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凯恩斯主义 代表人物: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 代表著作:《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 主要观点如下: (1)总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的大小,失业是由于有 效需求不足造成的。所谓有效需求是指:能够给资本带来最 大利润量的社会需求,或商品总供给价格与需求价格达到均 衡的状态的总需求。 喝(2)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和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规 律的作用,造成资本主义通常情况下消费需求和总需求不 足,总会有“非自愿失业”存在,而市场机制本身没有力量 使总需求和总供给相等,这样不可避免出现萧条和失业。由 此推导,只有通过国家干预才能实现资本主义经济充分就业。 图
3、凯恩斯主义 代表人物: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 代表著作:《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 主要观点如下: (1)总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的大小,失业是由于有 效需求不足造成的 。所谓有效需求是指:能够给资本带来最 大利润量的社会需求,或商品总供给价格与需求价格达到均 衡的状态的总需求。 (2)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和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规 律的作用,造成资本主义通常情况下消费需求和总需求不 足,总会有“非自愿失业”存在,而市场机制本身没有力量 使总需求和总供给相等,这样不可避免出现萧条和失业。由 此推导,只有通过国家干预才能实现资本主义经济充分就业
(3)国家福利领域的千预有利于增加消费倾向,促进就 业。做法:在经济萧条,在国家财政上加大公共事业的 投入,如卫生事业,教育,交通等。可以刺激消费,促 进增长。相反,在繁荣时期,减少国家财政支出的公共 开支,此外,还有货币政策等手段。 阔
(3)国家福利领域的干预有利于增加消费倾向,促进就 业。做法:在经济萧条,在国家财政上加大公共事业的 投入,如卫生事业,教育,交通等。可以刺激消费,促 进增长。相反,在繁荣时期,减少国家财政支出的公共 开支,此外,还有货币政策等手段
4、贝弗里奇福利国家报告 1942年,贝弗里奇勋爵着眼于战后重建提出。 贝弗里 奇: 《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 制定了一套对英国全体公民实行福利制度的指导原则, 设计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措施。贝弗里奇报告建议社 会 保障计划应包括: (1)满足基本需要的社会保险 (2)对特殊情况的国民补助 (3)自愿保险,满足收入较多的国民需要。 围 國
4、贝弗里奇福利国家报告 1942年,贝弗里奇勋爵着眼于战后重建提出。 贝弗里 奇:《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 制定了一套对英国全体公民实行福利制度的指导原则, 设计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措施。贝弗里奇报告建议社 会 保障计划应包括: (1)满足基本需要的社会保险 (2)对特殊情况的国民补助 (3)自愿保险,满足收入较多的国民需要
二、伊丽莎白 《济贫法》和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 (慈善事业一1601年《1旧济贫法》一1834年《新济贫法》) (一)伊丽莎白《济贫法》产生及其主要内容 1.产生 (1)1531年,辖区内持证行乞 (2)1536年,政府主办的公共救助计划 (3)1563年,国会的济贫法令 (4)1597年,规定教堂设立济贫院 (6)1601年,伊丽莎白《济贫法》 到 制
二、伊丽莎白《济贫法》和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 (慈善事业→1601年《旧济贫法》→1834年《新济贫法》) (一)伊丽莎白《济贫法》产生及其主要内容 1. 产生 (1)1531年,辖区内持证行乞 (2)1536年,政府主办的公共救助计划 (3)1563年,国会的济贫法令 (4)1597年,规定教堂设立济贫院 (6)1601年,伊丽莎白《济贫法》
2.内容 (1)要求全国普遍设立收容贫民的济贫院 (2)建立征税机构以满足济贫资金筹集所需 (3)对有劳动能力的强健贫民通过提供劳动场所的方式促 其自立 (4)对无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者,通过院内收容和院外救 助两种方式进行救助 (5)对失依儿童,以孤儿院收养、家庭补助、家庭寄养等 方式进行抚养 冠
2. 内容 (1)要求全国普遍设立收容贫民的济贫院 (2)建立征税机构以满足济贫资金筹集所需 (3)对有劳动能力的强健贫民通过提供劳动场所的方式促 其自立 (4)对无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者,通过院内收容和院外救 助两种方式进行救助 (5)对失依儿童,以孤儿院收养、家庭补助、家庭寄养等 方式进行抚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