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95702 课程名称:传播学 英文名称:Communication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 时:32 分:2 适用对象: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简介 《传播学》是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之一,主要作用是向学生传授传 播学方面的有关理论知识以及帮助学生掌握传播学的相关应用,使其今后更好的从事 相关方面工作。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介绍传播学的基本概念、传播的功能、传播学 的发展等理论知识,以及介绍传播学的重要分支领域,如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 传播、组织传播及大众传播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研究成果,使学生具备运用传播学的基 本原理及方法解释现象、分析与研究问题的基本能力。 Communication is a course for the MICE economy and management major.It aims to teach students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communication and to help the students master the related application method in order to prepare them better for the related work in their future career.The main contents include:the concepts of communication.the function and aims of communication,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of communication,some inportant research areas of communication such as intrapersonal communication,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group communication, organization communication and mass communication.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为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要求学生从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 物主义的立场出发,正确认识人类社会传播发生与发展的历史与规律:系统理解和掌 握大众传播学的基本概念:系统理解和掌握大众传播学基础理论内容,包括传播的 般原理以及关于大众传播者、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播的受众、大众传播的效果、大 众传播的内容、大众传播活动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的基本理论;掌握研究和分析大众 传播活动的基本方法,具备运用所学知识、理论和方法对大众传播活动进行分析研究
1 《传播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95702 课程名称:传播学 英文名称:Communication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 时:32 学 分:2 适用对象: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简介 《传播学》是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之一,主要作用是向学生传授传 播学方面的有关理论知识以及帮助学生掌握传播学的相关应用,使其今后更好的从事 相关方面工作。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介绍传播学的基本概念、传播的功能、传播学 的发展等理论知识,以及介绍传播学的重要分支领域,如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 传播、组织传播及大众传播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研究成果,使学生具备运用传播学的基 本原理及方法解释现象、分析与研究问题的基本能力。 Communication is a course for the MICE economy and management major. It aims to teach students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communication and to help the students master the related application method in order to prepare them better for the related work in their future career. The main contents include: the concepts of communication, the function and aims of communic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of communication, some inportant research areas of communication such as intrapersonal communicatio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group communication, organization communication and mass communication.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为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要求学生从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 物主义的立场出发,正确认识人类社会传播发生与发展的历史与规律;系统理解和掌 握大众传播学的基本概念;系统理解和掌握大众传播学基础理论内容,包括传播的一 般原理以及关于大众传播者、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播的受众、大众传播的效果、大 众传播的内容、大众传播活动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的基本理论;掌握研究和分析大众 传播活动的基本方法,具备运用所学知识、理论和方法对大众传播活动进行分析研究
的初步能力,并帮助学生理解信息传播中真实性的重要性和媒体使用过程中信息筛选 的必要性,使学生具备更佳的媒介素养,能自觉抵御不良信息的侵蚀,并在未来形成 诚信服务、德才兼修的职业素养。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传播与传播学 (一)目的与要求 1.重点掌握传播的含义。 2.一般掌握传播学的来源、先驱、创始人,激发奋勇当先的爱国主义热 情。 3.了解传播学派。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传播无处不在 1.主要内容 1)介绍传播产生于人类生存的需要 2)传播行为是人类的一种基本行动 3)传播与人类社会同时产生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理解传播的起源 第二节传播之学 1.主要内容 1)学科概述 2)传播学三大来源 3)传播学四大先驱 4)传播学创始人 5)传播学两大学派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传播学概念 2)传播学三大来源 3)传播学四大先驱 4)传播学创始人 5)传播学两大学派 3.问题与应用 思考传播学产生于20世纪西方的历史根源,从而激发学生奋勇当先 的爱国主义热情。 第三节传播的定义 2
2 的初步能力,并帮助学生理解信息传播中真实性的重要性和媒体使用过程中信息筛选 的必要性,使学生具备更佳的媒介素养,能自觉抵御不良信息的侵蚀,并在未来形成 诚信服务、德才兼修的职业素养。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传播与传播学 (一)目的与要求 1.重点掌握传播的含义。 2.一般掌握传播学的来源、先驱、创始人,激发奋勇当先的爱国主义热 情。 3.了解传播学派。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传播无处不在 1. 主要内容 1) 介绍传播产生于人类生存的需要 2) 传播行为是人类的一种基本行动 3) 传播与人类社会同时产生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理解传播的起源 第二节 传播之学 1. 主要内容 1) 学科概述 2) 传播学三大来源 3) 传播学四大先驱 4) 传播学创始人 5) 传播学两大学派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 传播学概念 2) 传播学三大来源 3) 传播学四大先驱 4) 传播学创始人 5) 传播学两大学派 3. 问题与应用 思考传播学产生于 20 世纪西方的历史根源,从而激发学生奋勇当先 的爱国主义热情。 第三节 传播的定义
1.主要内容 介绍传播学的多种定义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传播学定义 第四节人类传播的演进 1.主要内容 1)介绍演进过程分段 2)介绍演进规律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演进规律 (三)思考与实践 观察传播的生活应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取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使用多媒体教学手 第二章传播的过程与模式 (一)目的与要求 .重点掌握传播的模式。 2.一般掌握传播学的过程要素。 3.了解传播模式的评价,从模式变更的学习中了解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传播的过程要素 1.主要内容 介绍传播的过程要素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模式、传播者、受传者、信息、媒体、编码、译码、噪声、反馈、效 果 第二节传播的模式 1.主要内容 1)模式的概念、功能、种类 2)介绍传播学的模式方法 3)介绍传播过程的基本模式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亚里士多德模式 3
3 1. 主要内容 介绍传播学的多种定义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传播学定义 第四节 人类传播的演进 1. 主要内容 1) 介绍演进过程分段 2) 介绍演进规律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演进规律 (三)思考与实践 观察传播的生活应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取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使用多媒体教学手 段。 第二章 传播的过程与模式 (一)目的与要求 1.重点掌握传播的模式。 2.一般掌握传播学的过程要素。 3.了解传播模式的评价,从模式变更的学习中了解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传播的过程要素 1. 主要内容 介绍传播的过程要素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模式、传播者、受传者、信息、媒体、编码、译码、噪声、反馈、效 果 第二节 传播的模式 1. 主要内容 1) 模式的概念、功能、种类 2) 介绍传播学的模式方法 3) 介绍传播过程的基本模式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 亚里士多德模式
2)线性模式 3)双向循环模式 4)社会系统模式 从模式变更的学习中了解传播学者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3.问题与应用 为什么说模式方法是传播学最富有特点的方法之一? (三)思考与实践 传播模式的归纳与探索。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取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使用多媒体教学手 段。 第三章内向传播和人际传播 (一)目的与要求 1.重点掌握内向传播和人际传播的概念 2.一般堂握内向和人际传播的特点。 3.了解内向和人际传播的过程,从人际传播角度了解礼貌与和谐社会的 关系。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内向传播 1.主要内容 1)内向传播的概念 2)内向传播的特点 3)内向传播过程 4)相关研究介绍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内向传播的概念 2)内向传播的特点 第二节人际传播 1.主要内容 1)概念与特点 2)形式与优缺点 3)动机与功能 4)影响人际传播的因素 5)相关研究介绍 4
4 2) 线性模式 3) 双向循环模式 4) 社会系统模式 从模式变更的学习中了解传播学者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3. 问题与应用 为什么说模式方法是传播学最富有特点的方法之一? (三)思考与实践 传播模式的归纳与探索。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取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使用多媒体教学手 段。 第三章 内向传播和人际传播 (一)目的与要求 1.重点掌握内向传播和人际传播的概念。 2.一般掌握内向和人际传播的特点。 3.了解内向和人际传播的过程,从人际传播角度了解礼貌与和谐社会的 关系。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内向传播 1. 主要内容 1) 内向传播的概念 2) 内向传播的特点 3) 内向传播过程 4) 相关研究介绍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 内向传播的概念 2) 内向传播的特点 第二节 人际传播 1. 主要内容 1) 概念与特点 2) 形式与优缺点 3) 动机与功能 4) 影响人际传播的因素 5) 相关研究介绍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概念与特点 2)形式与优缺点 3)动机与功能 (三)思考与实践 观察内向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生活应用,从人际传播角度了解礼貌与和谐社会 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取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使用多媒体教学手 段。 第四章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 (一)目的与要求 1.重点掌握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的概念。 2.一般掌握群体和组织传播的传播机制。 3.了解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和组织传播的层面与网络。从流言案例的 学习中培育学生诚信服务的职业素养。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群体传播 1.主要内容 1)基本问题 概念 群体本质特征 功能 种类 传播网络 2)群体的传播行为 3)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 引入流言案例的介绍,帮助学生理解信息传播中真实性的重要性,从 而帮助培育学生诚信服务的职业素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群体传播概 2)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 3.问题与应用 如何借助群体传播机制开展会展营销? 5
5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 概念与特点 2) 形式与优缺点 3) 动机与功能 (三)思考与实践 观察内向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生活应用,从人际传播角度了解礼貌与和谐社会 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取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使用多媒体教学手 段。 第四章 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 (一)目的与要求 1.重点掌握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的概念。 2.一般掌握群体和组织传播的传播机制。 3.了解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和组织传播的层面与网络。从流言案例的 学习中培育学生诚信服务的职业素养。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群体传播 1. 主要内容 1) 基本问题 概念 群体本质特征 功能 种类 传播网络 2) 群体的传播行为 3) 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 引入流言案例的介绍,帮助学生理解信息传播中真实性的重要性,从 而帮助培育学生诚信服务的职业素养。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 群体传播概念 2) 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 3. 问题与应用 如何借助群体传播机制开展会展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