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105102 课程名称:区域规划 英文名称:Regional planning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学时:32 学 分:2 用对象: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地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专业必修课程,运用经济学、地理学、管理学 等相关学科的理论讲述区域规划的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基本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区 域规划的基本概念,区域规划的基础理论体系,区域分析,区域规划的基本内容,区 域规划方法论及风域规划编制。 Regional planning is a basic specialized course of geographic,economic and so on.It elaborates the basic theories,basic contents,basic methods of regional planning,taking economic geographic and administrative as its theoretical system.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course include:the basic ideals,basic theoretical system,regional analysis,basic contents, and basic methods of regional planning.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地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专业必修课程,通过系统学习,掌握以下基本 的知识内容:区域规划的基本概念,区域规划的基础理论体系,区域分析,区域规划 的基本内容,区域规划方法论及区域规划编制。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经济规划、区域规 划、城市规划、土地规划、旅游规划的实践工作打下理论基础。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区域规划的有关概念、区域规划的内容与任务。 2熟悉区域规划的产生与发展、区域规划的类型体系与内容体系。 3.了解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国民经济规划等其他规划的关系
1 《区域规划》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105102 课程名称:区域规划 英文名称:Regional planning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学 时:32 学 分:2 适用对象: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地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专业必修课程,运用经济学、地理学、管理学 等相关学科的理论讲述区域规划的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基本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区 域规划的基本概念,区域规划的基础理论体系,区域分析,区域规划的基本内容,区 域规划方法论及区域规划编制。 Regional planning is a basic specialized course of geographic, economic and so on. It elaborates the basic theories, basic contents, basic methods of regional planning, taking economic geographic and administrative as its theoretical system. 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course include: the basic ideals, basic theoretical system, regional analysis, basic contents, and basic methods of regional planning.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地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专业必修课程,通过系统学习,掌握以下基本 的知识内容:区域规划的基本概念,区域规划的基础理论体系,区域分析,区域规划 的基本内容,区域规划方法论及区域规划编制。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经济规划、区域规 划、城市规划、土地规划、旅游规划的实践工作打下理论基础。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区域规划的有关概念、区域规划的内容与任务。 2.熟悉区域规划的产生与发展、区域规划的类型体系与内容体系。 3.了解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国民经济规划等其他规划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区域的概念和区域划分 1、主要内容 (1)区域的概念 (2)区域的划分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区域、均质区域和枢纽区域的概念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 第二节区域研究与区域科学 1、主要内容 (1)区域研究的意义 (2)区域科学的性质 (3)区域科学研究内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区域科学研究的内容。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和掌握。 第三节区域发展与区域研究的新特点 1、主要内容 (1)改变区域资源的观念 (2)扩大区域研究范围与视角 (3)确立可持续发展思想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区域研究新热点。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
2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区域的概念和区域划分 1、主要内容 (1)区域的概念 (2)区域的划分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区域、均质区域和枢纽区域的概念。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 第二节 区域研究与区域科学 1、主要内容 (1)区域研究的意义 (2)区域科学的性质 (3)区域科学研究内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区域科学研究的内容。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和掌握。 第三节 区域发展与区域研究的新特点 1、主要内容 (1)改变区域资源的观念 (2)扩大区域研究范围与视角 (3)确立可持续发展思想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区域研究新热点。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
第四节区域规划与区域分析 1、主要内容 (1)区域规划发展历程 (2)区域分析发展历程 (3)区域分析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4)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 (5)区域分析方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区域规划和分析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和掌握。 (三)思考与实践 1解释下列概念:区域、区域分析、区域规划、区域研究 2.试述区域规划的类型体系与内容体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运用多媒体进行讲授。 (五)课程思政设计 1.课程思政点 (1)讲授区域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新特点。 (2)讲授区域分析与规划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应用与作用。 2.课程目标 (1)培养学生探索区域研究未知、追求区域规划真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感悟中国未来发展必须遵循的科学理念、指导思想和行动方向。 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自然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和自然资源评价主要内容。 2.了解自然资源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自然资源评价原则。 3
3 第四节 区域规划与区域分析 1、主要内容 (1)区域规划发展历程 (2)区域分析发展历程 (3)区域分析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4)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 (5)区域分析方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区域规划和分析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和掌握。 (三)思考与实践 1.解释下列概念:区域、区域分析、区域规划、区域研究 2.试述区域规划的类型体系与内容体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运用多媒体进行讲授。 (五)课程思政设计 1.课程思政点 (1)讲授区域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新特点。 (2)讲授区域分析与规划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应用与作用。 2.课程目标 (1)培养学生探索区域研究未知、追求区域规划真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感悟中国未来发展必须遵循的科学理念、指导思想和行动方向。 第二章 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自然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和自然资源评价主要内容。 2.了解自然资源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自然资源评价原则
3.了解自然资源承载力内涵、特性和评价方法。 4.了解区域自然资源及其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理论,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自然资源评价和承载力 1、主要内容 (1)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其特性 (2)自然资源评价原则 (3)自然资源评价内容与方法 (4)自然资源承载力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自然资源和承载力的概念、自然资源评价内容。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和掌握。 第二节自然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主要内容 (1)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物质基础 (2)自然资源数量影响区域发展规模 (3)自然资源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经济效益 (4)自然资源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自然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 第三节资源环境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1、主要内容 区域自然资源及其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理论。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4 3.了解自然资源承载力内涵、特性和评价方法。 4.了解区域自然资源及其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理论。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自然资源评价和承载力 1、主要内容 (1)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其特性 (2)自然资源评价原则 (3)自然资源评价内容与方法 (4)自然资源承载力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自然资源和承载力的概念、自然资源评价内容。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和掌握。 第二节 自然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主要内容 (1)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物质基础 (2)自然资源数量影响区域发展规模 (3)自然资源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经济效益 (4)自然资源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自然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 第三节 资源环境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1、主要内容 区域自然资源及其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理论。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可持续发展理论、阳光经济、生态学理论、生态与环境经济学理论、区域生态 补偿理论。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 (三)思考与实践 1自然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2.自然资源评价主要内容。 3.自然资源承载力的内涵。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运用多媒体进行讲授,课堂讨论。 (五)课程思政设计 1课程思政点 (1)讲授化石燃料、水和土壤等不可再生资源的重要性 (2)讲授自然资源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3)讲授自然资源评价的原则。 2.课程目标 (1)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守护自然资源。 (2)认识中国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 (3)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作风。 第三章区域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分析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区域历史基础分析主要内容。 2.掌握区域文化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3掌握人口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4.掌握区域人口劳动力分析基本方法。 5.了解政策和制度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
5 可持续发展理论、阳光经济、生态学理论、生态与环境经济学理论、区域生态 补偿理论。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 (三)思考与实践 1.自然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2.自然资源评价主要内容。 3.自然资源承载力的内涵。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运用多媒体进行讲授,课堂讨论。 (五)课程思政设计 1.课程思政点 (1)讲授化石燃料、水和土壤等不可再生资源的重要性。 (2)讲授自然资源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3)讲授自然资源评价的原则。 2.课程目标 (1)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守护自然资源。 (2)认识中国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 (3)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作风。 第三章 区域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分析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区域历史基础分析主要内容。 2.掌握区域文化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3.掌握人口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4.掌握区域人口劳动力分析基本方法。 5.了解政策和制度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