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刺史。在任很有仁政,汉人和少数民族都拥护他,他的仁德传布广远,吉祥的景致出现了 许多。鸟鼠山俗称高武陇,山下是渭水的发源地。那座山陡峭的山崖高有千寻,山上向来缺 水,羌人很为此苦恼。豆卢勣的坐骑马蹄踏下,忽然涌出一股喷泉。又有白乌鸦落在官厅前, 给小白乌鸦喂食后才飞走。百姓歌唱道:“我有丹阳,山出玉浆。济我民夷,神鸟来翔。” 百姓便把这眼泉水叫玉浆泉。以后为父亲守孝,哀痛伤心超过礼的规矩。天和二年,任邵州 刺史,继承了父亲楚国公的爵位。再次征召为天官府司会,历任信、夏二州总管、相州刺史。 因奔守母丧而还京。宣帝大象二年,授任利州总管,升任上大将军。过了一个多月,授任柱 国。益州总管王谦作乱。豆卢勣顽强守城,王谦派他的将军达奚碁、高阿那肱、乙弗虔等率 十万军队攻城,在城外堆土为山,在地下挖七十多条地道,又筑坝引江水灌城。豆卢勣那时 的兵卒不超过二千,昼夜拒守。四十天后,形势更加紧迫。豆卢勣便出奇兵袭击敌军,斩敌 数千人,敌人投降二千人。开皇二年,突厥进犯边塞,朝廷任命豆卢勣为北道行军元帅以防 备边患。一年以后,任夏州总管。皇上看他家世代尊贵,功勋卓著而克已自守,十分钦敬 后来因为汉王杨谅收纳豆卢勣的女儿做王妃,恩遇更加厚重了。开皇十年,豆卢勣因病被征 召回京城,皇帝下令诸王都去豆卢勣的府第探病慰问,宫中使者前来慰问的,在路上络绎不 绝。豆卢勣这一年死,时年五十五岁。皇帝痛惜哀悼很久,特别给予治丧礼品,由鸿胪监护 丧事,谧号为“襄”。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书愤(其二)①陆游 镜里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尚如丹。 衰迟罢试戎衣窄,悲愤犹争宝剑寒。 远戍十年临的博,壮图万里战皋兰。 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 【注】①本诗写于1197年,作者时年七十三,已退居山阴(今浙江绍兴)老家多年。② 的博:地名,在今四川省。皋兰:县名,在今甘肃省。 8.颈联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 9.这首诗是如何通过对比来表达情感的?请简要赏析。(6分) 【答案】 8.塑造了一个不畏艰苦、胸怀壮志的将领形象。诗人远离故土,戍边多年,其间从的博 转战到皋兰,并不以之为苦,反而心有“壮图”,斗志昂扬 9.①前两联通过身心对比来表现诗人的奋争之情。诗人两鬓苍苍,衰老发胖,但内心依 旧赤热,迟暮之态与未老雄心形成对比,悲愤中流露出奋争的情怀。②后两联通过今昔对比 来表现诗人的悲愤之情,诗人回想壮年豪迈的战斗经历,慨叹如今关河未安却只能袖手旁观, 在今昔对比中表达出内心的悲愤。每答出一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
州刺史。在任很有仁政,汉人和少数民族都拥护他,他的仁德传布广远,吉祥的景致出现了 许多。鸟鼠山俗称高武陇,山下是渭水的发源地。那座山陡峭的山崖高有千寻,山上向来缺 水,羌人很为此苦恼。豆卢勣的坐骑马蹄踏下,忽然涌出一股喷泉。又有白乌鸦落在官厅前, 给小白乌鸦喂食后才飞走。百姓歌唱道:“我有丹阳,山出玉浆。济我民夷,神鸟来翔。” 百姓便把这眼泉水叫玉浆泉。以后为父亲守孝,哀痛伤心超过礼的规矩。天和二年,任邵州 刺史,继承了父亲楚国公的爵位。再次征召为天官府司会,历任信、夏二州总管、相州刺史。 因奔守母丧而还京。宣帝大象二年,授任利州总管,升任上大将军。过了一个多月,授任柱 国。益州总管王谦作乱。豆卢勣顽强守城,王谦派他的将军达奚惎、高阿那肱、乙弗虔等率 十万军队攻城,在城外堆土为山,在地下挖七十多条地道,又筑坝引江水灌城。豆卢勣那时 的兵卒不超过二千,昼夜拒守。四十天后,形势更加紧迫。豆卢勣便出奇兵袭击敌军,斩敌 数千人,敌人投降二千人。开皇二年,突厥进犯边塞,朝廷任命豆卢勣为北道行军元帅以防 备边患。一年以后,任夏州总管。皇上看他家世代尊贵,功勋卓著而克已自守,十分钦敬。 后来因为汉王杨谅收纳豆卢勣的女儿做王妃,恩遇更加厚重了。开皇十年,豆卢勣因病被征 召回京城,皇帝下令诸王都去豆卢勣的府第探病慰问,宫中使者前来慰问的,在路上络绎不 绝。豆卢勣这一年死,时年五十五岁。皇帝痛惜哀悼很久,特别给予治丧礼品,由鸿胪监护 丧事,谧号为“襄”。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8~9 题。 书愤(其二)① 陆游 镜里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尚如丹。【KS5UKS5UKS5U】 衰迟罢试戎衣窄,悲愤犹争宝剑寒。 远戍十年临的博,壮图万里战皋兰②。 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 【注】①本诗写于 1197 年,作者时年七十三,已退居山阴(今浙江绍兴)老家多年。② 的博:地名,在今四川省。皋兰:县名,在今甘肃省。 8.颈联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5 分) 9.这首诗是如何通过对比来表达情感的?请简要赏析。(6 分) 【答案】 8.塑造了一个不畏艰苦、胸怀壮志的将领形象。诗人远离故土,戍边多年,其间从的博 转战到皋兰,并不以之为苦,反而心有“壮图”,斗志昂扬。 9.①前两联通过身心对比来表现诗人的奋争之情。诗人两鬓苍苍,衰老发胖,但内心依 旧赤热,迟暮之态与未老雄心形成对比,悲愤中流露出奋争的情怀。② 后两联通过今昔对比 来表现诗人的悲愤之情,诗人回想壮年豪迈的战斗经历,慨叹如今关河未安却只能袖手旁观, 在今昔对比中表达出内心的悲愤。每答出一点给 3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
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应当结合诗句“衰迟罢试戎衣窄,悲愤犹争宝剑寒 具体内容分析,这两句是说自己迟暮衰弱,不胜戎衣,但是,悲愤存胸,宝剑在握,寒光闪 烁,还是想拼一拼的。于是想起了当年之事。由此可以判断出塑造的是“一个不畏艰苦、胸 怀壮志的将领形象”。解答该题,答出形象,给2分:进行简耍分析,给3分。意思答对即 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试题分析:本题题干中已经指出是对比手法,因此只需要根据诗歌内容分析哪些地方是 运用了对比,表达的诗人的什么情感即可,如可以答出前两联通过身心对比来表现诗人的奋 争之情,后两联通过今昔对比来表现诗人的悲愤之情,每答出一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高度评价侍中、尚书、长史、参军等人,并希望刘禅善 待他们的两句是“ (2)杜甫在《登高》中,以 ”这两句,抒 发了自己长期漂泊他乡、晚年孤苦寂寞的惆怅之情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表现自己壮志难酬,只好以酒祭月、寄托苦闷的 诗句是“ 【答案】(1)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 病独登台 (3)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侧重理解性默写,平时在背诵过程中也要理解诗句内容,同时也要把握 些重点字词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如“陛”“作客”“尊”“酹”等字,默写时要写 准确。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 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应当结合诗句“衰迟罢试戎衣窄,悲愤犹争宝剑寒” 具体内容分析,这两句是说自己迟暮衰弱,不胜戎衣,但是,悲愤存胸,宝剑在握,寒光闪 烁,还是想拼一拼的。于是想起了当年之事。由此可以判断出塑造的是“一个不畏艰苦、胸 怀壮志的将领形象”。解答该题,答出形象,给 2 分;进行简耍分析,给 3 分。意思答对即 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9. 试题分析:本题题干中已经指出是对比手法,因此只需要根据诗歌内容分析哪些地方是 运用了对比,表达的诗人的什么情感即可,如可以答出前两联通过身心对比来表现诗人的奋 争之情,后两联通过今昔对比来表现诗人的悲愤之情,每答出一点给 3 分。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高度评价侍中、尚书、长史、参军等人,并希望刘禅善 待他们的两句是“ , ”。 (2)杜甫在《登高》中,以“ , ”这两句,抒 发了自己长期漂泊他乡、晚年孤苦寂寞的惆怅之情。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表现自己壮志难酬,只好以酒祭月、寄托苦闷的 诗句是“ , ”。 【答案】(1)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愿陛下亲之信之 (2)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 病独登台 (3)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KS5 UKS5 UKS5U]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侧重理解性默写,平时在背诵过程中也要理解诗句内容,同时也要把握 一些重点字词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如“陛”“作客”“尊”“酹”等字,默写时要写 准确。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 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