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专题:2010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之开放性试题 (2010·江苏省盐城市,1923,19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3题。(19分) 去远方 肖复兴 寒假的时候,儿子从美国发来一封电子邮件,告诉我利用这个假期,他要开车从他所在的北方出发 到南方去,并画出了一共要穿越11个州的路线图。刚刚出发的第三天,他在德克萨斯州的首府奥斯汀打 来电话,兴奋地对我说这里有写过《最后一片叶子》的作家欧亨利博物馆,而在昨天经过孟菲斯城时,他 参谒了摇滚歌星猫王的故居。 2我羡慕他,也支持他,年轻时就应该去远方漂泊。远方,会让他见识到他没有见到过的东西,让他 的人生半径像水一样蔓延得更宽更远。 3我想起有一年初舂的深夜,我独自一人在西柏林火车站等候换乘的火车,寂静的站台上只有寥落的 几个候车的人,其中一个像是中国人,我走过去一问,果然是,他是来接人。我们闲谈起来,知道了他是 从天津大学毕业到这里学电子的留学生。他说了这样的一句话,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多年,我依然记忆犹新 我刚到柏林的时候,兜里只剩下了10美元。”就是怀揣着仅仅的10美元,他也敢于岀来闯荡,我猜想 得到他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异国他乡,举目无亲,餐风宿露,漂泊是他的命运,也成了他的性格。 我也想起我自己,比儿子还要小的年纪,驱车北上,跑到了北大荒。自然吃了不少的苦,天寒地冻, 路远心迷,仿佛已经到了天外,漂泊的心如同断线的风筝,不知会飘落到哪里。但是,它让我见识到了那 么多的痛苦与残酷的同时,也让我触摸到了那么多美好的乡情与故人,而这一切不仅谱就了我当初青春的 谱线,也成了我今天难忘的回忆 5没错,年轻时心不安分,不知天高地厚,想入非非,把远方想像得那样好,才敢于外出漂泊。而漂 泊不是旅游,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品尝人生的多一些滋味,也绝不是如同冬天坐在暧烘烘的星巴克里啜 饮咖啡的一种味道。但是,也只有年轻时才有可能去漂泊。漂泊,需要勇气,也需要年轻的身体和想像力 便收获了只有在年轻时才能够拥有的收获,和以后你年老时的回忆。人的一生,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叫作 无愧无悔的话,在我看来,就是你的童年有游戏的欢乐,你的青春有漂泊的经历,你的老年有难忘的回忆
第五专题:2010 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之开放性试题 2. (2010·江苏省盐城市,19—23,19 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9—23 题。(19 分) 去远方 肖复兴 ○1寒假的时候,儿子从美国发来一封电子邮件,告诉我利用这个假期,他要开车从他所在的北方出发 到南方去,并画出了一共要穿越 11 个州的路线图。刚刚出发的第三天,他在德克萨斯州的首府奥斯汀打 来电话,兴奋地对我说这里有写过《最后一片叶子》的作家欧·亨利博物馆,而在昨天经过孟菲斯城时,他 参谒了摇滚歌星猫王的故居。 ○2我羡慕他,也支持他,年轻时就应该去远方漂泊。远方,会让他见识到他没有见到过的东西,让他 的人生半径像水一样蔓延得更宽更远。 ○3我想起有一年初春的深夜,我独自一人在西柏林火车站等候换乘的火车,寂静的站台上只有寥落的 几个候车的人,其中一个像是中国人,我走过去一问,果然是,他是来接人。我们闲谈起来,知道了他是 从天津大学毕业到这里学电子的留学生。他说了这样的一句话,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多年,我依然记忆犹新: “我刚到柏林的时候,兜里只剩下了 10 美元。”就是怀揣着仅仅的 10 美元,他也敢于出来闯荡,我猜想 得到他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异国他乡,举目无亲,餐风宿露,漂泊是他的命运,也成了他的性格。 ○4我也想起我自己,比儿子还要小的年纪,驱车北上,跑到了北大荒。自然吃了不少的苦,天寒地冻, 路远心迷,仿佛已经到了天外,漂泊的心如同断线的风筝,不知会飘落到哪里。但是,它让我见识到了那 么多的痛苦与残酷的同时,也让我触摸到了那么多美好的乡情与故人,而这一切不仅谱就了我当初青春的 谱线,也成了我今天难忘的回忆。 ○5没错,年轻时心不安分,不知天高地厚,想入非非,把远方想像得那样好,才敢于外出漂泊。而漂 泊不是旅游,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品尝人生的多一些滋味,也绝不是如同冬天坐在暖烘烘的星巴克里啜 饮咖啡的一种味道。但是,也只有年轻时才有可能去漂泊。漂泊,需要勇气,也需要年轻的身体和想像力, 便收获了只有在年轻时才能够拥有的收获,和以后你年老时的回忆。人的一生,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叫作 无愧无悔的话,在我看来,就是你的童年有游戏的欢乐,你的青春有漂泊的经历,你的老年有难忘的回忆
6青春,就应该像是春天里的蒲公英,即使力气单薄、个头又小、还没有能力长出飞天的翅膀,藉着 风力也要吹向远方;哪怕是飘落在你所不知道的地方,也要去闯闯未开垦的处女地。这样,你才会知道 世界不再只是一扇好看的玻璃房,你才会看见眼前不再只是一堵堵心的墙。 3我想起泰戈尔在《新月集》里写过的诗句:“只要他肯把他的船借给我…….我将带我的朋友快快乐乐 地航行于仙人世界。”那么,就把自己放逐一次吧,就借来别人的船张帆出发吧。只有年轻时去远方,才 会拥有充满泰戈尔童话般色彩的经历和收益,那不仅是他书写在心灵中的诗句,也是你镌刻在生命里的年 轮 23.细读全文,结合自己的认识,谈谈你怎样正确理解作者反复强调的“年轻时就要去远方”的观点。(4 23、年轻是就应该去远方敢敢拼,因为年轻就是资本,年轻可以张扬个性,不要让你的生命平凡,貿 下遗憾,作者旨在激励年轻人勇于开拓,去经历,去磨练,去培养自我的独立能力和奋斗能力。 3.(2010·山东省聊城市,15-20,24分) 我为什么打你全品中考网 毕淑敏 ①有一天与朋友聊天,我说,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当红卫兵,我也没打过人。我还说,我这一辈子 从没打过人……全品中考风 ②你突然插嘴说:妈妈,你经常打一个人,那就是我…… ③那一瞬屋里很静很静。那一天我继续冋客人谈了很多的话,但所有的话都心不在焉。孩子,你那固 执的一问,仿佛爬山虎无数细小的卷须,攀满我的整个心灵。面对你纯正无瑕的眼睛,我要承认:在这个 世界上,我只打过一个人。不是偶然,而是经常,不是轻描淡写,而是刻骨铭心。这个人就是你。全品中 考网 ④在你最小最小的时候,我不曾打你。你那么幼嫩,好像一粒包在荚中的青豌豆。我生怕任何一点儿 轻微地碰撞,将你稚弱的生命擦伤。我为你无日无夜地操劳,无怨无悔。面对你熟睡中像合欢一样静谧的 额头,我向上苍发誓:我要尽一个母亲所有的力量保护你,直到我从这颗星球上离开的那一天。全品中考网 ⑤你像竹笋一样开始长大。你开始淘气,开始恶作剧……对你摔破的盆碗、拆毁的玩具、遗失的钱币 污脏的衣着…我都不曾打过你。我想这对于一个正常而活泼的儿童,都像走路会跌跤一样应该原谅。全 品中考网 ⑥第一次打你的起因,已经记不清了。人们对于痛苦的记忆,总是趋向于忘记。总而言之那时你已渐 渐懂事,初步具备童年人的智慧;它混沌天真又我行我素,它狡黠异常又漏洞百出。你像一匹顽皮的小兽, 放任无羁地奔向你向往中的草原,而我则要你接受人类社会公认的法则……为了让你记住并终生遵守它 们,在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效,在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都无以建树之后,我被迫拿出最 后一件武器一一这就是殴打。 ⑦假如你去摸火,火焰灼痛你的手指,这种体验将使你一生不会再去抚摸这种橙红色抖动如绸的精灵。 孩子,我希望虚伪、懦弱、残忍、狡诈这些最肮脏的品质,当你初次与它们接触时,就感到切肤的疼痛, 第2页共38页
第 2 页 共 38 页 ○6青春,就应该像是春天里的蒲公英,即使力气单薄、个头又小、还没有能力长出飞天的翅膀,藉着 风力也要吹向远方;哪怕是飘落在你所不知道的地方,也要去闯一闯未开垦的处女地。这样,你才会知道 世界不再只是一扇好看的玻璃房,你才会看见眼前不再只是一堵堵心的墙。 ○7我想起泰戈尔在《新月集》里写过的诗句:“只要他肯把他的船借给我……我将带我的朋友快快乐乐 地航行于仙人世界。”那么,就把自己放逐一次吧,就借来别人的船张帆出发吧。只有年轻时去远方,才 会拥有充满泰戈尔童话般色彩的经历和收益,那不仅是他书写在心灵中的诗句,也是你镌刻在生命里的年 轮。 23.细读全文,结合自己的认识,谈谈你怎样正确理解作者反复强调的“年轻时就要去远方”的观点。(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年轻是就应该去远方,敢闯敢拼,因为年轻就是资本,年轻可以张扬个性,不要让你的生命平凡,留 下遗憾,作者旨在激励年轻人勇于开拓,去经历,去磨练,去培养自我的独立能力和奋斗能力。 3. (2010·山东省聊城市,15-20,24 分) 我为什么打你全品中考网 毕淑敏 ①有一天与朋友聊天,我说,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当红卫兵,我也没打过人。我还说,我这一辈子, 从没打过人……全品中考网 ②你突然插嘴说:妈妈,你经常打一个人,那就是我…… ③那一瞬屋里很静很静。那一天我继续同客人谈了很多的话,但所有的话都心不在焉。孩子,你那固 执的一问,仿佛爬山虎无数细小的卷须,攀满我的整个心灵。面对你纯正无瑕的眼睛,我要承认:在这个 世界上,我只打过一个人。不是偶然,而是经常,不是轻描淡写,而是刻骨铭心。这个人就是你。全品中 考网 ④在你最小最小的时候,我不曾打你。你那么幼嫩,好像一粒包在荚中的青豌豆。我生怕任何一点儿 轻微地碰撞,将你稚弱的生命擦伤。我为你无日无夜地操劳,无怨无悔。面对你熟睡中像合欢一样静谧的 额头,我向上苍发誓:我要尽一个母亲所有的力量保护你,直到我从这颗星球上离开的那一天。全品中考网 ⑤你像竹笋一样开始长大。你开始淘气,开始恶作剧……对你摔破的盆碗、拆毁的玩具、遗失的钱币、 污脏的衣着……我都不曾打过你。我想这对于一个正常而活泼的儿童,都像走路会跌跤一样应该原谅。全 品中考网 ⑥第一次打你的起因,已经记不清了。人们对于痛苦的记忆,总是趋向于忘记。总而言之那时你已渐 渐懂事,初步具备童年人的智慧;它混沌天真又我行我素,它狡黠异常又漏洞百出。你像一匹顽皮的小兽, 放任无羁地奔向你向往中的草原,而我则要你接受人类社会公认的法则……为了让你记住并终生遵守它 们,在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效,在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都无以建树之后,我被迫拿出最 后一件武器——这就是殴打。 ⑦假如你去摸火,火焰灼痛你的手指,这种体验将使你一生不会再去抚摸这种橙红色抖动如绸的精灵。 孩子,我希望虚伪、懦弱、残忍、狡诈这些最肮脏的品质,当你初次与它们接触时,就感到切肤的疼痛
从此与它们永远隔绝 ⑧我知道打人犯法,但这个世界给了为人父母者一项特殊的赦免一一打是爱。世人将这一份特权赋于 母亲,当我行使它的时候臂系千钧。 ⑨我谨慎地使用殴打,犹如一个穷人使用他最后的金钱。每当打你的时候,我的心都在轻轻颤抖。我 一次又一次问自己:是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不打他我还有没有其它的办法?只有当所有的努力都归 于失败,孩子,我才会举起我的手……每一次打过你之后,我都要深深地自责。假如惩罚我自身可以使你 汲取教训,孩子,我宁愿自罚,那怕它将苛烈10倍。但我知道,责罚不可以替代也无法转让,它如同饥 馑中的食品,只有你自己嚼碎了咽下去,才会成为你生命体验中的一部分。这道理可能有些深奥,也许要 到你也为人父母时,才会理解。 ⑩打人是个重体力活儿,它使人肩酸腕痛,好像徒手将一千块蜂窝煤搬上五楼。于是人们便发明了打 人的工具:戒尺、鞋底、鸡毛掸子 ⑩我从不用那些工具。打人的人用了多大的力,便是遭受到同样的反作用力,这是一条力学定律。我 愿在打你的同时,我的手指亲自承受力的反弹,遭受与你相等的苦痛。这样我才可以精确地掌握数量,不 致于失手将你打得太重。 ⑩我几乎毫不犹豫地认为:每打你一次,我感到的痛楚都要比你更为久远而悠长。 ①B重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 20.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父母打孩子行为的看法(6分) 20、一般而言,“打”源自对孩子的爱,作为孩子,应该理解;“打”是父母让孩子与“最肮脏 的品质”永远隔绝的保护措施,这是一种负责任的、深沉的爱,这样的父母应该得到尊敬。但是,有些 母不分轻軍,动辄对孩子拳脚棍棒相加,实不可取;更有甚者,假借殴打孩子宜泄情绪,则不可理喻。 4.(2010·四川省南充市,8-14,14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8-14题(共14分) 只管向前奔跑 崔修建 ①贝基拉出生在埃塞俄比亚的一个贫苦的家庭,很小的时候,他就渴望成为一名驰聘赛场的长跑健将 他时常站在训练场边,羡慕地看着运动员们训练。但极度贫寒的家境,让他自卑得有些差愧一一他不仅拿 不出训练费,连最便宜的普通跑鞋也买不起 ②那天,贝基拉不知不觉地又走到训练场边,望着跑道上那些奔跑的身影,他既羡慕又难过,心头奔 跑的热望亮起来,又暗淡下去 ③一位跨栏教练员听了贝基拉的倾诉,将他带到一组很矮的栏杆前,让他一路跑过去,他轻松地跨越一 个个栏杆:教练员又指了指那组已升高到足有1.5米的栏杆前让他再试一试。他努力了好几次,也没能 跨过去 ④这时,教练员平静地告诉他:“孩子,你刚才所说的那些困难,就像眼前的这一道道栏杆,它们会 横在每个人的面前,那些你现在跨不过去的栏杄,可以在一次次的失败后,最终跨越它们,你还可以踢翻 它们,也可以绕过它们,你只需盯准你向往的前方,只管努力地向前奔跑,相信没有什么可以拦住你的梦 ⑤教练员的一席话重新点燃了贝基拉的希望,从此,买不起跑鞋的贝基拉开始了他坚定而执著的赤脚 奔跑训练,广袤的原野、泥泞的山路、坚硬的戈壁滩上……随处可见他奔跑的身影,他已练出了一双铁脚 板。数年后,他成了埃塞俄比亚著名的马拉松运动员 ⑥1960年罗马奥运会马拉松赛场上,贝基拉一出现,便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他是唯一赤脚的运动员 在数万名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中,贝基拉为他的祖国赢得了一块沉甸甸的金牌 ⑦距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开幕还有二十多天,贝基拉动了一次手术,很多人以为他会放弃比赛。然 第3页共38页
第 3 页 共 38 页 从此与它们永远隔绝。 ⑧我知道打人犯法,但这个世界给了为人父母者一项特殊的赦免——打是爱。世人将这一份特权赋于 母亲,当我行使它的时候臂系千钧。 ⑨我谨慎地使用殴打,犹如一个穷人使用他最后的金钱。每当打你的时候,我的心都在轻轻颤抖。我 一次又一次问自己:是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不打他我还有没有其它的办法?只有当所有的努力都归 于失败,孩子,我才会举起我的手……每一次打过你之后,我都要深深地自责。假如惩罚我自身可以使你 汲取教训,孩子,我宁愿自罚,那怕它将苛烈 10 倍。但我知道,责罚不可以替代也无法转让,它如同饥 馑中的食品,只有你自己嚼碎了咽下去,才会成为你生命体验中的一部分。这道理可能有些深奥,也许要 到你也为人父母时,才会理解。 ⑩打人是个重体力活儿,它使人肩酸腕痛,好像徒手将一千块蜂窝煤搬上五楼。于是人们便发明了打 人的工具:戒尺、鞋底、鸡毛掸子…… ⑪我从不用那些工具。打人的人用了多大的力,便是遭受到同样的反作用力,这是一条力学定律。我 愿在打你的同时,我的手指亲自承受力的反弹,遭受与你相等的苦痛。这样我才可以精确地掌握数量,不 致于失手将你打得太重。 ⑫我几乎毫不犹豫地认为:每打你一次,我感到的痛楚都要比你更为久远而悠长。 ⑬重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 20.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父母打孩子行为的看法(6 分) 20、一般而言,“打”源自对孩子的爱,作为孩子,应该理解;“打”是父母让孩子与“最肮脏 的品质”永远隔绝的保护措施,这是一种负责任的、深沉的爱,这样的父母应该得到尊敬。但是,有些父 母不分轻重,动辄对孩子拳脚棍棒相加,实不可取;更有甚者,假借殴打孩子宣泄情绪,则不可理喻。 4. (2010·四川省南充市,8 一 14,14 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8 一 14 题(共 14 分) 只管向前奔跑 崔修建 ①贝基拉出生在埃塞俄比亚的一个贫苦的家庭,很小的时候,他就渴望成为一名驰聘赛场的长跑健将。 他时常站在训练场边,羡慕地看着运动员们训练。但极度贫寒的家境,让他自卑得有些差愧——他不仅拿 不出训练费,连最便宜的普通跑鞋也买不起。 ②那天,贝基拉不知不觉地又走到训练场边,望着跑道上那些奔跑的身影,他既羡慕又难过,心头奔 跑的热望亮起来,又暗淡下去。 ③一位跨栏教练员听了贝基拉的倾诉,将他带到一组很矮的栏杆前,让他一路跑过去,他轻松地跨越一 个个栏杆;教练员又指了指那组已升高到足有 1.5 米的栏杆前让他再试一试。他努力了好几次,也没能 跨过去。 ④这时,教练员平静地告诉他:“孩子,你刚才所说的那些困难,就像眼前的这一道道栏杆,它们会 横在每个人的面前,那些你现在跨不过去的栏杆,可以在一次次的失败后,最终跨越它们,你还可以踢翻 它们,也可以绕过它们,你只需盯准你向往的前方,只管努力地向前奔跑,相信没有什么可以拦住你的梦 想。” ⑤教练员的一席话重新点燃了贝基拉的希望,从此,买不起跑鞋的贝基拉开始了他坚定而执著的赤脚 奔跑训练,广袤的原野、泥泞的山路、坚硬的戈壁滩上……随处可见他奔跑的身影,他已练出了一双铁脚 板。数年后,他成了埃塞俄比亚著名的马拉松运动员。 ⑥1960 年罗马奥运会马拉松赛场上,贝基拉一出现,便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他是唯一赤脚的运动员。 在数万名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中,贝基拉为他的祖国赢得了一块沉甸甸的金牌。 ⑦距 1964 年的东京奥运会开幕还有二十多天,贝基拉动了一次手术,很多人以为他会放弃比赛。然
而,三十二岁的他不仅出现在马拉松赛场上,而且再夺金牌,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个蝉联这个项目冠军的选 手,也成为埃塞俄比亚的民族英雄。 ⑧面对蜂拥而至的记者,贝基拉激动地感慨道:“一切都很简单,只要站在跑道上,就没有什么障碍 可以拦住奔跑的雄心,就只管向前,再向前,一路向前地奔赴梦想的终点 ⑨没错,大千世界中我们每个人的面前,都可能会横着一些诸如清贫、疾病、磨难之类的障碍,只要 不失去向前奔跑的雄心,就能勇敢地跨越它们,踢翻它们,绕过它们,就会抵达梦想的前方。 4.品味选文,谈谈你对人生有何感悟。(3分) 之有理,符合题意即可(3分 6.(2010·浙江省东阳市,8-12,13分)全品中考网 2010年1月24日,星期天,杭州一个名叫山水人家的小区。宁静的小区道路两旁,停满了私家车。谁 也没有想到,平时停得好好的车,瞬间惨遭毒手,被利器划得伤痕累累。停在路边的几十辆小车,无一幸 免。粗略估计,仅这些划伤的修理费,就需要四五万元。有人报警,愤怒的车主们发誓要揪出恶意划车的 人。全品中考网 小区的监控被调了出来,从监控录像上可以看出,是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干的。大一点的像个小学生, 脚下还踩着滑板,小的估计才上幼儿园。他们一路走,一路划…这是谁家的孩子?胆子也忒大了!太没 教养了!但监控看不太清,没人认识这两个孩子。 警方开始调査。网络和第二天的报纸上,都报道了这件事。全品中考网 第二天下午,一位妇女给派出所打电话说,划伤汽车的是她的孩子 她也住在那个小区。她是第二天,才从网上看到了小区车辆被划伤的帖子,帖子中描述的两个孩子 大的很像她的孩子,而小的是她同学的孩子。当时,两个孩子下楼去玩,时间、地点、两个孩子的特征都 吻合。她赶紧跑到小区物业处,调看了监控录像,果然是她的孩子。 她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冷静下来后,她是这样处理的- 飨派出所打电话,毫不犹豫地眚诉民贅,东是息己的孩子划的,我们将承想金部责低 晚上,儿子放学回家。她问他,是不是你干的?儿子低头不说话。她对儿子说,你是男子汉,是你做 的,就要勇于担当。儿子承认,是他干的。又问他,如果你的折叠车被人划伤了,你心不心疼?儿子说 心疼。她说,你的折叠车几百元就可以买到,而人家的车,一二十万,有的甚至上百万,你说会不会心疼? 儿子向她连鞠了几个躬,说:妈妈,我错了! 她打印了一份致歉信,向所有被划伤的车主表达歉意,并表示愿意承担全部责任和修理费用。致歉信 复印了几十份,张贴在小区所有的出入口和楼梯口。全品中考网 她还联系了一家信誉很好的汽车修理厂,负责修理所有被孩子划伤的汽车 第二天、第三天,连续两个晚上,等儿子做完作业,她领着孩子,挨家挨户登门道歉。她要求,门铃 都由儿子自己来摁。这是让儿子面对错误的第一步。儿子在课余折叠了很多张纸船,上面都醒目地写着“对 不起”三个大字,他要将这只船作为礼物,送给车主们。每到一家,孩子一进门就说:“对不起,我不知道 划车的后果这么严重,请你们原谅我。”所有的车主都表示,原谅孩子 她对儿子说,叔叔阿姨都很包容,原谅了你。但是,你要记住,千万不要把别人的包容当成自己犯错 的借口,你要敢于担当,知道什么叫责任心,学会感恩 一场危机,被这位母亲成功地化解了。剑拔弩张的人们,怒气消去:一张张冰冷失望的脸,露出了笑 容。而作为犯错孩子的母亲,自始至终,她没有推卸责任,没有逃避,也没有雷霆大怒。事情圆满解决 第4页共38页
第 4 页 共 38 页 而,三十二岁 ....的他不仅..出现在马拉松赛场上,而且再夺金牌,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个蝉联这个项目冠军的选 手,也成为埃塞俄比亚的民族英雄。 ⑧面对蜂拥而至的记者,贝基拉激动地感慨道:“一切都很简单,只要站在跑道上,就没有什么障碍 可以拦住奔跑的雄心,就只管向前,再向前,一路向前地奔赴梦想的终点。” ⑨没错,大千世界中我们每个人的面前,都可能会横着一些诸如清贫、疾病、磨难之类的障碍,只要 不失去向前奔跑的雄心,就能勇敢地跨越它们,踢翻它们,绕过它们,就会抵达梦想的前方。 14.品味选文,谈谈你对人生有何感悟。(3 分) 答: 14.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即可(3 分) 6.(2010·浙江省东阳市,8-12,13 分)全品中考网 2010 年 1 月 24 日,星期天,杭州一个名叫山水人家的小区。宁静的小区道路两旁,停满了私家车。谁 也没有想到,平时停得好好的车,瞬间惨遭毒手,被利器划得伤痕累累。停在路边的几十辆小车,无一幸 免。粗略估计,仅这些划伤的修理费,就需要四五万元。有人报警,愤怒的车主们发誓要揪出恶意划车的 人。全品中考网 小区的监控被调了出来,从监控录像上可以看出,是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干的。大一点的像个小学生, 脚下还踩着滑板,小的估计才上幼儿园。他们一路走,一路划……这是谁家的孩子?胆子也忒大了!太没 教养了!但监控看不太清,没人认识这两个孩子。 警方开始调查。网络和第二天的报纸上,都报道了这件事。全品中考网 第二天下午,一位妇女给派出所打电话说,划伤汽车的是她的孩子。 她也住在那个小区。她是第二天,才从网上看到了小区车辆被划伤的帖子,帖子中描述的两个孩子, 大的很像她的孩子,而小的是她同学的孩子。当时,两个孩子下楼去玩,时间、地点、两个孩子的特征都 吻合。她赶紧跑到小区物业处,调看了监控录像,果然是她的孩子。 她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冷静下来后,她是这样处理的—— 给派出所打电话,毫不犹豫 ....地告诉民警,车是自己的孩子划的,我们将承担全部责任。 晚上,儿子放学回家。她问他,是不是你干的?儿子低头不说话。她对儿子说,你是男子汉,是你做 的,就要勇于担当。儿子承认,是他干的。又问他,如果你的折叠车被人划伤了,你心不心疼?儿子说, 心疼。她说,你的折叠车几百元就可以买到,而人家的车,一二十万,有的甚至上百万,你说会不会心疼? 儿子向她连鞠了几个躬,说:妈妈,我错了! 她打印了一份致歉信,向所有被划伤的车主表达歉意,并表示愿意承担全部责任和修理费用。致歉信 复印了几十份,张贴在小区所有的出入口和楼梯口。全品中考网 她还联系了一家信誉很好的汽车修理厂,负责修理所有被孩子划伤的汽车。 第二天、第三天,连续两个晚上,等儿子做完作业,她领着孩子,挨家挨户登门道歉。她要求,门铃 都由儿子自己来摁。这是让儿子面对错误的第一步。儿子在课余折叠了很多张纸船,上面都醒目地写着“对 不起”三个大字,他要将这只船作为礼物,送给车主们。每到一家,孩子一进门就说:“对不起,我不知道 划车的后果这么严重,请你们原谅我。”所有的车 主都表示,原谅孩子。 她对儿子说,叔叔阿姨都很包容,原谅了你。但是,你要记住,千万不要把别人的包容当成自己犯错 的借口,你要敢于担当,知道什么叫责任心,学会感恩。 一场危机,被这位母亲成功地化解了。剑拔弩张的人们,怒气消去;一张张冰冷失望的脸,露出了笑 容。而作为犯错孩子的母亲,自始至终,她没有推卸责任,没有逃避,也没有雷霆大怒。事情圆满解决
车主都很满意,更重要的是,孩子认识了错误,学会了担当,获得了原谅。我想,他这辈子都不会忘记这 次教训,但也不会在心灵上留下难以弥补的阴影 位当事车主说,孩子的妈妈这么做,我很佩服。说句实话,遇到这样的事情,不是每个家长都能处 理得这么及时,这么果断,这么勇于承担的。这位母亲,非常了不起。 作为一名旁观者,我一直通过媒体,关注着这件就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从这位母亲身上,我深深体 会到,要想我们的孩子学会担当,有责任心,我们做父母的,首先自己要敢于担当,善于担当。这,你能 够做到吗? 12.文中的母亲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具有良好教育方法的母亲在历史上很多,请写出一位,并用一句话概 括事例。(3分) 12有责任心,教子有方(从母亲自身角度和对孩子的影响两方面说即可)如盂母,岳母笔 7.(2010·甘肃省兰州市,16-20,20分)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 那一片消失了的苇塘 雷抒雁 “那一片苇塘呢?”与其说我是在问这位行路的年轻人,还不如说是在问自己。 “苇塘?”“在哪里呀?”年轻人转过头去望着那一片高高低低的房舍,像是反问,又似在寻找。没有! 连一根苇子都没有!从来就不曾有过呀? “就在这里!”我坚定地认为。我听见他嘟哝了一句:“梦话!” 梦话?是的,是梦话。50多年前,那一片茂密的苇塘还在,此后,就没有走出过我的梦境。我相信,这 位年轻人确实没有见过那片苇塘,那些茂密的青苇从来没有进入过他的梦中,没有给过他快乐和欢愉。他 的记忆里,这里从来就是房子,房子 那一片苇塘属于我,属于我的童年,是我记忆和梦境最鲜活的一部分 那是一片十多亩地面的水塘,拥挤地生满了芦苇。在大人们那里,有价值的,只是苇子;而被孩子们看作 乐园的,是那一片苇塘。每天上学,我们走过苇塘,都会放慢脚步,那些花花草草,记录着时间的变化。 过二月二,天气就暖和了。首先是苇塘里有了动静。Δ穿破陈年的枯叶、烂泥和冰水,一些锥子般尖锐 的苇芽脱颖而出。红红的芽尖,唤醒了池塘,沉寂了一冬天的苇塘开始有了生气。待苇芽蹿高,绽开一片 两片叶子的时候,整个世界便被春天占领了。耳边,整天都是鸟儿的叫声和虫子飞来飞去的嗡嗡声,大片 大片的麦田,像大地上铺展了的绸缎,在和风里柔柔地抖动。B一些早熟的花儿,抢夺时间一般,开始酝 酿花事,商量结籽儿。柳丝软软地轻拂我们的脸面,牵动我们的头发,像要告诉一些什么秘密给我们 我们采下绽开的苇叶,卷成喇叭,把那细嘴挖扁,含在嘴里,依着喇叭的粗细,吹出或粗壮或尖厉的声音: 头顶软软的柳条,也被折下来,捋去柳芽,拧成柳哨。这就有了一支青春的乐队,吹奏着春天的乐曲,吱 吱呀呀,回响在上学的路上。引得田里干活的农人 停下手里的活计,望着我们,一任欢快与希望撩拨他们沉静的心思。 第5页共38页
第 5 页 共 38 页 车主都很满意,更重要的是,孩子认识了错误,学会了担当,获得了原谅。我想,他这辈子都不会忘记这 次教训,但也不会在心灵上留下难以弥补的阴影。 一位当事车主说,孩子的妈妈这么做,我很佩服。说句实话,遇到这样的事情,不是每个家长都能处 理得这么及时,这么果断,这么勇于承担的。这位母亲,非常了不起。 作为一名旁观者,我一直通过媒体,关注着这件就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从这位母亲身上,我深深体 会到,要想我们的孩子学会担当,有责任心,我们做父母的,首先自己要敢于担当,善于担当。这,你能 够做到吗? 12.文中的母亲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具有良好教育方法的母亲在历史上很多,请写出一位,并用一句话概 括事例。(3 分) 12 有责任心,教子有方(从母亲自身角度和对孩子的影响两方面说即可)如孟母,岳母等 7.(2010·甘肃省兰州市,16—20,20 分)阅读下文,完成 16—20 题。 那一片消失了的苇塘 雷抒雁 “那一片苇塘呢?”与其说我是在问这位行路的年轻人,还不如说是在问自己。 “苇塘?”“在哪里呀?”年轻人转过头去望着那一片高高低低的房舍,像是反问,又似在寻找。没有! 连一根苇子都没有!从来就不曾有过呀? “就在这里!”我坚定地认为。我听见他嘟哝了一句:“梦话!” 梦话?是的,是梦话。50 多年前,那一片茂密的苇塘还在,此后,就没有走出过我的梦境。我相信,这 位年轻人确实没有见过那片苇塘,那些茂密的青苇从来没有进入过他的梦中,没有给过他快乐和欢愉。他 的记忆里,这里从来就是房子,房子。 那一片苇塘属于我,属于我的童年,是我记忆和梦境最鲜活的一部分。 那是一片十多亩地面的水塘,拥挤地生满了芦苇。在大人们那里,有价值的,只是苇子;而被孩子们看作 乐园的,是那一片苇塘。每天上学,我们走过苇塘,都会放慢脚步,那些花花草草,记录着时间的变化。 一过二月二,天气就暖和了。首先是苇塘里有了动静。A 穿破陈年的枯叶、烂泥和冰水,一些锥子般尖锐 的苇芽脱颖而出。红红的芽尖,唤醒了池塘,沉寂了一冬天的苇塘开始有了生气。待苇芽蹿高,绽开一片 两片叶子的时候,整个世界便被春天占领了。耳边,整天都是鸟儿的叫声和虫子飞来飞去的嗡嗡声,大片 大片的麦田,像大地上铺展了的绸缎,在和风里柔柔地抖动。B 一些早熟的花儿,抢夺时间一般,开始酝 酿花事,商量结籽儿。柳丝软软地轻拂我们的脸面,牵动我们的头发,像要告诉一些什么秘密给我们。 我们采下绽开的苇叶,卷成喇叭,把那细嘴挖扁,含在嘴里,依着喇叭的粗细,吹出或粗壮或尖厉的声音; 头顶软软的柳条,也被折下来,捋去柳芽,拧成柳哨。这就有了一支青春的乐队,吹奏着春天的乐曲,吱 吱呀呀,回响在上学的路上。引得田里干活的农人, 停下手里的活计,望着我们,一任欢快与希望撩拨他们沉静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