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普通高中20192020学年(上)新高三定位考试 语文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 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 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巴蜀文学的发展历经两千余年,在中华文学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间的发展演 变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有着多个阶段,呈现出多姿多样的发展面貌。 巴蜀文化与巴蜀文学的发展并非同轨运行,直到西汉文翁入蜀兴学,巴蜀文学才 逐渐发展起来。巴蜀文学刚刚起步时,就出现了以蜀中四贤为杰出代表的作家, 掀起了文学高潮,中间没有酝酿期,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汉代巴蜀文学的代表 是汉赋,这些辞赋辞采飞扬、体制宏伟,代表了汉帝国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魏 晋有南北之分,南朝诗歌创作兴盛,而蜀中却无一知名作家。到了唐代,巴蜀文 学重新又焕发出光彩,迎来了又一个文学高峰。陈子昂在唐诗发展史上的贡献如 日月高悬,彪炳千秋。唐代两个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前者生长在蜀至二十四岁 始离开四川,后者旅居巴蜀达九年,其绝大部分诗歌创作于四川,尤其是律诗名 篇。宋代是继唐代之后巴蜀文学创作的另一个高峰。宋代对文官的优待以及崇文 轻武政策,加上五代末期大批文人入蜀,使四川人才济济,导致宋代巴蜀文学繁 荣昌盛。苏舜钦、三苏、文同、张孝祥等,都是宋代文坛上的名流。从元代到清 代,四川遭受多次战争创伤,人口急剧减少,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均遭到重创难 以复原。元明清时期巴蜀文坛难以如唐宋时期辉煌,但也岀现了元代虞集、明代 杨慎、清代张问陶、李调元、彭端淑等著名作家,成为巴蜀文学发展史上的一抹 余晖。 巴蜀作家往往具有创新精神,站在当时文学创作的最前沿,作品代表了整个文坛 的最高成就。汉赋是在司马相如手中定型的,他的辞赋创作完成了从骚体赋到散 体大赋的转变,为汉代辞赋创作奠定了基础。唐诗中的杰出作家陈子昂、李白, 在促进唐代诗风转变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 最高,代表了盛唐诗创作成就。薛涛是唐代最为出名的女诗人,与宋代李清照 样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杰出女作家代表。五代时期西蜀成为词创作的中心,宋代 巴蜀作家又一次引领风骚,苏轼的诗、文、词创作代表了宋诗、宋文、宋词的最 高成就,成为末代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人物。 也有一些作家是入蜀后才声名渐显的,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自古诗人例到 蜀”。“初唐四杰”诸人皆曾入蜀,高适和岑参也留下了许多吟咏蜀中山水风物 的诗篇。杜甫为避安史之乱到四川定居,足迹踏遍蜀中各地,杜甫的七律是在蜀 地定型的,同样也代表了唐诗中七律的最高成就。陆游曾表示自己“心未尝一日
焦作市普通高中 2019—2020 学年(上)新高三定位考试 语文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 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 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巴蜀文学的发展历经两千余年,在中华文学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间的发展演 变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有着多个阶段,呈现出多姿多样的发展面貌。 巴蜀文化与巴蜀文学的发展并非同轨运行,直到西汉文翁入蜀兴学,巴蜀文学才 逐渐发展起来。巴蜀文学刚刚起步时,就出现了以蜀中四贤为杰出代表的作家, 掀起了文学高潮,中间没有酝酿期,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汉代巴蜀文学的代表 是汉赋,这些辞赋辞采飞扬、体制宏伟,代表了汉帝国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魏 晋有南北之分,南朝诗歌创作兴盛,而蜀中却无一知名作家。到了唐代,巴蜀文 学重新又焕发出光彩,迎来了又一个文学高峰。陈子昂在唐诗发展史上的贡献如 日月高悬,彪炳千秋。唐代两个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前者生长在蜀至二十四岁 始离开四川,后者旅居巴蜀达九年,其绝大部分诗歌创作于四川,尤其是律诗名 篇。宋代是继唐代之后巴蜀文学创作的另一个高峰。宋代对文官的优待以及崇文 轻武政策,加上五代末期大批文人入蜀,使四川人才济济,导致宋代巴蜀文学繁 荣昌盛。苏舜钦、三苏、文同、张孝祥等,都是宋代文坛上的名流。从元代到清 代,四川遭受多次战争创伤,人口急剧减少,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均遭到重创难 以复原。元明清时期巴蜀文坛难以如唐宋时期辉煌,但也出现了元代虞集、明代 杨慎、清代张问陶、李调元、彭端淑等著名作家,成为巴蜀文学发展史上的一抹 余晖。 巴蜀作家往往具有创新精神,站在当时文学创作的最前沿,作品代表了整个文坛 的最高成就。汉赋是在司马相如手中定型的,他的辞赋创作完成了从骚体赋到散 体大赋的转变,为汉代辞赋创作奠定了基础。唐诗中的杰出作家陈子昂、李白, 在促进唐代诗风转变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 最高,代表了盛唐诗创作成就。薛涛是唐代最为出名的女诗人,与宋代李清照一 样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杰出女作家代表。五代时期西蜀成为词创作的中心,宋代 巴蜀作家又一次引领风骚,苏轼的诗、文、词创作代表了宋诗、宋文、宋词的最 高成就,成为宋代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人物。 也有一些作家是入蜀后才声名渐显的,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自古诗人例到 蜀”。“初唐四杰”诸人皆曾入蜀,高适和岑参也留下了许多吟咏蜀中山水风物 的诗篇。杜甫为避安史之乱到四川定居,足迹踏遍蜀中各地,杜甫的七律是在蜀 地定型的,同样也代表了唐诗中七律的最高成就。陆游曾表示自己“心未尝一日
忘蜀”,而且还将自己的诗集命名为《剑南诗稿》。巴蜀文学也不乏女诗人,甚 至代有其人。如汉代的卓文君,唐代的薛涛,五代的李舜弦、花蕊夫人、黄崇嘏, 宋代的蒲芝、谢慧卿,明代的黄峨,清代的王淑昭、林颀、梁清芬等。巴蜀多女 作家的一个前提是家族文学的兴旺,从宋代眉山三苏起,直到清代绵州三李,中 间出现数量众多的文学家族,这是巴蜀文学发展的一个突出现象。此外,巴蜀自 古就是多民族聚居之地,藏羌彝等少数民族与汉族和睦共处,在民族融合和文化 交流中,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学作品。 (摘编自王永波《从时空维度看巴蜀文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巴蜀文学刚起步就掀起了文学高潮,汉赋代表了巴蜀文学的最高成就,反映 了汉帝国的精神风貌。 B.李白和杜甫的生平和创作与蜀地密切相关,李白出于蜀,杜甫入于蜀,都是 巴蜀文学优秀作家的代表。 C.出生于蜀地的苏轼创作了代表宋代诗、文、词最高成就的文学作品,这可能 与宋代对文官的优待以及宋代巴蜀文学的繁荣有很大关系 D.巴蜀文学之所以在宋代之后的元明清时代走向衰落,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 受战争的影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均遭重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总体上采用“总一分”的论证结构,先概括巴蜀文学的总体状况,再从 时间和空间维度具体分析。 B.文章在论述巴蜀文学发展的历程时,阐述了它经历的三次兴盛和两次衰败的 过程及部分原因。 C.文章采用司马相如、李白、苏轼等著名作家的例子,论证巴蜀作家具有创新 精神和杰出贡献 D.文章通过分析巴蜀家族文学的兴旺以及民族交流融合的现象,论证了巴蜀女 作家众多的基本原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巴蜀文学具有重要的地位,它随中华文明的兴衰而 兴衰,创造出许多传世的佳作 B.从“初唐四杰”到髙适、岑参、杜甫,再到陆游,无不证明“自古诗人例到 蜀”的道理,说明经过蜀地的熏陶,才能创作出优秀诗篇。 C.唐代的薛涛和宋代的李清照两位女诗人是巴蜀众多女性诗人中的重要代表, 也是各自时代女性文学创作的最高峰 D.以宋代眉山三苏和清代绵州三李为代表的家族文学的兴旺,是巴蜀文学发展 中的一个特点,为当地文学发展做出很大贡献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 2016年8月,“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发射升空。2017年9月29日,连接 北京、上海,贯穿济南和合肥全长2000余公里的量子通信骨干网络“京沪干线” 正式开通,通过北京接入点实现与“墨子号”的连接,是实现覆盖全球的量子保 密通信网络的重要基础。这条干线可满足上万用户的密钥分发业务需求,已实现 北京、上海、济南、合肥、乌鲁木齐南山地面站和奥地利科学院6点间的洲际量 子通信视频会议
忘蜀”,而且还将自己的诗集命名为《剑南诗稿》。巴蜀文学也不乏女诗人,甚 至代有其人。如汉代的卓文君,唐代的薛涛,五代的李舜弦、花蕊夫人、黄崇嘏, 宋代的蒲芝、谢慧卿,明代的黄峨,清代的王淑昭、林颀、梁清芬等。巴蜀多女 作家的一个前提是家族文学的兴旺,从宋代眉山三苏起,直到清代绵州三李,中 间出现数量众多的文学家族,这是巴蜀文学发展的一个突出现象。此外,巴蜀自 古就是多民族聚居之地,藏羌彝等少数民族与汉族和睦共处,在民族融合和文化 交流中,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学作品。 (摘编自王永波《从时空维度看巴蜀文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巴蜀文学刚起步就掀起了文学高潮,汉赋代表了巴蜀文学的最高成就,反映 了汉帝国的精神风貌。 B.李白和杜甫的生平和创作与蜀地密切相关,李白出于蜀,杜甫入于蜀,都是 巴蜀文学优秀作家的代表。 C.出生于蜀地的苏轼创作了代表宋代诗、文、词最高成就的文学作品,这可能 与宋代对文官的优待以及宋代巴蜀文学的繁荣有很大关系。 D.巴蜀文学之所以在宋代之后的元明清时代走向衰落,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 受战争的影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均遭重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总体上采用“总一分”的论证结构,先概括巴蜀文学的总体状况,再从 时间和空间维度具体分析。 B.文章在论述巴蜀文学发展的历程时,阐述了它经历的三次兴盛和两次衰败的 过程及部分原因。 C.文章采用司马相如、李白、苏轼等著名作家的例子,论证巴蜀作家具有创新 精神和杰出贡献。 D.文章通过分析巴蜀家族文学的兴旺以及民族交流融合的现象,论证了巴蜀女 作家众多的基本原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巴蜀文学具有重要的地位,它随中华文明的兴衰而 兴衰,创造出许多传世的佳作。 B.从“初唐四杰”到高适、岑参、杜甫,再到陆游,无不证明“自古诗人例到 蜀”的道理,说明经过蜀地的熏陶,才能创作出优秀诗篇。 C.唐代的薛涛和宋代的李清照两位女诗人是巴蜀众多女性诗人中的重要代表, 也是各自时代女性文学创作的最高峰。 D.以宋代眉山三苏和清代绵州三李为代表的家族文学的兴旺,是巴蜀文学发展 中的一个特点,为当地文学发展做出很大贡献。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2016 年 8 月,“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发射升空。2017 年 9 月 29 日,连接 北京、上海,贯穿济南和合肥全长 2000 余公里的量子通信骨干网络“京沪干线” 正式开通,通过北京接入点实现与“墨子号”的连接,是实现覆盖全球的量子保 密通信网络的重要基础。这条干线可满足上万用户的密钥分发业务需求,已实现 北京、上海、济南、合肥、乌鲁木齐南山地面站和奥地利科学院 6 点间的洲际量 子通信视频会议
安徽大学校长、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匡光力委员说,随着世界首条量 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的开通,以及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 号”圆满完成三大科学实验任务,量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增强了中国的科技 创新实力,也让安徽创新在全国范围内提升了影响力。2019年3月10日,在全 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中科院 院士潘建伟委员表示,目前,我国在量子信息科学领域已经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 和较强的实力,甚至在部分方向上,还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但是,有些相关领域 的优势也受到了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冲击。“当前,量子信息科学已经进入到深 化和快速发展的阶段,特别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各项关键技术的攻关,需要在 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和系统性布局。”潘建伟委员建议,尽快实质性启动量子 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的建设以及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项目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9年3月12日) 材料二: 这些年来,针对量子通信的质疑几乎从未中断过,甚至有人认为量子通信就是 “伪科学”。对此,潘建伟回应,量子力学与人们的生活经验有很大不同,哪怕 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对于量子通信的先进理论都未必能很好地理解,所以公众 才会对量子通信的科学性产生怀疑,担心这项技术不成熟。潘建伟进一步解释说, 创新成果从产生到广泛应用,通常会经过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公众接触到 个全新领域的东西,最开始的反应通常是:不靠谱。比如最早的照相机,大家觉 得魂魄被吸到相机里面去了,都不太敢用。所以早期的量子通信,有人认为是伪 科学,当它发展比较成熟之后,又觉得这个技术还没有广泛应用,有疑虑。“现 在我们确实有很多创新性的成果已经走在世界前沿,我们应该有自信。”不过, 潘建伟也表示,目前,量子通信正处于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转换的过程当中,需 要做大量的科普工作。“当量子通信被广泛应用后,大家觉得没什么稀奇了,创 新过程也就完成了。 (摘编自“中国经济网”,2019年3月11日) 材料三: 2010年,加州理工学院研究组实现了4个量子接口之间的纠缠,代表此前的国 际纪录。此次,清华大学段路明团队首次实现了25个量子接口之间的量子纠缠, 把世界纪录提高了约6倍。25个接口意味着,接口更多了,能把大家有效地连 接起来。就像是在互联网里,用户更多了,把不同的内容都能包容进去了,为量 子互联网构建的“万里长征”又往前走了一步。 那科学家想要实现的量子纠缠是什么呢?量子世界有两个重要特性:量子叠加和 量子纠缠。量子纠缠通俗理解常常被比喻为“远程心灵感应”,爱因斯坦也称其 为“鬼魅般超距作用”。也就是说,两个量子纠缠,量子A状态改变可以对量子 B产生影响,就像有心灵感应一样。有这样属性的量子纠缠,是信息传递、信息 保密的最重要的基本资源,是实现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机的基石。但有效的量子 纠缠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有效的量子信息传播需要高纯度的纠缠状态。“我 们需要的纠缠是很纯净可控的纠缠,就像是两个人之间心心相印。”段路明说。 (摘编自《新京报》,2018年5月1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五市和奥地利科学院6点间的量子视频会议的实现,是通过“京沪新干 线”和“墨子号”连接的方式完成的
安徽大学校长、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匡光力委员说,随着世界首条量 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的开通,以及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 号”圆满完成三大科学实验任务,量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增强了中国的科技 创新实力,也让安徽创新在全国范围内提升了影响力。2019 年 3 月 10 日,在全 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中科院 院士潘建伟委员表示,目前,我国在量子信息科学领域已经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 和较强的实力,甚至在部分方向上,还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但是,有些相关领域 的优势也受到了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冲击。“当前,量子信息科学已经进入到深 化和快速发展的阶段,特别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各项关键技术的攻关,需要在 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和系统性布局。”潘建伟委员建议,尽快实质性启动量子 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的建设以及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项目。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9 年 3 月 12 日) 材料二: 这些年来,针对量子通信的质疑几乎从未中断过,甚至有人认为量子通信就是 “伪科学”。对此,潘建伟回应,量子力学与人们的生活经验有很大不同,哪怕 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对于量子通信的先进理论都未必能很好地理解,所以公众 才会对量子通信的科学性产生怀疑,担心这项技术不成熟。潘建伟进一步解释说, 创新成果从产生到广泛应用,通常会经过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公众接触到一 个全新领域的东西,最开始的反应通常是:不靠谱。比如最早的照相机,大家觉 得魂魄被吸到相机里面去了,都不太敢用。所以早期的量子通信,有人认为是伪 科学,当它发展比较成熟之后,又觉得这个技术还没有广泛应用,有疑虑。“现 在我们确实有很多创新性的成果已经走在世界前沿,我们应该有自信。”不过, 潘建伟也表示,目前,量子通信正处于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转换的过程当中,需 要做大量的科普工作。“当量子通信被广泛应用后,大家觉得没什么稀奇了,创 新过程也就完成了。” (摘编自“中国经济网”,2019 年 3 月 11 日) 材料三: 2010 年,加州理工学院研究组实现了 4 个量子接口之间的纠缠,代表此前的国 际纪录。此次,清华大学段路明团队首次实现了 25 个量子接口之间的量子纠缠, 把世界纪录提高了约 6 倍。25 个接口意味着,接口更多了,能把大家有效地连 接起来。就像是在互联网里,用户更多了,把不同的内容都能包容进去了,为量 子互联网构建的“万里长征”又往前走了一步。 那科学家想要实现的量子纠缠是什么呢?量子世界有两个重要特性:量子叠加和 量子纠缠。量子纠缠通俗理解常常被比喻为“远程心灵感应”,爱因斯坦也称其 为“鬼魅般超距作用”。也就是说,两个量子纠缠,量子 A 状态改变可以对量子 B 产生影响,就像有心灵感应一样。有这样属性的量子纠缠,是信息传递、信息 保密的最重要的基本资源,是实现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机的基石。但有效的量子 纠缠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有效的量子信息传播需要高纯度的纠缠状态。“我 们需要的纠缠是很纯净可控的纠缠,就像是两个人之间心心相印。”段路明说。 (摘编自《新京报》,2018 年 5 月 1 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五市和奥地利科学院 6 点间的量子视频会议的实现,是通过“京沪新干 线”和“墨子号”连接的方式完成的
B.安徽在量子研究方面走在了中国的前列,中国的量子信息科学领域在部分方 向上也已经处于国际领先的地位。 C.实质性启动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建设和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项目,是我 国在进入到量子研究初步发展阶段的必然需要。 D.照相机出现的早期,部分人不敢使用是因为他们内心的恐惧,担心可能会吸 走他们的魂灵,这与人们对量子的误解相似。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于量子通信深奧的先进理论,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可能和普通人一样理 解困难,因此它受到的质疑几乎没有中断过。 B.创新成果的发展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任务和认知, 当它被广泛应用后,人们习以为常,创新过程才算完成 C.清华大学25个量子接口之间的量子纠缠,比加州理工学院的纪录提高了约6 倍,这说明量子互联网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D.量子纠缠如同远程心灵感应,两个纠缠的量子可以相互产生影响,但是有效 纠缠并不容易做到,需要纯净可控 6.以上三则材料,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牛魂 刘平 六爷使了一辈子牛 六爷使牛难得用鞭子,用嘴说,牛很听六爷的话。 家里就六爷和老伴两个人。本来他们是有个儿子的,在部队。那年部队进天山施 工出了场事故,为保护战友,儿子牺牲了。国家给了500元抚恤金,六爷一直搁 在箱子里,舍不得动一分。 没了儿子,六爷对牛的感情似乎就更深了。六爷说,牛通人性呢。 春耕大忙季节,是老牛身上担子最沉重的时候。队里拿不出钱来买头壮牛。从早 到晚,老牛都拉着沉重的犁铧在热腾腾的水田里。终于在一个炎热的中午,老牛 拼出了全身的力气,但犁铧仍是扎在泥土中一动不动。老牛回头无可奈何地望了 六爷一眼,就无力地瘫软了下来。 看着老牛满口满鼻的白色泡沫,听着老牛一口口剧烈地喘着粗气,六爷的心颤了 下……烈日下,还有一大片田等着耕,六爷狠了狠心,慢慢走到老牛身边,用 手轻轻拍拍老牛的头,滴下两粒浑浊的老泪,喃喃道:“老伙计呀!难为……你 啦 老牛望着六爷,像听懂了他的话…… 稍事休息,老牛又站起来,拉着沉重的犁铧奋力往前挣扎…… 春耕终于完了。老牛却不行了,走路腿都有些打战。眼见老牛不可能再干活了 队长就召集队干部们开会商量,如何处理老牛。六爷不是干部,但他也去开会了 六爷放心不下。队长说:那头牛不能再下田了,喂下去只白费草料,大家看该咋 办? 六爷瞪队长一眼,想骂队长昧良心,但嘴唇动了动,终于没骂出来。就那么一动 不动蹲在屋角,吧嗒着一卷又粗又长的旱烟,神情痴痴的…… 会计说:拉到集上也卖不了几个钱 出纳说:卖?谁要?地不能耕,磨不能拉
B.安徽在量子研究方面走在了中国的前列,中国的量子信息科学领域在部分方 向上也已经处于国际领先的地位。 C.实质性启动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建设和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项目,是我 国在进入到量子研究初步发展阶段的必然需要。 D.照相机出现的早期,部分人不敢使用是因为他们内心的恐惧,担心可能会吸 走他们的魂灵,这与人们对量子的误解相似。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对于量子通信深奥的先进理论,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可能和普通人一样理 解困难,因此它受到的质疑几乎没有中断过。 B.创新成果的发展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任务和认知, 当它被广泛应用后,人们习以为常,创新过程才算完成。 C.清华大学 25 个量子接口之间的量子纠缠,比加州理工学院的纪录提高了约 6 倍,这说明量子互联网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D.量子纠缠如同远程心灵感应,两个纠缠的量子可以相互产生影响,但是有效 纠缠并不容易做到,需要纯净可控。 6.以上三则材料,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牛 魂 刘 平 六爷使了一辈子牛。 六爷使牛难得用鞭子,用嘴说,牛很听六爷的话。 家里就六爷和老伴两个人。本来他们是有个儿子的,在部队。那年部队进天山施 工出了场事故,为保护战友,儿子牺牲了。国家给了 500 元抚恤金,六爷一直搁 在箱子里,舍不得动一分。 没了儿子,六爷对牛的感情似乎就更深了。六爷说,牛通人性呢。 春耕大忙季节,是老牛身上担子最沉重的时候。队里拿不出钱来买头壮牛。从早 到晚,老牛都拉着沉重的犁铧在热腾腾的水田里。终于在一个炎热的中午,老牛 拼出了全身的力气,但犁铧仍是扎在泥土中一动不动。老牛回头无可奈何地望了 六爷一眼,就无力地瘫软了下来。 看着老牛满口满鼻的白色泡沫,听着老牛一口口剧烈地喘着粗气,六爷的心颤了 一下……烈日下,还有一大片田等着耕,六爷狠了狠心,慢慢走到老牛身边,用 手轻轻拍拍老牛的头,滴下两粒浑浊的老泪,喃喃道:“老伙计呀!难为……你 啦!” 。 老牛望着六爷,像听懂了他的话…… 稍事休息,老牛又站起来,拉着沉重的犁铧奋力往前挣扎…… 春耕终于完了。老牛却不行了,走路腿都有些打战。眼见老牛不可能再干活了, 队长就召集队干部们开会商量,如何处理老牛。六爷不是干部,但他也去开会了。 六爷放心不下。队长说:那头牛不能再下田了,喂下去只白费草料,大家看该咋 办? 六爷瞪队长一眼,想骂队长昧良心,但嘴唇动了动,终于没骂出来。就那么一动 不动蹲在屋角,吧嗒着一卷又粗又长的旱烟,神情痴痴的…… 会计说:拉到集上也卖不了几个钱。 出纳说:卖?谁要?地不能耕,磨不能拉
这时队长说:对!干脆杀了,每个人头分两斤牛肉 大家就不管六爷了,一致决定把牛杀了分肉。会计说他在屠宰场有熟人,他明儿 个一早就去请他来。队长说就这样吧。说了他们就站起身来要走了。 就在这时,六爷忽地站了起来,一字一顿说:“那牛,我买了!” 瞅着六爷铁青的脸,都吃了一惊!说那快死的牛买去做啥?喂不好的 任队长他们咋劝,六爷就是死着性子要买。最后,大家都没办法,就同意了。队 长他们商量了一阵,说:400元吧! 六爷没还价 六爷回家。老伴扑过去护住箱子,冲六爷说,你疯啦?这钱是儿子的命换来的哩! 你疯啦?…六爷瞅着老伴,泪水突然无声地淌了下来,抚住老伴瘦弱的双肩。 见六爷流泪,老伴也跟着流泪。她知道六爷的心,那年,老牛病了,他到牛房陪 了老牛三天三夜……老伴抹了几把泪水,终于不再阻拦六爷了… 六爷将西头一间杂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将老牛牵了进去。每天早晨到坡上割一筐 嫩嫩的露水草回来喂它,还三天两头烧一锅温水给它刷洗身子。家里两升黄豆 六爷几次想磨一顿豆花吃,但终于没有,分几次全炖了倒进老牛槽里。六爷蹲在 老牛面前时,就觉得老牛两只大大的眼睛里闪着一种异样的光,似宽慰,又似感 激……这时,六爷心里就怔怔的… 当六爷见老牛连白面糊糊也不肯吃了时,心里就禁不住涌起一阵酸楚。 十多天后,老牛死了。六爷清清楚楚地记得,老牛咽气前恋恋地望了他一眼。那 一眼,深深地刻在了六爷心里。队长来了,对六爷说,剥皮到集上卖肉吧!还能 捡回几个钱。六爷不说什么,狠狠瞪了队长一眼。队长说:“这老头……”就走 了 六爷扛上铁锨,到后院选定个地方,就一锨锨默默地铲土。从上午到黄昏,一个 大大的坑终于挖好了。六爷请人将老牛抬去埋了。 第二天一大清早,六爷又到坡上割草。六爷背回来一筐草时,老伴不解地说:“牛 都死了,你还割草做啥?”六爷不语,径直走到后院,将那筐嫩嫩的露水草倒在 了老牛坟前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中写春耕时老牛艰难的劳作及六爷对此的痛心,但面对大片的耕田,六 爷只能让老牛继续耕作,突出了六爷的善良和无奈。 B.会上,队长等人因老牛不能耕田且卖不上好价钱决定将牛杀掉,队长又劝告 六爷不要将牛买下,展现了当时冷漠的社会环境 C.小说善于运用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通过六爷对老牛在劳作、生病、死亡时 的各种思想和行为,表现了他对老牛的独特情感。 D.小说以“牛魂”为标题,不仅写出了小说中牛身上体现出来的任劳任怨、辛 勤至死的精神,也写出了六爷和老牛之间感人至深的情感 8.小说开头写儿子的事情对小说情节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分析。(6 分) 9.小说叙述了六爷和牛的故事,请结合文本探究作者在其中所寄寓的情感态度。 (6分) 、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这时队长说:对!干脆杀了,每个人头分两斤牛肉。 大家就不管六爷了,一致决定把牛杀了分肉。会计说他在屠宰场有熟人,他明儿 个一早就去请他来。队长说就这样吧。说了他们就站起身来要走了。 就在这时,六爷忽地站了起来,一字一顿说:“那牛,我买了!” 瞅着六爷铁青的脸,都吃了一惊!说那快死的牛买去做啥?喂不好的。 任队长他们咋劝,六爷就是死着性子要买。最后,大家都没办法,就同意了。队 长他们商量了一阵,说:400 元吧! 六爷没还价。 六爷回家。老伴扑过去护住箱子,冲六爷说,你疯啦?这钱是儿子的命换来的哩! 你疯啦?……六爷瞅着老伴,泪水突然无声地淌了下来,抚住老伴瘦弱的双肩。 见六爷流泪,老伴也跟着流泪。她知道六爷的心,那年,老牛病了,他到牛房陪 了老牛三天三夜……老伴抹了几把泪水,终于不再阻拦六爷了…… 六爷将西头一间杂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将老牛牵了进去。每天早晨到坡上割一筐 嫩嫩的露水草回来喂它,还三天两头烧一锅温水给它刷洗身子。家里两升黄豆, 六爷几次想磨一顿豆花吃,但终于没有,分几次全炖了倒进老牛槽里。六爷蹲在 老牛面前时,就觉得老牛两只大大的眼睛里闪着一种异样的光,似宽慰,又似感 激……这时,六爷心里就怔怔的…… 当六爷见老牛连白面糊糊也不肯吃了时,心里就禁不住涌起一阵酸楚。 十多天后,老牛死了。六爷清清楚楚地记得,老牛咽气前恋恋地望了他一眼。那 一眼,深深地刻在了六爷心里。队长来了,对六爷说,剥皮到集上卖肉吧!还能 捡回几个钱。六爷不说什么,狠狠瞪了队长一眼。队长说:“这老头……”就走 了。 六爷扛上铁锨,到后院选定个地方,就一锨锨默默地铲土。从上午到黄昏,一个 大大的坑终于挖好了。六爷请人将老牛抬去埋了。 第二天一大清早,六爷又到坡上割草。六爷背回来一筐草时,老伴不解地说:“牛 都死了,你还割草做啥?”六爷不语,径直走到后院,将那筐嫩嫩的露水草倒在 了老牛坟前……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中写春耕时老牛艰难的劳作及六爷对此的痛心,但面对大片的耕田,六 爷只能让老牛继续耕作,突出了六爷的善良和无奈。 B.会上,队长等人因老牛不能耕田且卖不上好价钱决定将牛杀掉,队长又劝告 六爷不要将牛买下,展现了当时冷漠的社会环境。 C.小说善于运用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通过六爷对老牛在劳作、生病、死亡时 的各种思想和行为,表现了他对老牛的独特情感。 D.小说以“牛魂”为标题,不仅写出了小说中牛身上体现出来的任劳任怨、辛 勤至死的精神,也写出了六爷和老牛之间感人至深的情感。 8.小说开头写儿子的事情对小说情节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分析。(6 分) 9.小说叙述了六爷和牛的故事,请结合文本探究作者在其中所寄寓的情感态度。 (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