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库 案例 CASE 中,管理干部458人,占全矿职工的8.9%。1990年全矿职工在矿井领导的带领下 团结一心,努力奋斗,取得了生产和安全的大丰收。特别是在安全方面,100万吨原 煤生产死亡率降到了2人以下,一跃跻身于同行业的先进行列。至此,上级主管部门 特拨下15万元奖金,奖励该矿在安全与生产中做出贡献的广大干部和职工 在这15万元奖金的分配过程中,该矿袁军矿长代表矿行政召集下属五位副 矿长和工资科长、财务科长、人事科长和相关科室的领导开了一个″分配安全奖金"会 议。袁矿长首先在会上发言,他说:"我矿受到上级的表彰是与全矿上下广大干部和 职工群众的齐心协力、团结奋斗分不开的。奖金分配上嘛,应该大家都有份,但是不 能搞平均主义,因为每个人的贡献有大小,我看工人和干部就该拉开距离,如工人只 是保证自身安全,他们的安全工作面不大。而干部不但要保证自身安全还要负责一个 班组、区、队,或一个矿的安全工作,特别是我们这些头头还在局里压了风险抵押金 立了军令状,不但要负经济责任,同时,又要负法律责任。为此在奖金分配上不能搞 平均,应该按责任大小、贡献多少拉开档次。如果奖金分配不公,就会打击干部和工 人的工作积极性。为了防止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现象,我认为这次分 奖金应该拉开几个档次,我和财务科长初步商量了一个分配方案,算做抛砖引玉吧! 请大家讨论一下,下面就请王科长向大家介绍一下具体方案。 王科长说:″奖金总额是15万元,要想各方面都照顾到是不可能的,只能 定出个大致的档次,主要分五个档次,矿长550元,副矿长500元,科长400元, 般管理人员200元,工人一律5元。这样分下来,全矿初级干部13人,科技干部130 人及各类管理人员307人,职工4678人,刚好分均。”袁矿长接着说:″就这五个档 次,大家发表一下意见 过了一回,主管生产的冯副矿长说:"我原则上同意这个分配方案,这样虽 能鼓励大家努力工作,只是工人这个档次5元太少了,并且不论什么工种都是5元 这不太平均了吗?我们既然反对平均主义,就要工人与干部都不能搞平均主义,最好 把工人的奖金也来开档次,否则工人的积极性怕是要受到影响,不利于今后工作任务 的完成 安检科陈科长心里想,我具体主管安全,责任不比你矿长小,奖金倒要少 150元,与其他科长拿同档次奖金,这不是太不公平了吗?于是便开了腔:"要说安全 工作,全矿大大小小几百条巷道我都熟悉,天天都在和安全打交道,处理安全事故每 次都到现场,但有些人一年没下几天井,安全工作不沾边,奖金反倒不少,我建议多 来一个档次,六个档次 陈科长的发言马上引起了人事科长、财务科长等科长的极为不满,于是大 家你一言我一句地说开了。最后袁矿长做了总结性的发言,他说,今天这个会大家讨 论得很热烈,意见各不一致,为了统一·思想,我把大家的意见归纳为两条:第一是怕 工人闹意见影响生产;第二,多拉开些档次,要说闹意见,不论怎样分都会有人闹意 见,比如有些与安全工作无关的人,我们一视同仁的给点,按理说照顾到了全矿职工, 就会使意见相对小一些,要说影响生产,我们现在实行的岗位责任制,多劳多得,不
中,管理干部 458 人,占全矿职工的 8.9%。1990 年全矿职工在矿井领导的带领下, 团结一心,努力奋斗,取得了生产和安全的大丰收。特别是在安全方面,100 万吨原 煤生产死亡率降到了 2 人以下,一跃跻身于同行业的先进行列。至此,上级主管部门 特拨下 15 万元奖金,奖励该矿在安全与生产中做出贡献的广大干部和职工。 在这 15 万元奖金的分配过程中,该矿袁军矿长代表矿行政召集下属五位副 矿长和工资科长、财务科长、人事科长和相关科室的领导开了一个"分配安全奖金"会 议。袁矿长首先在会上发言,他说:"我矿受到上级的表彰是与全矿上下广大干部和 职工群众的齐心协力、团结奋斗分不开的。奖金分配上嘛,应该大家都有份,但是不 能搞平均主义,因为每个人的贡献有大小,我看工人和干部就该拉开距离,如工人只 是保证自身安全,他们的安全工作面不大。而干部不但要保证自身安全还要负责一个 班组、区、队,或一个矿的安全工作,特别是我们这些头头还在局里压了风险抵押金, 立了军令状,不但要负经济责任,同时,又要负法律责任。为此在奖金分配上不能搞 平均,应该按责任大小、贡献多少拉开档次。如果奖金分配不公,就会打击干部和工 人的工作积极性。为了防止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现象,我认为这次分 奖金应该拉开几个档次,我和财务科长初步商量了一个分配方案,算做抛砖引玉吧! 请大家讨论一下,下面就请王科长向大家介绍一下具体方案。" 王科长说:"奖金总额是 15 万元,要想各方面都照顾到是不可能的,只能 定出个大致的档次,主要分五个档次,矿长 550 元,副矿长 500 元,科长 400 元,一 般管理人员 200 元,工人一律 5 元。这样分下来,全矿初级干部 13 人,科技干部 130 人及各类管理人员 307 人,职工 4678 人,刚好分均。"袁矿长接着说:"就这五个档 次,大家发表一下意见。" 过了一回,主管生产的冯副矿长说:"我原则上同意这个分配方案,这样虽 能鼓励大家努力工作,只是工人这个档次 5 元太少了,并且不论什么工种都是 5 元, 这不太平均了吗?我们既然反对平均主义,就要工人与干部都不能搞平均主义,最好 把工人的奖金也来开档次,否则工人的积极性怕是要受到影响,不利于今后工作任务 的完成。" 安检科陈科长心里想,我具体主管安全,责任不比你矿长小,奖金倒要少 150 元,与其他科长拿同档次奖金,这不是太不公平了吗?于是便开了腔:"要说安全 工作,全矿大大小小几百条巷道我都熟悉,天天都在和安全打交道,处理安全事故每 次都到现场,但有些人一年没下几天井,安全工作不沾边,奖金反倒不少,我建议多 来一个档次,六个档次。" 陈科长的发言马上引起了人事科长、财务科长等科长的极为不满,于是大 家你一言我一句地说开了。最后袁矿长做了总结性的发言,他说,今天这个会大家讨 论得很热烈,意见各不一致,为了统一思想,我把大家的意见归纳为两条:第一是怕 工人闹意见影响生产;第二,多拉开些档次,要说闹意见,不论怎样分都会有人闹意 见,比如有些与安全工作无关的人,我们一视同仁的给点,按理说照顾到了全矿职工, 就会使意见相对小一些,要说影响生产,我们现在实行的岗位责任制,多劳多得,不
案例库 案例 CASE 劳就不该得,至于多拉档次,我看就不必了,多拉一个档次,就会多一层意见,像安 检科陈科长这样的个别特殊情况,我们可以在其他方面进行弥补,这个方案我看今天 就这么定了,请财务科尽快把奖金发下去,散会。 奖金发下后全矿显得风平浪静,但几天后矿里的安全事故就接连不断的发 生,先是运输区运转队的人车跳轨,接着三采区割煤机电机被烧,随后就是开拓区冒 顶两人受伤。袁矿长坐不住了,亲自组织带领工作组到各工队追查事故起因,首先追 查人车跳轨事故,机车司机说钉道工钉的道钉松动,巡检维修不细心。而钉道工说是 司机开得太快,造成了跳道,追来査去大家最终说出了心里话,他们说,"我们拿的 安全奖少,没那份安全责任,干部拿的奖金多,让他们干吧。“还有一些工人说:"老 子受伤,就是为了不让当官的拿安全奖。”一段时间矿里的安全事故仍然在不断的发 生,最终矿行政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整工作,总算把安全事故压 下去了,山花矿区从前那种人人讲安全、个个守规程的景象不见了。 【思考题】 请剖析山花煤矿的奖金激励制度,说明其为什么不能起激励作用的原因。 如你是矿区负责人,你认为怎样做是最合理、有效的。 IBM矩阵式的组织结构 近些年来,IBM、HP等著名的外国企业都采用矩阵式的组织结构。尽管我在 管理学的教科书上看到过对矩阵组织优劣的探讨,但很难有切身的感受。这次听叶成 辉先生谈起自己经历着的IBM公司的矩阵组织,感到获益不浅。 1987年,加州伯克利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出身的叶成辉在美国加入IBM旧金山 公司,成为一名程序员。因为不喜欢编程等技术类的工作,梦想着做生意 ( DOBUSINESS)、当经理(比较喜欢跟人沟通),他便主动请缨到销售部门去做,经过了 差不多5年时间的努力,获得提升,成为一线的经理。随后,叶先生回到IBM香港公 司,做产品经理。由于个人"斗志旺盛",业绩不错,而且”官运亨通",差不多每两年 他都能够蹦一个台阶,如今,叶成辉已经是IM大中华区服务器系统事业部AS/400 产品的总经理 从旧金山到香港,再到广州到北京;从普通员工到一线经理,再提升到现在 做三线经理;从一般的产品营销,到逐步专注于服务器产品,再到AS/400产品经理 10多年来,叶成辉一直在IM的"巨型多维矩阵"中不断移动,不断提升。他认为,IBM 的矩阵组织是一个很特别的环境,"在这个矩阵环境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IBM是 个巨大的公司,很自然地要划分部门。单一地按照区域地域、业务职能、客户群落 产品或产品系列等来划分部门,在企业里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从前的IBM也不例外。 ″近七八年以来,IBM才真正做到了矩阵组织。"这也就是说,IM公司把多种划分部
劳就不该得,至于多拉档次,我看就不必了,多拉一个档次,就会多一层意见,像安 检科陈科长这样的个别特殊情况,我们可以在其他方面进行弥补,这个方案我看今天 就这么定了,请财务科尽快把奖金发下去,散会。" 奖金发下后全矿显得风平浪静,但几天后矿里的安全事故就接连不断的发 生,先是运输区运转队的人车跳轨,接着三采区割煤机电机被烧,随后就是开拓区冒 顶两人受伤。袁矿长坐不住了,亲自组织带领工作组到各工队追查事故起因,首先追 查人车跳轨事故,机车司机说钉道工钉的道钉松动,巡检维修不细心。而钉道工说是 司机开得太快,造成了跳道,追来查去大家最终说出了心里话,他们说,"我们拿的 安全奖少,没那份安全责任,干部拿的奖金多,让他们干吧。"还有一些工人说:"老 子受伤,就是为了不让当官的拿安全奖。"一段时间矿里的安全事故仍然在不断的发 生,最终矿行政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整工作,总算把安全事故压 下去了,山花矿区从前那种人人讲安全、个个守规程的景象不见了。 【思考题】 请剖析山花煤矿的奖金激励制度,说明其为什么不能起激励作用的原因。 如你是矿区负责人,你认为怎样做是最合理、有效的。 IBM 矩阵式的组织结构 近些年来,IBM、HP 等著名的外国企业都采用矩阵式的组织结构。尽管我在 管理学的教科书上看到过对矩阵组织优劣的探讨,但很难有切身的感受。这次听叶成 辉先生谈起自己经历着的 IBM 公司的矩阵组织,感到获益不浅。 1987 年,加州伯克利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出身的叶成辉在美国加入 IBM 旧金山 公司,成为一名程序员。因为不喜欢编程等技术类的工作,梦想着做生意 (DOBUSINESS)、当经理(比较喜欢跟人沟通),他便主动请缨到销售部门去做,经过了 差不多 5 年时间的努力,获得提升,成为一线的经理。随后,叶先生回到 IBM 香港公 司,做产品经理。由于个人"斗志旺盛",业绩不错,而且"官运亨通",差不多每两年 他都能够蹦一个台阶,如今,叶成辉已经是 IBM 大中华区服务器系统事业部 AS/400 产品的总经理。 从旧金山到香港,再到广州到北京;从普通员工到一线经理,再提升到现在 做三线经理;从一般的产品营销,到逐步专注于服务器产品,再到 AS/400 产品经理, 10 多年来,叶成辉一直在 IBM 的"巨型多维矩阵"中不断移动,不断提升。他认为,IBM 的矩阵组织是一个很特别的环境,"在这个矩阵环境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IBM 是 一个巨大的公司,很自然地要划分部门。单一地按照区域地域、业务职能、客户群落、 产品或产品系列等来划分部门,在企业里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从前的 IBM 也不例外。 "近七八年以来,IBM 才真正做到了矩阵组织。"这也就是说,IBM 公司把多种划分部
案例库 案例 CASE 门的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其组织结构形成了”活着的"立体网络一多维矩阵。IBM既 按地域分区,如亚太区、中国区、华南区等;又按产品体系划分事业部,如PC、服务 器、软件等事业部;既按照银行、电信、中小企业等行业划分;也有销售、渠道、支 持等不同的职能划分;等等,所有这些纵横交错的部门划分有机地结合成为一体。对 于这个矩阵中的某一位员工比如叶成辉经理而言,他就既是IM大中华区的一员,又 是IBM公司AS/400产品体系中的一员,当然还可以按照另外的标准把他划分在其他 的部门里。 IBM公司这种矩阵式组织结构带来的好处是什么呢?叶成辉先生认为,非常明 显的一点就是,矩阵组织能够弥补对企业进行单一划分带来的不足,把各种企业划分 的好处充分发挥出来。显然,如果不对企业进行地域上的细分,比如说只有大中华而 没有华南、华东、香港、台湾,就无法针对各地区市场的特点把工作深入下去。而如 果只进行地域上的划分,对某一种产品比如AS/400而言,就不会有一个人能够非常 了解这个产品在各地表现出来的特点,因为每个地区都会只看重该地区整盘的生意。 再比如按照行业划分,就会专门有人来研究各个行业客户对IM产品的需求,从而更 加有效地把握住各种产品的重点市场。 如果没有这样的矩阵结构,我们要想在某个特定市场推广产品,就会变得非 常困难。"叶成辉说。比如说在中国市场推广AS/400这个产品吧,由于矩阵式组织结 构的存在,我们有华南、华东等各大区的队伍,有金融、电信、中小企业等行业队伍 有市场推广、技术支持等各职能部门的队伍,以及专门的AS/400产品的队伍,大家 相互协调、配合,就很容易打开局面。 首先,我作为AS/400产品经理,会比较清楚该产品在当地的策略是什么。在 中国,AS/400的客户主要在银行业、保险业,而不像美国主要是在零售业和流通业 在亚太区,AS/400的产品还需要朝低端走,不能只走高端:中国市场上需要AS/400 的价位、配置以及每个月需要的数量等,只有产品经理,才能比较清楚。从产品这条 线来看,我需要跟美国工厂订货,保证货源供应。从产品销售的角度看,AS/400的产 品部门需要各相关地区的职能部门协助,做好促销的活动;然后需要各大区、各行业 销售力量把产品销售出去。比如,我需要在媒体上做一些访问,就要当地负责媒体公 关的部门协助。再如,我认为莲花宝箱’(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的AS/400除了主打银 行外,还要大力推向中小企业市场,那么就需要跟中国区负责中小企业的行业总经理 达成共识。当然,’莲花宝箱’往低端走,还需要分销渠道介入,这时,就需要负责渠 道管理的职能部门进行协调。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之间也互为客户’关系,我会创 造更好的条件让各区、各行业更努力推广AS/400。"叶成辉说。 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矩阵组织在增强企业产品或项目推广能力、市 场渗透能力的同时,也存在它固有的弊端。显然,在矩阵组织当中,每个人都有不止 个老板,上上下下需要更多的沟通协调,所以,"IBM的经理开会的时间,沟通的时 间,肯定比许多小企业要长,也可能使得决策的过程放慢。"叶成辉进一步强调,"其 实,这也不成为问题,因为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好的,IBM的经理们都知道一个好的决 定应该是怎样的。“另外,每一位员工都由不同的老板来评估他的业绩,不再是哪
门的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其组织结构形成了"活着的"立体网络--多维矩阵。IBM 既 按地域分区,如亚太区、中国区、华南区等;又按产品体系划分事业部,如 PC、服务 器、软件等事业部;既按照银行、电信、中小企业等行业划分;也有销售、渠道、支 持等不同的职能划分;等等,所有这些纵横交错的部门划分有机地结合成为一体。对 于这个矩阵中的某一位员工比如叶成辉经理而言,他就既是 IBM 大中华区的一员,又 是 IBM 公司 AS/400 产品体系中的一员,当然还可以按照另外的标准把他划分在其他 的部门里。 IBM 公司这种矩阵式组织结构带来的好处是什么呢?叶成辉先生认为,非常明 显的一点就是,矩阵组织能够弥补对企业进行单一划分带来的不足,把各种企业划分 的好处充分发挥出来。显然,如果不对企业进行地域上的细分,比如说只有大中华而 没有华南、华东、香港、台湾,就无法针对各地区市场的特点把工作深入下去。而如 果只进行地域上的划分,对某一种产品比如 AS/400 而言,就不会有一个人能够非常 了解这个产品在各地表现出来的特点,因为每个地区都会只看重该地区整盘的生意。 再比如按照行业划分,就会专门有人来研究各个行业客户对 IBM 产品的需求,从而更 加有效地把握住各种产品的重点市场。 "如果没有这样的矩阵结构,我们要想在某个特定市场推广产品,就会变得非 常困难。"叶成辉说。比如说在中国市场推广 AS/400 这个产品吧,由于矩阵式组织结 构的存在,我们有华南、华东等各大区的队伍,有金融、电信、中小企业等行业队伍, 有市场推广、技术支持等各职能部门的队伍,以及专门的 AS/400 产品的队伍,大家 相互协调、配合,就很容易打开局面。 " 首先,我作为 AS/400 产品经理,会比较清楚该产品在当地的策略是什么。在 中国,AS/400 的客户主要在银行业、保险业,而不像美国主要是在零售业和流通业; 在亚太区,AS/400 的产品还需要朝低端走,不能只走高端;中国市场上需要 AS/400 的价位、配置以及每个月需要的数量等,只有产品经理,才能比较清楚。从产品这条 线来看,我需要跟美国工厂订货,保证货源供应。从产品销售的角度看,AS/400 的产 品部门需要各相关地区的职能部门协助,做好促销的活动;然后需要各大区、各行业 销售力量把产品销售出去。比如,我需要在媒体上做一些访问,就要当地负责媒体公 关的部门协助。再如,我认为'莲花宝箱'(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的 AS/400)除了主打银 行外,还要大力推向中小企业市场,那么就需要跟中国区负责中小企业的行业总经理 达成共识。当然,'莲花宝箱'往低端走,还需要分销渠道介入,这时,就需要负责渠 道管理的职能部门进行协调。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之间也互为'客户'关系,我会创 造更好的条件让各区、各行业更努力推广 AS/400。"叶成辉说。 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矩阵组织在增强企业产品或项目推广能力、市 场渗透能力的同时,也存在它固有的弊端。显然,在矩阵组织当中,每个人都有不止 一个老板,上上下下需要更多的沟通协调,所以,"IBM 的经理开会的时间,沟通的时 间,肯定比许多小企业要长,也可能使得决策的过程放慢。"叶成辉进一步强调,"其 实,这也不成为问题,因为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好的,IBM 的经理们都知道一个好的决 定应该是怎样的。"另外,每一位员工都由不同的老板来评估他的业绩,不再是哪一
案例库 案例 CASE 个人说了算,评估的结果也会更加全面,"每个人都会更加用心去做工作,而不是花 心思去讨好老板。"同时运用不同的标准划分企业部门,就会形成矩阵式组织。显然, 在这样的组织结构内部,考核员工业绩的办法也无法简单。在特定客户看来,IBM公 司只有″唯一客户出口",所有种类的产品都是一个销售员销售的;产品部门、行业部 门花大气力进行产品、客户推广,但是,对于每一笔交易而言,往往又是由其所在区 域的IBM员工最后完成;等等。问题是,最后的业绩怎么计算?产品部门算多少贡献 区域、行业部门又分别算多少呢?叶成辉说:"其实,IM经过多年的探索,早已经解 决这个问题了。现在,我们有三层销售一产品、行业和区域,同时,我们也采取三层 评估,比如说经过各方共同努力,华南区卖给某银行10套AS/400,那么这个销售额 给华南区、AS/400产品部门以及金融行业部门都记上一笔。"当然,无论从哪一个层 面来看,其总和都是一致的。比如从大中华区周伟锟的立场来看,下面各分区业绩的 总和,大中华区全部行业销售总额,或者大中华区全部产品(服务)销售总额,三个数 字是一样的,都可以说明他的业绩 在外界看来,IM这架巨大的战车是稳步前进的,变化非常缓慢。叶成辉认为 这其实是一种误会。对于基层的员工,对于比较高层的经理,这两头的变化相对比较 小,比较稳定。比如说一名普通员工进入IBM,做AS/400的销售,差不多四五年时间 都不会变化,然后,可能有机会升任一线经理。再比如亚太区的总经理,也可能好多 年不变,因为熟悉这么大区域的业务,建立起很好的客户关系,也不太容易。所以, 外界就觉得IBM变动缓慢。"但是,在IBM矩阵内部的变化还是很快的。中间层的经 理人员差不多一两年就要变化工作,或者变化老板,变化下属,这样就促使整个组织 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向前发展。"叶成辉说,"我在IBM公司10多年,换了10多位老 板。每一位老板都有不同的长处,从他们那里我学到了很多。其实,IBM的每一位员 工都会有这样的幸运。"矩阵组织结构是有机的,既能够保证稳定地发展,又能保证 组织内部的变化和创新。所以,I豳M公司常常流传着一句话:换了谁也无所谓 摘自HRM案例库 【思考题】 结合本案例材料,谈谈矩阵型组织结构的优缺点及克服其缺点的办法 沃里科公司的第二个春天 1983年11月3日,美国《纽约时报》在商业版上,刊出一篇题为《日本人管 理好了一家美国的工厂》的长篇报道,在美国企业界引起轰动。 由美国沃里科公司管理了15年的弗里斯特市电视机厂,是著名的希尔斯公司 的协作厂家。该厂生产的电视机多由希尔斯公司经销。这家电视机厂一度曾有员工
个人说了算,评估的结果也会更加全面,"每个人都会更加用心去做工作,而不是花 心思去讨好老板。"同时运用不同的标准划分企业部门,就会形成矩阵式组织。显然, 在这样的组织结构内部,考核员工业绩的办法也无法简单。在特定客户看来,IBM 公 司只有"唯一客户出口",所有种类的产品都是一个销售员销售的;产品部门、行业部 门花大气力进行产品、客户推广,但是,对于每一笔交易而言,往往又是由其所在区 域的 IBM 员工最后完成;等等。问题是,最后的业绩怎么计算?产品部门算多少贡献, 区域、行业部门又分别算多少呢?叶成辉说:"其实,IBM 经过多年的探索,早已经解 决这个问题了。现在,我们有三层销售--产品、行业和区域,同时,我们也采取三层 评估,比如说经过各方共同努力,华南区卖给某银行 10 套 AS/400,那么这个销售额 给华南区、AS/400 产品部门以及金融行业部门都记上一笔。"当然,无论从哪一个层 面来看,其总和都是一致的。比如从大中华区周伟锟的立场来看,下面各分区业绩的 总和,大中华区全部行业销售总额,或者大中华区全部产品(服务)销售总额,三个数 字是一样的,都可以说明他的业绩。 在外界看来,IBM 这架巨大的战车是稳步前进的,变化非常缓慢。叶成辉认为, 这其实是一种误会。对于基层的员工,对于比较高层的经理,这两头的变化相对比较 小,比较稳定。比如说一名普通员工进入 IBM,做 AS/400 的销售,差不多四五年时间 都不会变化,然后,可能有机会升任一线经理。再比如亚太区的总经理,也可能好多 年不变,因为熟悉这么大区域的业务,建立起很好的客户关系,也不太容易。所以, 外界就觉得 IBM 变动缓慢。"但是,在 IBM 矩阵内部的变化还是很快的。中间层的经 理人员差不多一两年就要变化工作,或者变化老板,变化下属,这样就促使整个组织 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向前发展。"叶成辉说,"我在 IBM 公司 10 多年,换了 10 多位老 板。每一位老板都有不同的长处,从他们那里我学到了很多。其实,IBM 的每一位员 工都会有这样的幸运。"矩阵组织结构是有机的,既能够保证稳定地发展,又能保证 组织内部的变化和创新。所以,IBM 公司常常流传着一句话:换了谁也无所谓。 摘自 HRM 案例库 【思考题】 结合本案例材料,谈谈矩阵型组织结构的优缺点及克服其缺点的办法。 沃里科公司的第二个春天 1983 年 11 月 3 日,美国《纽约时报》在商业版上,刊出一篇题为《日本人管 理好了一家美国的工厂》的长篇报道,在美国企业界引起轰动。 由美国沃里科公司管理了 15 年的弗里斯特市电视机厂,是著名的希尔斯公司 的协作厂家。该厂生产的电视机多由希尔斯公司经销。这家电视机厂一度曾有员工
案例库 案例 CASE 2000人,无论从产值、规模、还是职工数量上来说,都是阿肯色州弗里斯特市的重要 企业,在当地的企业界中举足轻重。 但是沃里科公司由于管理不善,屡屡出现质量问题,致使弗里斯特市电视机 厂陷入重重困境。厂里生产的电视机居然有10%过不了本厂的质检关,必须返修才能 出厂。销出的电视机由于质量不佳,使用户怨声载道,造成产品大量积压 工厂的财政状况难以为继。不得已厂方只能大量裁员,职工人数减少了3/4, 只剩下500人。此举一出,人心大乱,工人们更是无心生产,工厂到了几乎倒闭的地 作为销售商,希尔斯公司对弗里斯特市电视机厂的产品质量大为恼火,大量 返修的电视机不仅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更是败坏了希尔斯的声誉。看到电视机厂 片混乱的景象,希尔斯公司又为它的前途而担忧 为了扭转厂方的不利局面,由希尔斯公司出面派人前往日本的电器制造业中 心一一大阪,邀请久负盛名的日本三洋公司,购买弗里斯特市电视机厂的股权,并进 一步利用日本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来领导这家工 洋电器公司对希尔斯的建议迅速做出反应。1976年12月,三洋公司开始大 规模购入弗里斯特市电视机厂的股份,并取得了对该厂的控股权。1977年1月,三洋 公司派出了大批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接管了弗里斯特市电视机厂 日本人到达目的地后,马上发现他们面临着双重困难。一方面,同日本工人 比起来,美国工人的劳动纪律性差,生产效率低,因此生产出的产品质量差;另一方 面,工厂中的工人乃至整个城市的居民,并不十分欢迎日本人的到来,战后形成的对 日本人的轻视和不满情绪,仍在起作用 显然,日本管理人员无法采用在日本惯于使用的管理方法。除了文化和习惯 方面的因素外,还有民族感情方面的问题。然而,生产效率必须提高,产品质量必须 改善 三洋公司总经理井植聪,对派去的日本人员约法在先:要融入到当地的大众 生活中去,参加当地的社会事务,不要把自己圈在一个"小东京里,重要的是要打破 民族间的隔膜 日本管理人员到达弗里斯特市后,先后办三件事,令美国人大开眼界 日本管理人员没有先采取什么严厉的措施,相反,他们首先邀请电视机厂的 所有员工聚会一次,大家坐在一起喝咖啡,吃炸面包圈。 然后,又赠送给每个工人一台半导体收音机。这时,日本经理对大家说,厂
2000 人,无论从产值、规模、还是职工数量上来说,都是阿肯色州弗里斯特市的重要 企业,在当地的企业界中举足轻重。 但是沃里科公司由于管理不善,屡屡出现质量问题,致使弗里斯特市电视机 厂陷入重重困境。厂里生产的电视机居然有 10%过不了本厂的质检关,必须返修才能 出厂。销出的电视机由于质量不佳,使用户怨声载道,造成产品大量积压。 工厂的财政状况难以为继。不得已厂方只能大量裁员,职工人数减少了 3/4, 只剩下 500 人。此举一出,人心大乱,工人们更是无心生产,工厂到了几乎倒闭的地 步。 作为销售商,希尔斯公司对弗里斯特市电视机厂的产品质量大为恼火,大量 返修的电视机不仅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更是败坏了希尔斯的声誉。看到电视机厂一 片混乱的景象,希尔斯公司又为它的前途而担忧。 为了扭转厂方的不利局面,由希尔斯公司出面派人前往日本的电器制造业中 心一一大阪,邀请久负盛名的日本三洋公司,购买弗里斯特市电视机厂的股权,并进 一步利用日本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来领导这家工厂。 三洋电器公司对希尔斯的建议迅速做出反应。1976 年 12 月,三洋公司开始大 规模购入弗里斯特市电视机厂的股份,并取得了对该厂的控股权。1977 年 1 月,三洋 公司派出了大批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接管了弗里斯特市电视机厂。 日本人到达目的地后,马上发现他们面临着双重困难。一方面,同日本工人 比起来,美国工人的劳动纪律性差,生产效率低,因此生产出的产品质量差;另一方 面,工厂中的工人乃至整个城市的居民,并不十分欢迎日本人的到来,战后形成的对 日本人的轻视和不满情绪,仍在起作用。 显然,日本管理人员无法采用在日本惯于使用的管理方法。除了文化和习惯 方面的因素外,还有民族感情方面的问题。然而,生产效率必须提高,产品质量必须 改善。 三洋公司总经理井植聪,对派去的日本人员约法在先:要融入到当地的大众 生活中去,参加当地的社会事务,不要把自己圈在一个"小东京"里,重要的是要打破 民族间的隔膜。 日本管理人员到达弗里斯特市后,先后办三件事,令美国人大开眼界。 日本管理人员没有先采取什么严厉的措施,相反,他们首先邀请电视机厂的 所有员工聚会一次,大家坐在一起喝咖啡,吃炸面包圈。 然后,又赠送给每个工人一台半导体收音机。这时,日本经理对大家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