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20082009学年度高三年级月考 语文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面各组词语,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A.啜泣(chuo)福祉(zhi) 钉扣子(dng) B.叨扰(do)肯綮(qing)锱铢必较(zi) C.焙茗(bei)茶坊(fong 量入为出( liang) D.神祗(q1)翘首(qio) 没死以闻(mb) 2.下面各组词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斧正流水帐标新立异珠联璧合 B.痼习跆拳道措手不及自明得意 C.乖戾势力眼苦思冥想删烦就简 D.贵冠冷不防矫往过正凭心而论 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1)事发当日,看守所民警值班期间未认真履行看管职责,_离岗,外出吃饭,造 成在押人员脱管。 2)许多造纸厂将废水直接排放到了淮河,淮河水变得又黑又臭,导致许多水生动植物 大量减少, (3)少女眉如远山,目如秋水,粉面纯白,唇如朱点。那是一种的美。着粉则太 白,施朱则太赤:这是容貌:增之一分则长,减之一分则短:这是身材 A.擅自甚至恰到好处 B.私自甚至恰如其分 C.擅自直至恰如其分 D.私自直至恰到好处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予友苏子美之亡后四年,始得其平生文章遗稿于太子太傅杜公之家,而集录之,以为十 卷。孑美,杜氏婿也,遂以其集归之,而告于公曰:“斯文,金玉也。弃掷埋没粪土,不能 销蚀。其见遗于一时,必有收而宝之于后世者。虽其埋没而未出,其精气光怪已能常自发见 而物亦不能掩也。故方其摈斥摧挫、流离穷厄之时,文章已自行于天下,虽其怨家仇人,及 尝能出力而挤之死者,至其文章,则不能少毁而掩蔽之也。凡人之情,忽近而贵远,子美屈 于今世犹若此,其伸于后世宜如何也!公其可无恨。” 予尝考前世文章政理之盛衰而怪唐太宗致治几乎三王之盛而文章不能革五代之余习
北京市东城区 2008—2009 学年度高三年级月考 语 文 试 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 50 分) 一、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下面各组词语,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 A.啜.泣(chuò) 福祉.(zhǐ) 钉.扣子(dīng) B.叨.扰(dāo) 肯綮.(qìng) 锱.铢必较(zī) C.焙.茗(bèi) 茶坊.(fāng) 量.入为出(liàng) D.神祗.(qí) 翘.首(qiào) 没.死以闻(mò) 2.下面各组词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斧正 流水帐 标新立异 珠联璧合 B.痼习 跆拳道 措手不及 自明得意 C.乖戾 势力眼 苦思冥想 删烦就简 D.贵冠 冷不防 矫往过正 凭心而论 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事发当日,看守所民警值班期间未认真履行看管职责, 离岗,外出吃饭,造 成在押人员脱管。 (2)许多造纸厂将废水直接排放到了淮河,淮河水变得又黑又臭,导致许多水生动植物 大量减少, 灭绝。 (3)少女眉如远山,目如秋水,粉面纯白,唇如朱点。那是一种 的美。着粉则太 白,施朱则太赤:这是容貌;增之一分则长,减之一分则短:这是身材。 A.擅自 甚至 恰到好处 B.私自 甚至 恰如其分 C.擅自 直至 恰如其分 D.私自 直至 恰到好处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6—10 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予友苏子美之亡后四年,始得其平生文章遗稿于太子太傅杜公之家,而集录之,以为十 卷。子美,杜氏婿也,遂以其集归之,而告于公曰:“斯文,金玉也。弃掷埋没粪土,不能 销蚀。其见遗于一时,必有收而宝之于后世者。虽其埋没而未出,其精气光怪已能常自发见, 而物亦不能掩也。故方其摈斥摧挫、流离穷厄之时,文章已自行于天下,虽其怨家仇人,及 尝能出力而挤之死者,至其文章,则不能少毁而掩蔽之也。凡人之情,忽近而贵远,子美屈 于今世犹若此,其伸于后世宜如何也!公其可无恨。” 予尝考前世文章政理之盛衰,而怪.唐太宗致治几乎三王之盛,而文章不能革五代之余习
后百有余年,韩、李之徒出,然后元和之文始复于古。唐衰兵乱,又百余年而圣宋兴,天下 一定,晏然无事。又几百年,而古文始盛于今。自古治时少而乱时多。幸时治矣,文章或不 能纯粹,或迟久而不相及。何其难之若是欤?岂非难得其人欤?苟一有其人,又幸而及出于 治世,世其可不为之贵重而爱惜之欤?嗟吾子美,以一酒食之过,至废为民而流落以死。此 其可以叹息流涕。 子美之齿少于予,而予学古文反在其后。天圣之间,予举进士于有司,见时学者务以言 语声偶擿裂,号为“时文”,以相夸尚。而子美独与其兄才翁及穆参军伯长,作为古歌诗杂 文,时人颇共非笑之,而子美不顾也。其后天子患时文之弊,下诏书讽勉学者以近古,由是 其风渐息,而学者稍趋于古焉。独子美为于举世不为之时,其始终自守,不牵世俗趋舍,可 谓特立之士也 子美官至大理评事、集贤校理而废,后为湖州长史以卒,享年四十有一。其状貌奇伟, 望之昂然,而即之温温,久而愈可爱慕。其材虽高,而人亦不甚嫉忌,其击而去之者,意不 在子美也。虽与子美同时饮酒得罪之人,多一时之豪俊,亦被收采,进显于朝廷。而子美独 不幸死矣,岂非其命也?悲夫! (取材于欧阳修《苏氏文集序》)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怪唐太宗致治几乎三王之盛 怪:感到奇怪 B.韩、李之徒出 徒:徒弟,弟子 C.子美之齿少于予 齿:岁数,年龄 D.下诏书讽勉学者以近古 近:接近,学习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以一酒食之过 此其可以叹息流涕也 B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予举进士于不司 D 而子美独不幸死矣 不拘于时,学于余 序八州而朝同列 8.下列语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语句的意思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予)遂以其集归之 B.弃掷埋没(于)粪土 C.时人颇共非笑(之) D.其始终自守,(然)不牵世俗趋舍
后百有余年,韩、李之徒.出,然后元和之文始复于古。唐衰兵乱,又百余年而圣宋兴,天下 一定,晏然无事。又几百年,而古文始盛于今。自古治时少而乱时多。幸时治矣,文章或不 能纯粹,或迟久而不相及。何其难之若是欤?岂非难得其人欤?苟一有其人,又幸而及出于 治世,世其可不为之贵重而爱惜之欤?嗟吾子美,以.一酒食之过,至废为民而流落以死。此 其.可以叹息流涕。 子美之齿.少于予,而予学古文反在其后。天圣之间,予举进士于.有司,见时学者务以言 语声偶擿裂,号为“时文”,以相夸尚。而子美独与其兄才翁及穆参军伯长,作为古歌诗杂 文,时人颇共非笑之,而子美不顾也。其后天子患时文之弊,下诏书讽勉学者以近.古,由是 其风渐息,而学者稍趋于古焉。独子美为于举世不为之时,其始终自守,不牵世俗趋舍,可 谓特立之士也。 子美官至大理评事、集贤校理而废,后为湖州长史以卒,享年四十有一。其状貌奇伟, 望之昂然,而即之温温,久而愈可爱慕。其材虽高,而人亦不甚嫉忌,其击而去之者,意不 在子美也。虽与子美同时饮酒得罪之人,多一时之豪俊,亦被收采,进显于朝廷。而子美独 不幸死矣,岂非其命也?悲夫! (取材于欧阳修《苏氏文集序》)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而怪.唐太宗致治几乎三王之盛 怪:感到奇怪 B.韩、李之徒.出 徒:徒弟,弟子 C.子美之齿.少于予 齿:岁数,年龄 D.下诏书讽勉学者以近.古 近:接近,学习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以.一酒食之过 此其.可以叹息流涕也 私见张良 ,具告以.事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予举进士于.不司 而.子美独不幸死矣 不拘于.时,学于余 序八州而.朝同列 8.下列语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语句的意思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予)遂以其集归之 B.弃掷埋没(于)粪土 C.时人颇共非笑(之) D.其始终自守,(然)不牵世俗趋舍 A. B. C. D.
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是肯定苏子美文学才华、文学追求的一组是 ①必有收而宝之于后世者 ②则不能少毁而掩蔽之也 ③号为时文,以相夸尚 ④时人颇共非笑,而子美不顾也 ⑤独子美为于举世不为之时 ⑥而即之温温,久而愈可爱慕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②④⑤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苏子美死后四年,欧阳修才从苏子美的岳父家得到其遗稿,并集录成卷 B.苏子美遭排挤挫折,被贬为民,漂流异乡,他的文章却在天下流传开来 C.苏子美提倡古文,在他大力倡导和积极推动下,一代文风得以彻底改变 D.与苏子美一起饮酒获罪的豪俊,后来全都晋升官职,苏子美却不幸死去。 第Ⅱ卷(共120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 1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5分) 赏罚之政谓赏善罚恶也赏以兴功罚以禁奸赏不可不平罚不 可不均赏赐知其所施则勇士知其所死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 习知其所畏故赏不可虚施罚不可妄加赏虚施则劳臣怨罚妄 加则直士恨。 1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①-③题。(10分) 送柴待御 丹阳送韦参军 王昌龄 严维 流水通波接武冈, 丹阳郭里送行舟 送君不觉有离伤。 一别心知两地秋 青山一道同云雨 日晚江南望江北, 明月何曾是两乡。 寒鸦飞尽水悠悠。 ①从体裁角度看,这两首诗都是 从题材角度看,这两首诗都是 ②王诗中,诗人为什么说“送君不觉有离伤”?(3分) 答 ③请概括写出两首诗不同的感情色彩,并具体分析每首诗后两句的表现手法。(5分) 答 13.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7分) ①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颁白 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②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不容也,故 ③表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④_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⑤花径不曾缘客扫 樽酒家贫 只旧醅 ⑥细草微风岸 星垂平野阔
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是肯定苏子美文学才华、文学追求的一组是 ( ) ①必有收而宝之于后世者 ②则不能少毁而掩蔽之也 ③号为时文,以相夸尚 ④时人颇共非笑,而子美不顾也 ⑤独子美为于举世不为之时 ⑥而即之温温,久而愈可爱慕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②④⑤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 A.苏子美死后四年,欧阳修才从苏子美的岳父家得到其遗稿,并集录成卷。 B.苏子美遭排挤挫折,被贬为民,漂流异乡,他的文章却在天下流传开来。 C.苏子美提倡古文,在他大力倡导和积极推动下,一代文风得以彻底改变。 D.与苏子美一起饮酒获罪的豪俊,后来全都晋升官职,苏子美却不幸死去。 第Ⅱ卷(共 120 分) 三、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2 分。 1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5 分) 赏 罚 之 政 谓 赏 善 罚 恶 也 赏 以 兴 功 罚 以 禁 奸 赏 不 可 不 平 罚 不 可 不 均 赏 赐 知 其 所 施 则 勇 士 知 其 所 死 刑 罚 知 其 所 加 则 邪 恶 习知 其 所 畏 故 赏 不 可 虚 施 罚 不 可 妄 加 赏 虚 施 则 劳 臣 怨 罚 妄 加 则直 士 恨。 1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①—③题。(10 分) 送柴待御 丹阳送韦参军 王昌龄 严维 流水通波接武冈, 丹阳郭里送行舟, 送君不觉有离伤。 一别心知两地秋。 青山一道同云雨, 日晚江南望江北, 明月何曾是两乡。 寒鸦飞尽水悠悠。 ①从体裁角度看,这两首诗都是 ;从题材角度看,这两首诗都是 。(2 分) ②王诗中,诗人为什么说“送君不觉有离伤”?(3 分) 答: ③请概括写出两首诗不同的感情色彩,并具体分析每首诗后两句的表现手法。(5 分) 答: 13.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7 分) ①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 ,颁白 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②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不容也,故 。 ③表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 。 ④ ,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⑤花径不曾缘客扫 , 。 ,樽酒家贫 只旧醅。 ⑥细草微风岸, 。星垂平野阔,
⑦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6题。(共10分) (1)郑和于明朝初期(1405~1433)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的创举,近百年来中外学者 曾对其作过深入的研究,其中2002年的一项“成果”最为新奇 (2)当年,英国的一位曾担任过潜艇指挥员的业余历史学家加文孟席斯声称,他在撰 写一本有关“1421年对全球的重大意义”的书籍时,得见一幅日期注为1459年的投影图, 上面绘有非洲南部和好望角。但是迄今所知,好望角要到1497年才被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 发现"并纳入航海路线。他说该图中还有几段以中世纪腓尼基语书写的有关1420至1421 年绕好望角到佛得角群岛的航海笔记和-艘中国大帆船的图画所以判定郑和的船队曾环绕 地球航行并发现美洲新大陆。为了证明这一成果,除了上述举证外,他又以天文导航知识发 现郑和是借助夜空中的第二亮星老人星绘岀航行路线,其船队甚至一度驶近南极。预先定出 郑和船队的航行范围后,孟席斯凭此寻找考古证据,并根据他对风和潮水的认识,相信于 1421年在加勒比海沉没的是9艘中国古代大船。他指出,若干深海照片显示,沉船压仓物 的形状和大小,与最近在菲律宾打捞到的中国宝船内的相同;但他拒绝透露沉船的方位,因 为他相信船上仍有珠宝,怕人们前去打捞,妨碍硏究工作。 (3)不过,孟席斯的理论总给人“虚拟”的印象。至少,“投影图”未经专家查考验证; 其次,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主要活跃在纪元前,到公元前8世纪后,腓尼基逐渐式微,到 中世纪,腓尼基语早已成为“死文字 (4)当然,孟席斯的理论也很难撼动与郑和随行的马欢写的《瀛崖胜览》、费信写的《星 槎胜览》、巩珍写的《西洋番国志》以及载于明代茅元仪编辑的《武备志》中的《郑和航海 图》的权威性。此图在前三书的基础上绘示了郑和出使西洋各国的航程及经历的地名方位, 后经百余年诸多专家研究考订,已将其中主要地名及诸地情形大致搞清楚。 14.对全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分析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作为曾经的潜艇指挥员,孟席斯在科学研究中或多或少地带有过去的工作习惯、工
⑦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4—16 题。(共 10 分) (1)郑和于明朝初期(1405~1433)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的创举,近百年来中外学者 曾对其作过深入的研究,其中 2002 年的一项“成果”最为新奇..。 (2)当年,英国的一位曾担任过潜艇指挥员的业余历史学家加文·孟席斯声称,他在撰 写一本有关“1421 年对全球的重大意义”的书籍时,得见一幅日期注为 1459 年的投影图, 上面绘有非洲南部和好望角。但是迄今所知,好望角要到 1497 年才被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 “发现”并纳入航海路线。他说,该图中还有几段以中世纪腓尼基语书写的有关 1420 至 1421 年绕好望角到佛得角群岛的航海笔记和一艘中国大帆船的图画,所以判定郑和的船队曾环绕 地球航行并发现美洲新大陆。为了证明这一成果,除了上述举证外,他又以天文导航知识发 现郑和是借助夜空中的第二亮星老人星绘出航行路线,其船队甚至一度驶近南极。预先定出 郑和船队的航行范围后,孟席斯凭此寻找考古证据,并根据他对风和潮水的认识,相信于 1421 年在加勒比海沉没的是 9 艘中国古代大船。他指出,若干深海照片显示,沉船压仓物 的形状和大小,与最近在菲律宾打捞到的中国宝船内的相同;但他拒绝透露沉船的方位,因 为他相信船上仍有珠宝,怕人们前去打捞,妨碍研究工作。 (3)不过,孟席斯的理论总给人“虚拟”的印象。至少,“投影图”未经专家查考验证; 其次,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主要活跃在纪元前,到公元前 8 世纪后,腓尼基逐渐式微,到 中世纪,腓尼基语早已成为“死文字”。 (4)当然,孟席斯的理论也很难撼动与郑和随行的马欢写的《瀛崖胜览》、费信写的《星 槎胜览》、巩珍写的《西洋番国志》以及载于明代茅元仪编辑的《武备志》中的《郑和航海 图》的权威性。此图在前三书的基础上绘示了郑和出使西洋各国的航程及经历的地名方位, 后经百余年诸多专家研究考订,已将其中主要地名及诸地情形大致搞清楚。 14.对全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分析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 A.作为曾经的潜艇指挥员,孟席斯在科学研究中或多或少地带有过去的工作习惯、工
作经验 B.最近在菲律宾打捞出水的载有珠宝的沉船是中国的古船,这一论断已基本上被学术 界认可 C.《郑和航海图》出于与郑和同时代的人之手并载入《武备志》,因此它的权威性是不 容置疑的。 D.几部由郑和下西洋的随员撰写的中文史籍基本勾勒出郑和下西洋的史实轮廓,是可 信的史料。 15.文章第(2)段中“1421年对全球的重大意义”,这里的“重大意义”指什么?(2分) 答 16.第(1)段中称孟席斯的成果最为“新奇”,其实不止是“成果”,孟席斯的研究过程也 充满了“新奇”。从全文看,孟席斯在科学论证上的“新奇”之处有哪些?请分条概括。 五、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20题。(共18分) 谢天 陈之藩 (1)常到外国朋友家吃饭。当蜡烛燃起,菜肴布好,客主就位,总是主人家的小男孩或 小女孩举起小手,低头感谢上天的赐予,并欢迎客人的到来 (2)我刚倒到美国时,常闹得尴尬。因为在国内养成的习惯,还没有坐好,就开动了。我 直认为这只是一种不同的风俗。前年我又到一家去吃饭。这次却是由主人家的祖母谢饭。 她雪白的头发,颤抖的声音,在摇曳的烛光下,使我想起儿时的祖母。那天晚上,我忽然觉 得我平静如水的情感翻起滔天巨浪来。 (3)在小时候,每当冬夜,我们一大家人围着个大圆桌吃饭。我总是坐在祖母身旁。祖 母总是摸着我的头说:"老天爷赏我们家饱饭吃,记住,饭碗里-粒米都不许剩,要是糟蹋 粮食,老天爷就不给咱们饭了。” (4)刚上小学的我,正在念打倒偶像破除迷信。我的学校所谓就是从前的关帝庙,我 的书桌就是供桌,我曾给周仓画上眼镜,给关平戴上胡子,祖母的话,老天爷,我觉得是既 多余,又落伍的。 (5)不过,我却很尊敬我的祖父母,因为这饭确实是他们挣的,这家确实是他们立的。 我感谢面前的祖父母,不必感谢渺茫的老天爷
作经验。 B.最近在菲律宾打捞出水的载有珠宝的沉船是中国的古船,这一论断已基本上被学术 界认可。 C.《郑和航海图》出于与郑和同时代的人之手并载入《武备志》,因此它的权威性是不 容置疑的。 D.几部由郑和下西洋的随员撰写的中文史籍基本勾勒出郑和下西洋的史实轮廓,是可 信的史料。 15.文章第(2)段中“1421 年对全球的重大意义”,这里的“重大意义”指什么?(2 分) 答: 16.第(1)段中称孟席斯的成果最为“新奇”,其实不止是“成果”,孟席斯的研究过程也 充满了“新奇”。从全文看,孟席斯在科学论证上的“新奇”之处有哪些?请分条概括。 (4 分) 答: 五、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7—20 题。(共 18 分) 谢天 陈之藩 (1)常到外国朋友家吃饭。当蜡烛燃起,菜肴布好,客主就位,总是主人家的小男孩或 小女孩举起小手,低头感谢上天的赐予,并欢迎客人的到来。 (2)我刚到美国时,常闹得尴尬。因为在国内养成的习惯,还没有坐好,就开动了。我 一直认为这只是一种不同的风俗。前年我又到一家去吃饭。这次却是由主人家的祖母谢饭。 她雪白的头发,颤抖的声音,在摇曳的烛光下,使我想起儿时的祖母。那天晚上,我忽然觉 得我平静如水的情感翻起滔天巨浪来。 (3)在小时候,每当冬夜,我们一大家人围着个大圆桌吃饭。我总是坐在祖母身旁。祖 母总是摸着我的头说:“老天爷赏我们家饱饭吃,记住,饭碗里一粒米都不许剩,要是糟蹋 粮食,老天爷就不给咱们饭了。” (4)刚上小学的我,正在念打倒偶像、破除迷信。我的学校所谓就是从前的关帝庙,我 的书桌就是供桌,我曾给周仓画上眼镜,给关平戴上胡子,祖母的话,老天爷,我觉得是既 多余,又落伍的。 (5)不过,我却很尊敬我的祖父母,因为这饭确实是他们挣的,这家确实是他们立的。 我感谢面前的祖父母,不必感谢渺茫的老天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