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 2010年石景山区高三统一测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27分)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注意全都正确的一组 是 A.华诞 半途而费 狡黠 (xia) 矢(shi)志不渝 B.奏效 突如其来 木讷 鞭辟(pi)入里 C.联袂 穷形尽相 默契 虚以委(wi)蛇 D.纪事 弹冠相庆 管束 (shu) 泾(jng)渭分明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 是 A.三亚房价已赶超迪拜,海南楼市泡沫已然存在,但投机者还期盼着海 南国际游岛细则的出台,却不想泡沫可能会破灭,这真是痴人说梦。 B.导演王全安以《团圆》获得第60届柏林电影节银熊奖,至此,他在 柏林电影节上的获奖数与张艺谋等量齐观,仅逊于华人影坛翘楚李安 C.在狂欢凶里,如今已没有多少人坚守大斋期之类的清规戒律,但传统 的狂欢活动却被保留了下来,成为人们送旧迎新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D.有人常在各种媒体上表达自己被他人的善举感动,但在现实生活中依 然冷漠公益之事,这样的口惠而实不至真是一种可怕的社会病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 是 A.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诗经》一书,经德国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 评委会的评选,获得了2010年“世界最美的书”的称号。 B.今年,北京更多家庭将安装一氧化碳传感器,对煤气浓度进行实时监 控,一旦超过预设值就会自动报警,大大规避了中毒隐患。 C.在温哥华冬奥会上,中国队凭借女子短道速滑的四金和花样滑冰双人 滑的一金,共收获了五枚金牌,这是重大的历史性突破 D.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和深圳博爱医院共同举办了全国首个军民爱眼公益 基金——“神舟爱眼公益基金”,该基金将为深圳市民提供一系列眼科诊疗援 助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是
北 京 市 2010 年石景山区高三统一测试 语 文 试 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 27 分)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注意全都正确的一组 是 ( ) A.华诞 半途而费 狡黠 (xiá) 矢(shī)志不渝 B.奏效 突如其来 木讷 (nà) 鞭辟(pì)入里 C.联袂 穷形尽相 默契 (qì) 虚以委(wěi)蛇 D.纪事 弹冠相庆 管束 (shù) 泾(jīng)渭分明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 是 ( ) A.三亚房价已赶超迪拜,海南楼市泡沫已然存在,但投机者还期盼着海 南国际游岛细则的出台,却不想泡沫可能会破灭,这真是痴人说梦。 B.导演王全安以《团圆》获得第 60 届柏林电影节银熊奖,至此,他在 柏林电影节上的获奖数与张艺谋等量齐观,仅逊于华人影坛翘楚李安。 C.在狂欢凶里,如今已没有多少人坚守大斋期之类的清规戒律,但传统 的狂欢活动却被保留了下来,成为人们送旧迎新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D.有人常在各种媒体上表达自己被他人的善举感动,但在现实生活中依 然冷漠公益之事,这样的口惠而实不至真是一种可怕的社会病。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 是 ( ) A.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诗经》一书,经德国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 评委会的评选,获得了 2010 年“世界最美的书”的称号。 B.今年,北京更多家庭将安装一氧化碳传感器,对煤气浓度进行实时监 控,一旦超过预设值就会自动报警,大大规避了中毒隐患。 C.在温哥华冬奥会上,中国队凭借女子短道速滑的四金和花样滑冰双人 滑的一金,共收获了五枚金牌,这是重大的历史性突破。 D.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和深圳博爱医院共同举办了全国首个军民爱眼公益 基金——“神舟爱眼公益基金”,该基金将为深圳市民提供一系列眼科诊疗援 助。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是 ( )
A.司马光与司马迁并称“史界两司马”,他主编的《资治通鉴》是我国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在中国史学上影响极大。 B.苏轼与韩愈并称“韩潮苏海”,他“岀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 放之外”,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C.关汉卿与郑光祖、马致远和白朴合称“元曲四大家”,他的作品特色 鲜明,曲词浅显,直率纯朴,充满生气,雅俗共赏。 D.欧·亨利与契诃夫、莫泊桑合称“十九世纪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他的作品被称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 5.把下列带序号的语句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 是( 我相信, 悲观主义在理论上是驳不到的,但生命的实践 能消除它的毒害。 ①失却了行动的力量 ②有的人则以行动抵御悲观主义 ③为生命争得了或大或小的地盘 ④有的人被悲观主义的阴影宠罩住了 ⑤每个正常人内心深处都有一点悲观主义 ⑥一生中有些时候难免会受人生虚无的飘忽感的侵袭 A.②③④①⑤⑥ ①②③⑥⑤ C.⑥⑤②③④① ⑥④①②③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2分,每小题3分)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 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 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於 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於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於野。不得行,绝粮。从 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贡色作。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非与?”孔 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 邪?吾何为於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 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 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子贡入见。孔子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 吾何为於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 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脩其 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脩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 矣! 子贡出,颜回入见。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 吾何为於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 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脩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脩而不用
A.司马光与司马迁并称“史界两司马”,他主编的《资治通鉴》是我国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在中国史学上影响极大。 B.苏轼与韩愈并称“韩潮苏海”,他“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 放之外”,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C.关汉卿与郑光祖、马致远和白朴合称“元曲四大家”,他的作品特色 鲜明,曲词浅显,直率纯朴,充满生气,雅俗共赏。 D.欧·亨利与契诃夫、莫泊桑合称“十九世纪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他的作品被称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 5.把下列带序号的语句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 是( ) 我相信, 。悲观主义在理论上是驳不到的,但生命的实践 能消除它的毒害。 ①失却了行动的力量 ②有的人则以行动抵御悲观主义 ③为生命争得了或大或小的地盘 ④有的人被悲观主义的阴影宠罩住了 ⑤每个正常人内心深处都有一点悲观主义 ⑥一生中有些时候难免会受人生虚无的飘忽感的侵袭 A.②③④①⑤⑥ B.④ ①②③⑥⑤ C.⑥⑤②③④① D.⑤ ⑥④①②③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12 分,每小题 3 分)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 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 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於 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於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於野。不得行,绝粮。从 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贡色作。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非与?”孔 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 邪?吾何为於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 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 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子贡入见。孔子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 吾何为於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 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脩其 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脩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 矣!” 子贡出,颜回入见。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 吾何为於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 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脩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脩而不用
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 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于是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6.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 A.楚救陈,军于城父 军:驻扎 B.从者病,莫能兴 兴:起来 C.意者吾未知邪 知:了 解 D.夫道之不修也 美好 7.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是 A.今者久留陈蔡之间 此乃乡者朱 家之羞也 B.孔子用于楚 君子 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C.人之不我信也 然而不 王者,未之有也 D.良工能巧而不能顺矣 侣鱼虾而友麋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是 A.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 于是他们就与兵士们一起在荒郊野外包围了孔子 B.君子同穷,小人穷斯滥矣。 君子走投无路时能够坚守节操,小人走投无路时就会无节制做 事了 C.夫子需少贬焉? 先生为什么不能降低标准呢? D.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 不被容纳有什么可忧虑,不被容纳才显现出您是君子! 9.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A.孩子是“贤者”,陈、蔡大会唯恐孔子受重用后危及自身,因此合谋 围困孔子 B.孔子一行人受困,孔子仍然“讲诵弦歌不衰”,弟子们都对他的这种 行为非常不满。 C.在同样的问题前,三名弟子胸怀、识见之高下立判。孔子最不喜欢子 贡的回答
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 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于是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6.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 ( ) A.楚救陈,军于城父 军:驻扎 B.从者病,莫能兴 兴:起来 C.意者吾未知邪 知:了 解 D.夫道之不修也 修:善, 美好 7.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是 ( ) A.今者久留陈蔡之间 此乃乡者朱 家之羞也 B.孔子用于楚 君子 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C.人之不我信也 然而不 王者,未之有也 D.良工能巧而不能顺矣 侣鱼虾而友麋 鹿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是 ( ) A.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 于是他们就与兵士们一起在荒郊野外包围了孔子 B.君子同穷,小人穷斯滥矣。 君子走投无路时能够坚守节操,小人走投无路时就会无节制做 事了。 C.夫子需少贬焉? 先生为什么不能降低标准呢? D.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 不被容纳有什么可忧虑,不被容纳才显现出您是君子! 9.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 ) A.孩子是“贤者”,陈、蔡大会唯恐孔子受重用后危及自身,因此合谋 围困孔子。 B.孔子一行人受困,孔子仍然“讲诵弦歌不衰”,弟子们都对他的这种 行为非常不满。 C.在同样的问题前,三名弟子胸怀、识见之高下立判。孔子最不喜欢子 贡的回答
D.颜问的“不容然后见君子”与孔子的“君子固穷”的持守是一致的, 故孔子欣然。 第Ⅱ卷(共120分) 三、(30分,共4题) 10.面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孔子的弟子们做出了不同的回答。对他们的回答, 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文本,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200字左右)(10分 1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5分) 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不假良 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故西伯幽而演《易》 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夫然则 古人贱尺壁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己。 (节选自《典论·论文》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②题。(7分)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①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紧扣诗题,上句概括写“早行”,下句直抒胸臆,定下了全诗的 感情基调。 B.颔联仍然紧扣题目而写,所用笔墨精简,但视角扩大,“商山早行” 之景可见。 C.颈联描写了商山早行路上的自然秋景,“落”“明”二字,生动传神, 赋情于景。 D.尾联的“思杜陵”与首联的“悲故乡”相呼应,更表达出诗人的思念 故乡之情 ②梅臣普以本诗颔联为例,指出最好的诗是“关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 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请你具体赏析。(4分) 13.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8分)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范仲 淹《岳阳楼记》) ②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 睛 (苏轼《定风波》) ③所以遣将守关 者 (司马迁《鸿门宴》)
D.颜问的“不容然后见君子”与孔子的“君子固穷”的持守是一致的, 故孔子欣然。 第Ⅱ卷(共 120 分) 三、(30 分,共 4 题) 10.面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孔子的弟子们做出了不同的回答。对他们的回答, 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文本,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200 字左右)(10 分) 1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5 分) 是 以 古之 作 者 寄 身 于 翰 墨 见 意 于 篇 不 假 良 史 之 辞 不 托 飞驰 之 势 而 声 名 自 传 于 后 故西 伯 幽 而 演 《易》 周 旦显 而 制《礼》不 以 隐 约 而 弗 务 不 以 康 乐 而加 思 夫 然 则 古 人 贱 尺 壁 而 重 寸阴 惧乎 时 之 过 已。 (节选自《典论·论文》)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②题。(7 分)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 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 枳 ①花明驿墙。 因②思杜陵梦, 凫雁满回塘。 ①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首联紧扣诗题,上句概括写“早行”,下句直抒胸臆,定下了全诗的 感情基调。 B.颔联仍然紧扣题目而写,所用笔墨精简,但视角扩大,“商山早行” 之景可见。 C.颈联描写了商山早行路上的自然秋景,“落”“明”二字,生动传神, 赋情于景。 D.尾联的“思杜陵”与首联的“悲故乡”相呼应,更表达出诗人的思念 故乡之情。 ②梅臣普以本诗颔联为例,指出最好的诗是“关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 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请你具体赏析。(4 分) 13.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8 分)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范仲 淹《岳阳楼记》) ②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 睛。 (苏轼《定风波》) ③所以遣将守关 者, 。 (司马迁《鸿门宴》)
④山水之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⑤景翳翳以将 入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⑥天地也 ,可怎生糊突了盗趾、颜 渊? (关汉卿《窦娥冤》) ,江州司马青衫 湿 (白居易《琵琶行》) ⑧东风恶,欢情薄 ,儿年离 (陆游《钗头凤》) 四、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4-15题。(8分)[来源:] 中医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优秀的部分,它不仅是中医人的,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 富,甚至是全世界人民的宝藏。近一百年来,许多人固执地相信用西医的方法可 以发掘和提高中医,这使中医受到的是教条式的轻视和文化摧残。 德国慕尼黑大学曼·波克特教授是著名医学家、汉学家,既熟悉西医,又坚持 研究中医几十年。他在接受《科技中国》记者的专访时说:“我一再强调中医是 门成熟的科学。这是我几十年研究而得出的结论。中国自己不把中医学当成科 学,不重视中医药的发展,其根源是有文化自卑感。中医是一种内容丰富,最有 条理,最有效的医药科学,而西医学的发展只有几百年的历史,大踏步发展只有 几十年” 的确,中医学虽然产生于古代,但它的理论并不落后,甚至代表了未来医学的发 展方向。 中医学认为人是自然的人,把人的发展看作是大自然自身运动变化的结果。“人 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必须通过“升降出入”,与大自然不断变换物 质。以此保持生命的正常状态。人内在脏腑与自然天地四时之气相通相应,平衡 协调,这是从生态和谐的角度认识生命。同时,中医学强调“天地之间人最贵”, 人是有精神灵魂的,精神寓于形体之内,是形体的主宰,中医的诊疗措施完全是 以人为本,望、闻、问、切的诊判方法体现出中医是地地道道的人的医学,也实 实在在透射出中医包蕴的人文精神。 中医认为人体经常处于“健康”与“疾病”两种状态互相转化的过程中。因此中 医说的疾病,多不是固定不变的病灶,而是可以转化的不健康状态。有些疾病已 成病灶,中医也强调病灶的可转化性,比如,胸痹虽然略同于冠心病,但是,中 医认为它是可通的“痹”。而不是具体病灶形态,一个人的气滞、痰凝、血淤, 虽然都可能形成病灶,但中医强调其可散可消,着眼点在可转化,而不是研究病 灶内部结构。这样动态辩证的认识疾病,与西医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完全 不同的 人类生命现象是极为复杂的,疾病过程也是极为复杂的过程。中医重视研究“复 杂”,把天时地利,人体素质,饮食劳倦,情志苦欲,治疗反应等等,都纳入进 来观察疾病,作疾病判断治疗的依据,而且中医主张在没有形成病灶之前,就要 根据征候,辩证论治,推崇“治未病”,而这正是未来医学追求的理想境界
④山水之 乐, .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⑤景翳翳以将 入,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⑥天地也, ,可怎生糊突了盗趾、颜 渊? (关汉卿《窦娥冤》) ⑦ ,江州司马青衫 湿。 (白居易《琵琶行》) ⑧东风恶,欢情薄。 ,儿年离 索。 (陆游《钗头凤》) 四、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 14—15 题。(8 分)[来源:] 中医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优秀的部分,它不仅是中医人的,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 富,甚至是全世界人民的宝藏。近一百年来,许多人固执地相信用西医的方法可 以发掘和提高中医,这使中医受到的是教条式的轻视和文化摧残。 德国慕尼黑大学曼·波克特教授是著名 医学家、汉学家,既熟悉西医,又坚持 研究中医几十年。他在接受《科技中国》记者的专访时说:“我一再强调中医是 一门成熟的科学。这是我几十年研究而得出的结论。中国自己不把中医学当成科 学,不重视中医药的发展,其根源是有文化自卑感。中医是一种内容丰富,最有 条理,最有效的医药科学,而西医学的发展只有几百年的历史,大踏步发展只有 几十年”。 的确,中医学虽然产生于古代,但它的理论并不落后,甚至代表了未来医学的发 展方向。 中医学认为人是自然的人,把人的发展看作是大自然自身运动变化的结果。“人 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必须通过“升降出入”,与大自然不断变换物 质。以此保持生命的正常状态。人内在脏腑与自然天地四时之气相通相应,平衡 协调,这是从生态和谐的角度认识生命。同时,中医学强调“天地之间人最贵”, 人是有精神灵魂的,精神寓于形体之内,是形体的主宰,中医的诊疗措施完全是 以人为本,望、闻、问、切的诊判方法体现出中医是地地道道的人的医学,也实 实在在透射出中医包蕴的人文精神。 中医认为人体经常处于“健康”与“疾病”两种状态互相转化的过程中。因此中 医说的疾病,多不是固定不变的病灶,而是可以转化的不健康状态。有些疾病已 成病灶,中医也强调病灶的可转化性,比如,胸痹虽然略同于冠心病,但是,中 医认为它是可通的“痹”。而不是具体病灶形态,一个人的气滞、痰凝、血淤, 虽然都可能形成病灶,但中医强调其可散可消,着眼点在可转化,而不是研究病 灶内部结构。这样动态辩证的认识疾病,与西医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完全 不同的。 人类生命现象是极为复杂的,疾病过程也是极为复杂的过程。中医重视研究“复 杂”,把天时地利,人体素质,饮食劳倦,情志苦欲,治疗反应等等,都纳入进 来观察疾病,作疾病判断治疗的依据,而且中医主张在没有形成病灶之前,就要 根据征候,辩证论治,推崇“治未病”,而这正是未来医学追求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