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变性法 O加热; ○大幅度调节pH; ○加酒精、 丙酮等有机溶剂或表面活性剂等。 不足之处 a.加热法只适合于对热较稳定的目的产物; b.极端pH值也会导致某些目的产物失活,且要消耗大 量酸碱; c有机溶剂法通常只适用于所处理的液体数量较少的 16
16 c.变性法 加热; 大幅度调节pH; 加酒精、丙酮等有机溶剂或表面活性剂等。 不足之处 a. 加热法只适合于对热较稳定的目的产物; b. 极端pH值也会导致某些目的产物失活,且要消耗大 量酸碱; c. 有机溶剂法通常只适用于所处理的液体数量较少的 场合
d.吸附法 加入某些吸附剂或沉淀剂吸附杂蛋白质 而除去。 在四环素类抗生素中,采用黄血盐和疏酸 锌的协同作用生成亚铁氰化锌钾的胶状沉淀 来吸附蛋白质; 在枯草杆菌发酵液中,加入氯化钙和磷酸 氢二钠,两者生成庞大的凝胶,把蛋白质
17 • 加入某些吸附剂或沉淀剂吸附杂蛋白质 而除去。 o 在四环素类抗生素中,采用黄血盐和硫酸 锌的协同作用生成亚铁氰化锌钾的胶状沉淀 来吸附蛋白质; o 在枯草杆菌发酵液中,加入氯化钙和磷酸 氢二钠,两者生成庞大的凝胶,把蛋白质、 菌体及其他不溶性粒子吸附并包裹在其中除 d.吸附法
(3)有色物 质的去除 培养基本身可能带有色素,如糖蜜、玉米浸出 液等都带有颜色;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本 身也可能产生有色物质。 。 常用的脱色方法为吸附法,如活性炭吸附,树 脂吸附等 钢格树脂 -食品工业上的糖浆脱色 利用某些离子交换树脂-胶酶溶液脱色 18
18 (3)有色物 质的去除 • 培养基本身可能带有色素,如糖蜜、玉米浸出 液等都带有颜色 ;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本 身也可能产生有色物质。 • 常用的脱色方法为吸附法,如活性炭吸附,树 脂吸附等 • a.大网格树脂 -食品工业上的糖浆脱色 • b.利用某些离子交换树脂 -胶酶溶液脱色 •
7.2固液分 离技术 目的:收集胞内产物的细胞或菌体,分离除去液相,或者是 收集含生化物质的液相,分离除去固体悬浮物,如细胞、菌 体、细胞碎片、蛋白质的沉淀物和它们的絮凝体等。 ·范围:培养基、发酵液、某些中间产品和半成品。 其中发酵液由于种类多、粘度大和成分复杂,分 离最为困难。 19
19 • 范围:培养基、发酵液、某些中间产品和半成品。 其中发酵液由于种类多、粘度大和成分复杂,分 离最为困难。 7.2 固液分 离技术 目的:收集胞内产物的细胞或菌体,分离除去液相,或者是 收集含生化物质的液相,分离除去固体悬浮物,如细胞、菌 体、细胞碎片、蛋白质的沉淀物和它们的絮凝体等
·方法:分离筛、重力沉降、浮选分离、离 心分离和过滤等,其中用于发酵液固液分 离的主要是离心分离和+八高 20
20 • 方法:分离筛、重力沉降、浮选分离、离 心分离和过滤等,其中用于发酵液固液分 离的主 要是离心分离和过滤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