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社旗一高2010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试语文试题 第一卷(选择题共60分) (27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缺憾出奇制胜缘木求鱼优柔寡断举止安详 B.丰姿合盘托出火中取栗层峦迭嶂礼尚往来 C.漂泊仗义直言过犹不及赏心悦目蜂涌而来 D.侍候疾恶如仇兵慌马乱济济一堂一愁莫展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参加这次民主评议的有民主党派人士、无党派人士或工商界人士等共800人 B.广东省是荔枝、龙眼以及香蕉、芒果等亚热带水果的主要产区 C.有的人在看问题的方法上是错误的。 D.新来的教授同原来的教授一样,更热衷于文学研究。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为了迅速扭转连年亏损的局面,厂党委决定精通业务、有决策能力的退休科技人员 ②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她成一个阔太太 ③她一连几次挑起话头,想和女儿谈谈,可是女儿的却很冷淡 起用化妆反映 B.启用化装反映
河南省社旗一高 2010 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试语文试题 第一卷 (选择题共 60 分) 一、(27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缺憾 出奇制胜 缘木求鱼 优柔寡断 举止安详 B. 丰姿 合盘托出 火中取栗 层峦迭嶂 礼尚往来 C. 漂泊 仗义直言 过犹不及 赏心悦目 蜂涌而来 D. 侍候 疾恶如仇 兵慌马乱 济济一堂 一愁莫展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参加这次民主评议的有民主党派人士、无党派人士或工商界人士等共 800 人。 B. 广东省是荔枝、龙眼以及香蕉、芒果等亚热带水果的主要产区之一。 C. 有的人在看问题的方法上是错误的。 D. 新来的教授同原来的教授一样,更热衷于文学研究。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 为了迅速扭转连年亏损的局面,厂党委决定 精通业务、有决策能力的退休科技人员。 ② 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她 成一个阔太太。 ③ 她一连几次挑起话头,想和女儿谈谈,可是女儿的 却很冷淡。 A. 起用 化妆 反映 B. 启用 化装 反映
C.起用化装反应 D.启用化妆反应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有人说:“生活提高了,生产就会发展。”这实在是舍本逐末的说法,没有生产发展,哪 来的生活提高? B.王大妈爱干净是这一带出了名的,家里的各种物什总是摆放得有条不紊。 C.近年来,伊拉克因受制裁,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困难。最近,又遭到美英飞机的袭 击,真是祸起萧墙。 D.既然是批评,就应该直截了当,一针见血:不过“太不留情面”的批评也是不足为训的。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刘村人民经过一个冬天的苦战,一座拦河大坝巍然屹立在大泉河边 B.今年这个县的水稻生产,由于合理密植,加强管理,一般长势良好。 C.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D.我们要采取各种办法尽快培养和提高师资水平,尤其是中年教师的水平 6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日出后的草原千里通明,这时最便于发现蘑菇。眼看着这许许多多雪白的蘑菇隐藏在 碧绿的草丛中,谁都会动心 ①天山有又大又肥厚、鲜嫩无比的蘑菇。②天山蘑菇又大又肥厚,鲜嫩无比。 ③这个时候你只要立马瞭望,便可以发现一些特别翠绿的圆点子。 ④这个时候你只要立马瞭望,便可以发现一些蘑菇圈的特别翠绿的圆点子
C. 起用 化装 反应 D. 启用 化妆 反应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有人说:“生活提高了,生产就会发展。”这实在是舍本逐末的说法,没有生产发展,哪 来的生活提高? B. 王大妈爱干净是这一带出了名的,家里的各种物什总是摆放得有条不紊。 C. 近年来,伊拉克因受制裁,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困难。最近,又遭到美英飞机的袭 击,真是祸起萧墙。 D. 既然是批评,就应该直截了当,一针见血;不过“太不留情面”的批评也是不足为训的。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刘村人民经过一个冬天的苦战,一座拦河大坝巍然屹立在大泉河边。 B. 今年这个县的水稻生产,由于合理密植,加强管理,一般长势良好。 C. 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D. 我们要采取各种办法尽快培养和提高师资水平,尤其是中年教师的水平。 6.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日出后的草原千里通明,这时最便于发现蘑菇。 眼看着这许许多多雪白的蘑菇隐藏在 碧绿的草丛中,谁都会动心。 ①天山有又大又肥厚、鲜嫩无比的蘑菇。 ②天山蘑菇又大又肥厚,鲜嫩无比。 ③这个时候你只要立马瞭望,便可以发现一些特别翠绿的圆点子。 ④这个时候你只要立马瞭望,便可以发现一些蘑菇圈的特别翠绿的圆点子
⑤你朝着它策马前去,就很容易在这三四丈宽的一圈沁绿的酥油草丛里,发现像夏天夜空里 的繁星似的蘑菇。 ⑥你朝着它策马前去,就很容易发现像夏天夜空里的繁星似的蘑菇在这三四丈宽的一圈沁绿 的酥油草丛里。 A.①③⑤B.②③⑤ C.②④⑥D.①④⑥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编年体通史,由司马光等花了19年时间编成。编书的目的是“鉴 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本书为二十四史之 B.战国时期楚国人屈原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创造了一种句子长短不一、形式灵 活、多用“兮”字的新诗体——楚辞,其代表作是《离骚》。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500年左右的诗歌305 篇。它以四言诗为主,普遍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D.《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又是一部文学巨著,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等 五种体裁,鲁迅曾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8唐代诗人岑参《山房春事》是一首七绝,前两句是“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后两句应是 A.梦里不知凉是雨,卷帘微湿在荷花。B.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C.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D.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9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追求(台湾)覃子豪 大海中的落日/悲壮得像英雄的感叹
⑤你朝着它策马前去,就很容易在这三四丈宽的一圈沁绿的酥油草丛里,发现像夏天夜空里 的繁星似的蘑菇。 ⑥你朝着它策马前去,就很容易发现像夏天夜空里的繁星似的蘑菇在这三四丈宽的一圈沁绿 的酥油草丛里。 A. ①③⑤ B. ②③⑤ C. ②④⑥ D. ①④⑥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编年体通史,由司马光等花了 19 年时间编成。编书的目的是“鉴 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本书为二十四史之一。 B. 战国时期楚国人屈原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创造了一种句子长短不一、形式灵 活、多用“兮”字的新诗体——楚辞,其代表作是《离骚》。 C.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 500 年左右的诗歌 305 篇。它以四言诗为主,普遍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D.《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又是一部文学巨著,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等 五种体裁,鲁迅曾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8.唐代诗人岑参《山房春事》是一首七绝,前两句是“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后两句应是 A. 梦里不知凉是雨,卷帘微湿在荷花。 B.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C.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D.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9.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追 求 (台湾)覃子豪 大海中的落日 /悲壮得像英雄的感叹
颗星追过去/向遥远的天边 黑夜的海风/刮起了黄沙 在苍茫的夜里/一个健伟的灵魂 跨上了时间的快马A.诗的第一句实写,第二句虚写,时空阔大,意象壮美 写现实境界而又超越现实境界,激发读者对人生境界和人生价值的审美领悟。 黄昏之后是黑夜,“黑夜的海风/刮起了黄沙”,四周墨黑,海风呼啸,黄沙飞扬,声色并 茂,令人如见如闻,给人留下了可供联想的天地。 C.日落之后是黄昏,“一颗星追过去向遥远的天边”,星斗临空,诗人对黄昏作了传神的动 态演示和静态描摹。 D.最后三句以虚写结束全诗,“快马”之暗写“追”与“一颗星追过去”之明写“追”,从隐与显两 方面扣紧题旨:真正的人生,应该有高远的追求。 (21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16题。 任延字长孙,南阳宛人也。年十二学于长安,显名太学,更始元年拜会稽都尉。时年十九, 迎官惊其壮。时避乱江南者未还中土,会稽颇称多士。延到,聘请高行,敬待以师友之礼。 掾吏贫者,辄分奉禄以赈给之。省诸卒,令耕公田,以周穷急。每时行县,辄使慰勉孝子, 就餐饭之。吴有龙丘苌者,隐居太末,王莽时四辅三公,连辟不到。掾吏白请召之,延曰 召之不可。”遣功曹奉谒致医药,吏使相望于道。积一岁,苌乃乘辇诣府门,愿得先死备录。 是以郡中贤士大夫争往宦焉。建武初,诏征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每 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视事四年,拜武威太守 帝亲见之,戒曰:“善事上官,无失名誉。”延对曰:“臣闻:忠臣不私,私臣不忠。履正奉 公,臣子之节。上下雷同,非陛下之福。‘善事上官,臣不敢奉诏。”帝叹息曰:“卿言是也! 既之武威,时将兵长史田绀,郡之大姓,其弟子宾客为人暴害,延收绀系之,父子宾客伏法 者五六人。自是威行境内,吏民安息。郡北当匈奴,南接种羌,民畏寇抄,多废田业。延到
一颗星追过去 / 向遥远的天边 黑夜的海风 / 刮起了黄沙 在苍茫的夜里 / 一个健伟的灵魂 跨上了时间的快马 A. 诗的第一句实写,第二句虚写,时空阔大,意象壮美, 写现实境界而又超越现实境界,激发读者对人生境界和人生价值的审美领悟。 B. 黄昏之后是黑夜,“黑夜的海风/刮起了黄沙”,四周墨黑,海风呼啸,黄沙飞扬,声色并 茂,令人如见如闻,给人留下了可供联想的天地。 C. 日落之后是黄昏,“一颗星追过去/向遥远的天边”,星斗临空,诗人对黄昏作了传神的动 态演示和静态描摹。 D. 最后三句以虚写结束全诗,“快马”之暗写“追”与“一颗星追过去”之明写“追”,从隐与显两 方面扣紧题旨:真正的人生,应该有高远的追求。 二、(21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10—16 题。 任延字长孙,南阳宛人也。年十二学于长安,显名太学,更始元年拜会稽都尉。时年十九, 迎官惊其壮。时避乱江南者未还中土,会稽颇称多士。延到,聘请高行,敬待以师友之礼。 掾吏贫者,辄分奉禄以赈给之。省诸卒,令耕公田,以周穷急。每时行县,辄使慰勉孝子, 就餐饭之。吴有龙丘苌者,隐居太末,王莽时四辅三公,连辟不到。掾吏白请召之,延曰: “召之不可。”遣功曹奉谒致医药,吏使相望于道。积一岁,苌乃乘辇诣府门,愿得先死备录。 是以郡中贤士大夫争往宦焉。建武初,诏征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每 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视事四年,拜武威太守。 帝亲见之,戒曰:“善事上官,无失名誉。”延对曰:“臣闻:忠臣不私,私臣不忠。履正奉 公,臣子之节。上下雷同,非陛下之福。‘善事上官’,臣不敢奉诏。”帝叹息曰:“卿言是也!” 既之武威,时将兵长史田绀,郡之大姓,其弟子宾客为人暴害,延收绀系之,父子宾客伏法 者五六人。自是威行境内,吏民安息。郡北当匈奴,南接种羌,民畏寇抄,多废田业。延到
选集武略之士千人,明其赏罚,屯据要害,其有警急,迎击追讨,虏遂绝。河西旧少雨泽, 乃为置水官吏,修理沟渠,皆蒙其利。又造立校官,自掾吏子孙,皆令诣学受业,郡遂有儒 雅之士。后坐擅诛羌,不先上,左转召陵令。永平二年以为河内太守,视事九年,病卒。 选自《后汉书任延传》 10.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省诸卒省:统辖B.就餐饭之就:立 C.为人暴害暴害:残暴杀害D.吏民安息安息:安宁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每时行县 每致困乏B.辄分奉禄以赈给之辄使慰勉孝子 C.既之武威 延收绀系之D.虏遂绝 郡遂有儒雅之士 12.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敬待(之)以师友之礼B.(掾吏)遣功曹奉谒致医药 C.诏征(之)为九真太守D.(任延)后坐擅诛羌 以下13-14题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13.①吏使相望于道 ②愿得先死备录 A.①官吏使者在路上接连不断②愿能在活着的时候为您录用 B.①官吏使者在路上接连不断②愿能为您准备录用献出生命 C.①官吏要求他在路上迎接②愿能在活着的时候为您录用 D.①官吏要求他在路上迎接②愿能为您准备录用献出生命
选集武略之士千人,明其赏罚,屯据要害,其有警急,迎击追讨,虏遂绝。河西旧少雨泽, 乃为置水官吏,修理沟渠,皆蒙其利。又造立校官,自掾吏子孙,皆令诣学受业,郡遂有儒 雅之士。后坐擅诛羌,不先上,左转召陵令。永平二年以为河内太守,视事九年,病卒。 ——选自《后汉书·任延传》 10.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省诸卒 省:统辖 B. 就餐饭之 就:立即 C. 为人暴害 暴害:残暴杀害 D. 吏民安息 安息:安宁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每时行县 每致困乏 B. 辄分奉禄以赈给之 辄使慰勉孝子 C. 既之武威 延收绀系之 D. 虏遂绝 郡遂有儒雅之士 12.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敬待(之)以师友之礼 B. (掾吏)遣功曹奉谒致医药 C. 诏征(之)为九真太守 D. (任延)后坐擅诛羌 以下 13—14 题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13. ①吏使相望于道。 ②愿得先死备录。 A. ①官吏使者在路上接连不断 ②愿能在活着的时候为您录用 B. ①官吏使者在路上接连不断 ②愿能为您准备录用献出生命 C. ①官吏要求他在路上迎接 ②愿能在活着的时候为您录用 D. ①官吏要求他在路上迎接 ②愿能为您准备录用献出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