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教学大纲 <供临床医学本科、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专业使用〉 山东大学医学院 二00五年四月 说明 诊断学是论述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一门课程。诊断学的任务是通过课堂教授和临床实践教学使学 生热悉或掌握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为学习临床各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为适应诊断技术的新发展,对教学内容作了相应的更新与改进,并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培 养方面予以进一步充实和加强。为了更好地配合第六版《诊断学》教学,调整、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加强 “三基”训练,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国家教委91年下达的《全国普遍高等学校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主要 课程基本要求》(试行)中对《诊断学》的基本要求,我们对1991年制定的《诊断学教学大纲》(试用稿) 进行了再修订对学时分配及具体按排均作了相应地调整。总学时为152时,其中检体诊断102学时,实验诊断 50学时:课程讲授与实习之比为1:1.20(见附表1)。为保证实习质量还拟了必须见到的180种体征(见附 表2),作为检体诊断的质量控制指标, 附表1《诊斯学》学时分配表 本教学大纲供临床、预防、口腔医学及护理专业使用。 2005年4月
诊断学教学大纲 <供临床医学本科、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专业使用> 山 东 大 学 医 学 院 二○○五年四月 说 明 诊断学是论述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一门课程。诊断学的任务是通过课堂教授和临床实践教学使学 生熟悉或掌握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为学习临床各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为适应诊断技术的新发展,对教学内容作了相应的更新与改进,并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培 养方面予以进一步充实和加强。为了更好地配合第六版《诊断学》教学,调整、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加强 “三基”训练,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国家教委 91 年下达的《全国普遍高等学校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主要 课程基本要求》(试行)中对《诊断学》的基本要求,我们对 1991 年制定的《诊断学教学大纲》(试用稿) 进行了再修订对学时分配及具体按排均作了相应地调整。总学时为 152 时,其中检体诊断 102 学时,实验诊断 50 学时;课程讲授与实习之比为 1:1.20(见附表 1)。为保证实习质量还拟了必须见到的 180 种体征(见附 表 2),作为检体诊断的质量控制指标。 附表 1 《诊断学》学时分配表 本教学大纲供临床、预防、口腔医学及护理专业使用。 2005 年 4 月
内 容p讲授。实习0合计和讲课/实习和 绪论 1 03 12 病史采集,问诊知 20 23 常见症状 6 3 9 基本检查方法、一般检 体 4 3 63 头、颈部检查? 3e 20 4 胸鄂、市部检查和 6 6 129 心脏、血管检查 断 9 18 腹部检查 50 6 10p 生殖器、卷柱与四骷检 部+ 2 分 神经系统检查 2 3 5 心电图检查 10e 16 全身体格检查。 1 6 病历与诊断方法 3 60 引言及血液检查 6 15 骨细胞学检查, 4e 60 10e 止血及凝血障碍检查? 2 32 5. 尿液检查口 2 3 50 肾功及奸娠试验 20 53 部肝功检查? 20 3 分和粪便、十二指肠引流 2 液、脑脊液、 浆腺腔穿刺液检查2即 50 总计 69 152 1:1.200 绪论 [目的要求] (一)了解《诊断学》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性地位与作用。 (二)熟悉《诊断学》的基本内容与基本要求。 (三)了解《诊断学》的学习方法及注意事项
绪 论 [目的要求] (一)了解《诊断学》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性地位与作用。 (二)熟悉《诊断学》的基本内容与基本要求。 (三)了解《诊断学》的学习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 (一)诊断与诊断学的基本概念。 (二)《诊断学》的基本内容:常见症状、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心电图检查以及病历编写与诊 断思维方法等。 (三)诊断学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性与作用 1、诊断学是将医学基础课引渡到临床课程的一门桥梁课。 2、诊断学是临床各课程的基础。 (四)临床诊断的分类与临床意义。 (五)诊断学的学习方法与基本要求。 [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课堂讲授1学时, 第一篇病史采集 一问诊 [目的要求] (一)了解病史采集与问诊的重要性及在诊断疾病中的重要作用:问诊是了解病情及疾病全过程的最好方 法。除问诊外病史采集还包括查阅病人的相关资料。 (二)掌握问诊的内容、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了解特殊情况的问诊技巧。 [教学内容] 1、问诊的重要性。 2、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3、问诊的内容:一般项目、主诉、现在史、既往史、系统回顾、个人史、婚烟史、月经史、生有史、家 族史。 [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 1.课堂讲授2学时。 2,在临床实习时(病房或门诊)结合具体病人进行问诊实习。并将问诊获得的病史按病历规范要求写成实 习报告,交老师修效。 二常见症状 [目的要求]
[教学内容] (一)诊断与诊断学的基本概念。 (二)《诊断学》的基本内容:常见症状、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心电图检查以及病历编写与诊 断思维方法等。 (三)诊断学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性与作用。 1、诊断学是将医学基础课引渡到临床课程的一门桥梁课。 2、诊断学是临床各课程的基础。 (四)临床诊断的分类与临床意义。 (五)诊断学的学习方法与基本要求。 [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课堂讲授 1 学时。 第一篇 病史采集 一 问 诊 [目的要求] (一)了解病史采集与问诊的重要性及在诊断疾病中的重要作用;问诊是了解病情及疾病全过程的最好方 法。除问诊外病史采集还包括查阅病人的相关资料。 (二)掌握问诊的内容、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了解特殊情况的问诊技巧。 [教学内容] 1、问诊的重要性。 2、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3、问诊的内容:一般项目、主诉、现在史、既往史、系统回顾、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史、生育史、家 族史。 [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 1.课堂讲授 2 学时。 2.在临床实习时(病房或门诊)结合具体病人进行问诊实习。并将问诊获得的病史按病历规范要求写成实 习报告,交老师修改。 二 常见症状 [目的要求]
(一)掌握常见症状的病因、发生机理、临床特点及件随症状,并了解各症状的鉴别诊断。 (二)掌握分析症状的一般方法及规律。 [教学内容】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8-10个常见症状重点讲授,并结合具体症状讲解分析症状的一般方法与规律。其他症 状供学生自学与参考。 (一)发热 1,发热的概念与机理。 2、发热的病因与分类 (1)感染性发热 (2)非感染性发热 3、发热的临床表现与常见热型。 4、发热的症状与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二)疼痛 1、头痛、胸痛与腹痛的病因与发生机理,临床特点及其鉴别诊断。 2、头痛、胸痛与腹痛的件随症状、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三)水肿 1、水肿的概念与发生机理。 2、水肿的病因分类与临床特点。 3、心原性水肿与肾原性水肿的鉴别要点 4、水肿的件随症状、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四)咳嗽与咯痰、咯血 1、咳嗽与咯痰的发生机理、病因与临床特点。 2、咳嗽及略痰的件随症状、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3、咯血的病因及件随症状。 4、咯血与呕血的鉴别要点 (五)呼吸困难 1、呼吸困难的概念、病因及发生机理 2、呼吸困难的临床特点。 ()肺原性呼吸困难:吸气性、呼气性及混合性呼吸困难。 (2)心原性呼吸困难:左心功能不全与右心功能不全所致的呼吸困难
(一)掌握常见症状的病因、发生机理、临床特点及伴随症状,并了解各症状的鉴别诊断。 (二)掌握分析症状的一般方法及规律。 [教学内容]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8-10 个常见症状重点讲授,并结合具体症状讲解分析症状的一般方法与规律。其他症 状供学生自学与参考。 (一)发热 1、发热的概念与机理。 2、发热的病因与分类 (1)感染性发热 (2)非感染性发热 3、发热的临床表现与常见热型。 4、发热的症状与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二)疼痛 1、头痛、胸痛与腹痛的病因与发生机理,临床特点及其鉴别诊断。 2、头痛、胸痛与腹痛的伴随症状、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三)水肿 1、水肿的概念与发生机理。 2、水肿的病因分类与临床特点。 3、心原性水肿与肾原性水肿的鉴别要点。 4、水肿的伴随症状、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四)咳嗽与咯痰、咯血 1、咳嗽与咯痰的发生机理、病因与临床特点。 2、咳嗽及咯痰的伴随症状、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3、咯血的病因及伴随症状。 4、咯血与呕血的鉴别要点。 (五)呼吸困难 1、呼吸困难的概念、病因及发生机理。 2、呼吸困难的临床特点。 (1)肺原性呼吸困难:吸气性、呼气性及混合性呼吸困难。 (2)心原性呼吸困难:左心功能不全与右心功能不全所致的呼吸困难
(3)中毒性呼吸因难。 (4)血原性呼吸困难:严重贫血与血红蛋白异常所致的呼吸困难。 (5)神经精神因素所致的呼吸困难。 3、呼吸困难的伴随症状、体征及其对病因诊断的临床意义」 (六)恶心与呕 1、恶心与呕吐的发生机理、病因与分类 2、恶心与呕吐的临床特点及对鉴别诊断的价值。 3、恶心与呕吐的伴随症状、体征及临床意义。 (七)呕血与使血 1、呕血与使血的概念与病因分类。 2、呕血与便血的临床表现特点及对病因诊新的意义。 子、呕血与便血的伴随症状、体征及其鉴别诊新价值。 (八)腹酒 1、腹再的概念与发生机理 2、腹污的病因分类与临床特点。 3、腹泻的件随症状、体征及其鉴别诊渐价值。 (九)意识障碍 1、意识障碍的原因。 2、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 (十)黄疸 1、黄的概念及黄的病因分类与发生机理, 2、三种黄疸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特点。 3、黄疸的件随症状、体征及三种黄疸的鉴别要点 [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 1、课堂讲授6学时,实习3学时。 2、临床实习时在教师指导下,仔细询问及反复观察常见症状、并分析各症状的特点及签别诊断要点。 第二篇检体诊断 一、蕃本检查法 [目的要求]
(3)中毒性呼吸困难。 (4)血原性呼吸困难:严重贫血与血红蛋白异常所致的呼吸困难。 (5)神经精神因素所致的呼吸困难。 3、呼吸困难的伴随症状、体征及其对病因诊断的临床意义。 (六)恶心与呕吐 1、恶心与呕吐的发生机理、病因与分类。 2、恶心与呕吐的临床特点及对鉴别诊断的价值。 3、恶心与呕吐的伴随症状、体征及临床意义。 (七)呕血与便血 1、呕血与便血的概念与病因分类。 2、呕血与便血的临床表现特点及对病因诊断的意义。 3、呕血与便血的伴随症状、体征及其鉴别诊断价值。 (八)腹泻 1、腹泻的概念与发生机理。 2、腹泻的病因分类与临床特点。 3、腹泻的伴随症状、体征及其鉴别诊断价值。 (九)意识障碍 1、意识障碍的原因。 2、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 (十)黄疸 1、黄疸的概念及黄疸的病因分类与发生机理。 2、三种黄疸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特点。 3、黄疸的伴随症状、体征及三种黄疸的鉴别要点。 [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 1、课堂讲授 6 学时,实习 3 学时。 2、临床实习时在教师指导下,仔细询问及反复观察常见症状、并分析各症状的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 第二篇 检体诊断 一、基本检查法 [目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