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6届高三3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读书与自动研究 宗白华 我们的思想、见解、学识,可以从两个源泉中得来:一,从过去学者的遗籍:二, 从社会、人生与自然的直接观察。第一种思想的源泉叫做‘读书’,第二种思想 的源泉叫做‘自动的研究’,或‘自动的思想’。这两种思想源泉孰优孰劣? 读书,是把古人的思想重复思想一遍。这中间有几种好处,就是一、脑力经济 古人由无数直接经验和研究得来的有价值的思想,如科学中的种种律令,我们可 以不费许多脑力,不费许多劳动就得着了。这不是很经济吗?二、时间经济:古 人用毕生的时间得着的新发现,像开普勒的行星运行律令,我们可以在一点钟的 时间内就领会了,这不是很经济吗?所以“读书”确有很大的价值。我们不能不 承认的。但是它也有很多的流弊,我们不可不知道,不可不预防。流弊中最大的 危险,就是我们读书读久了,安于读书,习于以他人的思想为思想,渐渐的把自 己“自动研究”、“自动思想”的能力消灭了。关于这一层我记得德国哲学家叔 本华说得极透彻 叔本华说:读书是拿他人的头脑,代替自己的思想。读书读久了,当会使自己的 思想,不能成一个有系统的自内的发展。我们的头脑中充满了许多外来的思想, 这种外来的思想纷呈堆积,东一块,西一块,好像一堆乱石:不比那由我们自己 心中亲切体验发展出来的思想,可以自成一个有生气的、有机体的系统。我们既 常常以他人的思想为思想,以读书为唯一的思索的时间,离了书本,就茫然不能 思索,得了书本,就犹鱼得水,这种脑筋是没有用了,至多不过是一个没有条理 的藏书楼。我们要晓得古人留下来的书籍,好比是他在一片沙岸上行走时留下来 的足印。我们虽可以从他这足印中看出他所行走的道路与方向,但却不能知道他 在道路所看见的是些什么景物,所发生的是些什么感想;我们果真要了解这书籍 中的话,获得这些书籍的益,还是要自己按着这书籍所指示的道路,亲自去行走 番,直接的看这路上有些什么景物,能发生些什么感想。 所以叔本华并不是绝对的反对读书,一一他自己读书之多,在欧洲学者中要算得 很稀少的—一不过他极力鼓吹自动的观察,自动地思想,他还有个臂喻说得好, 他说书籍中的知识,譬如武士的盾甲,一个强有力的武士,运用沉重的盾甲,可 以自卫,可以攻战:一个能力薄弱的武士担负了一身沉重的盾甲,反而不能行动 了。所以天才能多读书而不为书籍学问所拖累:普通人多读了书,反而减少了学 识,对于社会、人生、自然失去了亲切的了解。 以上我引了叔本华书本中的几句死话。他这话对不对,还要我们亲自去看。不过 人家要问我:我们不去专读死书,又怎么样呢?我们怎样去自动地研究,怎样去 自动地思想呢?我必答道,我们自动的研究也要有方法,有途径。不是盲动的 乱动的,乃是有条理、有步骤的活泼有趣的动作。这种动作是什么?这种动作就 是科学方法的活动研究。这种活动就是走到大自然中,自动的观察,自动的归纳 从这种自由动作中得来的思想,才是创造的思想,才是真实的学问,才是亲切的 知识。这是一切学术进步的途径,这是一切天才成功的秘诀。这个途径不唯近代 大科学家如是,就是古代天才的思想家也是如此。就看中国周秦时的庄子,我们 从他的书中。可以知道他每天并不是坐在家里死读书,他是常常走到自然中观察 切,思想一切,到处可以触动他的灵机,发挥他的妙想。他是中国学术史上最
广东省 2016 届高三 3 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共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读书与自动研究 宗白华 我们的思想、见解、学识,可以从两个源泉中得来:一,从过去学者的遗籍;二, 从社会、人生与自然的直接观察。第一种思想的源泉叫做‘读书’,第二种思想 的源泉叫做‘自动的研究’,或‘自动的思想’。这两种思想源泉孰优孰劣? 读书,是把古人的思想重复思想一遍。这中间有几种好处,就是一、脑力经济: 古人由无数直接经验和研究得来的有价值的思想,如科学中的种种律令,我们可 以不费许多脑力,不费许多劳动就得着了。这不是很经济吗?二、时间经济:古 人用毕生的时间得着的新发现,像开普勒的行星运行律令,我们可以在一点钟的 时间内就领会了,这不是很经济吗?所以“读书”确有很大的价值。我们不能不 承认的。但是它也有很多的流弊,我们不可不知道,不可不预防。流弊中最大的 危险,就是我们读书读久了,安于读书,习于以他人的思想为思想,渐渐的把自 己“自动研究”、“自动思想”的能力消灭了。关于这一层我记得德国哲学家叔 本华说得极透彻。 叔本华说:读书是拿他人的头脑,代替自己的思想。读书读久了,当会使自己的 思想,不能成一个有系统的自内的发展。我们的头脑中充满了许多外来的思想, 这种外来的思想纷呈堆积,东一块,西一块,好像一堆乱石;不比那由我们自己 心中亲切体验发展出来的思想,可以自成一个有生气的、有机体的系统。我们既 常常以他人的思想为思想,以读书为唯一的思索的时间,离了书本,就茫然不能 思索,得了书本,就犹鱼得水,这种脑筋是没有用了,至多不过是一个没有条理 的藏书楼。我们要晓得古人留下来的书籍,好比是他在一片沙岸上行走时留下来 的足印。我们虽可以从他这足印中看出他所行走的道路与方向,但却不能知道他 在道路所看见的是些什么景物,所发生的是些什么感想;我们果真要了解这书籍 中的话,获得这些书籍的益,还是要自己按着这书籍所指示的道路,亲自去行走 一番,直接的看这路上有些什么景物,能发生些什么感想。 所以叔本华并不是绝对的反对读书,——他自己读书之多,在欧洲学者中要算得 很稀少的——不过他极力鼓吹自动的观察,自动地思想,他还有个臂喻说得好, 他说书籍中的知识,譬如武士的盾甲,一个强有力的武士,运用沉重的盾甲,可 以自卫,可以攻战;一个能力薄弱的武士担负了一身沉重的盾甲,反而不能行动 了。所以天才能多读书而不为书籍学问所拖累;普通人多读了书,反而减少了学 识,对于社会、人生、自然失去了亲切的了解。 以上我引了叔本华书本中的几句死话。他这话对不对,还要我们亲自去看。不过 人家要问我:我们不去专读死书,又怎么样呢?我们怎样去自动地研究,怎样去 自动地思想呢?我必答道,我们自动的研究也要有方法,有途径。不是盲动的, 乱动的,乃是有条理、有步骤的活泼有趣的动作。这种动作是什么?这种动作就 是科学方法的活动研究。这种活动就是走到大自然中,自动的观察,自动的归纳。 从这种自由动作中得来的思想,才是创造的思想,才是真实的学问,才是亲切的 知识。这是一切学术进步的途径,这是一切天才成功的秘诀。这个途径不唯近代 大科学家如是,就是古代天才的思想家也是如此。就看中国周秦时的庄子,我们 从他的书中。可以知道他每天并不是坐在家里死读书,他是常常走到自然中观察 一切,思想一切,到处可以触动他的灵机,发挥他的妙想。他是中国学术史上最
与自然接近的人,最富于自动地观察的人。所以也是个最富于创造的思想的人。 我们模仿他的学者人格,再具有精密的科学方法,向着大自然间,做自动地研究, 恐怕这神秘万方的自然,也要悄悄的告诉我们几件未曾公开的秘密呢! 注:宗白华(1897-1986),哲学家、美学家、诗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如果我们安于读书,读得越多,接受外来的思想越多,就会把自己“自主研 究”“自我思想”的能力消灭了。【原文是“渐渐的把自己“自动研究”、“自 动思想”的能力消灭了”,此处过于绝对化】 B.要从前人的书籍中获益,正确的方法是按照书籍指定的道路亲自走一遍,而 不是仅从书籍中了解他所行走的道路与方向。 C.如果我们以读书为唯一的思索的时间,以他人的思想为思想,那我们的脑筋 至多是一个没有条理的藏书楼,是没有用的 D.天才读书多,仍能正确理解运用书本知识,也能保持自主的观察与思想,这 是普通人无法达到的地方 2.下列各项中,其含义不符合原文叔本华的读书观点的一项是 A.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字面,另一只眼睛看到字面之 外 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C.读书并不能让我们借助别人的思想和知识,构建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识体系 【原文意思是若“以读书为唯一的思索的时间”,则会成为“一个没有条理的藏 书楼”。叔本华教我们活学活用,知行合一,学思交替,并不是彻底否定读书对 构建自身思想体系的启迪价值】 D.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智慧,长精神:不善吃者吃出病,添烦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叔本华读书很多,却认为读书读久了容易使思想不能成为有生气的、有机体 的系统,不过他还是承认读书是有用的。 B.在作者着来,叔本华关于读书的观点是“书本中的几句死话”,这表明作者 经过认真思考后并不认可叔本华的观点。【“并不认可叔本华的观点”错误,无 中生有】 C.我们若像庄子那样亲近自然,自主观察,富于创造思想,再具有精密的科学 方法做自主的研究,应该能揭示更多自然的奥秘。 D.如果读者没有自主的思想,不能自主研究,那么本文作者关于读书的观点也 是“书本中的几句死话”。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发迹史部分翻译 辛次膺,莱州人。俊慧【相貌英俊,头脑聪慧】力学【勤力治学】,日诵千言【每 天诵读数千字的文章】。甫冠【刚满二十岁】,登政和二年进士第。值【正值】 山东乱【战乱,动乱。《桃花源记》:“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 境。”】,举室【举家】南渡【度过黄河向南方逃亡】。属闽寇【强盗,盗匪 这是站在官方角度对起义农民的蔑称】范汝为【南宋初福建农民起义领袖】陷【攻 陷】建州,宰相吕颐浩以【任用】次膺宰【主政】浦城,遏【遏制,抵挡】贼冲 【本字是“衝”,侵袭,侵犯】。比至,寇党【起义军同党】熊志宁已焚其邑
与自然接近的人,最富于自动地观察的人。所以也是个最富于创造的思想的人。 我们模仿他的学者人格,再具有精密的科学方法,向着大自然间,做自动地研究, 恐怕这神秘万方的自然,也要悄悄的告诉我们几件未曾公开的秘密呢! 注:宗白华(1897-1986),哲学家、美学家、诗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我们安于读书,读得越多,接受外来的思想越多,就会把自己“自主研 究”“自我思想”的能力消灭了。【原文是“渐渐的把自己“自动研究”、“自 动思想”的能力消灭了”,此处过于绝对化】 B.要从前人的书籍中获益,正确的方法是按照书籍指定的道路亲自走一遍,而 不是仅从书籍中了解他所行走的道路与方向。 C.如果我们以读书为唯一的思索的时间,以他人的思想为思想,那我们的脑筋 至多是一个没有条理的藏书楼,是没有用的。 D.天才读书多,仍能正确理解运用书本知识,也能保持自主的观察与思想,这 是普通人无法达到的地方 2.下列各项中,其含义不符合原文叔本华的读书观点的一项是 A.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字面,另一只眼睛看到字面之 外。 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C.读书并不能让我们借助别人的思想和知识,构建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识体系。 【原文意思是若“以读书为唯一的思索的时间”,则会成为“一个没有条理的藏 书楼”。叔本华教我们活学活用,知行合一,学思交替,并不是彻底否定读书对 构建自身思想体系的启迪价值】 D.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智慧,长精神:不善吃者吃出病,添烦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叔本华读书很多,却认为读书读久了容易使思想不能成为有生气的、有机体 的系统,不过他还是承认读书是有用的。 B.在作者着来,叔本华关于读书的观点是“书本中的几句死话”,这表明作者 经过认真思考后并不认可叔本华的观点。【“并不认可叔本华的观点”错误,无 中生有】 C.我们若像庄子那样亲近自然,自主观察,富于创造思想,再具有精密的科学 方法做自主的研究,应该能揭示更多自然的奥秘。 D.如果读者没有自主的思想,不能自主研究,那么本文作者关于读书的观点也 是“书本中的几句死话”。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 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发迹史部分翻译 辛次膺,莱州人。俊慧【相貌英俊,头脑聪慧】力学【勤力治学】,日诵千言【每 天诵读数千字的文章】。甫冠【刚满二十岁】,登政和二年进士第。值【正值】 山东乱【战乱,动乱。《桃花源记》:“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 境。”】,举室【举家】南渡【度过黄河向南方逃亡】。属闽寇【强盗,盗匪, 这是站在官方角度对起义农民的蔑称】范汝为【南宋初福建农民起义领袖】陷【攻 陷】建州,宰相吕颐浩以【任用】次膺宰【主政】浦城,遏【遏制,抵挡】贼冲 【本字是“衝”,侵袭,侵犯】。比至,寇党【起义军同党】熊志宁已焚其邑
于是披【揭开,拨开,分开】荆棘,坐瓦砾中,安辑【安抚】吏民,料【统计】 丁壮【的数量】,治【修理】器械,厄【同“扼”,扼守】险阻【关隘、险要的 路口】,号令不烦【不厌其烦地发号施令,指挥作战】,邑民便【本义是“有利 于”,这里翻译成“配合”】之。数月,韩世忠【军事才华和岳飞不相上下的两 宋名臣】破【打败】贼,复建州,除审计司。余党范黑龙破【攻陷】邻邑,闽帅 张守檄【古代官府用来晓谕、声讨、征召等的公文,这里作动词,发檄文】次膺, 俟【等到】贼平【被平定】而后行。乃募乡兵习强弩,贼至,与之夹水而阵【隔 水列阵,夹,本义是“辅佐,辅助”,这里是临、依仗】,矢齐发【万箭齐发】, 贼奔溃,生致【生擒】首领五人,余悉宥【宽容,饶恕,这里指释放】之 中兴史部分翻译 擢右正言。韩世忠男【长子】直秘阁【简称直秘,以京朝官充任,掌秘阁事务】, 次膺奏曰:“攻城野战,世忠功也,其子何与【他儿子干嘛了?与,参加,参与】? 石渠、东观,图书府也,武功何与?幸【幸(倖),僥倖】门一启【这个后门 开】,援例【拿这个做例子,指效法】者众。”上信纳【相信采纳】。时秦桧在 政府,为其妻兄王仲薿(ni)叙【按次序排列】两官【提升两个官阶】。次膺劾 【弹劾】仲薿奴事【给……当奴才】朱勔(mian)【宋徽宗的宠臣,北宋六贼之 】,投拜金酋,罪在不赦。章留中【奏章留下待审】 求去【请求离职出京】,除湖南提刑。先是【在此之前】,湖南贼龙渊、李朝拥 众数万,据衡之茶陵,桧匿【掩藏,扣押】不奏,乃以见阙【缺少主管官员】(为 由)处【处置,命令】次膺(上任)。(次膺)既抵长沙,贼势方张【正当扩张】, (然)戍将【戍守该地的将领】抽回【被抽调回朝】,始悟【方才醒悟】桧欲陷 【陷害】之。即单车【轻车简从】趋【赶赴】茶陵,擒贼骁将戮之,募贼党毛义、 龙麟等,赍【携带】榜【告示,公布的名单】谕以朝廷抽回戍将,务欲招安,宜 【应当】亟降【赶紧投降】,待(之)以不死【状语后置:(朝廷)以不死待之 用免死对待你们】。龙渊、李朝相继降,仍【承袭,沿袭,接收】请【召见,邀 请】料【统计】精锐【原叛军精锐部队】,可得禁旅【禁军】万余。次鹰笑曰 “是【这些】皆吾民【我们的子民】,正【adv,恰好,正好。《孔雀东南飞》: “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当弃兵甲,持锄梫【农具名,一说锄柄】,趣 【通“催促,督促”】令复业【恢复农业生产】。” 金好【想要】成【讲和,和解】,赦书【颁布赦令的文告】至衡阳,次膺极陈【极 力陈言,痛陈】其诈,书奏,不报【不被采纳】。金陷三京。次膺罢【被罢免】 秦桧以【认为】其【指次膺这种陈述】负重名【负重大责任】,欲先移书【发布 公告】,当稍收用【应当以后再起用】,次膺笑而不答。桧死,起知婺州,孝宗 即位,手诏【亲手下诏】趣召【赶赴朝廷,“趣”通“趋”,趋向,奔赴】。隆 兴改元三月,同知枢密院事。符离之师【符离,今安徽省宿州市,1163年,符 离之战后宋丧失再战之力,遂被迫议和,是谓隆兴和议。】,捷奏日闻,次膺手 疏千言,乞持重【行事谨慎稳重,不轻浮】。未几,军果溃。及见,上颜色不乐, 奏言:“师溃而归,此上天大儆【使人警醒,不犯过错】戒【告诫】于陛下。” 上叹其先见【有先见之明】 别传部分翻译 次膺孝【孝顺】友【友爱】清【清明,清廉】介【耿介,耿直】,立朝【立朝为 官】謇谔【jian’e,正直敢言】。仕宦【官场生涯】五十年,无丝毫挂吏议。 为政【从政】贵清静【贵在清静无为】,先德化【以道德教化为先】,所至人称 其不烦【繁琐】
于是披【揭开,拨开,分开】荆棘,坐瓦砾中,安辑【安抚】吏民,料【统计】 丁壮【的数量】,治【修理】器械,厄【同“扼”,扼守】险阻【关隘、险要的 路口】,号令不烦【不厌其烦地发号施令,指挥作战】,邑民便【本义是“有利 于”,这里翻译成“配合”】之。数月,韩世忠【军事才华和岳飞不相上下的两 宋名臣】破【打败】贼,复建州,除审计司。余党范黑龙破【攻陷】邻邑,闽帅 张守檄【古代官府用来晓谕、声讨、征召等的公文,这里作动词,发檄文】次膺, 俟【等到】贼平【被平定】而后行。乃募乡兵习强弩,贼至,与之夹水而阵【隔 水列阵,夹,本义是“辅佐,辅助”,这里是临、依仗】,矢齐发【万箭齐发】, 贼奔溃,生致【生擒】首领五人,余悉宥【宽容,饶恕,这里指释放】之。 中兴史部分翻译 擢右正言。韩世忠男【长子】直秘阁【简称直秘,以京朝官充任,掌秘阁事务】, 次膺奏曰:“攻城野战,世忠功也,其子何与【他儿子干嘛了?与,参加,参与】? 石渠、东观,图书府也,武功何与?幸【幸(倖),僥倖】门一启【这个后门一 开】,援例【拿这个做例子,指效法】者众。”上信纳【相信采纳】。时秦桧在 政府,为其妻兄王仲薿(nǐ)叙【按次序排列】两官【提升两个官阶】。次膺劾 【弹劾】仲薿奴事【给……当奴才】朱勔(miǎn)【宋徽宗的宠臣,北宋六贼之 一】,投拜金酋,罪在不赦。章留中【奏章留下待审】。 求去【请求离职出京】,除湖南提刑。先是【在此之前】,湖南贼龙渊、李朝拥 众数万,据衡之茶陵,桧匿【掩藏,扣押】不奏,乃以见阙【缺少主管官员】(为 由)处【处置,命令】次膺(上任)。(次膺)既抵长沙,贼势方张【正当扩张】, (然)戍将【戍守该地的将领】抽回【被抽调回朝】,始悟【方才醒悟】桧欲陷 【陷害】之。即单车【轻车简从】趋【赶赴】茶陵,擒贼骁将戮之,募贼党毛义、 龙麟等,赍【携带】榜【告示,公布的名单】谕以朝廷抽回戍将,务欲招安,宜 【应当】亟降【赶紧投降】,待(之)以不死【状语后置:(朝廷)以不死待之, 用免死对待你们】。龙渊、李朝相继降,仍【承袭,沿袭,接收】请【召见,邀 请】料【统计】精锐【原叛军精锐部队】,可得禁旅【禁军】万余。次鹰笑曰: “是【这些】皆吾民【我们的子民】,正【adv,恰好,正好。《孔雀东南飞》: “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当弃兵甲,持锄耰【农具名,一说锄柄】,趣 【通“催促,督促”】令复业【恢复农业生产】。” 金好【想要】成【讲和,和解】,赦书【颁布赦令的文告】至衡阳,次膺极陈【极 力陈言,痛陈】其诈,书奏,不报【不被采纳】。金陷三京。次膺罢【被罢免】, 秦桧以【认为】其【指次膺这种陈述】负重名【负重大责任】,欲先移书【发布 公告】,当稍收用【应当以后再起用】,次膺笑而不答。桧死,起知婺州,孝宗 即位,手诏【亲手下诏】趣召【赶赴朝廷,“趣”通“趋”,趋向,奔赴】。隆 兴改元三月,同知枢密院事。符离之师【符离,今安徽省宿州市,1163 年,符 离之战后宋丧失再战之力,遂被迫议和,是谓隆兴和议。】,捷奏日闻,次膺手 疏千言,乞持重【行事谨慎稳重,不轻浮】。未几,军果溃。及见,上颜色不乐, 奏言:“师溃而归,此上天大儆【使人警醒,不犯过错】戒【告诫】于陛下。” 上叹其先见【有先见之明】。 别传部分翻译 次膺孝【孝顺】友【友爱】清【清明,清廉】介【耿介,耿直】,立朝【立朝为 官】謇谔【jiǎn’è,正直敢言】。仕宦【官场生涯】五十年,无丝毫挂吏议。 为政【从政】贵清静【贵在清静无为】,先德化【以道德教化为先】,所至人称 其不烦【繁琐】
4.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D)(3分) 次膺孝友清介,立朝謇谔。仕宦五十年,无丝毫挂吏议。为政贵清静,先德化, 所至人称其不烦。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弱冠是指古代男子到十八岁举行加冠礼,表示男子己经成人。【男子20岁称 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 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 用于女子。】 B.檄是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晓喻或声讨的文书。 C.招安是指古代的统治者劝诱反叛者投降归顺。 D.隆兴是宋孝宗在位时用的一个年号,年号是古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辛次膺勤政实干,临乱不慌。他在贼寇毁城之后,坐在废墟中发布号令,妥 善安抚官吏和百姓。 B.辛次膺不畏权贵,刚正直言。他上奏反对韩世忠的儿子无功居要职,弹勃秦 桧利用职权为其妻兄加官、投拜金贼等行径。【投拜金贼的行为是仲薿干的,不 是秦桧。】 C.辛次膺有勇有谋,刚柔并济。秦桧企图借贼寇之手除掉辛次膺,辛次膺单车 直入茶陵,擒拿贼寇将领,顺利招安贼寇。 D.辛次膺知己知彼,颇有预见。他曾指出金请求议和有阴谋,并在战场捷报频 传时告诫宋军谨慎,否则易败,后来事情都如他所料。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贼奔溃,生致首领五人,余悉宥之。(5分) (2)是皆吾民,正当弃兵甲,持锄梫,趣令复业。(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小题 山坡羊·西湖杂咏 薛昂夫① 山光如淀②,湖光如练③,一步一个生绡④面。叩逋仙⑤,访坡仙⑥,拣西湖好 处都游遍,管甚月明归路远。船,休放转;杯,休放浅 ①薛昂夫:元代散曲家,回鹘人。他用[山坡羊]的曲调写了春、夏、秋、冬的 西湖四季景色。 ②淀:青黑色染料。 ③练:白色的丝织品 ④生绡:没经过漂煮的丝织品。古人用来作画,所以也指画卷 ⑤逋仙:林逋(967-1028),字君复,北宋著名诗人。性孤高自好,终生不仕, 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赏梅养鹤,也不婚娶,人称他“梅妻鹤子”。常驾 小舟遍游西湖诸山,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归 ⑥坡仙:指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词人,诗人。他任杭州刺史时 在西湖筑堤,夹堤广植柳桃。人称苏堤。 【译文】远山一片青翠,湖面就如白娟般光洁,每走一步都都如同一幅山水画 去寻访林逋的梅花仙鹤,再去苏堤游玩。把西湖美景都游个遍。明月髙高升起天 色已晚,回路还远也都不去管它。向前行水和船儿啊不要转头,对着如此美景, 酒杯可不要停着
4.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D)(3 分) 次膺孝友清介,立朝謇谔。仕宦五十年,无丝毫挂吏议。为政贵清静,先德化, 所至人称其不烦。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弱冠是指古代男子到十八岁举行加冠礼,表示男子己经成人。【男子 20 岁称 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 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 用于女子。】 B.檄是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晓喻或声讨的文书。 C.招安是指古代的统治者劝诱反叛者投降归顺。 D.隆兴是宋孝宗在位时用的一个年号,年号是古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辛次膺勤政实干,临乱不慌。他在贼寇毁城之后,坐在废墟中发布号令,妥 善安抚官吏和百姓。 B.辛次膺不畏权贵,刚正直言。他上奏反对韩世忠的儿子无功居要职,弹勃秦 桧利用职权为其妻兄加官、投拜金贼等行径。【投拜金贼的行为是仲薿干的,不 是秦桧。】 C.辛次膺有勇有谋,刚柔并济。秦桧企图借贼寇之手除掉辛次膺,辛次膺单车 直入茶陵,擒拿贼寇将领,顺利招安贼寇。 D.辛次膺知己知彼,颇有预见。他曾指出金请求议和有阴谋,并在战场捷报频 传时告诫宋军谨慎,否则易败,后来事情都如他所料。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贼奔溃,生致首领五人,余悉宥之。(5 分) (2)是皆吾民,正当弃兵甲,持锄櫌,趣令复业。(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小题。 山坡羊•西湖杂咏 薛昂夫① 山光如淀②,湖光如练③,一步一个生绡④面。叩逋仙⑤,访坡仙⑥,拣西湖好 处都游遍,管甚月明归路远。船,休放转;杯,休放浅。 ①薛昂夫:元代散曲家,回鹘人。他用[山坡羊]的曲调写了春、夏、秋、冬的 西湖四季景色。 ②淀:青黑色染料。 ③练:白色的丝织品。 ④生绡:没经过漂煮的丝织品。古人用来作画,所以也指画卷。 ⑤逋仙:林逋(967-1028),字君复,北宋著名诗人。性孤高自好,终生不仕, 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赏梅养鹤,也不婚娶,人称他“梅妻鹤子”。常驾 小舟遍游西湖诸山,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归。 ⑥坡仙:指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词人,诗人。他任杭州刺史时 在西湖筑堤,夹堤广植柳桃。人称苏堤。 【译文】远山一片青翠,湖面就如白娟般光洁,每走一步都都如同一幅山水画。 去寻访林逋的梅花仙鹤,再去苏堤游玩。把西湖美景都游个遍。明月高高升起天 色已晚,回路还远也都不去管它。向前行水和船儿啊不要转头,对着如此美景, 酒杯可不要停着
8.这首元曲写到的“西湖好处”有哪些?(5分) 9.同是表达游湖之感,元曲中的“管甚月明归路远。船,休放转;杯,休放浅” 与唐代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尾联,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逍遥游》中写宋荣子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进取或沮丧的句子 是 (2)李白《蜀道难》表明蜀国长久以来交通不便的句子是: (3)陆游《游山西村》表现农家热情好客的诗句是 乙选考题(25分) (请考生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共25分) 选文是删减版的,此处是全文 湘绣旗袍 薛媛媛 薛师傅的案板上云集一堆红红绿绿的布料,都是些真丝布料。这些真丝布料经过 他的手,变成一件件女人旗袍。这些旗袍就像云彩一样,在大街小巷甚至全国各 地飘。某些时候,这些旗袍还有它的特殊意义,或被展示在舞台上,或被展示在 晚宴上,也有深陷在某大公司黑色的或红色的皮沙发里,像水一样润泽。 薛师傅戴上老花镜,想把案板上的面料分成两类。那些纯色的缎而真丝,质地柔 软又不失挺括,是绣湘绣的好料子。一般是那种有品位的中年女人做的。也是这 种女人最能穿出旗袍的韵味了。而那些花色真丝是不要绣湘绣的,一般是那些年 轻女人做的。这种旗袍,无领无袖,露出整个背部和半个胸部,两侧衩开得很高, 按女儿薛蓝的话说,是一种新式旗袍。 什么是新式旗袍?活了大半辈子的薛师傅似乎没有真正弄懂。他只知道40年代 末流行的低领连袖圆摆的旗袍,古朴、典雅、清丽。与当下穿在年轻女子身上的 敞胸露背,看见大腿根的旗袍有着天壤之别。在薛师傅眼里,做这样的旗袍容易 多了,没有那些精致手艺。但旗袍的贵族气也就在这精致的手艺上,少了那种贵 族气就少了旗袍的韵味。薛师傅做这类旗袍时,有种成就感。但是他已经有三年 没有做过这种类型的旗袍了。 薛蓝今天穿了件吊带旗袍,圆润的肩部以及半个胸部端出来,腰部间夹了大块薄 如蝉翼的雪纺,隐约看到肚脐和整个腰部。薛师傅鼓起眼睛看,火就要从眼睛里 冒出来。薛蓝大声说,独特的花形,轻薄的雪纺,使人穿着舒适,飘然若仙。薛 师傅从鼻子里哼了一声,埋头理案板上的布料。他准备把案板上的布料做完就给 自己退休,他只能退休,他是越来越看不懂这些时尚了。年轻女人模仿薛蓝的派 头,薛蓝穿什么,她们做什么,这样一来,找薛蓝做旗袍的人越来越多,而他却 成了摆设的古董。薛蓝不无骄傲地说,现在是旗袍的春天,也是她的春天了 再过几天就是薛师傅的六十大寿,过完大寿就准备不碰针了,让薛蓝去做,她爱 怎么做就怎么做。薛师傅虽然也对薛蓝能有这么好的生意感到欣慰,但薛蓝做旗 袍的姿态又让他感到压抑和别扭。薛蓝做旗袍总是放音乐,放古典音乐也就罢了, 偏偏放的是一些节奏感很强的摇滚,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有时,随着音乐摇头 摆脑。做旗袍是全神贯注的事,哪有这样做的?他总觉得薛蓝的心还浮躁,难成
8.这首元曲写到的“西湖好处”有哪些?(5 分) 9.同是表达游湖之感,元曲中的“管甚月明归路远。船,休放转;杯,休放浅” 与唐代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尾联,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庄子•逍遥游》中写宋荣子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进取或沮丧的句子 是: (2)李白《蜀道难》表明蜀国长久以来交通不便的句子是: (3)陆游《游山西村》表现农家热情好客的诗句是: 乙 选考题(25 分) (请考生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共 25 分) 选文是删减版的,此处是全文 湘绣旗袍 薛媛媛 薛师傅的案板上云集一堆红红绿绿的布料,都是些真丝布料。这些真丝布料经过 他的手,变成一件件女人旗袍。这些旗袍就像云彩一样,在大街小巷甚至全国各 地飘。某些时候,这些旗袍还有它的特殊意义,或被展示在舞台上,或被展示在 晚宴上,也有深陷在某大公司黑色的或红色的皮沙发里,像水一样润泽。 薛师傅戴上老花镜,想把案板上的面料分成两类。那些纯色的缎而真丝,质地柔 软又不失挺括,是绣湘绣的好料子。一般是那种有品位的中年女人做的。也是这 种女人最能穿出旗袍的韵味了。而那些花色真丝是不要绣湘绣的,一般是那些年 轻女人做的。这种旗袍,无领无袖,露出整个背部和半个胸部,两侧衩开得很高, 按女儿薛蓝的话说,是一种新式旗袍。 什么是新式旗袍?活了大半辈子的薛师傅似乎没有真正弄懂。他只知道 40 年代 末流行的低领连袖圆摆的旗袍,古朴、典雅、清丽。与当下穿在年轻女子身上的 敞胸露背,看见大腿根的旗袍有着天壤之别。在薛师傅眼里,做这样的旗袍容易 多了,没有那些精致手艺。但旗袍的贵族气也就在这精致的手艺上,少了那种贵 族气就少了旗袍的韵味。薛师傅做这类旗袍时,有种成就感。但是他已经有三年 没有做过这种类型的旗袍了。 薛蓝今天穿了件吊带旗袍,圆润的肩部以及半个胸部端出来,腰部间夹了大块薄 如蝉翼的雪纺,隐约看到肚脐和整个腰部。薛师傅鼓起眼睛看,火就要从眼睛里 冒出来。薛蓝大声说,独特的花形,轻薄的雪纺,使人穿着舒适,飘然若仙。薛 师傅从鼻子里哼了一声,埋头理案板上的布料。他准备把案板上的布料做完就给 自己退休,他只能退休,他是越来越看不懂这些时尚了。年轻女人模仿薛蓝的派 头,薛蓝穿什么,她们做什么,这样一来,找薛蓝做旗袍的人越来越多,而他却 成了摆设的古董。薛蓝不无骄傲地说,现在是旗袍的春天,也是她的春天了。 再过几天就是薛师傅的六十大寿,过完大寿就准备不碰针了,让薛蓝去做,她爱 怎么做就怎么做。薛师傅虽然也对薛蓝能有这么好的生意感到欣慰,但薛蓝做旗 袍的姿态又让他感到压抑和别扭。薛蓝做旗袍总是放音乐,放古典音乐也就罢了, 偏偏放的是一些节奏感很强的摇滚,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有时,随着音乐摇头 摆脑。做旗袍是全神贯注的事,哪有这样做的?他总觉得薛蓝的心还浮躁,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