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药物、静息膜电位对动作电位的影响 (一)传导速度 (二)有效不应期(ERP):从O相到细胞接 受刺激能够再一次产生可扩布动作电位的时间, 称为ERP。反映钠通道恢复有效开放所需的最 短时间。 选大师
三、药物、静息膜电位对动作电位的影响 (一)传导速度 受刺激能够再一次产生可扩布动作电位的时间, 称为ERP。反映钠通道恢复有效开放所需的最 短时间。 (二)有效不应期(ERP):从0相到细胞接
10 Trecovery: 从药物对 可开放的钠通道比例 通道产生阻滞作用到 药物 对照 阻滞作用解除的时间 -120 -100 -80 60 静息膜电位(mV) 100000 10000 药物 1000 100l 10 0 -120 -100 -80 静息膜电位(mV) 爆人
100可开放的钠通道比例 τrecovery :从药物对 通道产生阻滞作用到 阻滞作用解除的时间
第二节心律失常发生机制 一、折返:指一次冲动下传后,又可顺着另一 环行通路折回原处,再次兴奋原先已兴奋过 的心肌。是引起快速型心律失常的重要机制 之一。 (一) 功能性折返: 1.单向传导阻滞 2.邻近细胞ERP长短不一引起的折返 法大师
第二节 心律失常发生机制 一、折返:指一次冲动下传后,又可顺着另一 环行通路折回原处,再次兴奋原先已兴奋过 的心肌。是引起快速型心律失常的重要机制 之一。 (一)功能性折返: 1.单向传导阻滞 2.邻近细胞ERP长短不一引起的折返
心室壁 传导阻滞区 A.正常传导过程 B.传导减慢并发生单向传导阻滞 传导阻清区 传导阻滞区 C.传导阻潘区反向导通 D.折返形成 大项 折返形成机制
A B C A A A B B B C C C 折返形成机制
(二)解剖性折返:发生在心脏内两点间存在 不止一条传导通路,而且这些通路具有不同的 电生理特征。 机制:1.存在解剖学环路(在窦房结附近的心 房肌,围绕腔静脉构成环行通路,形 成房颤、房扑) 2.环路中各部位不应期不一致 3.环路中有传导性下降的部位 选大明
机制:1.存在解剖学环路(在窦房结附近的心 (二)解剖性折返:发生在心脏内两点间存在 不止一条传导通路,而且这些通路具有不同的 电生理特征。 房肌,围绕腔静脉构成环行通路,形 成房颤、房扑) 2.环路中各部位不应期不一致 3.环路中有传导性下降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