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的污染及控制 第一节乡镇企业环境污染现状与分析 (一)全国乡镇工业污染源调查结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但由于乡镇企业超高 速发展、缺乏宏观控制以及导致自身急速发展过程中也暴露了不少 问题,如技术落后、管理落后、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经济效益不 高等。由国家环保局、农业部、财政部、国家统计局联合组织的“全 国乡镇工业污染源调査”于1996年初开始实施,经过各级调査机构 和全体调查人员近两年的共同努力,1997年11月底完成了数据汇总 工作。调查的基准年为1995年 1.乡镇工业的污染物排放 (1)工业废水 1995年,全国乡镇工业污染源为121.6 万个,占当年乡镇工业企业总数的16.%%,全国乡镇工业废水排放量 为59.1亿t,占当年全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21.0%。同1989年乡 镇工业污染源调査结果相比,工业废水排放量增加了121%;化学需 氧量增加了246%, 乡镇工业中的造纸、纺织、煤炭采选、非金属矿物制品、化工 及食品加工等6个行业的废水排放量占全国乡镇工业废水排放总量 的73.1%,其中造纸业和纺织业分别占总量的44.9%和8.7% 河南、江苏、浙江、河北、山东等6省的乡镇工业废水排放量 占全国乡镇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53.0%。 (2)工业废气 1995年,全国乡镇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 441.1万t,已占当年全国工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23.9%;烟尘排 放量849.5万t,占全国工业排放总量的50.3%;工业粉尘排放量 1325.3万t,占全国工业排放总量的67.5%。同1989年乡镇工业污 染源调査结果相比,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了23%,烟尘排放量增加了 56%,工业粉尘排放量增加了182%。 全国乡镇工业中水泥、砖瓦、陶瓷等非金属制品业排放二氧化 硫220.3万t,占全国乡镇工业排放总量的49.9%;排放烟尘547.0 万t,占全国乡镇工业排放总量的64.4%;排放工业粉尘10175万t, 占全国乡镇工业排放总量的76.8%。 (3)工业固体废物1995年,全国乡镇工业固体废物产生 量3.8亿t,占当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总量的37.3%;全国乡镇 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1.8亿t,占全国工业固体废物排放总量88.7%
乡镇企业的污染及控制 第一节 乡镇企业环境污染现状与分析 (一)全国乡镇工业污染源调查结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但由于乡镇企业超高 速发展、缺乏宏观控制以及导致自身急速发展过程中也暴露了不少 问题,如技术落后、管理落后、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经济效益不 高等。由国家环保局、农业部、财政部、国家统计局联合组织的“全 国乡镇工业污染源调查”于 1996 年初开始实施,经过各级调查机构 和全体调查人员近两年的共同努力,1997 年 11 月底完成了数据汇总 工作。调查的基准年为 1995 年。 1.乡镇工业的污染物排放 (1)工业废水 1995 年,全国乡镇工业污染源为 121.6 万个,占当年乡镇工业企业总数的 16.9%,全国乡镇工业废水排放量 为 59.l 亿 t,占当年全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 21.0%。同 1989 年乡 镇工业污染源调查结果相比,工业废水排放量增加了 121%;化学需 氧量增加了 246%。 乡镇工业中的造纸、纺织、煤炭采选、非金属矿物制品、化工 及食品加工等 6 个行业的废水排放量占全国乡镇工业废水排放总量 的 73.1%,其中造纸业和纺织业分别占总量的 44.9%和 8.7%。 河南、江苏、浙江、河北、山东等 6 省的乡镇工业废水排放量 占全国乡镇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 53.0%。 (2)工业废气 1995 年,全国乡镇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 441.1 万 t,已占当年全国工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 23.9%;烟尘排 放量 849.5 万 t,占全国工业排放总量的 50.3%;工业粉尘排放量 1325.3 万 t,占全国工业排放总量的 67.5%。同 1989 年乡镇工业污 染源调查结果相比,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了 23%,烟尘排放量增加了 56%,工业粉尘排放量增加了 182%。 全国乡镇工业中水泥、砖瓦、陶瓷等非金属制品业排放二氧化 硫 220.3 万 t,占全国乡镇工业排放总量的 49.9%;排放烟尘 547. 0 万 t,占全国乡镇工业排放总量的 64.4%;排放工业粉尘 10175 万 t, 占全国乡镇工业排放总量的 76.8%。 (3)工业固体废物 1995 年,全国乡镇工业固体废物产生 量 3.8 亿 t,占当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总量的 37.3%;全国乡镇 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1.8亿t,占全国工业固体废物排放总量88.7 %
同1989年乡镇工业污染源调査结果相比,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增加 了396%,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增加了552%。全国乡镇工业煤炭采选 业和采矿业的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占乡镇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的 83.5%。 2.乡镇工业的污染治理全国乡镇工业废水处理量占其废水排 放总量的40.1%,比县及县以上工业废水处理率低36个百分点;燃 料燃烧废气的消烟除尘率26.0%,比县及县以上工业低63.7个百分 点;生产工艺废气净化处理率27.9%,比县及县以上工业低42.9个 百分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30.9%,比县及县以上工业低12 个百分点 (二)乡镇工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环境污染有迅速蔓延的趋势,局部地区污染严重乡镇企 业大多数依附于水源比较丰富的小村镇周围,这些小河、小溪、小 湖、小水塘等水体其环境容量很低,一旦被污染,恢复起来相当困 难。尤其是取水和排水同在一个水体,造成循环污染,影响生产 生活用水及水产养殖、农田灌溉用水。乡镇企业又大多集中在乡镇 居民所在地,与机关、学校、商店、医院及居民区混杂在一起,直 接影响着居民的工作、学习和休息,更直接危害居民的身体健康。 2局部地区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由于缺乏规划、 疏于管理、环境意识差等原因,乡镇企业,特别是一些个体联产企 业,对矿产资源随意乱采滥挖,采富弃贫,致使植被破坏、草场退 化、土地沙化、河道淤塞,造成了局部地区的生态严重失衡和资源 的严重浪费。 (三)乡镇工业环境污染的主要特点 1.乡镇工业的污染企业数量大、规模小、分布散全国乡镇 工业污染源为121.6万个。除少数中外合资、国集联营企业外,绝 大多数生产规模小。接到什么项目,就上什么项目,形成遍地开花, 处处冒烟的局面。因而,表现为分布面广、行业复杂、数量大,很 难做到污染物分类集中处理。 2污染类型复杂乡镇工业发展到今天已是一个包括40个大 行业、几百个小行业的农村集体和个体联户组成的中小工业体系。 几乎包含了城市大工业所有的污染类型,而且还有一些乡镇工业所 特有的行业 3重污染行业占的比例较大由于重污染行业在城市中受
同 1989 年乡镇工业污染源调查结果相比,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增加 了 396%,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增加了 552%。全国乡镇工业煤炭采选 业和采矿业的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占乡镇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的 83.5%。 2.乡镇工业的污染治理 全国乡镇工业废水处理量占其废水排 放总量的 40.1%,比县及县以上工业废水处理率低 36 个百分点;燃 料燃烧废气的消烟除尘率 26.0%,比县及县以上工业低 63.7 个百分 点;生产工艺废气净化处理率 27.9%,比县及县以上工业低 42.9 个 百分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30.9%,比县及县以上工业低 12 个百分点。 (二)乡镇工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环境污染有迅速蔓延的趋势,局部地区污染严重 乡镇企 业大多数依附于水源比较丰富的小村镇周围,这些小河、小溪、小 湖、小水塘等水体其环境容量很低,一旦被污染,恢复起来相当困 难。尤其是取水和排水同在一个水体,造成循环污染,影响生产、 生活用水及水产养殖、农田灌溉用水。乡镇企业又大多集中在乡镇 居民所在地,与机关、学校、商店、医院及居民区混杂在一起,直 接影响着居民的工作、学习和休息,更直接危害居民的身体健康。 2.局部地区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 由于缺乏规划、 疏于管理、环境意识差等原因,乡镇企业,特别是一些个体联产企 业,对矿产资源随意乱采滥挖,采富弃贫,致使植被破坏、草场退 化、土地沙化、河道淤塞,造成了局部地区的生态严重失衡和资源 的严重浪费。 (三)乡镇工业环境污染的主要特点 1.乡镇工业的污染企业数量大、规模小、分布散 全国乡镇 工业污染源为 121.6 万个。除少数中外合资、国集联营企业外,绝 大多数生产规模小。接到什么项目,就上什么项目,形成遍地开花, 处处冒烟的局面。因而,表现为分布面广、行业复杂、数量大,很 难做到污染物分类集中处理。 2.污染类型复杂 乡镇工业发展到今天已是一个包括40 个大 行业、几百个小行业的农村集体和个体联户组成的中小工业体系。 几乎包含了城市大工业所有的污染类型,而且还有一些乡镇工业所 特有的行业。 3.重污染行业占的比例较大 由于重污染行业在城市中受
到各种环境限制,就以联营、下放产品、转让设备的方式大量向农 村转移。同时由于重污染行业利润高,劳动力密集,也易于为农村 干部和决策者所接受。据有关环保科研部门的典型调查认为,有污 染的乡镇企业约占总数的40%。 4.由于经济发展异常迅速,污染在区域分布上有由点到面,逐 步扩大的趋势,在增长速度上,由于乡镇企业仍以年增长率平均为 28%的速度增长,污染物的排放量也增加较快,以致“三废”的治理 速度跟不上,形成“产值翻番,污染也翻番”的局面 (四)造成我国乡镇工业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对乡镇工业经济与环境保护要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认识不 足,环境意识有待提高。主要是对农村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和乡镇工业的环境问题造成的危害认识不足。片面追求产值,经济 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协调,促使追求短期行为,只抓经济,不抓或少 抓环保,甚至有些地区为解决温饱而“暂时”牺牲环境。 2.乡镇工业自身及有关条件构成了污染问题的严重性 (1)乡镇工业自身条件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内因表现为 ①发展速度迅猛。②点多面广、行业复杂。③总体技术水平低 (2)农村环境容量有限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外因表现为: ①局部区域水环境容量极低。②山区谷地内大气环境容量也很小。 ③污染源集中区域环境容量很小。 3.农村环境管理体系不完善 (1)农村环境保护的战略地位较低 (2)乡镇企业及农村环境保护政策与法规体系不健全。 (3)农村环境管理机构不健全,人员素质不高。 (4)缺乏环境规划控制与管理。 第二节乡镇企业环境管理措施 强化环境管理,是我国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政策。许多环境污 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往往是由于管理不善引起的,只要通过加强管 理,问题就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乡镇企业资金匾乏,强化环境 管理,对防治乡镇企业污染就更为重要。 乡镇企业环境管理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项 、制定乡镇环境规划,合理布局,调整乡镇企业的发展方向和产 业结构 乡镇环境保护规划是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控制乡镇企业
到各种环境限制,就以联营、下放产品、转让设备的方式大量向农 村转移。同时由于重污染行业利润高,劳动力密集,也易于为农村 干部和决策者所接受。据有关环保科研部门的典型调查认为,有污 染的乡镇企业约占总数的 40%。 4.由于经济发展异常迅速,污染在区域分布上有由点到面,逐 步扩大的趋势,在增长速度上,由于乡镇企业仍以年增长率平均为 28%的速度增长,污染物的排放量也增加较快,以致“三废”的治理 速度跟不上,形成“产值翻番,污染也翻番”的局面。 (四)造成我国乡镇工业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1.对乡镇工业经济与环境保护要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认识不 足,环境意识有待提高。主要是对农村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和乡镇工业的环境问题造成的危害认识不足。片面追求产值,经济 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协调,促使追求短期行为,只抓经济,不抓或少 抓环保,甚至有些地区为解决温饱而“暂时”牺牲环境。 2.乡镇工业自身及有关条件构成了污染问题的严重性。 (1)乡镇工业自身条件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内因表现为: ①发展速度迅猛。②点多面广、行业复杂。③总体技术水平低。 (2)农村环境容量有限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外因表现为: ①局部区域水环境容量极低。②山区谷地内大气环境容量也很小。 ③污染源集中区域环境容量很小。 3.农村环境管理体系不完善 (1)农村环境保护的战略地位较低。 (2)乡镇企业及农村环境保护政策与法规体系不健全。 (3)农村环境管理机构不健全,人员素质不高。 (4)缺乏环境规划控制与管理。 第二节 乡镇企业环境管理措施 强化环境管理,是我国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政策。许多环境污 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往往是由于管理不善引起的,只要通过加强管 理,问题就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乡镇企业资金匾乏,强化环境 管理,对防治乡镇企业污染就更为重要。 乡镇企业环境管理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项。 一、制定乡镇环境规划,合理布局,调整乡镇企业的发展方向和产 业结构 乡镇环境保护规划是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控制乡镇企业
合理布局,防止乡镇企业污染的关键。因此,要把乡镇环境规划作 为防治乡镇企业环境污染的大事来抓 第一,要通过规划调整乡镇企业的发展方向和产业结构 第二,要制定环境功能区规划,尽量减少环境污染的危害和损失 第三,做好乡镇企业的选点布局,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适当集中 第四,要制定重点污染区和重点污染行业的污染治理规划。 布局是否合理,是影响企业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乡镇企 业的布局应与村镇建设发展规划结合进行,把乡镇企业的建设规划 纳入村镇建设规划中。乡镇企业的布局应符合村镇建设的功能分区 原则,凡有污染影响的企业,都应尽量远离村镇居民区;凡排放废 气的企业,应建在村镇的下风向;凡排放废水的企业应远离饮用水 源或在水源的下游。 调整乡镇企业的发展方向和产业结构也是防止乡镇企业环境污 染的关键。由于乡镇企业技术工艺落后,设备简陋、资金紧缺,整 体素质较差,其防治污染的能力也差。因此,应大力发展无污染或 少污染的行业、项目及产品(如应立足于农业,服务于农业,重点 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农产品的储藏、包装、运输、供销等服务业)。总 之,乡镇企业的发展方向要重视环境保护的要求,优先发展无污染 或少污染的行业,严格限制有污染或严重污染行业的发展。 、强化环境管理 制定适合于乡镇企业的环境政策与法规是乡镇企业环境管理的 当务之急。由于乡镇企业不同于国有企业,已经制定的各种环境保 护方针、政策、法规和标准是以国有企业为对象的,不完全适合乡 镇企业。到目前为止,已颁布的乡镇企业环境管理法规只有1984年 国务院颁布的《13号文件》的六条规定,缺乏系统配套的方针政策、 法规、标准。因此,必须尽快制定与实施《乡镇企业环境条例》,尽 快完善乡镇企业环境管理法规体系。 建立健全县、乡两级环境管理机构,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是强化 乡镇企业环境管理的重要保障,没有机构和人员就谈不上强化管理。 对乡镇企业的环境保护而言,工作重心主要在县一级环保部门,而 目前我国县级环保队伍很薄弱,现有人员素质普遍偏低,与乡镇企 业的环境管理要求相差甚远,至于乡镇企业主管部门的环保力量就 更弱。因此,必须尽快完善乡镇企业环境管理网络;加强县级环境 保护管理机构和环境监测站的建设;提髙环境管理人员和环境监测
合理布局,防止乡镇企业污染的关键。因此,要把乡镇环境规划作 为防治乡镇企业环境污染的大事来抓。 第一,要通过规划调整乡镇企业的发展方向和产业结构; 第二,要制定环境功能区规划,尽量减少环境污染的危害和损失; 第三,做好乡镇企业的选点布局,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适当集中; 第四,要制定重点污染区和重点污染行业的污染治理规划。 布局是否合理,是影响企业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乡镇企 业的布局应与村镇建设发展规划结合进行,把乡镇企业的建设规划 纳入村镇建设规划中。乡镇企业的布局应符合村镇建设的功能分区 原则,凡有污染影响的企业,都应尽量远离村镇居民区;凡排放废 气的企业,应建在村镇的下风向;凡排放废水的企业应远离饮用水 源或在水源的下游。 调整乡镇企业的发展方向和产业结构也是防止乡镇企业环境污 染的关键。由于乡镇企业技术工艺落后,设备简陋、资金紧缺,整 体素质较差,其防治污染的能力也差。因此,应大力发展无污染或 少污染的行业、项目及产品(如应立足于农业,服务于农业,重点 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农产品的储藏、包装、运输、供销等服务业)。总 之,乡镇企业的发展方向要重视环境保护的要求,优先发展无污染 或少污染的行业,严格限制有污染或严重污染行业的发展。 二、强化环境管理 制定适合于乡镇企业的环境政策与法规是乡镇企业环境管理的 当务之急。由于乡镇企业不同于国有企业,已经制定的各种环境保 护方针、政策、法规和标准是以国有企业为对象的,不完全适合乡 镇企业。到目前为止,已颁布的乡镇企业环境管理法规只有 1984 年 国务院颁布的《13 号文件》的六条规定,缺乏系统配套的方针政策、 法规、标准。因此,必须尽快制定与实施《乡镇企业环境条例》,尽 快完善乡镇企业环境管理法规体系。 建立健全县、乡两级环境管理机构,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是强化 乡镇企业环境管理的重要保障,没有机构和人员就谈不上强化管理。 对乡镇企业的环境保护而言,工作重心主要在县一级环保部门,而 目前我国县级环保队伍很薄弱,现有人员素质普遍偏低,与乡镇企 业的环境管理要求相差甚远,至于乡镇企业主管部门的环保力量就 更弱。因此,必须尽快完善乡镇企业环境管理网络;加强县级环境 保护管理机构和环境监测站的建设;提高环境管理人员和环境监测
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乡镇企业系统的环境管理机构的建设和人员 培训等。 加强乡镇企业生产环境管理是强化乡镇企业环境管理的主要措 施。乡镇企业由于技术工艺落后,设备陈旧,普遍能耗高,物耗高, 不但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加重对环境的污染。此外,由于普遍经营 管理水平低,生产过程中物料的跑、冒、滴、漏较为严重。加强对 乡镇企业的生产环境管理,就是通过技术改造和维修,更新设备, 不断降低能耗和物耗;通过建立健全各项生产管理制度,防止或尽 量减少生产过程中物料的跑、冒、滴、漏,从而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有利于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促进乡镇工业技术进步,逐步实行废物最少化 加速乡镇企业技术进步是防治乡镇企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 有效途径。推行技术进步,一方面改进企业的工艺和设备,降低能 耗、水耗和物耗,减少企业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的破坏。另一方 面,提高企业产品质量水平,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推进乡镇企 业的技术进步, 要尽量提高所有新建企业的技术起点; 二要对已有企业木断进行技术改造 三要建立专家咨询体系,主动为其提供技术服务和情报资料 四要通过各种手段,分层次、分批次提高全体乡镇企业劳动者 的文化和技术知识水平 推动乡镇企业的技术进步要坚持生产技术的进步与环保技术进 步同步发展。在乡镇工业中逐步推行废物最少化管理和技术是全过 程控制乡镇工业污染的根本措施。“废物最少化”包括削减废物源和 循环两部分:削减废物源是指改变工业加工过程而减少废物源的废 物总量;循环是指将废物循环或回用于原生产过程或其他目的 废物综合利用或生产能源。 在乡镇工业中推行废物最少化管理和技术可以大大减少工业废 物的产生量、排放量和要处理处置量,减少处理污染负荷,减少企 业对环境污染的贡献。 开发并推广适合乡镇工业的污染治理技术是防治乡镇工业污染 的当务之急。目前乡镇企业污染治理技术主要来自设计单位的成熟 技术,购买环保设备厂的定型产品,科研与教学单位转让的技术, 由乡镇工业职工凭经验建起来的装置等。前三类技术多数不能密切
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乡镇企业系统的环境管理机构的建设和人员 培训等。 加强乡镇企业生产环境管理是强化乡镇企业环境管理的主要措 施。乡镇企业由于技术工艺落后,设备陈旧,普遍能耗高,物耗高, 不但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加重对环境的污染。此外,由于普遍经营 管理水平低,生产过程中物料的跑、冒、滴、漏较为严重。加强对 乡镇企业的生产环境管理,就是通过技术改造和维修,更新设备, 不断降低能耗和物耗;通过建立健全各项生产管理制度,防止或尽 量减少生产过程中物料的跑、冒、滴、漏,从而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有利于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三、促进乡镇工业技术进步,逐步实行废物最少化 加速乡镇企业技术进步是防治乡镇企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 有效途径。推行技术进步,一方面改进企业的工艺和设备,降低能 耗、水耗和物耗,减少企业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的破坏。另一方 面,提高企业产品质量水平,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推进乡镇企 业的技术进步, 一要尽量提高所有新建企业的技术起点; 二要对已有企业木断进行技术改造; 三要建立专家咨询体系,主动为其提供技术服务和情报资料; 四要通过各种手段,分层次、分批次提高全体乡镇企业劳动者 的文化和技术知识水平。 推动乡镇企业的技术进步要坚持生产技术的进步与环保技术进 步同步发展。在乡镇工业中逐步推行废物最少化管理和技术是全过 程控制乡镇工业污染的根本措施。“废物最少化”包括削减废物源和 循环两部分:削减废物源是指改变工业加工过程而减少废物源的废 物总量;循环是指将废物循环或回用于原生产过程或其他目的,如 废物综合利用或生产能源。 在乡镇工业中推行废物最少化管理和技术可以大大减少工业废 物的产生量、排放量和要处理处置量,减少处理污染负荷,减少企 业对环境污染的贡献。 开发并推广适合乡镇工业的污染治理技术是防治乡镇工业污染 的当务之急。目前乡镇企业污染治理技术主要来自设计单位的成熟 技术,购买环保设备厂的定型产品,科研与教学单位转让的技术, 由乡镇工业职工凭经验建起来的装置等。前三类技术多数不能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