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本试卷卷面满分13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30分) 、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6分) 1.下列词语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焚膏继晷(gui)佶屈聱牙(ji白)鞭辟入理魂牵梦萦 B.封妻荫子(yin)风光旖旎(ni) 变本加利饥肠漉漉 C.混淆视听(hin)不蔓不枝(man)草长莺飞锋芒必露 D.寡廉鲜耻(xin)既往不咎(ji)积铢累寸粗制滥造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分) A.在学术研讨会上,小王同学说:“我刚才那番话是抛砖引玉,下面请大家用掌 声欢迎李教授狗尾续貂。” B.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项目的要求来说不足为训,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 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 C.他对下属要求非常严格,看见别人工作不认真,就如骨鲠在喉,非要批评劝诫一 番,才觉得心里好受一些 D.由于一味赶工期,楼房的工程质量不过关,最终造成墙体坍塌的严重事故,真 是祸起萧墙。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2分) A.近代以来中国爆发了多次革命运动,其斗争之坚决,牺牲之英勇,真是可歌可 泣,彪炳千秋 B.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过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C.1915年夏,袁世凯复辟封建帝制的野心暴露无遗,连一度追随他的梁启超也 与他分道扬镳了。 D.他衣着寒酸,还不修边幅:鞋子破了也不知道补一补,有时,连两只袜子的颜 色都不一样。 二、课内文言文(每题2分,共10分) 4.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是故圣益圣(更加) B.若甚怜焉(怜悯) C.无贵无贱(无论) D.字而幼孩(养育) 5.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孔子师郯子 B.早实以蕃 吾从而师之 不抑耗其实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D.病偻,隆然伏行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故病且怠 6.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已去而复顾(连词,表顺承) 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些) C.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 D.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副 词,暂且) 7.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奉宣室以何年 以子之道,移之官理 传其事以为官戒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余嘉其能行古道
北京市 2017-2018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本试卷卷面满分 13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Ⅰ卷(30 分) 一、基础知识(每题 2 分,共 6 分) 1.下列词语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焚膏继晷(guǐ) 佶屈聱牙(jié) 鞭辟入理 魂牵梦萦 B.封妻荫子(yìn) 风光旖旎(nǐ) 变本加利 饥肠漉漉 C.混淆视听(hǔn) 不蔓不枝(màn) 草长莺飞 锋芒必露 D.寡廉鲜耻(xiǎn) 既往不咎(jiù) 积铢累寸 粗制滥造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 分) A.在学术研讨会上,小王同学说:“我刚才那番话是抛砖引玉,下面请大家用掌 声欢迎李教授狗尾续貂。” B.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项目的要求来说不足为训,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 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 C.他对下属要求非常严格,看见别人工作不认真,就如骨鲠在喉,非要批评劝诫一 番,才觉得心里好受一些。 D.由于一味赶工期,楼房的工程质量不过关,最终造成墙体坍塌的严重事故,真 是祸起萧墙。 3.下列各 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2 分) A.近代以来中国爆发了多次革命运动,其斗争之坚决,牺牲之英勇,真是可歌可 泣,彪炳千秋。 B.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过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C.1915 年夏,袁世凯复辟封建帝制的野心暴露无遗,连一度追随他的梁启超也 与他分道扬镳了。 D.他衣着寒酸,还不修边幅:鞋子破了也不知道补一补,有时,连两只袜子的颜 色都不一样。 二、课内文言文(每题 2 分,共 10 分) 4.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是故圣益圣(更加) B.若甚怜焉(怜悯) C.无贵无贱(无论) D.字而幼孩(养育) 5.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孔子师郯子 B.早实以蕃 吾从而师之 不 抑耗其实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D.病偻,隆然伏行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故病且怠 6. 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已去而复顾(连词,表顺承) 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些) C.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 D.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副 词,暂且) 7. 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奉宣室以何年 以子之道,移之官理 传其事以为官戒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余嘉其能行古道
他植者则不然 则与吾 业者其亦有类乎 8.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A.理,非吾业也 B.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 及卖果者 C.师不必贤于弟子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三、默写(每空0.5分,共14分) 9.在横线上默写原文。 (1)草枯鹰眼疾 。(王维 《观猎》) (2 ,莲动下渔舟。(王维 《山居秋瞑》) ,松下清斋折露葵。(王 维《积雨辋川庄作》) (4)兴来每独往, (王维《终南别业》 ,系马高楼垂柳边。(王维《少 年行(其一)》) (6)孰知不向边庭苦, 。(王维《少 年行(其二)》 (7)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 家傲》 ?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9) ,又岂在朝朝暮暮。(秦 观《鹊桥仙》) (10)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11) ,帘卷西风,人比黄 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12)三十功名尘与土, (岳飞《满江红》) (13)春如旧,人空瘦, (陆游《钗头凤》) (14) ,只有香如故。(陆 游《卜算子》) (15)雄州雾列, 。(王勃《滕王 阁序》) (16) ,彩彻区明 ,秋水共 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他植者则不然 则与吾 业者其亦有类乎 8.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 分) 例: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A.理,非吾业也 B.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 及卖果者 C.师不必贤于弟子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三、默写(每空 0.5 分,共 14 分) 9.在横线上默写原文。 (1)草枯鹰眼疾, 。(王维 《观猎》) (2) ,莲动下渔舟。(王维 《山居秋瞑》) (3) ,松下清斋折露葵。(王 维《积雨辋川庄作》) (4)兴来每独往, 。(王维《终南别业》) (5) ,系马高楼垂柳边。(王维《少 年行(其一)》) (6)孰知不向边庭苦, 。(王维《少 年行(其二)》) (7)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 家傲》) (8) ?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9) ,又岂在朝朝暮暮。(秦 观《鹊桥仙》) (10)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11) ,帘卷西风,人比黄 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12)三十功名尘与土, 。 (岳飞《满江红》) (13)春如旧,人空瘦, 。 (陆游《钗头凤》) (14) ,只有香如故。(陆 游 《卜算子》) (15)雄州雾列, 。(王勃《滕王 阁序》) (16) ,彩彻区明。 ,秋水共 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17)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 少 。(韩愈《师 说》 (18)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 子 ,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1⑨)古人常常借酒抒怀。李清照在《声声慢》中, ”感叹淡酒无 味,难敌冷风浸骨;范仲淹在《苏幕遮》中 借酒排遣相思,反而更增其 相思之苦。 (20)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善用灵活多变的笔法描写山容水态,如“时维九月 序属三秋。 。后两句,不囿于静 止的画面色彩,而着力表现景物的色彩变幻。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 色彩的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第Ⅱ卷(50分) 四、课外文言文(共18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 段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王子晞为尚书,寓军邠州,纵 士卒无赖。士卒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 故,戚不敢言。 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至则曰:“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 恬然。且大乱,若何?”孝德曰:“愿奉教。”太尉曰:“某为泾州,甚适,少 事;今不忍人无寇暴死,以乱天子边事。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 公之人不得害。”孝德曰:“幸甚!”如太尉请。 既署一月,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以刃刺酒翁,坏酿器,酒流沟中。太尉列 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晞一营大噪,尽甲。孝德震恐,召太尉 曰:“将奈何?”太尉曰:“无伤也!”①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 解佩刀,选老臂者一人持马,夲睎门下。甲者出,太尉笑且入曰:“杀一老卒, 何甲也?吾戴吾头来矣!”甲者愕。 晞出见太尉。太尉曰:“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今尚书恣卒为暴,乱天子 边,欲谁归罪?大乱由尚书出,人皆曰尚书倚副元帅。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 几何?”言未毕,晞再拜曰:“公幸教晞以道,恩甚大,愿奉军以从。”顾叱左 右曰:“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敢哗者死!”太尉曰:“吾未晡食,请假设草具 既食,曰:“吾疾作,愿留宿门下。”命持马者去,旦日来。遂卧军中。②睎不 解衣,戒候卒击柝卫太尉。旦,俱夲孝德所,谢不能,请改过。邠州由是无祸 (节选自《段太尉逸事状》) 【注】①汾阳王:即郭子仪。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有功,受封汾阳王,权柄隆重。 ②王子晞:汾阳王郭子仪第三子郭晞。③白孝德:邠宁节度使,段太尉上司。 10.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17)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 少, , 。(韩愈《师 说》) (18)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 子, , ,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19)古人常常借酒抒怀。李清照在《声声慢》中, “ , , ”感叹淡酒无 味,难敌冷风浸骨;范仲淹在《苏幕遮》中 “ , ”借酒排遣相思,反而更增其 相思之苦。 (20)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善用灵活多变的笔法描写山容水态,如“时维九月, 序属三秋。 , ”。后两句,不囿于静 止的画面色彩,而着力表现景物的色彩变幻。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 色彩的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第Ⅱ卷(50 分) 四、课外文言文(共 18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段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汾阳王①以副元帅居蒲。王子晞②为尚书,寓军邠州,纵 士卒无赖。士卒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邠宁节度使白孝德③以王 故,戚不敢言。 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至则曰:“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 恬然。且大乱,若何?”孝德曰:“愿奉教。”太尉曰:“某为泾州,甚适,少 事;今不忍人无寇暴死,以乱天子边事。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 公之人不得害。”孝德曰:“幸甚!”如太尉请。 既署一月,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以刃刺酒翁,坏酿器,酒流沟中。太尉列 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晞一营大噪,尽甲。孝德震恐,召太尉 曰:“将奈何?”太尉曰:“无伤也!”①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 解佩刀,选老躄者一人持马,至晞门下。甲者出,太尉笑且入曰:“杀一老卒, 何甲也?吾戴吾头来矣!”甲者愕。 晞出见太尉。太尉曰:“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今尚书恣卒为暴,乱天子 边,欲谁归罪?大乱由尚书出,人皆曰尚书倚副元帅。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 几何?”言未毕,晞再拜曰:“公幸教晞以道,恩甚大,愿奉军以从。”顾叱左 右曰:“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敢哗者死!”太尉曰:“吾未晡食,请假设草具。” 既食,曰:“吾疾作,愿留宿门下。”命持马者去,旦日来。遂卧军中。②晞不 解衣,戒候卒击柝卫太尉。旦,俱至孝德所,谢不能,请改过。邠州由是无祸。 (节选自《段太尉逸事状》) 【注】①汾阳王:即郭子仪。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有功,受封汾阳王,权柄隆重。 ②王子晞:汾阳王郭子仪第三子郭晞。 ③白孝德:邠宁节度使,段太尉上司。 10.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寓军邠州 军:驻扎 B.能为公已乱 已:已经 C.植市门外 植:竖立 D.无伤也 伤:妨害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王子晞为尚书 B.卒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 今尚书恣卒为暴 至则曰,天子以生人付公理 C.愿奉军以从 D.且大乱,若何 又以刃刺酒翁 太尉笑且入 12.下列划线句子大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白孝德虽然内心忧戚,但因为郭子仪的缘故不敢加以管束 B.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 段太尉从泾州用文书向节度使府报告,表示愿意为他出谋划策 C.晞一营大噪,尽甲 郭晞全军营都躁动起来,纷纷披上了铠甲 D.命持马者去,旦日来 郭晞喝令牵马者出去,不到第二天不能回来 13.分别概括①②处人物形象特点。(4分) 14.用斜线“/”给下面文段断句。(5分) 常人所欲在富君子所贵在德士庶人有德能保其身天子有德能保其天下无德而富 徒增其过恶重后日之祸患今日虽富岂能常保况天生民而立之君故君者所以为民 也(陆九渊《杂说》) 五、古诗词鉴赏(共10分)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15-17题。 玉楼春 [宋]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觳皱【註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穀(hu)皱:有皱褶的纱。 15.“玉楼春”,也作“木兰花”,是本词的 。(1分) 16.本词上片写景,下片言情。下片所言何情?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4分) 17.“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历来为人激赏,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5分) 六、现代文阅读(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0题。 权利的傲慢 王开岭 ①耶路撒冷有一间名叫“芬克斯”的酒吧,面积仅30平方米,却连续多年被美 国《新闻周刊》列入世界最佳酒吧的前15名。酒吧老板是个犹太人,罗斯恰尔
A. 寓军邠州 军:驻扎 B. 能为公已乱 已:已经 C. 植市门外 植:竖立 D. 无伤也 伤:妨害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王子晞为尚书 B. 卒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 今尚书恣卒为暴 至则曰,天子以生人付公理 C.愿奉军以从 D. 且大乱,若何 又以刃刺酒翁 太尉笑且入 12.下列划线句子大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 分) A. 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白孝德虽然内心忧戚,但因为郭子仪的缘故不敢加以管束 B. 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 段太尉从泾州用文书向节度使府报告,表示愿意为他出谋 划策 C. 晞一营大噪,尽甲 郭晞全军营都躁动起来,纷纷披上了铠甲 D. 命持马者去,旦日来 郭晞喝令牵马者出去,不到第二天不能回来 13.分别概括①②处人物形象特点。(4 分) 14.用斜线“/”给下面文段断句。(5 分) 常人所欲在富君子所贵在德士庶人有德能保其身天子有德能保其天下无德而富 徒增其过恶重后日之祸患今日虽富岂能常保况天生民而立之君故君者所以为民 也(陆九渊《杂说》) 五、古诗词鉴赏(共 10 分)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 15—17 题。 玉楼春 [宋]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注】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縠(hú)皱:有皱褶的纱。 15.“玉楼春”,也作“木兰花”,是本词的 。(1 分) 16. 本词上片写景,下片言情。下片所言何情?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4 分) 17.“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历来为人激赏,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5 分) 六、现代文阅读(共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8—20 题。 权利的傲慢 王开岭 ①耶路撒冷有一间名叫“芬克斯”的酒吧,面积仅 30 平方米,却连续多年被美 国《新闻周刊》列入世界最佳酒吧的前 15 名。酒吧老板是个犹太人,罗斯恰尔
斯。一天,正在中东访问的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博士来到耶路撒冷,公务结束后, 基辛格博士突然想光顾一下酒吧,朋友推荐了“芬克斯 ②博士决定亲自打电话预约,自报家门后,他以商量的口吻说:“我有10个陪 同,届时将一同前往,能否谢绝其他顾客呢?”按说,出于安全考虑,是可以理 解的,何况这样的政要造访,对一家商户来说,是求之不得的幸事。谁知老板不 识抬举,他接受了预约,但对国务卿的附加要求却不接受:“您能垂幸本店,我 深感荣耀,但因您的缘故而将他人拒之门外,我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博士几乎 怀疑耳朵听错了,气冲冲挂了电话 ③第二天傍晚,“芬克斯”的电话又响了,博士语气柔和了许多,对昨天的失礼 致歉后说,这次只带三个同伴,只订一桌,且不必谢绝其他客人。 ④“非常感谢您的诚意,但还是无法满足您。” ⑤“为什么?”博士惊愕得要跳起来。 ⑥“对不起先生,明天是礼拜六,本店例休。” ⑦“但,我后天就要离开了,您能否破一次例呢?” ⑧“作为犹太人后裔,您该知道,礼拜六是个神圣的日子,礼拜六营业,是对神 的亵渎 ⑨博士闻后,默默将电话挂上。 ⑩读完这则故事,我默然良久,为那栋叫“芬克斯”的小屋怦然心动。我想,基 辛格博士是不会轻易忘掉这件事的 ①这样的事既令人沮丧,也令人鼓舞。人人生而平等,人最重要的权利即拒绝权 力的权利……博士从这位傲慢店主身上领教到的“公民”涵义,从一份商家纪律 中感受到的“尊严”与“权利”,比那些镌刻在纪念碑、印在白皮书上的,显然 更深刻,更有分量 ⑩权利,面对权力,应该是“傲慢”的。 ⑩后来,我竟莫名地打量起它的真实性来,会有这等“傲慢”发生吗? ⑩很快我明白了,疑心完全是“以己推人”的结果。是对自己和周围不信任的结 果。是在一个完全不同的文化和制度环境中深陷太久的结果。无论地理还是灵魂, 耶路撒冷,都太遥远了,像一抹神话 ①一件小事,仔细品味却那样陌生,那般难以企及。从开始到完成,它需要一个 人“公民”意识的长期储备,需要一种对尊严和规则牢固的持有决心,需要一个 允许这种人、这种性格、这种人生一一安全、自由、稳定生长的环境…… ⑩⑥坦率地说,我对这等事发生在自己身上不抱信心。即使这个故事让我倍受激励 假如我有一间“芬克斯”,便能重复那样的“傲慢”吗?或许我陡然想对权力说 不,但该念头是否顽固到“不顾世情”“不计弹性”的地步,是否有足够的决绝 以抵御惯性的纠缠一一而绝无事后的忐忑和反悔?我真是一点信心没有。 ⑩我是我环境的产物。我的一切表现都是受环境和经验支配的,我实在拿不出 有别于他人的“异样”。 1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讲述了基辛格博士两次预订“芬克斯”遭拒的经历,写出了遭拒后基辛格 的生气、惊愕和无奈,也引出了作者对“公民”内涵的思考。 B.“芬克斯”店主拒绝为基辛格服务体现了“公民”意识,这种意识让作者感受 到“尊严”与“权利”的分量
斯。一天,正在中东访问的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博士来到耶路撒冷,公务结束后, 基辛格博士突然想光顾一下酒吧,朋友推荐了“芬克斯”。 ②博士决定亲自打电话预约,自报家门后,他以商量的口吻说:“我有 10 个陪 同,届时将一同前往,能否谢绝其他顾客呢?”按说,出于安全考虑,是可以理 解的,何况这样的政要造访,对一家商户来说,是求之不得的幸事。谁知老板不 识抬举,他接受了预约,但对国务卿的附加要求却不接受:“您能垂幸本店,我 深感荣耀,但因您的缘故而将他人拒之门外,我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博士几乎 怀疑耳朵听错了,气冲冲挂了电话。 ③第二天傍晚,“芬克斯”的电话又响了,博士语气柔和了许多,对昨天的失礼 致歉后说,这次只带三个同伴,只订一桌,且不必谢绝其他客人。 ④“非常感谢您的诚意,但还是无法满足您。” ⑤“为什么?”博士惊愕得要跳起来。 ⑥“对不起先生,明天是礼拜六,本店例休。” ⑦“但,我后天就要离开了,您能否破一次例呢?” ⑧“作为犹太人后裔,您该知道,礼拜六是个神圣的日子,礼拜六营业,是对神 的亵渎。” ⑨博士闻后,默默将电话挂上。 ⑩读完这则故事,我默然良久,为那栋叫“芬克斯”的小屋怦然心动。我想,基 辛格博士是不会轻易忘掉这件事的。 ⑪这样的事既令人沮丧,也令人鼓舞。人人生而平等,人最重要的权利即拒绝权 力的权利……博士从这位傲慢店主身上领教到的“公民”涵义,从一份商家纪律 中感受到的“尊严”与“权利”,比那些镌刻在纪念碑、印在白皮书上的,显然 更深刻,更有分量。 ⑫权利,面对权力,应该是“傲慢”的。 ⑬后来,我竟莫名地打量起它的真实性来,会有这等“傲慢”发生吗? ⑭很快我明白了,疑心完全是“以己推人”的结果。是对自己和周围不信任的结 果。是在一个完全不同的文化和制度环境中深陷太久的结果。无论地理还是灵魂, 耶路撒冷,都太遥远了,像一抹神话。 ⑮一件小事,仔细品味却那样陌生,那般难以企及。从开始到完成,它需要一个 人“公民”意识的长期储备,需要一种对尊严和规则牢固的持有决心,需要一个 允许这种人、这种性格、这种人生——安全、自由、稳定生长的环境…… ⑯坦率地说,我对这等事发生在自己身上不抱信心。即使这个故事让我倍受激励, 假如我有一间“芬克斯”,便能重复那样的“傲慢”吗?或许我陡然想对权力说 不,但该念头是否顽固到“不顾世情”“不计弹性”的地步,是否有足够的决绝 以抵御惯性的纠缠——而绝无事后的忐忑和反悔?我真是一点信心没有。 ⑰我是我环境的产物。我的一切表现都是受环境和经 验支配的,我实在拿不出 有别于他人的“异样” 。 1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讲述了基辛格博士两次预订“芬克斯”遭拒的经历,写出了遭拒后基辛格 的生气、惊愕和无奈,也引出了作者对“公民”内涵的思考。 B.“芬克斯”店主拒绝为基辛格服务体现了“公民”意识,这种意识让作者感受 到“尊严”与“权利”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