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堂讲授结合文献阅读 2.多煤体教学 第四章研究设计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明确研究的目的,了解有哪些研究方式,掌握分析单位与研 究方案的写作。 (二)本章学习重点与难点 本章学习要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基础上,学习策略以讲授和学生自主 学习相结合,深入理解和掌握以下重点: 1.研究目的 2.研究方式: 3.分析单位: 4.调查内容: 5.研究方案的写作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研究目的 1.不同的研究目的 (1)探索性研究 (2)描术性研济 (3)解释性研究 第二节研究性质 1.不同的研究性质 (1)理论性研究 般性社会认知 (2)应用性研究:有效解决现实问颗」 第三节研究方式 1.不同的研究方式 (1)调查研究:第七章 (2)实验研究:第八章 (3)实地研究:第十章 (4)文献研究:第九章 2.研究方式的选择 第四节分析单位 1.分析单位: 一项社会研究中的研究对象 2.两种错误 (1)区群谬误(Ecological Fallacy):集群的分析单位作分析,非集群的分析单位 作结论。 (2)简化论(Reductionism):非集群的分析单位作分析,集群的分析单位作结论。 第五节时间维度
1.课堂讲授结合文献阅读 2.多媒体教学 第四章 研究设计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明确研究的目的,了解有哪些研究方式,掌握分析单位与研 究方案的写作。 (二)本章学习重点与难点 本章学习要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基础上,学习策略以讲授和学生自主 学习相结合,深入理解和掌握以下重点: 1.研究目的; 2.研究方式; 3.分析单位; 4.调查内容; 5.研究方案的写作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研究目的 1. 不同的研究目的 (1)探索性研究 (2)描述性研究 (3)解释性研究 第二节 研究性质 1. 不同的研究性质 (1)理论性研究:一般性社会认知; (2)应用性研究:有效解决现实问题。 第三节 研究方式 1. 不同的研究方式 (1)调查研究:第七章 (2)实验研究:第八章 (3)实地研究:第十章 (4)文献研究:第九章 2. 研究方式的选择 第四节 分析单位 1. 分析单位:一项社会研究中的研究对象 2. 两种错误 (1)区群谬误(Ecological Fallacy):集群的分析单位作分析,非集群的分析单位 作结论。 (2)简化论(Reductionism):非集群的分析单位作分析,集群的分析单位作结论。 第五节 时间维度
1.研究的时间维度 (1)横向研究 (2)纵向研究 2.纵向研究 (1)趋势研究 (2)同期群研究 (3)同组研究 第六节研究计划书 1.研究计划书 (1)说明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2)说明研究的内容 (3)说明研究的理论假设 (4)说明研究的分析单位和抽样方案 (5)说明研究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方法 (6)说明研究人员的组成与结构 (7)确定研究的时间进度和经费 (四)思考与实践 1.研究目的和研究方式应该如何选择? 2.如何确定研究中的分析单位? 3.如何写作研究方案?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1,课堂讲授结合文献阅读 2.多媒体教学 第五章测量与操作化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明确测量的概念与层次,掌握概念操作化的方法、步骤与量 表的制作使用,理解测量的信度和效度 (二)本章学习重点与难点 本章学习要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基础上,学习策略以讲授和学生自主 学习相结合,深入理解和掌握以下重点: 1.测量的要素 2.刘量的层次: 3.概念操作化的方法: 4.量表的制作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社会测量与测量层次 1.测量的定义
1. 研究的时间维度 (1)横向研究 (2)纵向研究 2. 纵向研究 (1)趋势研究 (2)同期群研究 (3)同组研究 第六节 研究计划书 1. 研究计划书 (1)说明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2)说明研究的内容 (3)说明研究的理论假设 (4)说明研究的分析单位和抽样方案 (5)说明研究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方法 (6)说明研究人员的组成与结构 (7)确定研究的时间进度和经费 (四)思考与实践 1.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式应该如何选择? 2. 如何确定研究中的分析单位? 3. 如何写作研究方案?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1.课堂讲授结合文献阅读 2.多媒体教学 第五章 测量与操作化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明确测量的概念与层次,掌握概念操作化的方法、步骤与量 表的制作使用,理解测量的信度和效度。 (二)本章学习重点与难点 本章学习要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基础上,学习策略以讲授和学生自主 学习相结合,深入理解和掌握以下重点: 1.测量的要素; 2.测量的层次; 3.概念操作化的方法; 4.量表的制作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测量与测量层次 1. 测量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