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振甫忘恩负义了吗? 死出麻烦来 辜伟甫在一九八二年九月二十七日去世,依照遗产税稽 征程序,辜家应该在第二年三月二十七日前办理申报,但是天 知道是怎么申报的!因为遗嘱一直未得执行。所以未得执 行,还不仅在于遗产税申报的问题,因为无论赠与、无论生前 债务的偿还,都有待现金来解决,辜伟甫生前债务达三亿二 千多万(一亿二千万为银行贷款,一亿八千万为民间贷款),他 的继承人根本无法现金支付。 遗嘱中说的荣星花园,有三分之二确实系辜伟甫生前所 有,这是他经营隆昌公司三十多年来最大的一笔土地投资,原 意想做儿童乐园,后来做了花园。花园的三分之一,属于国有 财产,暂做花园的相对条件是辜家必须把自己的地继续做花 园,而且门票不能收高。 这块地虽说按公告地价,值十一亿六千万,但却是公园预 定地,唯台北市政府有权收购。但指望市政府在短期内收购, 是绝无可能的。这是一个死结。 另外,隆昌公司是一家经营红糖的赔钱公司,现在连红糖 业务都结束了,剩下面粉在生产。是另一个死结。两个死结 之下,究竞辜伟甫生前欠的债,划何解决呢?我们试看一些纪 录: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一日,谢长廷、廖健男律师发出债权登 记通知书。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二十五H,辜晏讼和谢长廷到鹿港报 37
李赦大全集 牛清偿债务办法。 一九八二年一月三·一口,幸晏宏签署清偿债务协议书, 答应在一九八三年四月底以前,清偿本息,或提供来星花园及 隆昌公司等产权交付设定抵押。 一九八三年四月底,辜家一再失信,逼使债权人提起诉 论。 辜伟甫民间贷款的债权人,以借用证明为准,·共一百九 十人,但实际上是分滩在上千的人身上,因为在鹿港地区能借 的都借遍了,很多人甚至是在不知辜伟甫死将临头的情形下 借出的。 一九八三年六月起,隆片公司八个职员一个月十五万的 薪资发不出来了;十月间,荣星公可五千个职员的薪资也发不 出来了;十月起,隆昌公司向华南银行借的一百万元,未缴 利息,于是法院来查封周永嘉的住家。周永嘉是隆昌公司的 台北总管,服务了四十年,他做这笔借款的保证人,结果他潮 州街的家到现在还贴上封条。 辜振甫想放水 辜振甫在他弟弟生前,答应做遗嘱执行人,并在遗嘱上签 名无误,但是,到了一九八三年却后悔了,想故水了,他以不 身事业繁忙为理中,声明辞退,化地方法院做了裁定,另指 定财政部国有财产局为遗嘱执行人(台湾台北地方法院民事 栽定,七十二年家声字第十九号,七十二年七月二十五日)。 但是国有财产局不愿接这个烂摊子,它抗告。这时台湾高等 38
辜振甫忘恩负义了吗? 法院的民半法庭发现,虽然宰振甫曾依法定程序,请求辜宽 敏、辜秀治、辜津治、幸注治四人,另选定新遗嘱执行人而不 果,但并未是出辜伟甫的亲属表和户籍眷本,证明前面四人和 率伟甫的亲属关系,所以“尚无从认为亲属会议不为政选遗嘱 执行人,原法院未详为调查…自有未当…原裁定应予废 弃”(台湾高等法院民事裁定,七十二年度抗字第二七七六号, 七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抗告成立.,结果幸振甫还是推不执这个遗嘱执行人。 同时,民事官司的诉讼成果也逐渐显示出}来了。到一九 八三年十二月底为止,已经有四千多万的债权被判定被告成 给付,辜家义不得不拿出由债务人负担的五十万元诉讼费用。 如果辜家不解决其他未提诉讼的债务,一且提起官刊,他 们起码又必须负担一百多万元的诉讼费用。 另一方面,辜伟甫其他零星的房地户:也沿售不成。在这 种情况下,辜振甫只好答应支持-~亿元,但辜伟甫的民间贷款 本金加利息.H前已逼近两亿,能否以一亿顺利和解,尚在卡 定之天。 太教人看不过去了 中国老话说:“富木过三代”,从宰显来、宰伟甫到辜晏宏, 刚好是三代,如果不是靠台湾水泥公司和中国信托公司这些 宰家事业的支撑,辜伟甫早就成宣告破产了。 台湾水泥到去年为止,都还是台湾排名第七的民营制造 业,营收净额是一百零四亿九于万元,资产总额在一·百零六亿 39
李救大全集 以上,税前净益在四亿以上,员工有二干三百多人。但这些都 是辜振甫一手奋斗出来的吗? 我们可以这么说,辜家有今天,还是靠辜显荣的旧底子, 因为合泥和台湾农林、台湾工矿、台湾纸业一样,原来都是国 营公司,一九五二年国民党政府实施“耕者有其田”,把这四大 国背公司股票拿来抵偿地主部分地价,辜家率先响应,掌握大 批股票,所以一九五四年以后,台泥移转民营,就顺理成章地 落到了辜家的手上了。 辜家有这么多的财产,真正的基础,是辜伟甫打下的,辜 伟甫是最早和国民党大员搭上线的人,他不搭上这种线,就无 从建立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关系。在三十多年前,他的哥哥喜 振甫尚是台独分子,穷途潦倒,没人理他。后来他变节投靠国 民党,靠弟弟的奥援,自此青云直攀,在权势和金钱两方,都 凌驾弟弟之上,相对之下,辜伟甫反倒弱下去了。虽然如此, 基于饮水源、基于手足之情、基于临终遗嘱与受命、基于幸 家对外的共同利益与长远利益,幸振甫自然无法不出面收拾 兴摊子,但是,事实上,辜振甫却一直想躲、想放水,这样一来, 就太教人看不过去了。 林坤元上条陈 一九八二年六月二十三日,七十高龄的鹿港名医林坤元 “为一群可怜的鹿港人”,写信给宰振甫,终于做了忍无可忍的 陈词。全信如下: 40
辜振甫忘恩负义了吗? 振甫吾兄惠鉴: 久疏问候,凉必安好。 弟未曾走访赐教,匆促冒昧走笔,殊深歉疚,尤希赐 愿。因昨下午二时许,十多位街内有志,突然来访,使我 惶恐万分,请问来意,内容非常复杂,无法一一详告,兹将 综合概旨,逐除略述,奉告于后,以资参考: 一、忆起十年前,开设民俗文物馆,是由当时省主席 谢东闵先生建议,得到令昆仲同意而成的,斯时弟也被聘 为该馆董事,泰辱末席,参加维护古迹文物系列,与辜府 五位董事,共襄盛举,至感无上光荣,永生难忘。 二、谢副总统东闵学长,与弟台中一中同班司学,他 光复后回台当初,也曾经住过寒舍几天,人尽皆知,其后 每次有机荏鹿,没忘旧情,一定拨驾来访老友,因此一般 街内人士都认为弟与副总统是无二亲友,定必交往甚密, 依据上选两条为由,故敢大家会同,特来拜访恳托。 三、他们握住如上关系,要求弟为一群可怜的鹿港 人,上书谢副总统,异口同赞他是位有情有义、德高望重 的长者,待人接物,无微不至,过去一本初衷,都是爱护辜 家,不遗余力,于是特来要求本人,恭请他特出一臂之力, 主持公道,劝告吾兄您毅然发挥勇气,为辜家声誉罔顾一 切,挺身而出,严格执行令弟遗嘱,清理一切债务解决毋 妄之纠纷,保持得来不易的贵府声誉其一,而免辜负令弟 生前寄托遗嘱其二,这种于情于理于法两全其美的行事 岂可向乐而不为呢?世上所谓断情取义岂不闲乎? 四、弟承蒙众人如此过大估计看待,实不敢当,更无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