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众多。在古人心目中,塞暑、日月、男女、昼夜、表里、正反、 胜负、器白等等,均属阴阳范畴。我们甚至可以想像,倘若创 造阴阳符号的那位古人有幸活到现在,懂得今天阴电阳电, 正极、负极,正数、负数等物理数学概念,他也一定会将之纳 人这两种符号的象征类例中去。 此后,古人将这两种符号三叠而成八种不同形状的三划 线条组合体,构成不同的卦形,命为不同的卦名,并拟取不同 的象征物,其间的对应关系是: 卦形 卦名 象征物 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天地风水火山 泽 这就是“八卦”(也称“经卦”)。八卦又各具特定的象征意 义,即:乾之义为“健”坤之义为“顺”,震之义为“动”,巽(音训 xun)之义为“人”,坎之义为“陷”,离之义为“丽”(附着),艮之 义为“止”,兑之义为“说”(悦)。八卦所含这八种象征意义基 本不变,但各卦的象征物除了上表所列八种主要物象之外,尚 可依类博取。这些,本书下几章还将专题详述。 2
由于八卦的象征旨趣在六十四卦大义中得到反复印证, 因此,理解、熟悉八卦的构成形态与名义,是探讨《周易》的第 层阶梯。当然,要记住这八个复杂的卦形也不是太容易的, 好在朱熹《周易本义)卷首载有一首《八卦取象歌说 乾三连,三坤六断; 三震仰孟,≡民覆碗; 三离中虚,≡坎中满; 三兑上缺,三巽下断。 这八句,把八卦的卦形特点讲述得十分明白易懂,它说:“乾卦 是三条完整相连的线组成;坤卦是断为六截的短线组成,接卦 像仰放的罐孟艮卦像覆置的盆碗;离卦中线虚亏,坎卦中线 完整;兑卦上线缺口巽卦下线中断。根据数学的组合排列原 理两种符号(--、)三叠所成的结果,只能出现这八种卦式。 而《周易本义》附载这首歌诀,能帮助熟记八卦的卦形,初读 《周易》者务必背诵不忘。 接着古人又将八卦两两相重,于是产生了六十四种不同 形状的六划线组合体,即“六十四卦”(也称“别卦”)。每卦中 居下的三划称“下卦”(或“内卦”),居上的三划称“上卦”(或 外卦”)。六十四卦各有各的卦名及所喻示的象征涵义。其 中凡属八卦自相重成之卦,仍以八卦之本名为卦名;凡八卦交 错重成之卦,则别取一名。如两乾相重,仍名《乾》卦(),拟 取天体运行不止之象,喻示开创万物的“阳刚元气”之发展规 律;坤下离上相重则为《晋)卦(噩),拟取火在地上、如日升起 3
之象,喻示事物“晋长”之时的情状。其他诸封无不如是,均以 大划形的象征符号,反映作者对自然界、人类社会的种种认 识,喻示各种事物、现象特定的发展程序、哲学义理。六十四 卦出现的最重大作用是:形成了《周易)以阴阳线条为核心,以 八卦物象为基础的完整的符号象征体系 六十四卦的每一卦,皆有六条线条,这些线条被称为 爻”。其中阳爻(一)均以数字“九”代表,阴爻(-)均以数字 六“代表。因此,《周易》所言“九”,皆指阳爻;所言“六”皆指 阴爻。每卦六划,又有高低不等的“爻位”,自下而上,分别称 为“初位”、“二位”“三位”、“四位”、“五位”、“上位”。于是,各 卦凡是阳受(九)居此六位者依次称“初九”、“九二”、“九三” “九四”、“九五”、“上九”;凡是阴爻(六)居此大位者,依次称 “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举《乾)、 《坤》两卦为例,可以展示每卦中阴阳爻位及下卦(内卦)、上卦 (外卦)的程式: 上九 上卦 九五上新 : 上六 六五 九啁 九三 下卦 九二下奸 二二A 物九 六 乾卦 坤卦 为甚么六十四卦中每卦六爻位序均自下而上排次呢?前 人解释说这是《易》气从下生的原理。此说颇有理趣,只要我 4
们观察到一切事物均是从小及大、出低渐高、自幼而壮的发展 情实则必然对《易》卦爻序的这种排列叹为精确合理了。 写到这里,六十四卦卦形的要点已大略涉及,而必须强调 指出的是:十四卦的构成,以八卦为基础;八卦的产生,又以 阴阳爻划为根概。因此阴阳两爻,实屑《周易》六十四卦符号 系统的内核。 二)六十四封的卦爻辞 周易》“经”部分的另一方面重要内容,是六十四卦的卦 辞以及诸卦各爻的爻辞。 卦爻辞是附系于六十四卦符号下的文辞,分别表明各卦 各爻的寓意。卦辞每卦一则,总括全卦大意;爻辞每爻一则, 揭示该爻旨趣。《周易》共有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故相应 有6则卦辞、384则爻辞(因《乾)、《坤)两卦分别多出“用 九”、“用六”文辞,故有人亦将之合入爻辞计算,谓有386则文 辞)。 卦爻辞的出现,有两大意义: 其,使《周易)“经”部分成为卦形符号与语言文字有机 结合的一部特殊的哲学著作。本来,仅有六十四卦符号,不过 是一套自成象征体系的图案而已;加人文字,图文参证,则使 之具备哲理书籍的规模。 其二,使“《易》象”从隐晦的符号暗示,发展为用文字表述 的、带有一定文学性的象征形象。如果仅凭卦爻符号,一卦一 爻的内在含义未能显明;有了卦辞、爻辞的说明,则卦爻的象 征意义获得文字形式的喻示,便于读者理解
卦爻辞的基本特色是“假象喻意”,即借用人们生活中习 见常闻的物象,通过文字的具体表述,使卦形、爻形内涵的象 征旨趣更为鲜明生动。如<中孚)卦(噩),卦名“中”的意思 是“中心诚信”,九二爻以阳居下卦第二位,与上卦九五真诚相 应,象征笃实诚信的“君子”,故爻辞用髒喻性语言说道:“鸣鹤 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意思是:“鹤乌在山 阴鸣唱,其子声声应和;我有一壶美酒,愿与你共饮同乐。这 些拟取生动的事象物象来说明卦义、爻义的文辞称为“拟象 辞”。拟象辞中有不少是用韵文写成的,如上引一则甚至采用 了“比兴”的手法。所以宋代陈骙《文则)认为《周易》的文辞像 诗歌,并说有些卦爻辞足以与《诗经》相媲美,这是很正确的说 法。 卦爻辞的另一方面特色,是常用“青”、“凶”、“利”、“贞” 无咎”等词来表示该卦该爻所寓含的对事物现象或褒或贬 的义理。这些揭示利弊之词,称为“占验辞”。占验辞在《周 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中出现至多,《周易)经文因之带 有浓厚的卜筮色彩。 《周易)六十四卦经文有一定的编排次序,前三十卦(自 《乾》卦到《离)卦)为“上经”,后三十四卦(自《咸》卦至《未济》 卦)为“下经”。先秦文献(如《左传)《国语)等)所称“《周易》 者待指“经”部分。因此,当卦爻辞撰成之后,一部兼具卦形 和文辞两大要素的独特的古代哲学专著—《周易》终于以 完整的面目严密的体系出现于世流传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