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②解释植物向光性的原因2.过程与方法:①引导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植物的向光性实验,通过对实验和问题的讨论,逐步提高分析实验、评价实验的能力。②培养学生实验设计探究能力及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严密性。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实验的分析评价与设计,体验感知科学探究的曲折,端正科学研究的态度和形成勇于探索精神,拓展知识视野:培养逻辑思维的严密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二、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解释向光性原因(二)教学难点科学实验设计和推理的严谨性分析三、课时安排:第1课时四、教学方法:教师的启发式引导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相结合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PPT六、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教师组织和引导多媒体展示两幅图片:向光生长的植物问题:图中的植物生长方向具有什么特点?创设情景设置悬学生回答:具有向光性观看图片,思创设情境念,激发引出向光性的定义: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考并回答问导入新课题光源方向生长的现象,叫做向光性。探究的兴趣。教师提问:植物为什么具有向光性呢?要想解释这种现象,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第3章第1节的内容: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第1课时)本节聚焦:明确学习使学生明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是什么?阅读教材学目标习目标确学习目生长素是什么物质?标。什么是植物激素?(1)达尔文的实验材料:金丝雀草展示胚芽鞘图片,背景介绍:单子叶植物特别是禾1
1 第 3 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 1 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第 1 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②解释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①引导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植物的向光性实验,通过对实验和问题的讨 论,逐步提高分析实验、评价实验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实验设计探究能力及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实验的分析评价与设计,体验感知科学探究的曲折,端正科学研究的态度和形成勇 于探索精神,拓展知识视野;培养逻辑思维的严密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解释向光性原因 (二)教学难点 科学实验设计和推理的严谨性分析 三、 课时安排:第 1 课时 四、 教学方法:教师的启发式引导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相结合 五、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PPT 六、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两幅图片:向光生长的植物 问题:图中的植物生长方向具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具有向光性 引出向光性的定义: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 光源方向生长的现象,叫做向光性。 教师提问:植物为什么具有向光性呢? 要想解释这种现象,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第 3 章 第 1 节的内容: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第 1 课时) 观看图片,思 考并回答问 题 创设情景 设 置 悬 念,激发 探究的兴 趣。 明确学习 目标 本节聚焦: 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是什么? 生长素是什么物质? 什么是植物激素? 阅读教材学 习目标 使学生明 确学习目 标。 (1)达尔文的实验 材料:金丝雀虉草 展示胚芽鞘图片,背景介绍:单子叶植物特别是禾
本科植物胚芽外的锥形套装物叫胚芽鞘,它能保护生长中的胚芽。种子萌发时,胚芽鞘首先钻出地面,出土后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展示达尔文实验的示意图,解释锡箔纸,不透光。引导学生分析达尔文的四个实验,并分析实验现象:实验①:生长,向光弯曲实验②:不生长,不弯曲学生阅读教培养学生实验③:生长,不弯曲实验④:生长,向光弯曲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材相关内容,分析实验,获得实验探究一:①与②形成对照,单一变量是什么?从分析实验现达尔文的实验结果可得出什么推论?象,思考并讨结论的能力实验论问题实验探究二:③和4④比较可得出胚芽鞘的向光弯曲与什么有关?实验探究三:、③和④比较得出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哪里?发生弯曲的是哪个部位?通过以上分析,再引导学生思考: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称作什么?影响在哪里产生?胚芽鞘尖端传到了哪里?尖端以下部分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达尔文的实验结论胚芽鞘的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就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使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教师提问:这种影响究竟竞是什么呢?能不能从尖端传递到下部?詹森的实验从对实验探究这种影响能不能从尖端传递到下部?展示詹森的实验示意图,介绍琼脂的特点:易熔,可塑,的分析,物质可在琼脂中扩散而性质不变。学生认真阅训练学生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读教材内容,的推理能詹森和拜力和批判1.实验步骤怎样进行?根据问题,小尔的实验组合作讨论,性思维能2.分析实验现象,能得出什么实验结论?力,进一3.詹森实验设计的巧妙之处?回答问题步体会对拜尔的实验照实验的思想。探究影响从胚芽鞘尖端传递给下部后,为什么引起胚芽鞘弯曲生长?展示拜尔的实验示意图,分组讨论,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2
2 达尔文的 实验 本科植物胚芽外的锥形套装物叫胚芽鞘,它能保护生长 中的胚芽。种子萌发时,胚芽鞘首先钻出地面,出土后 还能进行光合作用。 展示达尔文实验的示意图,解释锡箔纸,不透光。 引导学生分析达尔文的四个实验,并分析实验现象: 实验①:生长,向光弯曲 实验②:不生长,不弯曲 实验③: 生长,不弯曲 实验④: 生长,向光弯曲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实验探究一:①与②形成对照,单一变量是什么?从 实验结果可得出什么推论? 实验探究二:③和④比较可得出胚芽鞘的向光弯曲 与什么有关? 实验探究三:①、③和④比较得出胚芽鞘感受光刺激 的部位在哪里?发生弯曲的是哪个部位? 通过以上分析,再引导学生思考:胚芽鞘尖端产生 的称作什么? 影响 在哪里产生? 胚芽鞘尖端 传到了哪里? 尖端以下部分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达尔文的实验结论 胚芽鞘的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就向下面的伸长区 传递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 因而使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 学生阅读教 材相关内容, 分析实验现 象,思考并讨 论问题 培养学生 分 析 实 验,获得 结论的能 力 詹森和拜 尔的实验 教师提问:这种影响究竟是什么呢?能不能从尖端 传递到下部? 詹森的实验 探究这种影响能不能从尖端传递到下部? 展示詹森的实验示意图,介绍琼脂的特点:易熔,可塑, 物质可在琼脂中扩散而性质不变。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怎样进行? 2.分析实验现象,能得出什么实验结论? 3.詹森实验设计的巧妙之处? 拜尔的实验 探究影响从胚芽鞘尖端传递给下部后,为什么引起 胚芽鞘弯曲生长? 展示拜尔的实验示意图,分组讨论,思考并回答下 列问题: 学生认真阅 读教材内容, 根据问题,小 组合作讨论, 回答问题 从对实验 的分析, 训练学生 的推理能 力和批判 性思维能 力,进一 步体会对 照实验的 思想
1.实验步骤怎样进行?2.分析实验现象,能得出什么实验结论?3.该实验为什么在黑暗条件下进行?根据达尔文、詹森、拜尔等一系列实验结果,能得出什么结论?尖端产生的影响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的分布不均匀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提问:究竟是不是化学物质呢?如果是,是哪种化学物质?训练学生温特的实验思考并讨论从实验现展示温特所做实验的示意图,请学生代表介绍温特实验现象和象得出结温特的实的实验步骤。学生讨论得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实验现结论论和做出验象。推测的能力根据实验现象,思考:温特的实验得出什么实验结论?生长素究竟是什么物质呢?1931年,科学家人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一一吲哚乙酸(IAA)。直到1946年,人们才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生长素,阅读教材,自主学习,思考并确认它就是IAA。展示生长素发现过程表格,总结不同时期科学家探并回答教师究所得出的结论。提出的问题。时间科学家实验结论领悟科学1880年探索的本1910年质和精1914年植物向光神。1928年性原因的生长素的确认解释通过归纳生长素发现过程,引导学生总结植物具有向光性的原因:单侧光照射尖端→尖端下部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分组讨论,归培养学生背光侧多→长得快纳总结分析归纳V人→向光弯曲生长总结的能向光侧少长得慢力生长素发现过程的总结与应用:四个“部位”:①生长素的产生部位:②作用部位3
3 1.实验步骤怎样进行? 2.分析实验现象,能得出什么实验结论? 3.该实验为什么在黑暗条件下进行? 根据达尔文、詹森、拜尔等一系列实验结果,能得 出什么结论? 尖端产生的影响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 的分布不均匀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 温特的实 验 提问:究竟是不是化学物质呢?如果是,是哪种化 学物质? 温特的实验 展示温特所做实验的示意图,请学生代表介绍温特 的实验步骤。学生讨论得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实验现 象。 根据实验现象,思考:温特的实验得出什么实验结 论? 思考并讨论 实验现象和 结论 训练学生 从实验现 象得出结 论和做出 推测的能 力 植物向光 性原因的 解释 生长素究竟是什么物质呢? 1931 年,科学家人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 效应的化学物质——吲哚乙酸(IAA)。 直到 1946 年,人们才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生长素, 并确认它就是 IAA。 展示生长素发现过程表格,总结不同时期科学家探 究所得出的结论。 时间 科学家 实验结论 1880 年 1910 年 1914 年 1928 年 生长素的确认 通过归纳生长素发现过程,引导学生总结植物具有 向光性的原因: 单侧光照射尖端 尖端下部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背光侧多 长得快 向光弯曲生长 向光侧少 长得慢 生长素发现过程的总结与应用: 四个“部位”: ①生长素的产生部位: ②作用部位; 阅读教材,自 主学习,思考 并回答教师 提出的问题。 分组讨论,归 纳总结 领悟科学 探索的本 质 和 精 神。 培养学生 分析归纳 总结的能 力
③感光部位④弯曲部位:科学家发现生长素之后,又发现了植物体内的其他阅读教材,思培养学生种类的激素,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请同学们阅读课植物激素本P48第3段,思考以下问题:考并回答问的自主学的概念题习能力①什么是植物激素?②植物体内还有那些激素呢?师生总结:回顾反思,构建知识课堂小结①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对所学知识网络,突与练习②植物向光性的原因进行再认识出教学重点③植物激素的概念和种类1、预习教材P48生长素产生、运输和分布的内容作业布置2、金版学案P41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七、板书设计第3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第1课时)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9世纪末,达尔文的实验1910年,詹森的实验1914年,拜尔的实验1928年,温特的实验1931年和1946年,科学家做的实验二、植物具有向光性的原因三、植物激素的概念和种类
4 七、板书设计 第 3 章第 1 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第 1 课时)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9 世纪末,达尔文的实验 1910 年,詹森的实验 1914 年,拜尔的实验 1928 年,温特的实验 1931 年和 1946 年,科学家做的实验 二、植物具有向光性的原因 三、植物激素的概念和种类 ③感光部位: ④弯曲部位: 植物激素 的概念 科学家发现生长素之后,又发现了植物体内的其他 种类的激素,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请同学们阅读课 本 P48 第 3 段,思考以下问题: ①什么是植物激素? ②植物体内还有那些激素呢? 阅读教材,思 考并回答问 题 培养学生 的自主学 习能力 课堂小结 与练习 师生总结: ①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②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③植物激素的概念和种类 回顾反思, 对所学知识 进行再认识 构建知识 网络,突 出教学重 点 作业布置 1、预习教材 P48 生长素产生、运输和分布的内容 2、金版学案 P41 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