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沿革 本章学习要点 1.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经济社会背景 2.社会保障制度形成和发展的思想理论基础 3.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 4.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类型 刷 超
第二章 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沿革 本章学习要点 1.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经济社会背景 2.社会保障制度形成和发展的思想理论基础 3.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 4.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类型
第一节人美生存保障方式社会化的原因 一、前社会化保障方式 (一)原始人群保障方式 (二)家庭保障方式 1.家庭保障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代际交换方式,它既 是一种经济关系,又具有超经济的亲情联系。 2.传统农业社会的家庭保障以土地保障为基础,自然就 业和土地的稳定产出是它的经济支撑。 3.传统农业社会中的家庭、家族成员以聚居的形式共同 生活,血缘关系相近的自然村落和族群社区是家庭保 4 障得以运行的基本社会结构。 传统社会在干百年的运行中形成的独特的家庭伦理和 社会规范,是家庭保障得以维系的文化背景
第一节 人类生存保障方式社会化的原因 一、前社会化保障方式 (一)原始人群保障方式 (二)家庭保障方式 1. 家庭保障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代际交换方式,它既 是一种经济关系,又具有超经济的亲情联系。 2. 传统农业社会的家庭保障以土地保障为基础,自然就 业和土地的稳定产出是它的经济支撑。 3. 传统农业社会中的家庭、家族成员以聚居的形式共同 生活,血缘关系相近的自然村落和族群社区是家庭保 障得以运行的基本社会结构。 4. 传统社会在千百年的运行中形成的独特的家庭伦理和 社会规范,是家庭保障得以维系的文化背景
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历史原因和条件 (一)工业化冲击下的家庭功能变迁 工业化的五大冲击 1.工厂成为基本生产单位 2.劳动者与土地分离 3“相对剩余人口” 4.经济和社会风险加大 5.人口城市化程度提高
(一)工业化冲击下的家庭功能变迁 工业化的五大冲击 1.工厂成为基本生产单位 2.劳动者与土地分离 3.“相对剩余人口” 4.经济和社会风险加大 5.人口城市化程度提高 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历史原因和条件
家庭的四大变化 1.家庭的经济功能受到了限制 2.家庭的人口规模日益缩小 3.家庭结构日趋核心化 4.家庭失去了土地保障 吉
家庭的四大变化 1. 家庭的经济功能受到了限制 2. 家庭的人口规模日益缩小 3. 家庭结构日趋核心化 4. 家庭失去了土地保障
(二)强调国家责任的社会保障思想兴起 新历史学派的主要分期: 1.国家经济学派时期,以李斯特为代表 2.旧历史学派时期,以罗雪尔、希尔德布兰德、克尼斯为代 表 3. 新历史学派时期,即讲坛社会主义学派时期,以施穆勒、 瓦格纳、布伦坦诺为代表 超
(二)强调国家责任的社会保障思想兴起 新历史学派的主要分期: 1. 国家经济学派时期,以李斯特为代表 2. 旧历史学派时期,以罗雪尔、希尔德布兰德、克尼斯为代 表 3. 新历史学派时期,即讲坛社会主义学派时期,以施穆勒、 瓦格纳、布伦坦诺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