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考试题汇编之诗词鉴赏 2010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7、诗中“太清”的意思是 (2分) 8、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八月湖水平”写出了洞庭湖的水面平静 B、“波撼岳阳城”描写了岳阳城摇摇欲坠的景象。 C、后两联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愿望。 D、全诗委婉表达了作者希望一展才华的政治抱负 2010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7~9题。(5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7.这首诗的作者是 标题中的“乐天”是指诗人 。(2分) 8.用“/”划分下面的诗句的朗读节奏。(每句只划一处)(1分)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9.这首诗的颈联蕴涵了什么道理?(2分) 7.(2分)刘禹锡白居易(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 8.(1分)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有错该题不得分) 9.(2分)蕴含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意思对即可) 2010年浙江杭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早梅 唐 张谓 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23、对于“一树寒梅白玉条”中的“白玉条”三字,有人说不恰当,不符合梅花呈朵状的形 态特征。试谈谈你的看法。(2分) 24、“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两句语言质朴,但包含着不尽的意蕴。请作简 要赏析。(3分) 23、“白玉条”句是恰当的,因为这样更能体现梅花开得旺盛,压满枝头,同时,也能说明 诗人当时的立足点是在远处,和颔联相呼应
2010 年中考试题汇编之诗词鉴赏 2010 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 7—8 题(4 分)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7、诗中“太清”的意思是 。(2 分) 8、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八月湖水平”写出了洞庭湖的水面平静。 B、“波撼岳阳城”描写了岳阳城摇摇欲坠的景象。 C、后两联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愿望。 D、全诗委婉表达了作者希望一展才华的政治抱负。 2010 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 7~9 题。(5 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7.这首诗的作者是 ;标题中的“乐天”是指诗人 。(2 分) 8.用“/”划分下面的诗句的朗读节奏。(每句只划一处)(1 分) 巴 山 楚 水 凄 凉 地,二 十 三 年 弃 置 身。 9.这首诗的颈联蕴涵了什么道理?(2 分) 答: 7.(2 分)刘禹锡 白居易 (每空 1 分,有错该空不得分) 8.(1 分)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有错该题不得分) 9.(2 分)蕴含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意思对即可) 2010 年浙江杭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早 梅 唐 张 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注:“销”同“消”。 23、对于“一树寒梅白玉条”中的“白玉条”三字,有人说不恰当,不符合梅花呈朵状的形 态特征。试谈谈你的看法。(2 分) 24、“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两句语言质朴,但包含着不尽的意蕴。请作简 要赏析。(3 分) 23、“白玉条”句是恰当的,因为这样更能体现梅花开得旺盛,压满枝头,同时,也能说明 诗人当时的立足点是在远处,和颔联相呼应
24、这两句是写诗人的观察发现。远望寒梅,似雪非雪,迷离恍惚:定睛细看,溪畔桥边, 寒梅近水,迎风怒放。诗人的感受和发现既凸现了探索寻觅的惊喜,也烘托出早梅似玉如雪 凌寒独放的风姿。 2010年浙江衢州舟山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4分) 舟过谢潭三首(之一) (宋)杨万里 风头才北忽成南,转眼黄田到谢潭。 仿佛一峰船外影,褰帷急看紫巉岩。 【注释】①褰(qian)帏:掀起帘子 15.本诗第二句中的“转眼”与诗中▲一字相呼应,写出了▲_。(2分) 16.本诗最后一句中的“急”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15.忽船行之快(第一问答“才”也可) 16.急切、好奇、惊喜。(三点中答出两点即可) 2010年浙江温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新凉 徐玑①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注释】①徐玑:南宋时温州诗人,“永嘉四灵”之一。②田畴:田地,田野 15、本诗描绘了黄莺在初秋微凉的天气中自由翻飞 的景象。(2分) 16、“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间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2010年浙江舟山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5-24题。 (一)(4分) 舟过谢潭三首(之一) (宋)杨万里 风头才北忽成南,转眼黄田到谢潭。 仿佛一峰船外影,褰帷①急看紫巉岩。 【注释】①褰(qian)帏:掀起帘子。 15.本诗第二句中的“转眼”与诗中▲一字相呼应,写出了▲。(2分) 16.本诗最后一句中的“急”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一)(16分) 15.儿子考上大学,妻子却因病无法送他入学。我们只得让儿子单独去报到。一周后,儿子 寄回一叠发票。妻子很欣慰,我却为此大伤脑筋。(语言简洁,意思符合即可。) 16.妻子看看陪读复习,为儿子费尽心血,爱子之心令人感动。在培养过程中,她溺爱儿子 包办了除读书以外的所有事情,导致儿子脱离社会,缺乏独立能力。他认为儿子花钱解决问 题搞好关系能成大事,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三点中答出两点即可。意思符合即可。) 2010年浙江金华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4、这两句是写诗人的观察发现。远望寒梅,似雪非雪,迷离恍惚;定睛细看,溪畔桥边, 寒梅近水,迎风怒放。诗人的感受和发现既凸现了探索寻觅的惊喜,也烘托出早梅似玉如雪、 凌寒独放的风姿。 2010 年浙江衢州舟山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4 分) 舟过谢潭三首(之一) (宋)杨万里 风头才北忽成南,转眼黄田到谢潭。 仿佛一峰船外影,褰帷①急看紫巉岩。 【注释】①褰(qiān)帏:掀起帘子。 15.本诗第二句中的“转眼”与诗中 ▲ 一字相呼应,写出了 ▲ 。(2 分) 16.本诗最后一句中的“急”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 分) 15.忽 船行之快(第一问答“才”也可) 16.急切、好奇、惊喜。(三点中答出两点即可) 2010 年浙江温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新凉 徐玑①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注释】①徐玑:南宋时温州诗人,“永嘉四灵”之一。②田畴:田地,田野。 15、本诗描绘了黄莺在初秋微凉的天气中自由翻飞、 的景象。(2 分) 16、“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间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 分) 2010 年浙江舟山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三、古诗文阅读(22 分)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 15—24 题。 (一)(4 分) 舟过谢潭三首(之一) (宋)杨万里 风头才北忽成南,转眼黄田到谢潭。 仿佛一峰船外影,褰帷①急看紫巉岩。 【注释】①褰(qiān)帏:掀起帘子。 15.本诗第二句中的“转眼”与诗中 ▲ 一字相呼应,写出了 ▲ 。(2 分) 16.本诗最后一句中的“急”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 分) (一)(16 分) 15.儿子考上大学,妻子却因病无法送他入学。我们只得让儿子单独去报到。一周后,儿子 寄回一叠发票。妻子很欣慰,我却为此大伤脑筋。(语言简洁,意思符合即可。) 16.妻子看看陪读复习,为儿子费尽心血,爱子之心令人感动。在培养过程中,她溺爱儿子, 包办了除读书以外的所有事情,导致儿子脱离社会,缺乏独立能力。他认为儿子花钱解决问 题搞好关系能成大事,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三点中答出两点即可。意思符合即可。) 2010 年浙江金华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丰乐亭游春①(其一) 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注释】①此诗作于庆历七年,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的第三年。丰乐亭在琅琊山幽谷泉上 距醉翁亭不远,为欧阳修所建 15.诗歌的开头两句写了哪些景物?体现了丰乐亭景色怎样的特点?(2分) 1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5.绿树、山鸟、晴风、落花明媚 16.表达了诗人珍借春天、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2010年浙江义乌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春兴 (唐)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1.诗中 词写出了杨柳的枝繁叶茂, 词写出了梦境的一再出现 2.这首诗的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1.阴阴;又 2.思乡 2010年浙江湖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浣溪沙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注:欧阳修早年被贬颍州,晩年又隐居于此,州城西北,有一天然水泊,人称西氵 美,是当时的名胜之地。欧阳修常来此游览。六幺,为唐代琵琶曲名 15、词的上片中“逐”和“出”两个字用得极其精妙,请任选一个字进行赏析(2分) 16、词的下片描绘了一幅湖上宴乐图,从中你看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态?(2分) 15、“出”符合荡秋千时在围墙之上时隐时现的情况,暗中写出了秋千女的形象。 16、词人春日泛舟,与民同乐的愉快心情 2010年浙江东阳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古诗鉴赏(4分) 冰壶洞 明胡应麟 一线悬崖鸟道通,石床钟乳斗玲珑。 飞流万尺无人到,谁宿庐山此洞中。 24.“石床钟乳斗玲珑”中的“斗”字用的很有意思,说说你的理解。(2分) 25.诗歌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24.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钟乳的精巧美丽
丰乐亭游春①(其一) 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注释】①此诗作于庆历七年,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的第三年。丰乐亭在琅琊山幽谷泉上, 距醉翁亭不远,为欧阳修所建。[来源:学* 科*网] 15.诗歌的开头两句写了哪些景物?体现了丰乐亭景色怎样的特点?(2 分) 1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15.绿树、山鸟、晴风、落花明媚 16.表达了诗人珍惜春天、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2010 年浙江义乌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春兴 (唐)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1.诗中_____一词写出了杨柳的枝繁叶茂,____一词写出了梦境的一再出现 2.这首诗的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1.阴阴;又 2.思乡 2010 年浙江湖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浣溪沙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注:欧阳修早年被贬颍州,晚年又隐居于此,州城西北,有一天然水泊,人称西湖,风景优 美,是当时的名胜之地。欧阳修常来此游览。六幺,为唐代琵琶曲名。 15、词的上片中“逐”和“出”两个字用得极其精妙,请任选一个字进行赏析(2 分) 16、词的下片描绘了一幅湖上宴乐图,从中你看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态?(2 分) 15、“出”符合荡秋千时在围墙之上时隐时现的情况,暗中写出了秋千女的形象。 16、词人春日泛舟,与民同乐的愉快心情。 2010 年浙江东阳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古诗鉴赏(4 分) 冰壶洞 明 胡应麟 一线悬崖鸟道通,石床钟乳斗玲珑。 飞流万尺无人到,谁宿庐山此洞中。 24.“石床钟乳斗玲珑”中的“斗”字用的很有意思,说说你的理解。(2 分) 25.诗歌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 分) 24 .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钟乳的精巧美丽
25对冰壶洞瀑布磅礴气势的赞美和无人赏识的感慨 2010年山东东营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梅花 陈亮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玉笛休三弄①,东君②正主张 注释:①三弄:指笛曲名“梅花三弄”。古有笛曲谢梅花之说。②东君:司春之神。 8.诗中梅花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2分) 9.这首诗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愿望?(2分) 、阅读(共50分) 8.答案:清瘦明丽,敢为花先,传报春信,傲雪凌霜。评分:答对两点得1分,共2分。 意思对即可。 9.答案:寄寓了对梅花高洁、坚韧品格的由衷赞美之情和让梅花及其品格永留世间的愿望。 评分:情感愿望各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2010年山东济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绝句两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6.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6.答案:拟人: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的孤独和强烈的思乡之情。 评分:共3分。前一问1分,后一问2分,意思对即可 2010年四川成都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诗中“惊”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1分) 答 2.简要赏析三、四句运用修辞手法的妙处。(3分) 1、(1分)表现了作者突见春色萌芽时惊喜的心情(语意相近即可) 2、(3分)三、四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白雪描绘得美好而富有情趣,表现了它带给人 的欣喜之感。白雪等不及春色的姗姗来迟,特意穿树飞花,装点出一派春色,突出了雪通人 心的灵性。(明确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各计1分,简要赏析计1分;语意相近即 2010年四川泸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5 .对冰壶洞瀑布磅礴气势的赞美和无人赏识的感慨。 2010 年山东东营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梅 花 陈亮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玉笛休三弄①,东君②正主张。 注释:①三弄:指笛曲名“梅花三弄”。古有笛曲谢梅花之说。②东君:司春之神。 8.诗中梅花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2 分) 9.这首诗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愿望?(2 分) 二、阅读(共 50 分) 8.答案:清瘦明丽,敢为花先,传报春信,傲雪凌霜。 评分:答对两点得 1 分,共 2 分。 意思对即可。 9.答案:寄寓了对梅花高洁、坚韧品格的由衷赞美之情和让梅花及其品格永留世间的愿望。 评分:情感愿望各 1 分,共 2 分。意思对即可。 2010 年山东济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绝句两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6.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 6.答案:拟人;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的孤独和强烈的思乡之情。 评分:共 3 分。前一问 1 分,后一问 2 分,意思对即可。 2010 年四川成都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春 雪 韩 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诗中“惊”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1 分) 答: 2.简要赏析三、四句运用修辞手法的妙处。(3 分) 答: 1、(1 分)表现了作者突见春色萌芽时惊喜的心情(语意相近即可) 2、(3 分)三、四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白雪描绘得美好而富有情趣,表现了它带给人 的欣喜之感。白雪等不及春色的姗姗来迟,特意穿树飞花,装点出一派春色,突出了雪通人 心的灵性。(明确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各计 1 分,简要赏析计 1 分;语意相近即 2010 年四川泸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词,按要求答题 春光好欧阳炯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 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注释:雪坞一背阳处尚未消融的雪坡 4.词人笔下的初春有什么特点?作者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 答 5.“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中“迸”“偎”两字极妙,请任选其一简要分析。 (3分) 4.阳光(或天气)温暖,花儿芬芳,万物充满勃勃生机。(“勃勃生机”必答,1分, 其他任意答出1点得1分)表达了诗人对春天自然万物的热爱和欣喜之情。(1分)(共3分) 5.“迸”字突出了笋急于破土而出的冲劲(2分)和强劲的生命力。(1分)。“偎”字用 拟人手法,(1分)写出了花的娇美。(2分)(共3分) 2010年四川乐山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教材上有岑参的一首诗歌《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 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有同学在赏析这首诗歌时将第三句理解为“立刻就会相见了, 用不着再写信了 ①你觉得这种理解正确吗?为什么?(2分) 答 ②从诗歌赏析的角度看,那位同学的理解跟整首诗还有哪些方面不相符?(3分) ①(2分 答:不正确。这种理解,把“马上”本来的意思是“骑着马在路上”(或“骑在马上”)错 误地理解为表示“立刻”的时间副词“马上”。把表示“没有”的“无”理解为表示“用不 着”的“毋”。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骑着马走在路上突然遇见了入京使者,身边没有纸和笔 可以写信,于是就托入京使者带话给自己在京城的家人告诉他们诗人是平安的。 (注意区分答案是否能从词和词性、词组等方面进行解说,酌情给分。) ②(3分) 答:①这样的理解改变了诗歌表现的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②这样的理解不符合题意,“逢”的是入京使,而不是与家人相见。 ③这样的理解与诗歌前两句描写的伤心情感不合,既然马上就要与家人见面了,还 伤心什么呢? (上述3点,答到1点给2分,答到2点及3点都给3分。) 2010年四川南充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阅读下面一首词,按要求答题。 春光好 欧阳炯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 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注释:雪坞—背阳处尚未消融的雪坡。 4.词人笔下的初春有什么特点?作者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 分) 答: 5.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中“迸”“偎”两字极妙,请任选其一简要分析。 (3 分) 答: 4.阳光(或天气)温暖,花儿芬芳,万物充满勃勃生机。(“勃勃生机”必答,1 分, 其他任意答出 1 点得 1 分)表达了诗人对春天自然万物的热爱和欣喜之情。(1 分)(共 3 分) 5.“迸”字突出了笋急于破土而出的冲劲(2 分)和强劲的生命力。(1 分)。“偎”字用 拟人手法,(1 分)写出了花的娇美。(2 分)(共 3 分) 2010 年四川乐山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教材上有岑参的一首诗歌《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 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有同学在赏析这首诗歌时将第三句理解为“立刻就会相见了, 用不着再写信了”。 ①你觉得这种理解正确吗?为什么?(2 分) 答 : ②从诗歌赏析的角度看,那位同学的理解跟整首诗还有哪些方面不相符?(3 分) ①(2 分) 答:不正确。这种理解,把“马上”本来的意思是“骑着马在路上”(或“骑在马上”)错 误地理解为表示“立刻”的时间副词“马上”。把表示“没有”的“无”理解为表示“用不 着”的“毋”。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骑着马走在路上突然遇见了入京使者,身边没有纸和笔 可以写信,于是就托入京使者带话给自己在京城的家人告诉他们诗人是平安的。 (注意区分答案是否能从词和词性、词组等方面进行解说,酌情给分。) ②(3 分) 答:①这样的理解改变了诗歌表现的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②这样的理解不符合题意,“逢”的是入京使,而不是与家人相见。 ③这样的理解与诗歌前两句描写的伤心情感不合,既然马上就要与家人见面了,还 伤心什么呢? (上述 3 点,答到 1 点给 2 分,答到 2 点及 3 点都给 3 分。) 2010 年四川南充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