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第二课时
7.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 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探究活动影响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可遗传的变异突变染色体变异在自然情况下,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且多数是有害的,为什么还对生物的进化有重要意义呢?例如:果蝇约有104对基因,假定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10一5,若有一个中等数量的果蝇种群(约有108个个体),那么每一代出现基因突变数是多少呢?
可遗传的变异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 影响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突变 探究活动(一) 例如:果蝇约有104对基因,假定每个基因的突变 率都是10-5,若有一个中等数量的果蝇种群(约有 108个个体),那么每一代出现基因突变数是多少呢? 在自然情况下,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且多数是 有害的,为什么还对生物的进化有重要意义呢?
在自然情况下,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且多数是有害的,为什么还对生物的进化有重要意义呢?变异是有害还是有利是绝对的吗?基因种群出现大基因多种多样产生 等位基因量的可遗传重组的基因型突变变异变异是随机的形成了进化的原材料不定向的结论: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结论: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在自然情况下,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且多数是 有害的,为什么还对生物的进化有重要意义呢? 变异是有害还是有利是绝对的吗? 基因 突变 产生 等位基因 基因 重组 多种多样 的基因型 种群出现大 量的可遗传 变异 变异是随机的 不定向的 形成了进化的原材料
(二)探究活动探究实验: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S= 5%S=95%19世纪桦尺嫂种群20世纪桦尺螨种群提出问题:种群中S基因的频率为什么越来越高?作出假设:生活环境有利于黑色桦尺生存,这种环境的选择作用使得S基因频率越来越高。即自然选择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19世纪桦尺蠖种群 20世纪桦尺蠖种群 S=5% S=95% 探究实验: 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 提出问题: 种群中S基因的频率为什么越来越高? 探究活动(二) 作出假设: 生活环境有利于黑色桦尺蠖生存,这种环境的选择作用使得 S基因频率越来越高。即自然选择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1870年桦尺的基因型频率为SS为10%,Ss为20%,ss为70%,在树干变黑的环境条件下,1使种群中浅色个体每年减少10%,黑色个体每年增加10%,几年内,桦尺种群每年的基因型频率与基因频率?第2年第3年第1年第4年SS10%11. 5%13.1%14.6%基因型Ss20%22.9%26%29.3%频率70%65. 6%SS60.9%56.1%S20%23%升高26.1%29.3%基因频率s80%77%降低73.9%70.7%结论:环境的选择作用使S基因频率越来越高,即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11 11+22+63 =11.5% 1870年桦尺蠖的基因型频率为SS为10% , Ss为20%,ss为 70%,在树干变黑的环境条件下,使种群中浅色个体每年 减少10%,黑色个体每年增加10%,几年内,桦尺蠖种群每 年的基因型频率与基因频率? 结论:环境的选择作用使S基因频率越来越高。 即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