负数,能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有利于中小学数学的衔接,为第三 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 需要和方便 2.数学思考: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3.问题解决: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 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第一单元 负数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初 步认识负数。《标准》第二学段这部分内容的具体目标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 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以往负数的教学安排在中学阶段,现在 安排在本单元主要是考虑到负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 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初步认识负数,能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数概 念的认识,有利于中小学数学的衔接,为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运算打下良好 的基础。 在实际生活中存在很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比如,气温的零上和零下,存折上现金的存 入和支取,水位高度的上升和下降,海拔高度的高于海平面和低于海平面,等等。为了表示 这样两种相反意义的量,还用学生原有的数概念知识就不够了,这样就自然引入了负数的认 识。教材首先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如气温(例 1)、存折(例 2)中蕴含的具有两种相 反意义的量来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初步理解负数的含义,接下来通过用负数表示日常生 活中的简单问题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在此基础上,例 3 让学生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和负 数,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形式数的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让学生初步辨别正数、0 和负数 之间的大小关系。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负数的意义,体会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教 材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他 们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负数。例如,例 1 通过冬天教室里和教室外的气温对比,室内、室外 的气温分别是零上 16℃和零下 16℃,来引入负数。因为气温是学生每天都能接触到的信息, 从气温引入能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出现负数的必要性。再如,例 2 通过明细中存入和支取的对 比,进一步体会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另外,在练习中还安排了用正负数 表示相对于海平面的海拔高度、相对于北京时间的其他地区的时间,等等。 2.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在学生初步认识负数后,例 3 安排了一个活动情境,在直线上表示从一点向两个相反方 向运动后的情形,也就是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 和负数的内容,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负数的 意义并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使学生亲身体验并理解正数、0 和负数的大小,初步体会数轴 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 二、学情分析: 负数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 负数。以往负数的教学安排在中学阶段,现在安排在本单元主要是考虑到负数在生活中有着 广泛的应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在此基础 上,初步认识负数,能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有利于中小学数学的衔接,为第三 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 需要和方便。 2.数学思考: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 0 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 正数都大于 0,负数都小于 0。 3.问题解决: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 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4.情感态度:让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能对生活中有关负数 的事物产生兴趣 四、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五、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六、课时安排:3课时 负数的意义和 课题 时间 读写法 教时 知识与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 教学目标(L技能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体现“三维”过程与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具体含义,学会用正数、负数表示生活中相 方法 意义的量 目标) 情感态度让学生了解负数产生的历史,感受正数、负数与生活的联系,结合史 与价值观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难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正确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具)准 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负数吗?你知道它的含义吗? 2.究竟什么是负数?它表示的含义有什么不同呢?今天我们这节课 起认识负数(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入主题,在谈话中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激 活学生的生活经验 二、结合情境,理解意义 1.初步感知负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例1。 下面是中央气象台2012年1月21日下午发布的六个城市的气温预报 (2012年1月21日20时—2012年1月22日20时)。 教师:请仔细观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 ①哈尔滨的最高气温是零下19℃,最低气温是零下27℃:海口最热, 最高气温是23℃… ②-12℃表示零下十二摄氏度(读作负十二摄氏度):零下温度在数字 前加“ (2)-3℃和3℃表示的意思一样吗?请在温度计中表示出来。 预设: ①-3℃表示零下三度,3℃表示零上三度; ②它们表示的意义相反 ③先找0℃,往下数三格表示-3℃,往上数三格表示3℃。 (3)0℃表示什么意思 预设 10℃表示天气很冷 ②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
4.情感态度:让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能对生活中有关负数 的事物产生兴趣。 四、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五、教学难点:理解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六、课时安排:3 课时 课题 负数的意义和 读写法 教时 1 时间 教学目标(须 体现“三维” 目标) 知识与 技能 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 数;知道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过程与 方法 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具体含义,学会用正数、负数表示生活中相 反意义的量。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让学生了解负数产生的历史,感受正数、负数与生活的联系,结合史 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难 点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正确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具)准 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负数吗?你知道它的含义吗? 2.究竟什么是负数?它表示的含义有什么不同呢?今天我们这节课 一起认识负数(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入主题,在谈话中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激 活学生的生活经验。 二、结合情境,理解意义 1.初步感知负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 2 页例 1。 下面是中央气象台2012年 1月21日下午发布的六个城市的气温预报 (2012 年 1 月 21 日 20 时—2012 年 1 月 22 日 20 时)。 教师:请仔细观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 ①哈尔滨的最高气温是零下 19℃,最低气温是零下 27℃;海口最热, 最高气温是 23℃…… ②-12℃表示零下十二摄氏度(读作负十二摄氏度);零下温度在数字 前加“-”…… (2)-3℃和 3℃表示的意思一样吗?请在温度计中表示出来。 预设: ①-3℃表示零下三度,3℃表示零上三度; ②它们表示的意义相反; ③先找 0℃,往下数三格表示-3℃,往上数三格表示 3℃。 (3)0℃表示什么意思? 预设: ①0℃表示天气很冷; ②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
③0℃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线 小结:比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 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在数字前加“+”(正号),一般情况下正号 可省略不写 (4)请在温度计上表示-12℃,比一比-3℃和-12℃哪个温度低?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气温引入负数,初步了解负数的读写方 法,体会0的特殊性,并通过提问“-3℃和3℃表示的意思一样吗?”引 导学生初步感知用正数、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2.认识正负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例2。 教师:研究完气温,再来看看存折上的数。你们又有什么发现呢?说 说这些数各表示什么? 预设 ①20000表示存入2000元; ②500.00和-500.00的意义恰好相反,一个是存入500元,一个是支 出500元。 (2)教师:像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收入与支出这样表示两种相反 意义的量,生活中还有许多。你能举出这样的实例吗? 预设:水面上升2米、下降2米:乘车时上客5人、下客6人:货物 运进200吨、运出150吨 (3)我们怎样来表示像这样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呢? 教师:为了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需要用两种数。一种是我们以前 学过的数,如3、500、4.7、一,这些数是正数:另一种是在这些数的前 面添上负号“-”的数,如-3、-500、-4.7、-一等,这些数是负数。那 么0是什么数呢?(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 (4)基本练习(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做一做”第2题) 请学生独立思考,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并填入相应的圈中 【设计意图】在具体生活实例中让学生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认识 正数、负数,初步建立正数、负数的概念。同时在出示的负数中有-7、 -5.2、一,让学生感知负数中有负整数、负分数和负小数。 回归生活,拓展应用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还有好多时候要用到正数、负数,让我们 一起接着看一看! 1.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2)看了这些信息,你有什么感受?月球表面白天的平均温度和夜 间的平均温度相差多少度 2.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5题。 (1)仔细读题,你获得了什么信息?有什么不明白的?(介绍:海 平面就是海的平均高度;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③0℃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线。 小结:比 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 比 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在数字前加“+”(正号),一般情况下正号 可省略不写。 (4)请在温度计上表示-12℃,比一比-3℃和-12℃哪个温度低?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气温引入负数,初步了解负数的读写方 法,体会 0 的特殊性,并通过提问“-3℃和 3℃表示的意思一样吗?”引 导学生初步感知用正数、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2.认识正负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 3 页例 2。 教师:研究完气温,再来看看存折上的数。你们又有什么发现呢?说 说这些数各表示什么? 预设: ①2000.00 表示存入 2000 元; ②500.00 和-500.00 的意义恰好相反,一个是存入 500 元,一个是支 出 500 元。 (2)教师:像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收入与支出这样表示两种相反 意义的量,生活中还有许多。你能举出这样的实例吗? 预设:水面上升 2 米、下降 2 米;乘车时上客 5 人、下客 6 人;货物 运进 200 吨、运出 150 吨…… (3)我们怎样来表示像这样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呢? 教师:为了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需要用两种数。一种是我们以前 学过的数,如 3、500、4.7、 3 8 ,这些数是正数;另一种是在这些数的前 面添上负号“-”的数,如-3、-500、-4.7、- 3 8 等,这些数是负数。那 么 0 是什么数呢?(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 线。) (4)基本练习(课件出示教材第 4 页“做一做”第 2 题) 请学生独立思考,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并填入相应的圈中。 【设计意图】在具体生活实例中让学生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认识 正数、负数,初步建立正数、负数的概念。同时在出示的负数中有-7、 -5.2、 − 1 3 ,让学生感知负数中有负整数、负分数和负小数。 三、回归生活,拓展应用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还有好多时候要用到正数、负数,让我们 一起接着看一看! 1.课件出示教材第 6 页练习一第 1 题。 (1)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2)看了这些信息,你有什么感受?月球表面白天的平均温度和夜 间的平均温度相差多少度? 2. 课件出示教材第 6 页练习一第 5 题。 (1)仔细读题,你获得了什么信息?有什么不明白的?(介绍:海 平面就是海的平均高度;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3)你知道你所在城市的海拔高度吗?说说它的具体含义 3.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2题。 (1)仔细读题,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2)请表示出悉尼、伦敦的时间。北京时间用什么表示? (3)以北京时间为标准,孟加拉国首都达卡的时间记为-2时,你知 道它此时的时间吗? (4)你还知道此时其他时区的时间吗?试着表示出来 4.课件出示练习题。 某食品厂生产的120克袋装方便面外包装印有“(120±5)克”的字 小明购买一袋这样的方便面,称一下发现117克,请问厂家有没有 欺骗行为?为什么? (1)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2)“120±5”表示什么意思? (3)如果120克记作0克,117克可以记作多少克?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信息,让学生学习用正数、负数表示两种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丰富了对正数、负数意义的理解 四、了解历史,课堂总结 1.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你知道吗?”内容 其实,负数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看了介绍,你对负数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2)你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向学生介绍负数的发展史,让学生体 会负数发展的历程和中国在负数发展上做出的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 豪感,进一步丰富学生对负数的认识。 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关于负数,生活中还有更多的知识等待我们去探索,只要同学 们做善于观察的有心人,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会有更多的收获。 作业设计|完成课本练习一的1~3题 认识负数 为了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这里出现了一种新的数,像-16、-500、-0.4、 板书设计 8这样的数叫负数 16读作:负十六-500读作:负五百 0.4读作:负零点四 读作:负八分之三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初步认识到负数的客观存在,初步具有了负数的数学 思想和学习了表示负数的数学方法,认识到了负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是客观存在 教学反思|和非常广泛:通过对正负数的分类,学生产生疑问:负数属于自然数吗?负数里有 奇数和偶数吗?由于例题中负数里没有列举百分数的例子,有同学质疑,—25%这 样的负百分数存在吗?难得可贵
(2)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3)你知道你所在城市的海拔高度吗?说说它的具体含义。 3.课件出示教材第 6 页练习一第 2 题。 (1)仔细读题,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2)请表示出悉尼、伦敦的时间。北京时间用什么表示? (3)以北京时间为标准,孟加拉国首都达卡的时间记为-2 时,你知 道它此时的时间吗? (4)你还知道此时其他时区的时间吗?试着表示出来。 4.课件出示练习题。 某食品厂生产的 120 克袋装方便面外包装印有“(120±5)克”的字 样。小明购买一袋这样的方便面,称一下发现 117 克,请问厂家有没有 欺骗行为?为什么? (1)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2)“120±5”表示什么意思? (3)如果 120 克记作 0 克,117 克可以记作多少克?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信息,让学生学习用正数、负数表示两种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丰富了对正数、负数意义的理解。 四、了解历史,课堂总结 1.课件出示教材第 4 页“你知道吗?”内容。 其实,负数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看了介绍,你对负数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2)你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向学生介绍负数的发展史,让学生体 会负数发展的历程和中国在负数发展上做出的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 豪感,进一步丰富学生对负数的认识。 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关于负数,生活中还有更多的知识等待我们去探索,只要同学 们做善于观察的有心人,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会有更多的收获。 作业设计 完成课本练习一的 1~3 题。 板书设计 认识负数 为了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这里出现了一种新的数,像-16、-500、-0.4、 - 3 8 ……这样的数叫负数。 -16 读作:负十六 -500 读作:负五百 -0.4 读作:负零点四 - 3 8 读作:负八分之三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初步认识到负数的客观存在,初步具有了负数的数学 思想和学习了表示负数的数学方法,认识到了负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是客观存在 和非常广泛;通过对正负数的分类,学生产生疑问:负数属于自然数吗?负数里有 奇数和偶数吗?由于例题中负数里没有列举百分数的例子,有同学质疑,—25%这 样的负百分数存在吗?难得可贵
在直线上表示正数 课题 教时 时间 0和负数 知识与技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教学目标(须 体现“三维”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能运用负数表示简单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 教学重点、难教学重点:体会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 点 教学难点:会在数轴上比较正数、0和负数的大小。 教学(具)准 课件 教学过程 次备课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填一填。 ①一辆公共汽车经过某站台时有12人上车,记作()人:7人 下车,记作 人 ②阳光小学今年招收新生300人,记作+300人,那么-420人表示 ③升降机上升3.5米,记作+3.5米;-4米表示( (1)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2)像这样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负数表示,你还能举出 这样的例子吗? 【设计意图】回顾复习正负数的意义,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 、创新情境,探究新知 1.认识直线上的负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例3。 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我向西走2m 我向西走4m 我向东走2m 我向东走4m 上图中的四个同学以大树为起点,分别向东、西两个相反的方向走 如何在一条直线上表示它们行走的距离和方向呢? (2)如何在直线上表示他们的行走的距离和方向呢?你准备怎么 预设:①以大树为起点,向东为正,向西为负:②0表示起点,向 东走2米,表示为+2米,向西走2米,表示为2米 (3)独立画图,交流反馈 ①你是怎么画的? ②比较大家的画法有什么不同?(单位长度不一样。)
课题 在直线上表示正数、 0 和负数 教时 2 时间 教学目标(须 体现“三维” 目标) 知识与技能 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 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能运用负数表示简单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 教学重点、难 点 教学重点:体会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会在数轴上比较正数、0 和负数的大小。 教学(具)准 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填一填。 ①一辆公共汽车经过某站台时有 12 人上车,记作( )人;7 人 下车,记作( )人。 ②阳光小学今年招收新生 300 人,记作+300 人,那么-420 人表示 ( )。 ③升降机上升 3.5 米,记作+3.5 米;-4 米表示( )。 (1)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2)像这样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负数表示,你还能举出 这样的例子吗? 【设计意图】回顾复习正负数的意义,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 二、创新情境,探究新知 1.认识直线上的负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 5 页例 3。 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2)如何在直线上表示他们的行走的距离和方向呢?你准备怎么 画? 预设:①以大树为起点,向东为正,向西为负;②0 表示起点,向 东走 2 米,表示为+2 米,向西走 2 米,表示为-2 米。 (3)独立画图,交流反馈。 ①你是怎么画的? ②比较大家的画法有什么不同?(单位长度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