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管理与心理健康》教案 (第13、14、15次课6学时) 一、授课题目 第七章消除压力,维护健康心理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能自觉树立健球理念,通过自我调适,有效减少各种压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实践中,面对压力能进行有效管理,快乐健感地生活 四、教学方法 1、以讲授法为主,辅以讨论法、肩发教学法、案例法、团体辅导法 2、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五、作业 自我测试:你的抑郁程度如何?《抑郁自评量表》 六、参考资料 (1)段鑫星,程婧若.《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类)Brian Luke Seaward著,许蕉等译.《压力管理策略》[W],中国轻工业出 版社,2008年版. (3)李子.《心理飞舞一李子勋谈心理健》[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 (4)傅佩荣.抗压有方法[M,江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 (5)社龙光.减压完全手册0如,九州出版社,2008年. 七、教学过程
第七章消除压力,维护健康心理 一、增强健康理念,正确认识压力 随若人们对健康认识的加深,健娘定义也发生了变化。在1988年国际心理卫生协会年 会上,与会代表们又为健康补充了新的内容:“健康的定义还必须包括提高道德品质.因此, 健康应是身体、心理、社会适应、道德品质的良好状态。后三者为心理卫生的任务。”正是 这一健康的新定义,促使人们的健康观发生了变化,结束了“无病就是健康”的旧观念。理 论的发展影啊者人们的生活,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关心自己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连步重视 起了维护自己的心理健感。 人们都希望健球,健成是人类的基本权利和幸福的源泉。任何时代和民族均把健球视为 人生的第一需要。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健球的内涵和外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山原 来单一维度、消极的健雄模式向着多维度、积极的整体健康模式发尼,加深了对健康的认识 和理解,促进了健球事业的发展。 二、摆脱考试焦虑,减缓学业压力 (一)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又称为考试恐怖,是指因考试压力引起的一种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迎考及考 试期间出现过分担心、紧张,不安、恐俱等复合情绪障碍,还可伴有失眠、消化机能减退、 全身不适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症状。这种状态影响考尘的思维广度、深度和求活性,降 低应试的注意力、记忆力,使复习及其考试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甚全无法参加考试。有的考 生因此反复逃避考试,严重者可发展为精神障碍。 (二)影响考试焦虑的因素 1、性格特点 2、对成绩的看法 3、人的能力水平: 考试焦虑与能力水平呈负相关,即学习能力相对较弱或学习效果较差者容易产生考试焦 虑。 4、个人抱负水平 考试焦虑与抱负水平呈正相关、即要求自己成绩过高者容易发生。 5、考试失败经历 考试焦虑与考试失败经历呈正相关,即经历过重大考试失败者容易发生
6、心理承受能力 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容易发生,且与生理状态也有关系。 7、周围环境 (三)如何摆脱考试焦虑,减缓学业压力 1、充分准备,减轻压力 有效的降低考试压力是防治考试焦虑的首要措施。考试焦虑与考试密切相关,它常常随 着考试的结束而迅速消失,但山于对学生来说不能避免考试,因而应优先考虑在影响正常学 习情况下减压。考试压力是考生主观认知在客观条件下作用的结果,老师和家长负有相当的 责任。教师和家长应该对考生的学习能力、自觉性和心理承受能力有一个恰当的估计,改变 那种“压力越大,效率越高”的错误观念。引导考生恰当地估计自己的能力,降低过高的学 习目标,保持考生恰当地的压力,重视学习过程而不要太计较考试结果,养成将考试当作业, 作业当考试的习惯。 2、端正动机,改变认知 考试焦虑是考生对考试事件在认知上的杀曲,导致情绪上的素乱和行为上的异常。他们 对自己的要求过高月常常绝对化,以偏概全或糟糕透项,即认为考试失败会导致可伯的后果 因此,要帮助考生改变对考试和考试焦虑之间关系的错误认知,使他们意识到自我认识和评 价是造成压力的关键,帮助他们分析为什么在同样的迎考中,大多数学生没有过高的考试焦 虑,通过改变其不合理的思维方式,放下包袱,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3、劳逸结合,有张有弛 大多数考试焦虑患者在处理学习与休息的关系上存在缺陷,他们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太 多,月生活安排单调,不注意休息和文体活动,即使在娱乐时也在想着学习,使自己的大脑 老是处于紧张状态,不能通过文体活动,达到生理与心理上的完全放松,导致神经系统的兴 奋与抑制调节机能素乱。因此,指导考生合理用脑,讲究方法,注意营养,劳逸结合,维护 神经系统的正常机能,是防治考试焦虑的重要措落。 4、心理分析,寻找原因 心理动力学认为,考试焦虑与早年考试的创伤性经验和个性缺陷有关。心理咨询的实践 也证时,多多数患者在小学阶段常因考试受挫受到父母或老师的过度惩罚,他们大多性格内 向,过分追求完美。 5、学会放松,调整情绪
考试焦虑患者缺乏在特定情景下控制自己的能力,因而有必要帮助他们进行这方面的行 为再造。使他们在紧张时能够运用意念控制、调整呼吸等多种方法松地躯体,转移注意力, 抑制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以达到调整心理状态的目的。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放松训练史 为有效。 三、客观对待感情,避免情感压力 (一)大学生的情绪特点 (1)外向,活泼,充满激情 就大学生整体水平而言,在情绪特点上,表现为乐观、活泼、开放、,热情、精力肝盛, 积极向上,充满着朝气和激情。 (2)情绪延迟性及趋向于心境化 情绪的心境化,是大学生情绪的重要特点中学生时代的青少年的情绪特点,往往是受制 于外界情境随着情境的变化,情绪反应来得快,消失得也快:而大学生的情绪反应的发生,往往 不会随着外界的刺激环境的改变而随即消失而表现为一定的延迟性趋向于心境化 (3)情感体验更加深刻,更加丰富 大学生的情绪体验逆加丰富多彩,并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尼和各种需要和兴趣的扩展 而表现为史加丰富敏感,细腻和深刻并史加带有社会内容的情感体验。 (4)波动性与两极性 大学生的情绪年龄正处于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的转变阶段,在情绪状态上反映者两种情绪并有 的特点。一方面,相对于中学阶段,大学生的情绪趋于稳定和成熟:而另一方面,与成年人相化大 学生的情绪带有明显的起伏波动性,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情绪有时会表现为大起 大济,大喜大怒的两极性。 (5)冲动性与爆发性 大学生的情绪特点还表现在情绪体验上特别强烈和富有微情对任何事都比较敏感,有时一旦 情绪爆发,自己则难以控制,甚全表现为一定的盲目狂热和冲动在处理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的 矛盾时,在对特学业生活中的挫折时,常常易走极端给自己及他人带来伤害 (6)矛盾性与复杂性 大学阶段下是大学生面临若许多重大选择的时期,常常会呈现出一种矛盾和复杂的情绪状态。 例如,希望白己具有独立性和希望依赖于他人的需要同时存在:对自己既个满,又个想承担责 任:既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又不愿意接受他人的关心等等复杂矛盾的心念 (7)内隐与掩饰性
大学生的情绪表现,然有时也会喜形于色,但已经不像青少年时期那样坦率直露,不少 大学生常会将自己的情绪隐减和掩饰.体现为外在表现与内在体验并不一致这也无形中给大 学生的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带来障碍.使一些学生出现孤独和苦的情感困惑. (8)想像性 有时大学生的情绪体验,还会出现陶醉于以前的某特定的愉快情绪状态,或是沉酒于某 种负性的情绪状态之中,甚全会陷入某种想像出来的欢乐或是忧虑之中而不能自拔例,有 的大学生一次运动会比赛中失利,而感到无地自容,后来竞然泛化想像为周用人都在轻视自己, 产生了从此处处都不如人的个良心态 (二)大学生中常见情绪困扰及调节 大学生常见的情绪因扰又称为情绪的适应不良,按其起因,它又具体表现为情绪反应过 度,情绪反应不足,负性情绪泛化或持续,以及情绪不能接受或情绪难以控制等几个方面 1、情绪反应过度造成的情绪困扰 (1)惝怒 愤怒是人的基本情绪反应,从程度上可分为不满、气恼、愤怒、暴怒、狂怒等。对于曾 经有过被伤害经历而常有愤怒情绪的人应主动找心理老师进行心念调整,早山解脱愤怒的阿 影:对于表达过激和方式不当者,应学会采用心理调节的方法缓解自己的冲动情绪. (2)焦虑过度 考试前的焦虑几乎是每个学生都曾经历过。焦虑情绪本身并非是一种情绪困扰,这甲所 说的,是指自身的焦忠程度已经构成了对学习和生活的不良影响或干扰。应该说,适度焦虑 有益于个人潜能的开发。,如果一个人没有焦虑或是焦虑不足,就会导致注意力涣散,工作 学习效率下降。所以,无论是听课还是课下自习,都需要保持一定的焦虑。但是过度的焦虑, 往往又会使入阅过度紧张而产生注意力分散和工作学习激率降低。 (3)过度应激状念 应激状念是指当事者在某种环境刺激的作用下产生的一种适应环境的反应状念.在应激 状态下,往往会伴随着多种负性情绪.例如在应激产生的同时附加若恐惧,震惊,厌恶等。 应激状态中还可能同时附加者痛苦,敌意,惧怕,失望等情绪感受:所以应激状态实际也是 一种消极的个良情绪。 2、情绪反应不足造成的情绪困扰 (1)忧郁 优郁是一种愁似的心境,表现为没有激情,忧心仲忡,长叮短叹,话语诚少,食欲个振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