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如何做好普通化学实验? A.实验前认真预习 预习是做好实验的前提和保证,要 获得良好的实验效果,必须认真预习
三、如何做好普通化学实验 ? A. 实验前认真预习 预习是做好实验的前提和保证,要 获得良好的实验效果,必须认真预习
例。利用废铝罐制备明矾 将铝罐裁剪成铝片后用砂纸除去表面的颜料和塑 胶内膜,再将铝片剪成小片。 称取1g铝片于250ml烧杯中,加入60ml 1mol/L的KOH溶液,小火加热至铝片完全溶解为 止,略冷却,滤去不溶物。将6mo/L的H,SO,溶液 25ml在搅拌下缓慢加入上述溶液中,得到清液(若 有白色沉淀物,可适当地加热或加入硫酸溶解)。 将上述溶液置于冰水浴中冷却,使明矾结晶析 出,减压过滤。产品用少量蒸馏水洗涤数次,最后 用乙醇洗涤,干燥称重,计算产率
将铝罐裁剪成铝片后用砂纸除去表面的颜料和塑 胶内膜,再将铝片剪成小片。 称 取 1g 铝片于 250 ml 烧杯中,加入 60 ml 1mol/L 的KOH溶液,小火加热至铝片完全溶解为 止,略冷却,滤去不溶物。将6mol/L 的 H 2SO 4溶液 25 ml在搅拌下缓慢加入上述溶液中,得到清液(若 有白色沉淀物,可适当地加热或加入硫酸溶解)。 将上述溶液置于冰水浴中冷却,使明矾结晶析 出,减压过滤。产品用少量蒸馏水洗涤数次,最后 用乙醇洗涤,干燥称重,计算产率。 例. 利用废铝罐制备明矾
1. 仔细阅读实验讲义,了解实验原理,必要时 还应查阅有关教科书及参考资料。 多问为什么? ① 2AI+2KOH+6H,O->2Al(OH)+2K++H,T ②AI(OD4+H+→A(OHD3↓+H,O Al(OH)3 +3 H+>Al3++3H,O ③ K++A3++2S02+12H20→KAl(S04)212H20 2A1+3HS04→2A3++3S02+3L21 原因:溶解效率,分离效果
1. 仔细阅读实验讲义,了解实验原理,必要时 还应查阅有关教科书及参考资料。 多问为什么? ① 2Al + 2KOH + 6H2O ⎯→ 2Al(OH)4- + 2K+ + H2↑ ② Al(OH)4- + H+ ⎯⎯→ Al(OH)3 ↓ + H2O Al(OH)3 + 3 H+ ⎯⎯→ Al3+ + 3H2O ③ K+ + Al3+ + 2SO42- + 12H2O⎯→ KAl(SO4)2·12H2O 2Al + 3H2SO4 ⎯⎯→ 2Al3+ + 3SO42- + 3H2↑ 原因: 溶解效率,分离效果
2. 熟悉实验内容,实验中的反应计量关系 及数据处理方法等 铝(1g): 0.037mol K0H(1mol/L,60ml):0.06mol(过量,加快反应速度) H2S04(6mol/L,25ml):0.15mol(过量,确保溶液为酸性) 反应时,KOH和H,SO,能否多(少)加? 结论:()A—计量准确; (2)KOH、H2SO4都是过量的;
2. 熟悉实验内容, 实验中的反应计量关系 及数据处理方法等 铝 (1g): 0.037 mol KOH (1mol/L, 60 ml): 0.06 mol (过量, 加快反应速度) H2SO4 (6mol/L, 25 ml): 0.15 mol (过量, 确保溶液为酸性) 反应时, KOH和H2SO4能否多(少)加? 结论: (1) Al ——计量准确; (2) KOH、H2SO4都是过量的;
3. 了解产物分离提纯方法及其实验条件 选定依据 ① 体系存在哪些化合物?各有多少量? A2(S04)3理论值: 6.3g(0.0185mol) KSO,理论值: 5.2g(0.03mol) 可生成KAI(SO4)2的量 9.5g(0.037mol) KAI(S04)212H20理论产量: 17.5g 过量KS04的量: 2.0g
3. 了解产物分离提纯方法及其实验条件 选定依据 Al2(SO4)3理论值: 6.3 g (0.0185 mol) K2SO4理论值: 5.2 g (0.03 mol) 可生成KAl(SO4)2的量 9.5 g (0.037 mol) KAl(SO4)2⋅12H2O理论产量: 17.5 g 过量K2SO4的量: 2.0 g ① 体系存在哪些化合物? 各有多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