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决意要在这里重新恢复生态上的平衡。在此后 的十几年间,利奥波德孜孜不倦地在沙乡上进行恢复 生态完整性的探索。沙乡生活的经验,对于利奥波德 思想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这里,他当终于认识到生命与死亡、发展和停 滞上的种种深不可测的因素时,他形成了一种高尚的 对待大自然的谦恭态度。 通过长年的细心观察和深刻思考,他写下了文采 优美、充满哲理的“木屋随笔” 《沙乡年鉴》。 《沙乡年鉴》包括三个部分:
他决意要在这里重新恢复生态上的平衡。在此后 的十几年间,利奥波德孜孜不倦地在沙乡上进行恢复 生态完整性的探索。沙乡生活的经验,对于利奥波德 思想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这里,他当终于认识到生命与死亡、发展和停 滞上的种种深不可测的因素时,他形成了一种高尚的 对待大自然的谦恭态度。 通过长年的细心观察和深刻思考,他写下了文采 优美、充满哲理的“木屋随笔”——《沙乡年鉴》。 《沙乡年鉴》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一个沙乡的年鉴》。 在这一部分,利奥波德以一种抒情的文学手法,生 动地描述了这个普通的沙地农场一年12个月中出现的不 同景象,以及通常为人们所忽视的种种事情。 “在这个先是被我们越来越傲慢和越来越完美的社 会榨取殆尽,然后又被遗弃的沙乡农场里,我们试图用 铲子和斧子去重建我们在其他地方正在失去的那些东西 正是在这儿,我们探索着,而且也发现着上帝赐予我们 的本质。” “在这里,既有为争夺生存权利的搏斗,也有为维写 持共同的生存之地的相互配合和让步。展现在我们面前 的是一个在和谐的共同体内,由它的普通成员们所演奏 着的生命交响曲的图景
第一部分:《一个沙乡的年鉴》。 在这一部分,利奥波德以一种抒情的文学手法,生 动地描述了这个普通的沙地农场一年12个月中出现的不 同景象,以及通常为人们所忽视的种种事情。 “在这个先是被我们越来越傲慢和越来越完美的社 会榨取殆尽,然后又被遗弃的沙乡农场里,我们试图用 铲子和斧子去重建我们在其他地方正在失去的那些东西。 正是在这儿,我们探索着,而且也发现着上帝赐予我们 的本质。” “在这里,既有为争夺生存权利的搏斗,也有为维 持共同的生存之地的相互配合和让步。展现在我们面前 的是一个在和谐的共同体内,由它的普通成员们所演奏 着的生命交响曲的图景。
第二部分:《随笔这儿和那儿》。 这一部分是利奥波德对其科学研究经历的迫忆。 它所涉及的地方都是利奥波德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 地方:从威斯康星到衣阿华,从俄勒冈到犹他,从亚利 桑那到新墨西哥,从伊利诺斯到马尼托巴…足迹几乎 遍及北美大陆。利奥波德一方面为大自然无穷的魅力所 倾倒,另一方面,又为人类在为自身的利益而无视和 躏自然的行为而感叹。 第三部分:《结论》。 这一部分有四篇文章,是利奥波德观察和思考的总 结。他从人与环境、美学和伦理学的角度,系统地论述 了其独到见解
第二部分:《随笔——这儿和那儿》。 这一部分是利奥波德对其科学研究经历的追忆。 它所涉及的地方都是利奥波德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 地方:从威斯康星到衣阿华,从俄勒冈到犹他,从亚利 桑那到新墨西哥,从伊利诺斯到马尼托巴……足迹几乎 遍及北美大陆。利奥波德一方面为大自然无穷的魅力所 倾倒,另一方面,又为人类在为自身的利益而无视和蹂 躏自然的行为而感叹。 第三部分:《结论》。 这一部分有四篇文章,是利奥波德观察和思考的总 结。他从人与环境、美学和伦理学的角度,系统地论述 了其独到见解
《土地伦理》是《结论》中的最后一篇,它篇幅 不长,却是利奥波德思想中最有影响的部分,体现 出其建立在深厚哲学基础之上的创新思想。 首先,利奥波德阐述了人在生态共同体中的地 位 他认为,“个人是一个由各种相互影响的部分 所组成的共同体的成员”,人只是生物队伍中的 员的事实,已由对历史的生态学认识所证实。生物 的本能,使得人类既要在这个共同体之内为取得一 席之地而去竞争,同时又促使他与其他共同体成员 合作。 其次,利奥波德指出“应从整体性的角度而不 是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去利用和管理资源
《土地伦理》是《结论》中的最后一篇,它篇幅 不长,却是利奥波德思想中最有影响的部分,体现 出其建立在深厚哲学基础之上的创新思想。 首先,利奥波德阐述了人在生态共同体中的地 位。 他认为, “个人是一个由各种相互影响的部分 所组成的共同体的成员” ,人只是生物队伍中的一 员的事实,已由对历史的生态学认识所证实。生物 的本能,使得人类既要在这个共同体之内为取得一 席之地而去竞争,同时又促使他与其他共同体成员 合作。 其次,利奥波德指出“应从整体性的角度而不 是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去利用和管理资源”
早期资源保护运动的根本宗旨是,从长远的经 济利益考虑,对资源要进行“聪明的利用和科学的 管理”;限制个人对国家资源的滥用和掠夺,在良 好的管理下,使其为全民所用;其根本目的是发展 经济。 但是,它仍然从人类需要这一经济利益角度出 发,将所有的资源都被分为“有用”和“无用” “有利”和“无利”两大类。然而,“在一个全部 是以经济动机为出发点的资源保护体系中,一个最 基本的弱点是,土地共同体的大部分成员都不具有 经济价值。” 沼泽、泥塘、沙丘及沙漠常被认为“缺乏经济 价值”或被认定为“没有功能”、“无价值”的东 西,而不被珍惜,甚至遭到破坏。因此,利奥波德 认为,人类不应该仅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而应从生和
早期资源保护运动的根本宗旨是,从长远的经 济利益考虑,对资源要进行“聪明的利用和科学的 管理”;限制个人对国家资源的滥用和掠夺,在良 好的管理下,使其为全民所用;其根本目的是发展 经济。 但是,它仍然从人类需要这一经济利益角度出 发,将所有的资源都被分为“有用”和“无用” 、 “有利”和“无利”两大类。然而, “在一个全部 是以经济动机为出发点的资源保护体系中,一个最 基本的弱点是,土地共同体的大部分成员都不具有 经济价值。 ” 沼泽、泥塘、沙丘及沙漠常被认为“缺乏经济 价值”或被认定为“没有功能” 、 “无价值”的东 西,而不被珍惜,甚至遭到破坏。因此,利奥波德 认为,人类不应该仅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而应从生 态系统的整体角度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合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