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企业物流战略框架 用户服务 全局性的战略 第一层 渠道管理网络分析 结构性的战略 第二层 物料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 功能性的战略 第三层 组织信息系统政策与策略设施 基础性的战略 第四层 图2一2物流管理的战略框架
四、企业物流战略框架 基础性的战略 组织 信息系统 政策与策略 设施 功能性的战略 物料管理 运输管理 仓储管理 结构性的战略 渠道管理 网络分析 全局性的战略 用户服务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第四层 图2-2 物流管理的战略框架
1.全局性的战略——用户服务,通过良好的用户服务,可以 提高企业的信誉,获得第一手市场信息和用户信息,增加企业和用 户的亲和力并留住顾客,使企业获得最大的利润。 2.结构性的战略——包括渠道设计和网络分析。 渠道设计包括重构物流系统、优化物流渠道等以提高物流系统的 敏捷性和响应性,使供应链的物流成本最低。 对物流系统的结构性分析的目标是要不 呦物流环节, 消除供应链运伫 网络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 3功能性的(1)库存状况的分析 (2)用户服务的调查分析; 1)运输工(3)运输方式和交货状况的分析; (2)采购与(4物流信息传递及信息系统的状态分析; (3)仓库的(5)合作伙伴业绩的评估与考核。 4.基础性的战略 1)组织系统管理; 2)信息系统管理 3)政策与策略; (4)基础设施管理
1. 全局性的战略——用户服务,通过良好的用户服务,可以 提高企业的信誉,获得第一手市场信息和用户信息,增加企业和用 户的亲和力并留住顾客,使企业获得最大的利润。 2. 结构性的战略——包括渠道设计和网络分析。 渠道设计包括重构物流系统、优化物流渠道等,以提高物流系统的 敏捷性和响应性,使供应链的物流成本最低。 3. 功能性的战略——物料管理、仓库管理、运输管理等。 (1)运输工具的使用与调度; (2)采购与供应、库存控制的方法与策略; (3)仓库的作业管理。 4. 基础性的战略 (1)组织系统管理; (2)信息系统管理; (3)政策与策略; (4)基础设施管理。 对物流系统的结构性分析的目标是要不断减少物流环节, 消除供应链运作过程中不增加价值的活动,提高物流效率。 网络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 (1)库存状况的分析; (2)用户服务的调查分析; (3)运输方式和交货状况的分析; (4)物流信息传递及信息系统的状态分析; (5)合作伙伴业绩的评估与考核
第二节企业物流成略的制定 企业物流的外部环境分析 开发战略性物流计划首先是要认识影响绩效的内在及外在的因 素。企业的外部环境会限制物流战略的灵活性。因此,在制定物 流战略时,需要对环境变化进行观察与评价。这些环境因素主要 包括: 1.行业竞争性评价—了 在技术领域对物流系统最具有影响力的 优势 的是信息、运输、物料管理及包装等各种 技术。计算机、卫星、条形码和数据库等 行业竞争性评价包括对企可以为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流多式 如市场规模、成长率、赢利济自动导向运系统的使用彩响了物料搬 运技术;包装上的创新,如使用更坚固的 2.地区市场特征 材料、可返回的重叠式集装箱、改进的托k 人口变动等,这些市 盘等改变了包装技术。 3.技术评价—根据企业实际,选择对丕业目身物流买用性最 强的技术
一、企业物流的外部环境分析 开发战略性物流计划首先是要认识影响绩效的内在及外在的因 素。企业的外部环境会限制物流战略的灵活性。因此,在制定物 流战略时,需要对环境变化进行观察与评价。这些环境因素主要 包括: 1. 行业竞争性评价——了解同行业的物流水平,分析出自己的 优势。 行业竞争性评价包括对企业所在行业的机会和潜力的系统评价, 如市场规模、成长率、赢利潜力、关键成功因素等问题。 2. 地区市场特征——包括地理区域的人口密度、交通状况以及 人口变动等,这些市场特征都会影响到物流设施选址。 3. 技术评价——根据企业实际,选择对企业自身物流实用性最 强的技术。 在技术领域对物流系统最具有影响力 的是信息、运输、物料管理及包装等各种 技术。计算机、卫星、条形码和数据库等 可以为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流;多式 联运、集装箱改变了运输技术;机器人和 自动导向搬运系统的使用,影响了物料搬 运技术;包装上的创新,如使用更坚固的 材料、可返回的重叠式集装箱、改进的托 盘等改变了包装技术
4.渠道结构——渠道是指实现物流功能的途径。不同的物流战 略,要求选择不同的实现物流功能的途径。 企业与外部合作,采取配送还是直接购销商品,企业应该把哪 些有关联的企业纳入本企业的物流渠道中,企业自身扮演何种角 色,这都要进行评价,根据物流绩效进行选择。 5.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活动的水平及其变化以及社会变 化对物流都有重要的影响。如运输的总需求是直接与国内生产总 值相关的;利率的改变直接影响到存货战略,当利率增加,减少 库存的压力就会增大。 6.物流服务产业趋势——与物流有关的服务是运输、仓储、订 单处理以及存货要求、信息系统等,这些服务具有增加灵活性和 减少固定成本的潜力 7.法规——包括在运输、金融与通信等行业的法规。在任何社 会制度下,企业物流活动都必然受到一定政治和法律环境的规范、 强制和约束
4. 渠道结构——渠道是指实现物流功能的途径。不同的物流战 略,要求选择不同的实现物流功能的途径。 企业与外部合作,采取配送还是直接购销商品,企业应该把哪 些有关联的企业纳入本企业的物流渠道中,企业自身扮演何种角 色,这都要进行评价,根据物流绩效进行选择。 5.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活动的水平及其变化以及社会变 化对物流都有重要的影响。如运输的总需求是直接与国内生产总 值相关的;利率的改变直接影响到存货战略,当利率增加,减少 库存的压力就会增大。 6. 物流服务产业趋势——与物流有关的服务是运输、仓储、订 单处理以及存货要求、信息系统等,这些服务具有增加灵活性和 减少固定成本的潜力。 7. 法规——包括在运输、金融与通信等行业的法规。在任何社 会制度下,企业物流活动都必然受到一定政治和法律环境的规范、 强制和约束
企业物流的资源评价 1.现代企业物流发展的主要资源 现代企业物流发展资源内容丰富,主要有七大类 (1)人力资源。包括人员数量、人员素质、人员结构、人员 配置、人员培训、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等 (2)物力资源。包括经营场地、设施设备、设备维修状况、 能源供应状况、存货状况等。 (3)财力资源。包括资产结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结构、销 售收入、销售成本、赢嬴利状况、融资渠道等。 (4)技术资源。包括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物质综合利用、 环保技术等 (5)组织资源。包括组织结构、领导班子结构、管理效率等 (6)信息资源。包括环境监测、竞争情报、内部信息等。 7)信誉资源。包括服务质量、品牌形象、经营信誉等
二、企业物流的资源评价 1. 现代企业物流发展的主要资源 现代企业物流发展资源内容丰富,主要有七大类: (1)人力资源。包括人员数量、人员素质、人员结构、人员 配置、人员培训、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等。 (2)物力资源。包括经营场地、设施设备、设备维修状况、 能源供应状况、存货状况等。 (3)财力资源。包括资产结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结构、销 售收入、销售成本、赢利状况、融资渠道等。 (4)技术资源。包括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物质综合利用、 环保技术等。 (5)组织资源。包括组织结构、领导班子结构、管理效率等。 (6)信息资源。包括环境监测、竞争情报、内部信息等。 (7)信誉资源。包括服务质量、品牌形象、经营信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