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北联后大学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课程编号:813136英文名称:ProductionPlanningandMaterialsControl学时:32课程属性:必修课学分:2先修课程:管理学、运筹学、技术经济、物流管理适用专业:物流工程一、课程简介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是物流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它以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生产运作过程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地介绍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跟踪先进生产技术与管理模式的最新发展,提高学生在生产管理方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为将来从事企业生产管理实践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注意培养学生熟练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主要运用讲授、课堂讨论、启发式等方法进行教学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教学环节课程安排讲课习题课讨论课实验课上机其它合计29332(一)课程内容-
1 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 课程编号:813136 英文名称:Production Planning and Materials Control 学 时:32 课程属性:必修课 先修课程:管理学、运筹学、技术经济、物流管理 学分:2 适用专业:物流工程 一、课程简介 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是物流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一门实践性 较强的课程。它以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生产运作过程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地介绍 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跟踪先进生产技术与管理模式的最 新发展,提高学生在生产管理方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为将 来从事企业生产管理实践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通过各 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注意 培养学生熟练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主要运用讲 授、课堂讨论、启发式等方法进行教学。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教 学 环 节 课 程 安 排 讲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上机 其它 合计 29 3 32 (一)课程内容
历北联后大学第一章:生产管理导论(学时数:授课2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1.1生产与生产系统包括生产概念的演变,生产管理的目标;生产系统的构成,生产活动过程福生产系统构成要素,生产系统的绩效评价。1.2生产计划与控制生产计划,包括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生产控制的内容、程序功能。1.3企业竞争力与生产战略市场竞争战略与生产运作战略,包括市场竞争战略的类型,产品和服务对生产系统的要求生产运作战略的内容,总体战略、产品或服务的选择开发和设计。1.4现代生产管理面临的问题2.能力培养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课程有概念性的了解,掌握生产计划的类型,对企业竞争战略和生产运作战略有初步的认识。3.教学方法本章主要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重点】从时间上划分生产计划的方法,及短期、中期、长期计划所包含的类型。【难点】无2
2 第一章:生产管理导论(学时数:授课 2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 知识掌握 1.1 生产与生产系统 包括生产概念的演变,生产管理的目标;生产系统的构成,生产活动过程, 生产系统构成要素,生产系统的绩效评价。 1.2 生产计划与控制 生产计划,包括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生产控制的内容、程序、 功能。 1.3 企业竞争力与生产战略 市场竞争战略与生产运作战略,包括市场竞争战略的类型,产品和服务对生 产系统的要求;生产运作战略的内容,总体战略、产品或服务的选择开发和设计。 1.4 现代生产管理面临的问题 2. 能力培养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课程有概念性的了解,掌握 生产计划的类型,对企业竞争战略和生产运作战略有初步的认识。 3. 教学方法 本章主要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 【重点】 从时间上划分生产计划的方法,及短期、中期、长期计划所包含的类型。 【难点】 无
西北联启后大学第二章:生产计划过程与生产类型(学时数:授课2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1.1生产过程的概念与划分生产过程的概念、划分;生产过程的时间组成;影响生产流程设计的因素。1.2生产类型的概念与划分生产类型的概念;生产类型的划分,包括按产品需求特性划分、按生产方法和工艺流程划分、按生产稳定性和重复性划分。1.3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空间组织的概念;空间组织原则;空间组织的基本要求;均衡生产的评价指标。1.4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顺序移动、平行移动、平行顺序移动的时间组织方式;三种移动方式的比较;选择零件移动方式需考虑的因素。2.能力培养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产过程与生产类型的概念及划分方式,重点掌握三种空间组织原则及其评价指标、时间组织下三种移动方式的零件加工周期。3.教学方法本章主要采用讲授法、演示法、课堂练习法进行教学【重点】生产过程的概念,生产类型划分方法,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原则及其优缺点,生产过程时间组织三种移动方式下加工周期的计算。3
3 第二章:生产计划过程与生产类型(学时数:授课 2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 知识掌握 1.1 生产过程的概念与划分 生产过程的概念、划分;生产过程的时间组成;影响生产流程设计的因素。 1.2 生产类型的概念与划分 生产类型的概念;生产类型的划分,包括按产品需求特性划分、按生产方法 和工艺流程划分、按生产稳定性和重复性划分。 1.3 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 空间组织的概念;空间组织原则;空间组织的基本要求;均衡生产的评价指 标。 1.4 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 顺序移动、平行移动、平行顺序移动的时间组织方式;三种移动方式的比较; 选择零件移动方式需考虑的因素。 2. 能力培养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产过程与生产类型的概念及划分方式,重点 掌握三种空间组织原则及其评价指标、时间组织下三种移动方式的零件加工 周期。 3. 教学方法 本章主要采用讲授法、演示法、课堂练习法进行教学。 【重点】 生产过程的概念,生产类型划分方法,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原则及其优缺点, 生产过程时间组织三种移动方式下加工周期的计算
杨北联后大学【难点】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原则,生产过程时间组织三种移动方式下加工周期的计算。第三章:需求预测(略)【学习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预测的含义和作用,预测的种类,影响需求预测的因素,预测的分类,预测的一般步骤,定性、定量预测方法的介绍,时间序列平滑模型,时间序列分解模型,因果模型。2.能力培养使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预测的含义、作用和种类,掌握预测的分类和一般步骤,重点掌握定量预测方法及模型。3.教学方法本单元主要采用讲授法,启发法,课堂讨论法,练习法进行教学【重点】预测的分类、步骤,定性和定量预测方法。【难点】时间序列平滑模型,包括一次指数平滑法、二次指数平滑法;时间序列分解模型;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第四章:生产系统设计(学时数:授课5学时,习题课1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1.1产品开发4
4 【难点】 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原则,生产过程时间组织三种移动方式下加工周期的计 算。 第三章:需求预测(略) 【学习目的和要求】 1. 知识掌握 预测的含义和作用,预测的种类,影响需求预测的因素,预测的分类,预测 的一般步骤,定性、定量预测方法的介绍,时间序列平滑模型,时间序列分解模 型,因果模型。 2. 能力培养 使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预测的含义、作用和种类,掌握预测的分类和一 般步骤,重点掌握定量预测方法及模型。 3. 教学方法 本单元主要采用讲授法,启发法,课堂讨论法,练习法进行教学。 【重点】 预测的分类、步骤,定性和定量预测方法。 【难点】 时间序列平滑模型,包括一次指数平滑法、二次指数平滑法;时间序列分解 模型;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 第四章:生产系统设计(学时数:授课 5 学时,习题课 1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 知识掌握 1.1 产品开发
历北联后大学产品选址;产品寿命周期;新产品开发,包括新产品开发面临的压力、新产品开发系统,新产品评价方法。1.2生产及服务设施选址选址的重要性、难度和原则;选址的影响因素;选址的一般步骤、选址方法。1.3生产及服务设施布置布置决策;典型的布置形式;布置设计。1.4流水线生产的组织设计流水线生产的发展过程;流水生产的形式;单一品种流水线的设计;多品种流水线的设计;成组技术。1.5工作设计与工作测量工作设计;工作设计与工作测量的理论基础;团队工作方式;工作测量;激励工资制。2. 能力培养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新产品开发的相关知识,生产及服务设施选址和布置的方法,了解流水线生产组织的理论知识,以及工作设计与工作测量的基本知识。3.教学方法本单元主要采用讲授法,启发法,课堂讨论法、课堂练习法进行教学。【重点】新产品开发系统、评价方法;生产及服务设施选址和布置的方法;单一品种流水线的设计,多品种流水线的设计5
5 产品选址;产品寿命周期;新产品开发,包括新产品开发面临的压力、新产 品开发系统,新产品评价方法。 1.2 生产及服务设施选址 选址的重要性、难度和原则;选址的影响因素;选址的一般步骤、选址方法。 1.3 生产及服务设施布置 布置决策;典型的布置形式;布置设计。 1.4 流水线生产的组织设计 流水线生产的发展过程;流水生产的形式;单一品种流水线的设计;多品种 流水线的设计;成组技术。 1.5 工作设计与工作测量 工作设计;工作设计与工作测量的理论基础;团队工作方式;工作测量;激 励工资制。 2. 能力培养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新产品开发的相关知识,生产及服务设施选址 和布置的方法,了解流水线生产组织的理论知识,以及工作设计与工作测量的基 本知识。 3. 教学方法 本单元主要采用讲授法,启发法,课堂讨论法、课堂练习法进行教学。 【重点】 新产品开发系统、评价方法;生产及服务设施选址和布置的方法;单一品种 流水线的设计,多品种流水线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