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2018届高三年级阶段性测评(期中)语文试卷 本试卷为闭卷笔答,答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这一点即便不是戏迷的朋友也知道。生旦净末丑, 手眼身法步,丝竹管弦鼓,唱念做打舞……中国戏曲与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 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流派繁多,魅力独特,千百年来为广大群众所喜闻 乐见。 而戏曲进校园,意义重大。“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千军万马”,戏 剧这种艺术形式吸收了诗歌、音乐、舞蹈、美术、武术等各种文化艺术之精华 展现着独特的审美风范。教育家蔡元培说过,美育是人类打开心灵窗户不可缺少 的工程。戏曲能帮助学生认识美、发现美,见证传统文化艺术的迷人风采。除了 美之外,还有真和善。岳飞戏、关公戏、包公戏、杨家将戏……很多经典曲目讲 述是非、善恶、忠奸,弘扬家国情怀、优秀品格、善良人性,传递着中华民族的 崇髙价值追求。所以,戏曲进校园,可以帮助学生陶冶情操、涵养心灵,从唱念 做打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此外,对戏曲本身而言,进校园也是圈粉良机。看过去,从城里到乡间, 处处搭台唱戏;从引车卖浆者到王公贵族、商贾文人,多是戏曲“粉丝”。比如 鲁迅不爱看戏,也难忘幼时看戏的场景。他在《社戏》里深情追忆:“真的 直到现在…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但看如今,很多剧种失宠,戏迷锐 减一一其实很多人只是缺少接触、了解的机会,而戏曲进校园让学生与戏曲文化 亲密接触,有望让更多年轻观众“路转粉”,促进传统艺术薪火相传。 不过,戏曲进校园虽易,要达成以上效果却不简单。为什么?因为校门 好进,“心门”难开,戏曲进校园的对手主要是学生的“内心戏”。很多同学 听说表演传统戏曲,直接敬而远之。在部分年轻人眼里,戏曲的表演比较“拖 沓”,而且唱词晦涩,很多人觉得无法欣赏,所以即便不要钱,也不太愿意去看。 所谓“强扭的瓜不甜”,想让每个学生每年欣赏一场戏曲,这要求戏曲 进校园时要“会玩”。比如在曲目选择上,除了针对不同学龄阶段的特点、由浅 而深,还可以提供“菜单”式服务,让学生“点菜”。当然,戏曲进校园也不能 只是观看表演,学校可以“定制”戏曲知识普及读本、引导孩子动手制作戏剧道 具、试戏服等。此外,艺术表演讲究“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其实艺术熏 陶也是如此。它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一年一两次进校园活动即便声 势再浩大,其影响力也毕竟有限。所以,比戏曲进校园更可贵的,是戏曲“在 校园。早在2014年,广州就每年开展粤剧专家授课、成立小小剧社、交流演出 等多项活动。以荔湾区三元坊小学为例,如今很多学生不仅对粤剧略知一二,有 的还学会了吹拉弹唱,能在舞台上体验跌宕的人生。 总之,戏曲进校园是弘扬传统文化、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对 学生来说,审美、情操等都是“熏”出来的,它是慢的艺术,不能急,不能“暴 饮暴食”。相信假以时日,“生旦净末丑”能觅得更多知音,戏曲进校园也能带 给人们更多惊喜 (摘编自《每年一场,全国大中小学生可免费看戏!》 1.下列关于中国戏曲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山西省太原市 2018 届高三年级阶段性测评(期中)语文试卷 本试卷为闭卷笔答,答题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这一点即便不是戏迷的朋友也知道。生旦净末丑, 手眼身法步,丝竹管弦鼓,唱念做打舞……中国戏曲与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 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流派繁多,魅力独特,千百年来为广大群众所喜闻 乐见。 而戏曲进校园,意义重大。“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千军万马”,戏 剧这种艺术形式吸收了诗歌、音乐、舞蹈、美术、武术等各种文化艺术之精华, 展现着独特的审美风范。教育家蔡元培说过,美育是人类打开心灵窗户不可缺少 的工程。戏曲能帮助学生认识美、发现美,见证传统文化艺术的迷人风采。除了 美之外,还有真和善。岳飞戏、关公戏、包公戏、杨家将戏……很多经典曲目讲 述是非、善恶、忠奸,弘扬家国情怀、优秀品格、善良人性,传递着中华民族的 崇高价值追求。所以,戏曲进校园,可以帮助学生陶冶情操、涵养心灵,从唱念 做打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此外,对戏曲本身而言,进校园也是圈粉良机。看过去,从城里到乡间, 处处搭台唱戏;从引车卖浆者到王公贵族、商贾文人,多是戏曲“粉丝”。比如 鲁迅不爱看戏,也难忘幼时看戏的场景。他在《社戏》里深情追忆:“真的,一 直到现在……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但看如今,很多剧种失宠,戏迷锐 减——其实很多人只是缺少接触、了解的机会,而戏曲进校园让学生与戏曲文化 亲密接触,有望让更多年轻观众“路转粉”,促进传统艺术薪火相传。 不过,戏曲进校园虽易,要达成以上效果却不简单。为什么?因为校门 好进,“心门”难开,戏曲进校园的对手主要是学生的“内心戏”。很多同学一 听说表演传统戏曲,直接敬而远之。在部分年轻人眼里,戏曲的表演比较“拖 沓”,而且唱词晦涩,很多人觉得无法欣赏,所以即便不要钱,也不太愿意去看。 所谓“强扭的瓜不甜”,想让每个学生每年欣赏一场戏曲,这要求戏曲 进校园时要“会玩”。比如在曲目选择上,除了针对不同学龄阶段的特点、由浅 而深,还可以提供“菜单”式服务,让学生“点菜”。当然,戏曲进校园也不能 只是观看表演,学校可以“定制”戏曲知识普及读本、引导孩子动手制作戏剧道 具、试戏服等。此外,艺术表演讲究“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其实艺术熏 陶也是如此。它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一年一两次进校园活动即便声 势再浩大,其影响力也毕竟有限。所以,比戏曲进校园更可贵的,是戏曲“在” 校园。早在 2014 年,广州就每年开展粤剧专家授课、成立小小剧社、交流演出 等多项活动。以荔湾区三元坊小学为例,如今很多学生不仅对粤剧略知一二,有 的还学会了吹拉弹唱,能在舞台上体验跌宕的人生。 总之,戏曲进校园是弘扬传统文化、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对 学生来说,审美、情操等都是“熏”出来的,它是慢的艺术,不能急,不能“暴 饮暴食”。相信假以时日,“生旦净末丑”能觅得更多知音,戏曲进校园也能带 给人们更多惊喜。 (摘编自《每年一场,全国大中小学生可免费看戏!》) 1.下列关于中国戏曲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戏曲尽管流派繁多,但作为一个艺术门类的整体,有着中华文化的独 特魅力 B.中国戏曲有着独特的审美风范,是包含诗歌在内的多种文化艺术精华的集 中展现 C.中国戏曲有着很高的价值追求,弘扬了高贵、美好的精神,是传统文化中 的经典。 D.中国戏曲的表演节奏比较慢,唱词不易理解,让部分年轻人无法欣赏,敬 而远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两个角度论证了戏曲进校园的意义,较为深入地阐述了戏曲对受众 的影响 B.文章引用蔡元培的话语,意在说明戏曲在审美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这样更 具说服力。 C.文章举出荔枝湾三元小学的事例,意在强调戏曲“在”校园比戏曲进校园 更有效果。 D.文章论证层层深入,针对戏曲进校园的不利之处,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改进 建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戏曲进校园既让学生从传统文化中获益,又让传统文化与时俱进,代代传 承行传 B.如鲁迅这般不爱看戏的人都追忆幼时看戏情景,可见戏曲在当时社会很流 C.只有让学生更多接触戏曲文化,而不只是看表演,才会让戏曲艺术薪火相 D.审美、情操的培养是慢的艺术,不能“暴饮暴食”,推动戏曲进校园也不 能急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多余一句话秋林 那天,我坐公交车去找朋友 车上人不多,但也没有空位子,有几个人还站着吊在拉手上晃来晃去。 个年轻人,干干瘦瘦的,戴个眼镜,身旁有几个大包,一看就是刚从外地来的 他靠在售票员旁边,手拿着一个地图在认真硏究着,眼不时露出茫然的神情,估 计是有点儿迷路了。 他犹豫了半天,很不好意思地问售票员:“去颐和园应该在哪儿下车 啊? 售票员是个短头发的小姑娘,正剔着指甲缝呢。她抬头看了一眼外地小 伙子说:“你坐错方向了,应该到对面往回坐。 要说这些话也没什么错了,但是售票员可没说完,她说了那多余的最后 一句话:“拿着地图都看不明白,还看个什么劲儿啊!”售票员姑娘眼皮都不抬 外地小伙儿可是个有涵养的人,他嘿嘿笑了一笑。旁边有个大爷可听不 下去了,他对外地小伙子说:“你不用往回坐,再往前坐四站换904也能到
A.中国戏曲尽管流派繁多,但作为一个艺术门类的整体,有着中华文化的独 特魅力。 B.中国戏曲有着独特的审美风范,是包含诗歌在内的多种文化艺术精华的集 中展现。 C.中国戏曲有着很高的价值追求,弘扬了高贵、美好的精神,是传统文化中 的经典。 D.中国戏曲的表演节奏比较慢,唱词不易理解,让部分年轻人无法欣赏,敬 而远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从两个角度论证了戏曲进校园的意义,较为深入地阐述了戏曲对受众 的影响。 B.文章引用蔡元培的话语,意在说明戏曲在审美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这样更 具说服力。 C.文章举出荔枝湾三元小学的事例,意在强调戏曲“在”校园比戏曲进校园 更有效果。 D.文章论证层层深入,针对戏曲进校园的不利之处,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改进 建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戏曲进校园既让学生从传统文化中获益,又让传统文化与时俱进,代代传 承。 B.如鲁迅这般不爱看戏的人都追忆幼时看戏情景,可见戏曲在当时社会很流 行。 C.只有让学生更多接触戏曲文化,而不只是看表演,才会让戏曲艺术薪火相 传。 D.审美、情操的培养是慢的艺术,不能“暴饮暴食”,推动戏曲进校园也不 能急。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多余一句话 秋林 那天,我坐公交车去找朋友。 车上人不多,但也没有空位子,有几个人还站着吊在拉手上晃来晃去。 一个年轻人,干干瘦瘦的,戴个眼镜,身旁有几个大包,一看就是刚从外地来的。 他靠在售票员旁边,手拿着一个地图在认真研究着,眼不时露出茫然的神情,估 计是有点儿迷路了。 他犹豫了半天,很不好意思地问售票员:“去颐和园应该在哪儿下车 啊?” 售票员是个短头发的小姑娘,正剔着指甲缝呢。她抬头看了一眼外地小 伙子说:“你坐错方向了,应该到对面往回坐。” 要说这些话也没什么错了,但是售票员可没说完,她说了那多余的最后 一句话:“拿着地图都看不明白,还看个什么劲儿啊!”售票员姑娘眼皮都不抬。 外地小伙儿可是个有涵养的人,他嘿嘿笑了一笑。旁边有个大爷可听不 下去了,他对外地小伙子说:“你不用往回坐,再往前坐四站换 904 也能到
要是他说到这儿也就完了那还真不错,既帮助了别人,也挽回北京人的 形象。可大爷一定要把那多余的最后一句话说完:“现在的年轻人哪,没一个有 教养的!” 站在大爷旁边的一位小姐就忍不住了:“大爷,不能说年轻人都没教养 吧,没教养的毕竟是步数嘛,您这么一说我们都成什么了!” 这位小姐穿得挺时髦,两细带子吊个小背心,脸上化着鲜艳的浓妆,头 发染成火红色。可您瞧人这话,不像没教养的人吧,跟大爷还“您”啊“您”的 谁叫她也忍不住非要说那多余的最后一句话呢:“就像您这样上了年纪看着挺慈 祥的,一肚子坏水儿的可多了呢!” 没有人出来批评一下时髦的小姐是不正常的。这不,一个中年的大姐说 了:“你这个女孩子怎么能这么跟老人讲话呢,要有点儿礼貌嘛,你对你父母也 这么说吗?” 您瞧大姐批评得多好!把女孩子爹妈一抬出来,女孩子立刻就不吭声了。 要说这会儿就这么结了也就算了,可大姐的“多余的最后一句话”还没说呢: “瞧你那样,估计你父母也管不了你。打扮得跟鸡似的!” 后面的事大家就可想而知了,简单地说,出人命的可能都有。这么吵着 闹着,车可就到站了。车门一开,售票员小姑娘说:“都别吵了,该下的赶快下 车吧,别把自己正事儿给耽误了 当然,她没忘了把最后一句多余的话给说出来:“要吵统统都给我下车 吵去,不下去我车可不走了啊!烦不烦啊!” 烦不烦?烦!不仅她烦,所有乘客都烦了!整个车厢这可叫炸了窝了。 骂售票员的,骂外地小伙子的,骂时髦小姐的,骂中年大姐的,骂天气的,骂自 个儿孩子的。真是人声鼎沸,甭提多热闹了 那个外地小伙子一直没说话,估计受不了了,大叫一声:“都别吵了! 都是我的错,我自个儿没看好地图,让大家跟着生一肚子气!大家就算给我面子, 都别吵了行吗?” 声音很快平息下来,但你们不要忘了,外地小伙子的多余的最后一句还 没说呢:“早知道北京人都是这么一群不讲理的王八蛋,我还不如不来呢!” 想知道事情最后的结果吗 我那天的事情没有办成,大伙儿先被带到公安局录了口供,然后到医院 外科把头上的伤给处理了一下。我头上的伤是在混战中被售票员小姑娘用票匣子 给砸的。你们可别认为我参与了他们打架,我是去劝架来着。我呼吁他们都冷静 点儿,有话好好说。 我多余的最后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不就是售票员说话不得体吗?你们 就当她是个傻瓜,和她计较什么呢?”(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有几个人还站着吊在拉手上晃来晃去”,能够表现出乘坐公交 车时乘客无聊的心态,为下面的争吵埋下了伏笔 B.小说中的人物基本上前一句是好话,后一句却引入反感,这说明人们既有 讲理的一面,也有修养缺失的一面。 C.小说情节并不复杂,以对话为主,也有少许议论,中间穿插人物外貌、神 情、动作等措写,突出了不同人物的身份特点 D.“我”本是旁观者,而在结尾的时候也成为事件的参与者,读来既在意料 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既幽默有趣,又引人深思
要是他说到这儿也就完了那还真不错,既帮助了别人,也挽回北京人的 形象。可大爷一定要把那多余的最后一句话说完:“现在的年轻人哪,没一个有 教养的!” 站在大爷旁边的一位小姐就忍不住了:“大爷,不能说年轻人都没教养 吧,没教养的毕竟是步数嘛,您这么一说我们都成什么了!” 这位小姐穿得挺时髦,两细带子吊个小背心,脸上化着鲜艳的浓妆,头 发染成火红色。可您瞧人这话,不像没教养的人吧,跟大爷还“您”啊“您”的。 谁叫她也忍不住非要说那多余的最后一句话呢:“就像您这样上了年纪看着挺慈 祥的,一肚子坏水儿的可多了呢!” 没有人出来批评一下时髦的小姐是不正常的。这不,一个中年的大姐说 了:“你这个女孩子怎么能这么跟老人讲话呢,要有点儿礼貌嘛,你对你父母也 这么说吗?” 您瞧大姐批评得多好!把女孩子爹妈一抬出来,女孩子立刻就不吭声了。 要说这会儿就这么结了也就算了,可大姐的“多余的最后一句话”还没说呢: “瞧你那样,估计你父母也管不了你。打扮得跟鸡似的!” 后面的事大家就可想而知了,简单地说,出人命的可能都有。这么吵着 闹着,车可就到站了。车门一开,售票员小姑娘说:“都别吵了,该下的赶快下 车吧,别把自己正事儿给耽误了。” 当然,她没忘了把最后一句多余的话给说出来:“要吵统统都给我下车 吵去,不下去我车可不走了啊!烦不烦啊!” 烦不烦?烦!不仅她烦,所有乘客都烦了!整个车厢这可叫炸了窝了。 骂售票员的,骂外地小伙子的,骂时髦小姐的,骂中年大姐的,骂天气的,骂自 个儿孩子的。真是人声鼎沸,甭提多热闹了! 那个外地小伙子一直没说话,估计受不了了,大叫一声:“都别吵了! 都是我的错,我自个儿没看好地图,让大家跟着生一肚子气!大家就算给我面子, 都别吵了行吗?” 声音很快平息下来,但你们不要忘了,外地小伙子的多余的最后一句还 没说呢:“早知道北京人都是这么一群不讲理的王八蛋,我还不如不来呢!” 想知道事情最后的结果吗? 我那天的事情没有办成,大伙儿先被带到公安局录了口供,然后到医院 外科把头上的伤给处理了一下。我头上的伤是在混战中被售票员小姑娘用票匣子 给砸的。你们可别认为我参与了他们打架,我是去劝架来着。我呼吁他们都冷静 一点儿,有话好好说。 我多余的最后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不就是售票员说话不得体吗?你们 就当她是个傻瓜,和她计较什么呢?”(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开头“有几个人还站着吊在拉手上晃来晃去”,能够表现出乘坐公交 车时乘客无聊的心态,为下面的争吵埋下了伏笔。 B.小说中的人物基本上前一句是好话,后一句却引入反感,这说明人们既有 讲理的一面,也有修养缺失的一面。 C.小说情节并不复杂,以对话为主,也有少许议论,中间穿插人物外貌、神 情、动作等措写,突出了不同人物的身份特点。 D.“我”本是旁观者,而在结尾的时候也成为事件的参与者,读来既在意料 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既幽默有趣,又引人深思
5.从小说中看,你觉得造成“多余一句话”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 (5分) 小说情节中每当事情要解决时却被“多余一句话”所打破,这样安排有什么 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中国快递进入“单日亿件时代”!市场规模自2014年起稳居世界第 国家邮政局近日公布的2017年上半年快递行业运行情况让不少人激动了一回。 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我国已常态化进入单日快递亿件时代。从2012年的56.9 亿件到2016年的312.8亿件,再到2017年上半年就已达173.2亿件。 不仅快递业务量持续髙速増长,中国的快递服务时限水平也基本保持平 稳上升趋势,全程时限处于58-60小时,72小时准时率从2012年的72,4%提升 到2016年的75.53%;距离在1000公里以下的快件中,有84.62%能在48小时 内送达。此外,快递申诉率更是创下历史新低,上半年全国快递服务有效申诉率 为百万分之6.6,同比减少3.9个点。 (摘自王钟毅、郝斐然、王若蕾《中国快递进入“单日亿件时代”市场 规模世界第一》) 材料二: 高速发展的现代物流业,呼唤更精细的现代治理,而法治无疑是不可或 缺的重要一环。近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快递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根 据相关规定,“收寄快件未査验寄件人身份并登记身份信息,或者发现寄件人提 供身份信息不实仍予收寄”,快递公司就要遭罚 个产业遭遇的问题,不是靠行业自律或市场竞争就能完全得以解决, 尤其离不开法律法规的规范约束。条例重点关注物品寄送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 直击快递业发展的隐患和瓶颈。要落实“妥善保管用户信息等电子数据,定期销 毁快递运单”,既需要整个快递业为数据“加把锁”,也呼唤管理部门在监管上 “站好岗”。从数据流通环节看,只有尽快实现信息数据的“总对总”共享,才 能确保实名信息数据在快递公司总部与邮政总局之间单向封闭流动。 其实,从手工分拣到快递机器人,从几日达到当日达,国内快递业从未 停止自我升级的步伐;从一家独大到多家放开经营,行业改革一直在路上。只不 过,当一个行业的发展速度远超人们的预期之时,注定要求治理的脚步也相应加 快 (摘自何鼎鼎《加速补齐快递业的治理短板》) 材料三 (资料来源于高健《中国快递行业结构性分析》) 材料四:
5.从小说中看,你觉得造成“多余一句话”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 (5 分) 6.小说情节中每当事情要解决时却被“多余一句话”所打破,这样安排有什么 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中国快递进入“单日亿件时代”!市场规模自 2014 年起稳居世界第一! 国家邮政局近日公布的 2017 年上半年快递行业运行情况让不少人激动了一回。 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我国已常态化进入单日快递亿件时代。从 2012 年的 56.9 亿件到 2016 年的 312.8 亿件,再到 2017 年上半年就已达 173.2 亿件。 不仅快递业务量持续高速增长,中国的快递服务时限水平也基本保持平 稳上升趋势,全程时限处于 58-60 小时,72 小时准时率从 2012 年的 72,4%提升 到 2016 年的 75.53%;距离在 1000 公里以下的快件中,有 84. 62%能在 48 小时 内送达。此外,快递申诉率更是创下历史新低,上半年全国快递服务有效申诉率 为百万分之 6.6,同比减少 3.9 个点。 (摘自王钟毅、郝斐然、王若蕾《中国快递进入“单日亿件时代”市场 规模世界第一》) 材料二: 高速发展的现代物流业,呼唤更精细的现代治理,而法治无疑是不可或 缺的重要一环。近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快递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根 据相关规定,“收寄快件未查验寄件人身份并登记身份信息,或者发现寄件人提 供身份信息不实仍予收寄”,快递公司就要遭罚。 一个产业遭遇的问题,不是靠行业自律或市场竞争就能完全得以解决, 尤其离不开法律法规的规范约束。条例重点关注物品寄送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 直击快递业发展的隐患和瓶颈。要落实“妥善保管用户信息等电子数据,定期销 毁快递运单”,既需要整个快递业为数据“加把锁”,也呼唤管理部门在监管上 “站好岗”。从数据流通环节看,只有尽快实现信息数据的“总对总”共享,才 能确保实名信息数据在快递公司总部与邮政总局之间单向封闭流动。 其实,从手工分拣到快递机器人,从几日达到当日达,国内快递业从未 停止自我升级的步伐;从一家独大到多家放开经营,行业改革一直在路上。只不 过,当一个行业的发展速度远超人们的预期之时,注定要求治理的脚步也相应加 快。 (摘自何鼎鼎《加速补齐快递业的治理短板》) 材料三: (资料来源于高健《中国快递行业结构性分析》) 材料四:
邮政普遍服务业务下滑已是大势所趋,而快递业务则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作为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邮政普遍服务是邮政发展的立业之基 国家邮政总局发布的2015年邮政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全国函件业务 同比下滑18,3%,包裹业务同比下滑29.6%,汇兑业务同比下滑34.1%。下滑幅 度最小的是订销报纸和杂志业务,下滑幅度分别为1.7%和7.1% 注:邮政普遍服务,是国家要求邮政承担的提供普遍服务的义务,即邮 政服务网点要普及、资费要低廉、对传播文化类及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邮件要给 予优惠,并力求做到国家每个公民都能使用邮政。 (摘自《邮政普遍服务全线下滑快递业务还有机会提升5个百分点》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限缩短、准时率提高、申诉率降低是快递服务时限水平基本保持平稳上 升的表现。 B.解决快递产业遇到的问题,需要行业自律和市场竞争,也需要法律法规的 规范约束 C.要确保用户信息安全,既需要快递业为数据把关,也需要管理部门实施有 效的管理。 D.数据流通环节的安全必须实现信息数据在快递公司总部和邮政总局之间的 共享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A.中国快递业发展喜人,市场规模目前已稳居世界第一,从2017年第二 季度开始,我国快递业务量单日己达亿件,进入“单日亿件时代”。 B.从材料三可知,国有企业无论在吸纳人员就业方面还是在行业收入方面, 都高于其他四类企业,是快递业的主力军。 C.物品寄送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是限制快递业健康发展的关 键,所以受到《快递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的重点关注。 D.外资企业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它的不断壮大有利于国有企业的发 展,也有利于给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服务选择。 E.与快递业务较大增长形成对比的是,邮政普遍服务业务呈现下滑势头,说 明该业务已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被快递业取代只是时间问题 9.根据上述材料,你觉得快递业的继续发展除了法治化,还需要如何做。请概 括说明。(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虞诩字升卿,陈国武平人也。诩年十二,能通《尚书》。早孤,孝养祖 母。县举顺孙,国相奇之,欲以为吏。诩辞曰:“祖母九十,非诩不养。”相乃 止。后祖母终,服阂,辟太尉李府,拜郎中。后朝歌贼宁季等数千人攻杀长吏 屯聚连年,州郡不能禁,乃以诩为朝歌长。故旧皆吊诩曰:“得朝歌何衰!”诩 笑曰:“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及 到官,设令三科以募求壮士,自掾史以下各举所知,其攻劫者为上,伤人偷盗者
邮政普遍服务业务下滑已是大势所趋,而快递业务则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作为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邮政普遍服务是邮政发展的立业之基。 国家邮政总局发布的 2015 年邮政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5 年全国函件业务 同比下滑 18,3%,包裹业务同比下滑 29.6%,汇兑业务同比下滑 34.1%。下滑幅 度最小的是订销报纸和杂志业务,下滑幅度分别为 1.7%和 7.1%。 注:邮政普遍服务,是国家要求邮政承担的提供普遍服务的义务,即邮 政服务网点要普及、资费要低廉、对传播文化类及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邮件要给 予优惠,并力求做到国家每个公民都能使用邮政。 (摘自《邮政普遍服务全线下滑快递业务还有机会提升 5 个百分点》)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时限缩短、准时率提高、申诉率降低是快递服务时限水平基本保持平稳上 升的表现。 B.解决快递产业遇到的问题,需要行业自律和市场竞争,也需要法律法规的 规范约束。 C.要确保用户信息安全,既需要快递业为数据把关,也需要管理部门实施有 效的管理。 D.数据流通环节的安全必须实现信息数据在快递公司总部和邮政总局之间的 共享。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 A.中国快递业发展喜人,市场规模目前已稳居世界第一,从 2017 年第二 季度开始,我国快递业务量单日已达亿件,进入“单日亿件时代”。 B.从材料三可知,国有企业无论在吸纳人员就业方面还是在行业收入方面, 都高于其他四类企业,是快递业的主力军。 C.物品寄送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是限制快递业健康发展的关 键,所以受到《快递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的重点关注。 D.外资企业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它的不断壮大有利于国有企业的发 展,也有利于给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服务选择。 E.与快递业务较大增长形成对比的是,邮政普遍服务业务呈现下滑势头,说 明该业务已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被快递业取代只是时间问题。 9.根据上述材料,你觉得快递业的继续发展除了法治化,还需要如何做。请概 括说明。(4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虞诩字升卿,陈国武平人也。诩年十二,能通《尚书》。早孤,孝养祖 母。县举顺孙,国相奇之,欲以为吏。诩辞曰:“祖母九十,非诩不养。”相乃 止。后祖母终,服阂,辟太尉李府,拜郎中。后朝歌贼宁季等数千人攻杀长吏, 屯聚连年,州郡不能禁,乃以诩为朝歌长。故旧皆吊诩曰:“得朝歌何衰!”诩 笑曰:“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及 到官,设令三科以募求壮士,自掾史以下各举所知,其攻劫者为上,伤人偷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