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生命的航标一人生理想 主题词 理想是生命的航标,它指引着生命前进的方向。大文豪雨果说:“有了物质才能生存 有了理想才能生活”。人生理想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人们对 于未来的一种追求、一种希望、一种向住。我为什么活着?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如 何度过自己的一生?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思考的问题。大学时代是我们探讨这些问题, 形成人生理想和目标的黄金时期。但是,当代大学生心态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困惑”,对 社会发展和体制改革的困感,对人生道路和未来生活的困惑,对人生意义和道德价值取向的 困惑,对学习和求职的困感,等等。这些困感加上青春期的燥动,使大学生中的一些人很容 易在复杂的社会环境里迷失自我,迷失对人生理想和目标的追求,没有理想的青春,犹如阴 沉昏暗的黑夜,没有动人的光彩;犹如随波逐流的航船,没有前进的方向;犹如挥金如土的 败家子,整天浑浑噩噩,无所事事,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 案例回放 2004年4月24日下午,所有人的注意力似乎都集中在了云南省昆明市中级 人民法院的第二审判法庭上,因为这里是震惊全国的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人案 进行一审判决的地方。 “2004年2月13日至15日,马加爵采取‘用铁锤打击头部致颅脑损伤死 亡'的同一犯罪手段,将唐学李等4名被害人逐一杀害,并把4名被害人尸体藏 匿于宿舍衣柜内.”公诉人庭审时的指控再次把人们带回春城2月那段阴郁的 记忆
确定生命的航标——人生理想 主 题 词 理想是生命的航标,它指引着生命前进的方向。大文豪雨果说:“有了物质才能生存, 有了理想才能生活”。人生理想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人们对 于未来的一种追求、一种希望、一种向往。我为什么活着?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如 何度过自己的一生?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思考的问题。大学时代是我们探讨这些问题, 形成人生理想和目标的黄金时期。但是,当代大学生心态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困惑”。 对 社会发展和体制改革的困惑,对人生道路和未来生活的困惑,对人生意义和道德价值取向的 困惑,对学习和求职的困惑,等等。这些困惑加上青春期的燥动,使大学生中的一些人很容 易在复杂的社会环境里迷失自我,迷失对人生理想和目标的追求。没有理想的青春,犹如阴 沉昏暗的黑夜,没有动人的光彩;犹如随波逐流的航船,没有前进的方向;犹如挥金如土的 败家子,整天浑浑噩噩,无所事事,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 案例回放 2004 年 4 月 24 日下午,所有人的注意力似乎都集中在了云南省昆明市中级 人民法院的第二审判法庭上,因为这里是震惊全国的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人案 进行一审判决的地方。 “2004 年 2 月 13 日至 15 日,马加爵采取‘用铁锤打击头部致颅脑损伤死 亡’的同一犯罪手段,将唐学李等 4 名被害人逐一杀害,并把 4 名被害人尸体藏 匿于宿舍衣柜内.”公诉人庭审时的指控再次把人们带回春城 2 月那段阴郁的 记忆
2004年2月23日,云南大学新学期的生活刚刚开始,就被一桩惊天血案打 破了。这天中午,云南大学鼎鑫学生公寓6幢317室的两名同学感觉宿舍内有异 味,遂一起打扫卫生,发现了宿舍内一个衣柜被一把梅花牌小锁锁着,柜内有颜 色奇怪的液体流出并带有臭味,于是向学校宿管科值班人员报告。柜锁撬开后, 露出一只人脚,校方立即向昆明市公安局110报警。公安机关在这个宿舍4个储 物柜内分别发现了4具男尸。 公安机关通过勘验、核实和学校师生反复辨认,认定4名死者是云南大学生 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约一周前5名失踪学生中的4人:唐学李、杨开红、邵 瑞杰、龚博。在现场勘查、尸体检验及调查走访综合研判后,重大犯罪嫌疑人的 目标锁定在另外一名失踪的学生一一卫加爵身上。 2月23日,云南省公安厅连夜向全省发出通缉令:2月24日,公安部向全 国发出A级通组令,缉捕昆明“2·23”重大杀人在逃犯罪嫌疑人马加爵。按照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的要求,一张组捕马加爵的大网在全国撒开。 3月12日:云南大学被杀害的4名学生的尸体在昆明火化,公安部公布马 加爵乘车离开昆明所涉车次和时间。3月15日晚7时30分左右,马加爵在海南 省三亚市河西区落网。3月17日,马加爵被押解回昆明。 此后,随着一次次审讯的展开,这一惊天大案的内幕也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 原来,案发前几天,马加爵和邵瑞杰等几个同学在打牌时,邵瑞杰怀疑马加 爵出牌作弊,两人发生了争执。期间,邵瑞杰说:“没想到连打牌你都玩假,你 为人太差了,难怪龚博过生日都不请你·”这样的话从都瑞杰口中说出来,深 深地伤害了马加爵。因为,邵瑞杰和马加爵都来自广西农村,同窗学习、同宿舍 生活了4年,马加爵一直十分看重这个好朋友,因此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在邵 瑞杰的眼中竞然会是这样一个不堪的人,而且就连另一个好朋友龚博居然也是如 此看待自己。俗话说祸从口出,马加爵后来承认,就是这句伤人的话使他动了杀 邵瑞杰和龚博的念头。 为了实施他的杀人计划,马加爵在网上查阅了许多资料,最后确定用杀人后 流血相对较少的锤作为他的作案工具。他到一个旧货市场上买了一把石工锤,为 了使用顺手,他请店主把过长的木柄锯短,悄悄把锤带回,并藏在了宿舍楼内厕 所的隐蔽处,想等到作案时再取出来。但不知怎么的,石工锤却被人偷走了。不 得己,他又回到上次买锤的商店再买了一把石工锤,同样让老板把过长的木柄锯 短后带回宿舍。期间他还买了用于捆扎尸体的黑色塑料袋、胶带纸,并上街请制 假证的窝点制作了假身份证,以备出递时使用。做好这些准备之后,马加爵开始 了实施他那令人胆战心惊的杀人计划。 被害人之一的唐学李,在这次争吵事件中与马加爵并未发生冲突,又为何成 为了第一个受害者呢?原来,唐学李原本一直在校外租民房住,但那几天由于还 在假期,宿金床位普扁空若,因出他就香时往讲了巴加爵和那瑞杰住的317宿金 这样一来,唐学李的存在成为了马加爵杀邵瑞杰的最大障碍。于是,2月13日
2004 年 2 月 23 日,云南大学新学期的生活刚刚开始,就被一桩惊天血案打 破了。这天中午,云南大学鼎鑫学生公寓 6 幢 317 室的两名同学感觉宿舍内有异 味,遂一起打扫卫生,发现了宿舍内一个衣柜被一把梅花牌小锁锁着,柜内有颜 色奇怪的液体流出并带有臭味,于是向学校宿管科值班人员报告。柜锁撬开后, 露出一只人脚,校方立即向昆明市公安局 110 报警。公安机关在这个宿舍 4 个储 物柜内分别发现了 4 具男尸。 公安机关通过勘验、核实和学校师生反复辨认,认定 4 名死者是云南大学生 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约一周前 5 名失踪学生中的 4 人:唐学李、杨开红、邵 瑞杰、龚博。在现场勘查、尸体检验及调查走访综合研判后,重大犯罪嫌疑人的 目标锁定在另外一名失踪的学生——马加爵身上。 2 月 23 日,云南省公安厅连夜向全省发出通缉令;2 月 24 日,公安部向全 国发出 A 级通缉令,缉捕昆明“2·23”重大杀人在逃犯罪嫌疑人马加爵。按照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的要求,一张缉捕马加爵的大网在全国撒开。 3 月 12 日:云南大学被杀害的 4 名学生的尸体在昆明火化,公安部公布马 加爵乘车离开昆明所涉车次和时间。3 月 15 日晚 7 时 30 分左右,马加爵在海南 省三亚市河西区落网。3 月 17 日,马加爵被押解回昆明。 此后,随着一次次审讯的展开,这一惊天大案的内幕也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 —— 原来,案发前几天,马加爵和邵瑞杰等几个同学在打牌时,邵瑞杰怀疑马加 爵出牌作弊,两人发生了争执。期间,邵瑞杰说:“没想到连打牌你都玩假,你 为人太差了,难怪龚博过生日都不请你.”这样的话从邵瑞杰口中说出来,深 深地伤害了马加爵。因为,邵瑞杰和马加爵都来自广西农村,同窗学习、同宿舍 生活了 4 年,马加爵一直十分看重这个好朋友,因此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在邵 瑞杰的眼中竟然会是这样一个不堪的人,而且就连另一个好朋友龚博居然也是如 此看待自己。俗话说祸从口出,马加爵后来承认,就是这句伤人的话使他动了杀 邵瑞杰和龚博的念头。 为了实施他的杀人计划,马加爵在网上查阅了许多资料,最后确定用杀人后 流血相对较少的锤作为他的作案工具。他到一个旧货市场上买了一把石工锤,为 了使用顺手,他请店主把过长的木柄锯短,悄悄把锤带回,并藏在了宿舍楼内厕 所的隐蔽处,想等到作案时再取出来。但不知怎么的,石工锤却被人偷走了。不 得已,他又回到上次买锤的商店再买了一把石工锤,同样让老板把过长的木柄锯 短后带回宿舍。期间他还买了用于捆扎尸体的黑色塑料袋、胶带纸,并上街请制 假证的窝点制作了假身份证,以备出逃时使用。做好这些准备之后,马加爵开始 了实施他那令人胆战心惊的杀人计划。 被害人之一的唐学李,在这次争吵事件中与马加爵并未发生冲突,又为何成 为了第一个受害者呢?原来,唐学李原本一直在校外租民房住,但那几天由于还 在假期,宿舍床位普遍空着,因此他就暂时住进了马加爵和邵瑞杰住的 317 宿舍。 这样一来,唐学李的存在成为了马加爵杀邵瑞杰的最大障碍。于是,2 月 13 日
晚,马加爵趁唐学李不备,用石工锤砸向唐学李的头部,将其砸死后,用塑料袋 扎住其头部藏进衣柜锁好,并认真处理好现场。14日晚,邵瑞杰回到了317室。 就在邵瑞杰洗脚的时候,马加爵用石工锤将邵瑞杰砸死。15日中午,马加爵正 在宿舍里处理杀死邵瑞杰时留下的血迹。这时,杨开红来到317宿舍找马加爵打 牌,已经杀红了眼的马加爵做贼心虚,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用同样的手段夺走了 杨开红的性命。当晚,马加爵找到龚博的宿舍,说317室里打牌正三缺一,叫龚 博过去打牌。结果,龚博就在当晚惨遭马加爵的毒手。 被杀害的这4名同学,全部都是头部被石工锤击中致死。马加爵把他们的尸 体藏在宿舍的农柜内,用黑色塑料袋扎住头部,防止血流出来,然后用胶带纸和 报纸蒙住衣柜,用锁锁好。随后,马加爵开始了他的逃亡之路。但只经过了短短 的28天,便在海南省三亚市落网。 2004年4月24日下午,随着审判长刀文兵敲响手中的法槌,备受社会关注 的马加爵案一审结束一一“被告人马加爵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 利终身。” 2004年6月17日上午9时,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告了云南省高级 人民法院对马加爵的死刑复核裁定。经复核,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核准昆明 中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马加爵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刑事判决。昆明市部分 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云南省高教委员会以及部分新闻媒体的记者近百人旁听了 宣判。宣判结束后,马加爵即被押赴刑场执行死刑。 至此,马加爵结束了自己23年的短暂人生历程,这一震惊世人的血案也终 于尘埃落定,但这一事件留给世人的争论和思索却至今也没有停止过。 八方点击 马加爵的事件引发了中国高校广泛而持久的讨论,下面是一些大学生对由马 加爵事件引发的关于人生理想和目标讨论的基本观点: 大学生一:“马加爵杀人案”凸现了在我们社会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不珍惜 人生的价值,不重视生命的意义,“人权意识”极其淡漠。人的生命意义是什么? 人活在世界上是为了什么?人生的价值又是什么?对一些人来说,这简直是“老 掉牙”的课题,然而说句实话,真正理解的人又有多少?尤其是对人的个体生命 的意义、价值的认识更是如此,在我们社会中作践人的,作践人的生命的,作践 人的尊严的,视生命为儿戏的,简直是太司空见惯了,自残有之,轻生自杀有之, 铤而走险的有之,"“人的意识”、“生命的意识”、”人的价值的意识”以及“人
晚,马加爵趁唐学李不备,用石工锤砸向唐学李的头部,将其砸死后,用塑料袋 扎住其头部藏进衣柜锁好,并认真处理好现场。14 日晚,邵瑞杰回到了 317 室。 就在邵瑞杰洗脚的时候,马加爵用石工锤将邵瑞杰砸死。15 日中午,马加爵正 在宿舍里处理杀死邵瑞杰时留下的血迹。这时,杨开红来到 317 宿舍找马加爵打 牌,已经杀红了眼的马加爵做贼心虚,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用同样的手段夺走了 杨开红的性命。当晚,马加爵找到龚博的宿舍,说 317 室里打牌正三缺一,叫龚 博过去打牌。结果,龚博就在当晚惨遭马加爵的毒手。 被杀害的这 4 名同学,全部都是头部被石工锤击中致死。马加爵把他们的尸 体藏在宿舍的衣柜内,用黑色塑料袋扎住头部,防止血流出来,然后用胶带纸和 报纸蒙住衣柜,用锁锁好。随后,马加爵开始了他的逃亡之路。但只经过了短短 的 28 天,便在海南省三亚市落网。 2004 年 4 月 24 日下午,随着审判长刀文兵敲响手中的法槌,备受社会关注 的马加爵案一审结束——“被告人马加爵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 利终身。” 2004 年 6 月 17 日上午 9 时,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告了云南省高级 人民法院对马加爵的死刑复核裁定。经复核,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核准昆明 中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马加爵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刑事判决。昆明市部分 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云南省高教委员会以及部分新闻媒体的记者近百人旁听了 宣判。宣判结束后,马加爵即被押赴刑场执行死刑。 至此,马加爵结束了自己 23 年的短暂人生历程,这一震惊世人的血案也终 于尘埃落定,但这一事件留给世人的争论和思索却至今也没有停止过。 八方点击 马加爵的事件引发了中国高校广泛而持久的讨论,下面是一些大学生对由马 加爵事件引发的关于人生理想和目标讨论的基本观点: 大学生一: “马加爵杀人案”凸现了在我们社会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不珍惜 人生的价值,不重视生命的意义,“人权意识”极其淡漠。人的生命意义是什么? 人活在世界上是为了什么?人生的价值又是什么?对一些人来说,这简直是“老 掉牙”的课题,然而说句实话,真正理解的人又有多少?尤其是对人的个体生命 的意义、价值的认识更是如此,在我们社会中作践人的,作践人的生命的,作践 人的尊严的,视生命为儿戏的,简直是太司空见惯了,自残有之,轻生自杀有之, 铤而走险的有之,“人的意识”、“生命的意识”、“人的价值的意识”以及“人
权意识”真还不是一般的满弱,不怎么注意维护、尊重、捍卫自己的和他人的生 存权、发展权,包括有文化的、年轻的大学生(甚至包括这个马加爵),而且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的社会对这个基本问题一直采取“回避的态 度”。马加爵这样对他的姐姐说:“现在我对你讲一次真心话,我这个人最大 的问题就是出在我觉得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为了什么?100年后,早死迟死都是 样的,在这个问题上我老是钻牛角尖,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想这个问题想不通。 王菲有一首歌,歌词是:‘一百年前你不是你,我不是我,一百年后没有你也没 有我”在他看来,既然早死迟死都一样,那么,身边的人早死晚死又有什 么差别?马加爵对人的生存权就是这样的认识,对人的生命意义就是这样的“钻 牛角尖”,当他与别人发生矛盾冲突时,他就这样随意地轻易地置人于死地。 大学生二:从“马案我们应该认真反思我国现有的教育制度和社会价值体 系,为什么一个有高知识水平的本应该是社会精英的大学生会沦落为一个残忍的 杀手?我们现在处理了这个马加爵,但是我们可以得到从今以后不会再有另一个 马加爵的保证吗?多年以来我们的教育制度中我们强调得最多的似乎只是知 识教育”,而“理想教育究竟占多大比重?到底是在加强还是在削弱?马加爵事 件清楚地表明,我们的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有不少的问题。追求人 的全面发展应当是教育的终极目的,而如今,中国的大多数家庭却把子女能够上 大学作为基本目标,全面的素质教育并未真正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 大学生三:从马加爵案件中可以看出,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淡化矛盾,减少 隐患、消解不稳定因素,是最好的自我保护工具。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案件的 起因是由于人与人之间关系处理不当引起的,如果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中都能 够做到待人以礼、以诚、以信,往往能够化干戈为玉帛;相反以邻为壑,就会纠
权意识”真还不是一般的薄弱,不怎么注意维护、尊重、捍卫自己的和他人的生 存权、发展权,包括有文化的、年轻的大学生(甚至包括这个马加爵),而且,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內,我们的社会对这个基本问题一直采取“回避的态 度”。 马加爵这样对他的姐姐说:“现在我对你讲一次真心话,我这个人最大 的问题就是出在我觉得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为了什么?100 年后,早死迟死都是一 样的,在这个问题上我老是钻牛角尖,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想这个问题想不通。 王菲有一首歌,歌词是:‘一百年前你不是你,我不是我,一百年后没有你也没 有我’.”在他看来,既然早死迟死都一样,那么,身边的人早死晚死又有什 么差别?马加爵对人的生存权就是这样的认识,对人的生命意义就是这样的“钻 牛角尖”,当他与别人发生矛盾冲突时,他就这样随意地轻易地置人于死地。 大学生二:从“马案”我们应该认真反思我国现有的教育制度和社会价值体 系,为什么一个有高知识水平的本应该是社会精英的大学生会沦落为一个残忍的 杀手?我们现在处理了这个马加爵,但是我们可以得到从今以后不会再有另一个 马加爵的保证吗?多年以来,我们的教育制度中,我们强调得最多的似乎只是“知 识教育”,而“理想教育”究竟占多大比重?到底是在加强还是在削弱?马加爵事 件清楚地表明,我们的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有不少的问题。追求人 的全面发展应当是教育的终极目的,而如今,中国的大多数家庭却把子女能够上 大学作为基本目标,全面的素质教育并未真正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 大学生三:从马加爵案件中可以看出,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淡化矛盾,减少 隐患、消解不稳定因素,是最好的自我保护工具。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案件的 起因是由于人与人之间关系处理不当引起的。如果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中都能 够做到待人以礼、以诚、以信,往往能够化干戈为玉帛;相反以邻为壑,就会纠
纷不断,永无宁日。要解决这种境况,就必须发挥传统文化中和的功能:和气 生财、家和万事兴。和意味着没有冲突、没有积怨,事物在秩序内运行。 大学生四:“马加爵杀人案凸现了以缺乏社会责任感为主要特征的以自我 为中心的破坏性和杀伤力”。社会剧烈的变化使我们社会中出现了一大批 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这批人有两大特点:一是缺乏社会责任感”,对自己的 工作、所属的群体、所生活的社会应该承担的任务、所尽的义务缺乏足够的认识 心目中没有(或者分量极其轻微)国家,没有社会,没有集体,没有家庭,没有 他人;二是“以自我为中心”,在这些人眼中,“我”这个字被抬到了绝对的、至高 无上的地位,这类人不关心他人,不考虑别人的需要,其行为只由自己的需要来 决定。 大学生五:马加爵给人的印象是凶狠和狰狞的。可是,从记述马加爵人生轨 迹的报道中,我们或多或少能看到马加爵在狰狞形象掩盖下的可怜和自卑,能明 了严重的自卑心理给这个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带来的痛楚和挣扎。贫困生问题是 个结构性的问题,而孤立地从经济上的帮助显然无法根本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扶 助贫困生,除了物质之外,还要给予真正心灵的慰籍,给予具体的方法、技巧的 指导。一个专门帮助贫困大学生的慈善组织一直倡导这样一个原则:“真正改变 一个人的不是钱,而是他自己。”而要让贫困大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 理,需要社会、学校、老师同心协力给贫困生烹制一道心灵鸡汤”。 大学生六:马加爵的悲剧是因为他没有在学校树立自己的人生理想,我们的 教育没有教海学生生存的意义,而是在教诲他们怎样获得好的成绩去取悦别人 好的表现能得到表扬。没有理想没有目标,学习再好也是行尸走肉。马加爵杀人 不是他残暴,而是没有人生的理想和目标去阻止他这么做,因为我们知道,杀人
纷不断,永无宁日。要解决这种境况,就必须发挥传统文化中“和”的功能:和气 生财、家和万事兴。“和”意味着没有冲突、没有积怨,事物在秩序内运行。 大学生四:“马加爵杀人案”凸现了以缺乏社会责任感为主要特征的“以自我 为中心”的“破坏性”和“杀伤力”。 社会剧烈的变化使我们社会中出现了一大批 “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这批人有两大特点:一是缺乏“社会责任感”,对自己的 工作、所属的群体、所生活的社会应该承担的任务、所尽的义务缺乏足够的认识, 心目中没有(或者分量极其轻微)国家,没有社会,没有集体,没有家庭,没有 他人;二是“以自我为中心”,在这些人眼中,“我”这个字被抬到了绝对的、至高 无上的地位,这类人不关心他人,不考虑别人的需要,其行为只由自己的需要来 决定。 大学生五:马加爵给人的印象是凶狠和狰狞的。可是,从记述马加爵人生轨 迹的报道中,我们或多或少能看到马加爵在狰狞形象掩盖下的可怜和自卑,能明 了严重的自卑心理给这个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带来的痛楚和挣扎。贫困生问题是一 个结构性的问题,而孤立地从经济上的帮助显然无法根本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扶 助贫困生,除了物质之外,还要给予真正心灵的慰籍,给予具体的方法、技巧的 指导。一个专门帮助贫困大学生的慈善组织一直倡导这样一个原则:“真正改变 一个人的不是钱,而是他自己。”而要让贫困大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 理,需要社会、学校、老师同心协力给贫困生烹制一道“心灵鸡汤”。 大学生六:马加爵的悲剧是因为他没有在学校树立自己的人生理想,我们的 教育没有教诲学生生存的意义,而是在教诲他们怎样获得好的成绩去取悦别人, 好的表现能得到表扬。没有理想没有目标,学习再好也是行尸走肉。马加爵杀人 不是他残暴,而是没有人生的理想和目标去阻止他这么做,因为我们知道,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