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生命的毒品—吸毒 主题词 “一朝吸毒染成瘾,两眼发呆无气神。三餐难咽不眼夜,四处求钱跪恳人。 五业荒疏家败落,六亲不认最无情。七窍生烟遍体痛,八方偷抢倍坑人。九 (久)陷毒窟归冥路,十成毁去好前程。”这是一首大家都并不陌生的戒毒歌, 但它却唱出了多少人间悲欢离合故事!毒品泛滥作为当今世界的公害之一,已经 引起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联合国国际麻醉品管制署在1997年年度报告中指出, 世界人口的10%卷入了毒品的生产和浪费,并正在以每年3%~4%的速度增长。 目前至少有1.4亿人服用大麻,1300万人服用可卡因,860万人服用海洛因。 全世界每年因吸食毒品而死亡的人数高达10万,因此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每年 约有1000万。而中国也未能幸免,又一次处于毒品的危害之中。在我国,截至 1997年底,全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超过54万,其中约75%是25岁以下的 青少年,毒品离大学生并不遥远。 案例回放 吸毒大学生的自白 尹某,男,今年22岁,南京某名牌大学学生,吸毒史很短,1999年初在 家做毕业论文时沾上毒品,被送到戒毒所前,吸毒总共没超过10次。通过公安 部门的精心安排,1999年6月26日世界禁毒日之前,尹某顺利通过了毕业论
拒绝生命的毒品——吸毒 主 题 词 “一朝吸毒染成瘾, 两眼发呆无气神。三餐难咽不眼夜,四处求钱跪恳人。 五业荒疏家败落, 六亲不认最无情。七窍生烟遍体痛, 八方偷抢倍坑人。 九 (久)陷毒窟归冥路,十成毁去好前程。”这是一首大家都并不陌生的戒毒歌, 但它却唱出了多少人间悲欢离合故事!毒品泛滥作为当今世界的公害之一,已经 引起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联合国国际麻醉品管制署在1997年年度报告中指出, 世界人口的 10%卷入了毒品的生产和浪费,并正在以每年 3%~4%的速度增长。 目前至少有 1.4 亿人服用大麻,1300 万人服用可卡因,860 万人服用海洛因。 全世界每年因吸食毒品而死亡的人数高达 10 万,因此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每年 约有 1000 万。而中国也未能幸免,又一次处于毒品的危害之中。在我国,截至 1997 年底,全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超过 54 万,其中约 75%是 25 岁以下的 青少年,毒品离大学生并不遥远。 案例回放 吸毒大学生的自白 尹某,男,今年 22 岁,南京某名牌大学学生,吸毒史很短,1999 年初在 家做毕业论文时沾上毒品,被送到戒毒所前,吸毒总共没超过 10 次。通过公安 部门的精心安排,1999 年 6 月 26 日世界禁毒日之前,尹某顺利通过了毕业论
文答辩、英语考试等,一切将按正常的程序毕业。而学校、同学都不知道他因为 吸毒进了戒毒所。公安部门这样做的目的,就是给他一个改正的机会,洗去污点, 重新做人。值得指出的是,象这样高学历的人沾上毒品,在戒毒所中并不少见。 下面是尹某的自白, 几万字的大学毕业论文终于“杀青”,心里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呆在家里 快1个月了,整天与一大堆资料打交道:国际的、国内的,观点、数据、分析。 在电脑边一坐就是一天,实在闷得很。这下好了,可以轻松轻松了。第二天,我 打电话给几位同学,想聚一聚,但他们都还在忙论文,均处在关键时刻,那是不 能打扰的。我还没有女朋友,不过就是有的话,这个时候来往也不能太密。到哪 里去呢?在家呆着也是呆着,不如出去转转。我就到珠江路逛了一个下午,没什 么目的,纯粹是散散心。从雄狮电子商城出来,碰到一位初中同学,他邀请我到 他家坐坐,说还有几位同学要来玩。说实在话,和他们过去很少来往,我成绩好 他们成绩差,悬殊太大,在一起没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他们现在干什么,我一点 不知道。我答应去坐坐,主要因为那天实在无所事事。聚在一块儿,我发现他们 有点鬼鬼祟祟,心里好象装着事,渐渐地坐立不安。我问是不是有事,他们说瘾 上来了。我当时并不知道这“瘾”是指什么,就说“你们过瘾就是了”。他们就 掏出一个小包,又拿出一张锡纸便开始吸粉。我这才明白,原来是犯了毒瘾。 路上碰到的那位同学,似乎突然想到什么,对我说“你这两天不是闷吗,不 如来吸两口,解解闷,这东西非常灵”。当时又好奇,又害怕,但是禁不住他们 再三劝说,忍不住上前吸了几口,之后精神果然亢奋,浑身有劲。(没事就会有 事,架不住别人劝诱,理智就会失去控制。年轻人交友一定要慎重“好心”背后 是别有用心,当心啊)过了两天,他们又喊我。本来我不想去的,但不知为什么, 最后还是去了。大家凑到一昆,洁景和上次弟不名,没吹一会川就开始吸粉。吸 完之后,大家都坐在那儿不动,一心一意想“飘”我没瘾,吸得少:他们瘾大, 吸得多。就这样,我和这帮人成了“粉友”。我前后吸过有七、八次,渐渐地有 了瘾,有事没事都在想那玩意。5月中旬的一天,我在学校,一位粉友呼我陪他 去买货,在拿货时被公安员抓住,然后派出所把我送到戒毒所来。我真后悔,犯 了这样一个低级错误。父母知道这事后,非常非常地难过,背地里哭了好多次, 担心我就此毁了前程。进了戒毒所,通过管教干部的教育,我才知道毒品危害极 大,沾染的人多了,甚至危及民族的生存。我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顺利毕业,今 后为社会多做贡献,以实际行动感谢管教干部的教育,远离毒品,珍爱生命。(案 例来源:潘国荣,徐智明:《三个吸毒者内心de自白》,《紫金岁月》1999年 第5期。有删改) 八方点击
文答辩、英语考试等,一切将按正常的程序毕业。而学校、同学都不知道他因为 吸毒进了戒毒所。公安部门这样做的目的,就是给他一个改正的机会,洗去污点, 重新做人。值得指出的是,象这样高学历的人沾上毒品,在戒毒所中并不少见。 下面是尹某的自白。 几万字的大学毕业论文终于“杀青”,心里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呆在家里 快 1 个月了,整天与一大堆资料打交道:国际的、国内的,观点、数据、分析。 在电脑边一坐就是一天,实在闷得很。这下好了,可以轻松轻松了。第二天,我 打电话给几位同学,想聚一聚,但他们都还在忙论文,均处在关键时刻,那是不 能打扰的。我还没有女朋友,不过就是有的话,这个时候来往也不能太密。到哪 里去呢?在家呆着也是呆着,不如出去转转。我就到珠江路逛了一个下午,没什 么目的,纯粹是散散心。从雄狮电子商城出来,碰到一位初中同学,他邀请我到 他家坐坐,说还有几位同学要来玩。说实在话,和他们过去很少来往,我成绩好, 他们成绩差,悬殊太大,在一起没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他们现在干什么,我一点 不知道。我答应去坐坐,主要因为那天实在无所事事。聚在一块儿,我发现他们 有点鬼鬼祟祟,心里好象装着事,渐渐地坐立不安。我问是不是有事,他们说瘾 上来了。我当时并不知道这“瘾”是指什么,就说“你们过瘾就是了”。他们就 掏出一个小包,又拿出一张锡纸便开始吸粉。我这才明白,原来是犯了毒瘾。 路上碰到的那位同学,似乎突然想到什么,对我说“你这两天不是闷吗,不 如来吸两口,解解闷,这东西非常灵”。当时又好奇,又害怕,但是禁不住他们 再三劝说,忍不住上前吸了几口,之后精神果然亢奋,浑身有劲。(没事就会有 事,架不住别人劝诱,理智就会失去控制。年轻人交友一定要慎重“好心”背后 是别有用心,当心啊!)过了两天,他们又喊我。本来我不想去的,但不知为什么, 最后还是去了。大家凑到一起,情景和上次差不多,没吹一会儿就开始吸粉。吸 完之后,大家都坐在那儿不动,一心一意想“飘”我没瘾,吸得少;他们瘾大, 吸得多。就这样,我和这帮人成了“粉友”。我前后吸过有七、八次,渐渐地有 了瘾,有事没事都在想那玩意。5 月中旬的一天,我在学校,一位粉友呼我陪他 去买货,在拿货时被公安员抓住,然后派出所把我送到戒毒所来。我真后悔,犯 了这样一个低级错误。父母知道这事后,非常非常地难过,背地里哭了好多次, 担心我就此毁了前程。进了戒毒所,通过管教干部的教育,我才知道毒品危害极 大,沾染的人多了,甚至危及民族的生存。我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顺利毕业,今 后为社会多做贡献,以实际行动感谢管教干部的教育,远离毒品,珍爱生命。(案 例来源:潘国荣,徐智明:《三个吸毒者内心 de 自白》,《紫金岁月》1999 年 第 5 期。有删改) 八方点击
关于大学生吸毒问题,我们做了多方的访谈。现在将访谈所采集的观点呈现 给大家。 访谈大学生父母 做父母的在这件事上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也是目前我国社会转型过程带来 的一个副产品之一。“望子成龙”是每个父母的愿望,但在教育和引导上,父母 由于自身的知识结构、家庭经济状况,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意识等不同而采用的方 法上差异明显。有的父母认为孩子考上大学了,那他的发展就靠自己了,我们已 尽到责任了,至于将来他的成就全靠他们自己奋斗了;有的父母认为我的知识还 没他丰富呢,我怎么管教他们呢?他们的发展都应该是学校的事了;有的父母甚 至认为,大学生赶赶时髦是正常的。我听说有个父母为了给他儿子开生日 PARTY,除给他1000元钱摆宴外,还给他买了1300元钱的“摇头丸”,号称 这样的举措是为了给儿子撑脸面赶“"时髦”。试想这样的父母如何做好孩子的第 一任老师,如何做好孩子的榜样?有的父母还为了自己的娱乐,疏于对孩子的教 育和关心有的父母为了赚钱长年累月在外奔忙基本上没时间与孩子“对话”。 如果家庭都是这样的状况孩子的关爱能从哪儿获取呢?他们的发展就会像在江 中驾着一叶小舟航行,可他们并没有学会驾船的技能,只是顺流而行,一旦遇到 湍流或暗礁,就会险象环生,他们或许能绕过,那就只能靠运气了。从内心深处 来说,他们渴望拥有亲情和关爱,他们也渴望得到帮助,渴望释放他们的压力 如果此时他们周围有吸毒的同学拉拢或诱惑,这时他们往往会在好奇心驱使下侥 幸一试,结果是显然的,卷入湍流,舟毁人亡。 访谈大学生 这是一项对诱惑的挑战,也是一项对朋友和友情的正确把握,凡事都应该有 个度。朋友之间如果过了这个度,那这种友情本身就值得怀疑。很显然,尹同学
关于大学生吸毒问题,我们做了多方的访谈。现在将访谈所采集的观点呈现 给大家。 访谈大学生父母 做父母的在这件事上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也是目前我国社会转型过程带来 的一个副产品之一。“望子成龙”是每个父母的愿望,但在教育和引导上,父母 由于自身的知识结构、家庭经济状况,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意识等不同而采用的方 法上差异明显。有的父母认为孩子考上大学了,那他的发展就靠自己了,我们已 尽到责任了,至于将来他的成就全靠他们自己奋斗了;有的父母认为我的知识还 没他丰富呢,我怎么管教他们呢?他们的发展都应该是学校的事了;有的父母甚 至认为,大学生赶赶时髦是正常的。我听说有个父母为了给他儿子开生日 PARTY,除给他 1000 元钱摆宴外,还给他买了 1300 元钱的“摇头丸”,号称 这样的举措是为了给儿子撑脸面赶“时髦”。试想这样的父母如何做好孩子的第 一任老师,如何做好孩子的榜样?有的父母还为了自己的娱乐,疏于对孩子的教 育和关心;有的父母为了赚钱,长年累月在外奔忙,基本上没时间与孩子“对话”。 如果家庭都是这样的状况,孩子的关爱能从哪儿获取呢?他们的发展就会像在江 中驾着一叶小舟航行,可他们并没有学会驾船的技能,只是顺流而行,一旦遇到 湍流或暗礁,就会险象环生,他们或许能绕过,那就只能靠运气了。从内心深处 来说,他们渴望拥有亲情和关爱,他们也渴望得到帮助,渴望释放他们的压力。 如果此时他们周围有吸毒的同学拉拢或诱惑,这时他们往往会在好奇心驱使下侥 幸一试,结果是显然的,卷入湍流,舟毁人亡。 访谈大学生 这是一项对诱惑的挑战,也是一项对朋友和友情的正确把握,凡事都应该有 个度。朋友之间如果过了这个度,那这种友情本身就值得怀疑。很显然,尹同学
的初中同学是别有用心的,原因可能有多种,如妒忌、筹毒资等。就这点而言 我们可以说尹同学遇人不淑,但更重要的是尹同学的自制力较差,社会阅历较匮 乏。像我们这代年轻人,谁没有面对过强大的压力,不过解压的方式也很多,郊 游、打球、聊天、上网等等,都可以解闷的,而他却选择去吸毒,甚至一而再 再而三的吸毒,这说明他的悲剧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毕竟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 用,心里没有内鬼,是不会招来外鬼的。 访谈中学教师 我国物质文明丰富了,精神文明却失落了。追求金钱和享受已成为这个时代 年轻人的话语,在青少年的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重智轻德现象,学校、家庭、社 会依然更多关注青少年的智力状况,而青少年德育成了”一壶烧不开的水”1[1]。 孩子考上大学,父母就认为孩子已经成人了,理所当然的就不用管了,至于孩子 的做人,学校和社会是会教会的。其实,孩子德育应该从“娃娃”抓起,孩子的 思想可以看成一张“白纸”,在上面留下什么样的图印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但其中家庭的引导至关重要,父母的榜样作用更是关键的一环,父母酗酒、吸烟、 赌博,甚至风流、不负责任等等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极大,孩子接触的人群以及孩 子的行为习惯的养成,都会不自觉地去模仿大人的做法。孩子长期生活在这样的 家庭氛围下,即使孩子考上了大学,但他的不良品质、他的“恶友”也都带到了 学校,当然在家或多或少还是要受到约束,一旦到大学没了制约,这种不好的习 惯就会全部“释放”出来,如果这时受到毒品的诱惑,那么他们就很难抵制住, 更易成为“瘾君子”,甚至走上贩毒的道路。另外,有的学生虽然平时看来都很 乖,学习好、思想也挺健康,但他们的社会认知能力不强,道德观念淡薄,甚至
的初中同学是别有用心的,原因可能有多种,如妒忌、筹毒资等。就这点而言, 我们可以说尹同学遇人不淑,但更重要的是尹同学的自制力较差,社会阅历较匮 乏。像我们这代年轻人,谁没有面对过强大的压力,不过解压的方式也很多,郊 游、打球、聊天、上网等等,都可以解闷的,而他却选择去吸毒,甚至一而再、 再而三的吸毒,这说明他的悲剧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毕竟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 用,心里没有内鬼,是不会招来外鬼的。 访谈中学教师 我国物质文明丰富了,精神文明却失落了。追求金钱和享受已成为这个时代 年轻人的话语,在青少年的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重智轻德现象,学校、家庭、社 会依然更多关注青少年的智力状况,而青少年德育成了“一壶烧不开的水”1[1]。 孩子考上大学,父母就认为孩子已经成人了,理所当然的就不用管了,至于孩子 的做人,学校和社会是会教会的。其实,孩子德育应该从“娃娃”抓起,孩子的 思想可以看成一张“白纸”,在上面留下什么样的图印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但其中家庭的引导至关重要,父母的榜样作用更是关键的一环,父母酗酒、吸烟、 赌博,甚至风流、不负责任等等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极大,孩子接触的人群以及孩 子的行为习惯的养成,都会不自觉地去模仿大人的做法。孩子长期生活在这样的 家庭氛围下,即使孩子考上了大学,但他的不良品质、他的“恶友”也都带到了 学校,当然在家或多或少还是要受到约束,一旦到大学没了制约,这种不好的习 惯就会全部“释放”出来,如果这时受到毒品的诱惑,那么他们就很难抵制住, 更易成为“瘾君子”,甚至走上贩毒的道路。另外,有的学生虽然平时看来都很 乖,学习好、思想也挺健康,但他们的社会认知能力不强,道德观念淡薄,甚至
没有一个起码的是非观。他们做事缺乏责任感,凡事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享受 因此,遇到诱惑时,他们就很难把握住自己,往往随波逐流,甚至滑向犯罪的深 改 访谈大学教师 现在,大学教育要跟上时代的节拍,学校内出现了吸毒的同学,吸毒者身边 的同学难道会一点都不知道学校的班主任、辅导员早就应该发现这个问题才对。 如果都是事情发生后,才会亡羊补牢,这就有马后炮之嫌了,而且学校现在都注 重抓教学和科研,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关心不足,甚至存在较大的纰漏。比如有的 大学生不知道吸毒是违法的,不知道吸食“摇头丸”是在吸毒,有的大学生甚至 在聚会时,专门购买“K粉”等庆贺,认为这是时尚。大学生的这种认知状况, 充分说明大学的教育思路要改变了,至少要从认识上入手,让大学生对毒品的危 害、成分、品类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另外,就是学校要加强管理,要有明确的规 定;并同时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要开展针对毒品危害性的讨论和讲座,有条 件的还可以组织学生到戒毒所去实地考察,让他们从内心深处厌恶毒品,达到教 育的目的。 访谈心理医生 大学生吸毒人数增加这是个不好的信号,历来在我们治疗过程中发现的吸毒 人员文化程度都较低,他们源于对毒品危害认识上的不足,不知道吸毒对身心健 康、对家庭和社会的危害,不知道吸毒会诱发犯罪,但大学生在这一点上应该是 有所认识的。可从前面的案例看来,大学生对此的认识还相当肤浅。青少年刚接 触毒品时存在侥幸心理,加之他们寻求新鲜刺激的好奇心理、追赶“时髦”的补 偿心理、面对学习工作压力的逃避心理、没有原则的“哥们义气”、易受外界影
没有一个起码的是非观。他们做事缺乏责任感,凡事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享受, 因此,遇到诱惑时,他们就很难把握住自己,往往随波逐流,甚至滑向犯罪的深 渊。 访谈大学教师 现在,大学教育要跟上时代的节拍,学校内出现了吸毒的同学,吸毒者身边 的同学难道会一点都不知道!学校的班主任、辅导员早就应该发现这个问题才对。 如果都是事情发生后,才会亡羊补牢,这就有马后炮之嫌了,而且学校现在都注 重抓教学和科研,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关心不足,甚至存在较大的纰漏。比如有的 大学生不知道吸毒是违法的,不知道吸食“摇头丸”是在吸毒,有的大学生甚至 在聚会时,专门购买“K 粉”等庆贺,认为这是时尚。大学生的这种认知状况, 充分说明大学的教育思路要改变了,至少要从认识上入手,让大学生对毒品的危 害、成分、品类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另外,就是学校要加强管理,要有明确的规 定;并同时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要开展针对毒品危害性的讨论和讲座,有条 件的还可以组织学生到戒毒所去实地考察,让他们从内心深处厌恶毒品,达到教 育的目的。 访谈心理医生 大学生吸毒人数增加这是个不好的信号,历来在我们治疗过程中发现的吸毒 人员文化程度都较低,他们源于对毒品危害认识上的不足,不知道吸毒对身心健 康、对家庭和社会的危害,不知道吸毒会诱发犯罪,但大学生在这一点上应该是 有所认识的。可从前面的案例看来,大学生对此的认识还相当肤浅。青少年刚接 触毒品时存在侥幸心理,加之他们寻求新鲜刺激的好奇心理、追赶“时髦”的补 偿心理、面对学习工作压力的逃避心理、没有原则的“哥们义气”、易受外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