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目 地图的基本概念地图学的定义及学科体系 目的要求 1、了解地图的基本概念 2、了解地图学的定义及结构 重点难点 地图的定义和基本特征;地图学的定义 主要内容 地图的基本概念 地图的基本特征和定义 基本特征1)地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 2)地图必须经过科学概括 3)地图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 4)是地理信息的载体 定义: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客体(一般指地球,也包括其他星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 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一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时间与空 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2、构成要素 (1)图形要素 (2)数字要素 包括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控制点 (3)辅助要素 (4)补充说明 3、地图的简要制作过程:主要分为实测成图与编绘成图 实测成图是绘制大比例尺地图的最基本的方法。其工作过程主要包括四个步骤,首先在 国家控制网点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加密成实测地图所需的图根控制网点,其次以图根控制网 点为基准,对实际地物的平面位置高程进行施实测,然后转入内业,对图件进行整理、清绘、 最后制成地图。实测的方法可以分为地面和高空两种 编绘成图是把实测所得的大比例尺地图,根据需要,逐级缩小,编制成各种较小比例尺的 地图。其主要过程可分为编辑准备、编绘、清绘、制印四个步骤 地图学的定义及学科体系 1、定义:以地图信息传递为中心,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学科。 2、地图学的结构及学科分支:我国地图学者对地图学的结构体系的观点,已经在地图学的 定义中做了明确的表述。地图学是对由对地图理论研究、地图制作方法与技术、地图应 用这三方面的分支学科所组成。 3、地图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地图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曾与测量学、地理学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随着近一二十 年来地图学在数据以及地图生产方式的变革,地图学与传统及新兴的相关学科不断重新 组合。一些横断科学,如信息论、系统论、传递理论等,也开始介入到地图学领域,为 地图学各种基础理论及应用的形成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课目 地图的基本概念 地图学的定义及学科体系 目的要求 1、 了解地图的基本概念 2 、了解地图学的定义及结构 重点难点 地图的定义和基本特征;地图学的定义 主要内容: 一 地图的基本概念 1、 地图的基本特征和定义 基本特征 1) 地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 2) 地图必须经过科学概括 3) 地图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 4) 是地理信息的载体 定义: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客体(一般指地球,也包括其他星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 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一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时间与空 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2 、构成要素: (1)图形要素 (2)数字要素 包括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控制点 (3)辅助要素 (4)补充说明 3、地图的简要制作过程:主要分为实测成图与编绘成图 实测成图是绘制大比例尺地图的最基本的方法。其工作过程主要包括四个步骤,首先在 国家控制网点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加密成实测地图所需的图根控制网点,其次以图根控制网 点为基准,对实际地物的平面位置高程进行施实测,然后转入内业,对图件进行整理、清绘、 最后制成地图。实测的方法可以分为地面和高空两种。 编绘成图是把实测所得的大比例尺地图,根据需要,逐级缩小,编制成各种较小比例尺的 地图。其主要过程可分为编辑准备、编绘、清绘、制印四个步骤。 二、地图学的定义及学科体系 1、定义:以地图信息传递为中心,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学科。 2、地图学的结构及学科分支:我国地图学者对地图学的结构体系的观点,已经在地图学的 定义中做了明确的表述。地图学是对由对地图理论研究、地图制作方法与技术、地图应 用这三方面的分支学科所组成。 3、地图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地图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曾与测量学、地理学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随着近一二十 年来地图学在数据以及地图生产方式的变革,地图学与传统及新兴的相关学科不断重新 组合。一些横断科学,如信息论、系统论、传递理论等,也开始介入到地图学领域,为 地图学各种基础理论及应用的形成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课目 地图学的历史与发展、现代地图的作用与类型 目的要求 了解地图的历史发展,掌握现代地图的作用与类型 重点难点 现代地图的功能、作用与类型 主要内容: 地图学的历史与发展 (一)地图学的历史回顾 1、我国地图学的历史回顾 2、国外地图学的发展 (二)现代地图学进展 1、现代地图及其制作的发展 2、现代地图学理论:地图信息论、地图信息传递论、地图感受论、地图符号论、地图模型 论、地图认知理论、综合制图理论 现代地图的作用与类型 (一)地图的功能:认识功能、模拟功能、信息的负载和传递功能 (二)地图的应用:经济建设、科学研究、国防建设、政治活动、文化教育、日常生活 (三)地图的类型 1、按地图的图形分类: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2、按比例尺的大小,可将地图分为、大、中、小三类 3、按区域分类 按区域范围从总体到局部,从大到小进行分类,可以包括多个层次 (1)星球图、地球图 (2)世界图、大洲图、大洋图、半球图 (3)国家图以及下属的一级行政区、二级行政区以及更小的行政区域地图 (4)局部区域图:如海域图、海湾图、流域图 4、按地图的视觉化状况分类:实地图和虚地图 5、按地图的瞬时状态分类:静态地图和动态地图 6、按地图维数分类:平面地图及立体地图 7、按其他指标分类 1)按用途:国民经济与管理地图、教育与科学技术地图、文化地图等 2)按语言种类:汉语地图、各少数民族语言地图、外文地图 3)按出版和使用方式:桌图、挂图、折叠图、屏幕地图、地图集 4)按感受方式:线划地图、数字地图、影象地图、缩微地图、荧光地图、触觉地图、多媒 体声像地图 5)按历史年代:古地图、历史地图、近代地图、现代地图
课目 地图学的历史与发展、现代地图的作用与类型 目的要求 了解地图的历史发展,掌握现代地图的作用与类型 重点难点 现代地图的功能、作用与类型 主要内容: 一、地图学的历史与发展 (一)地图学的历史回顾 1、我国地图学的历史回顾 2、国外地图学的发展 (二)现代地图学进展 1、现代地图及其制作的发展 2、现代地图学理论:地图信息论、地图信息传递论、地图感受论、地图符号论、地图模型 论、地图认知理论、综合制图理论 二、现代地图的作用与类型 (一)地图的功能:认识功能、模拟功能、信息的负载和传递功能 (二)地图的应用:经济建设、科学研究、国防建设、政治活动、文化教育、日常生活 (三)地图的类型 1、按地图的图形分类: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2、按比例尺的大小,可将地图分为、大、中、小三类 3、按区域分类: 按区域范围从总体到局部,从大到小进行分类,可以包括多个层次: (1)星球图、地球图 (2)世界图、大洲图、大洋图、半球图 (3)国家图以及下属的一级行政区、二级行政区以及更小的行政区域地图 (4)局部区域图:如海域图、海湾图、流域图 4、按地图的视觉化状况分类:实地图和虚地图 5、按地图的瞬时状态分类:静态地图和动态地图 6、按地图维数分类:平面地图及立体地图 7、按其他指标分类 1)按用途:国民经济与管理地图、教育与科学技术地图、文化地图等 2)按语言种类:汉语地图、各少数民族语言地图、外文地图 3)按出版和使用方式:桌图、挂图、折叠图、屏幕地图、地图集 4)按感受方式:线划地图、数字地图、影象地图、缩微地图、荧光地图、触觉地图、多媒 体声像地图 5)按历史年代:古地图、历史地图、近代地图、现代地图
课目 地球体 目的要求 掌握地球体三种表面概念 重点难点 种表面的概念 主要内容: 地球的自然表面 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极半径略短,赤道半径略长,北极略突出,南极略扁平, 近于梨形的椭球体。这里所谓得近于“梨形”,其实是一种形象化的夸张,因为地球南北半 球的极半径之差紧在几十米范围之内,这与地球固体地表的起伏,获地球极半径与赤道半径 之差都在20KM左右相比,是十分微小的。况且,已经有证据表明,这种“梨形”还不一定会 长期保持下去。 二、地球体的物理表面 大地水准面实际上是一个起伏不平的重力等位面,即地球物理表面 由大地水准面包围的形体称大地体,是一种逼近与地球本身形状的一种形体。可以成大地体 是对地球形体的一级逼近 定义出大地水准面的意义,主要在于以下几方面 1、由略微不规则的大地水准面包围的大地体,是地球形状的很好近似 2、由于大地水准面包围的大地体表面存在一定的起伏波动,这对大地测量或地球物理学均 具有研究价值,可应用重力理论来进行研究。 3、由于大地水准面是实际重力等位面,因此人们才有可能通过测量仪器,获得相对于大地 水准面的海拔高程 地球体的数学表面 大地体是由大地水准面包围而成的,由于大地水准面是个不规则的曲面,因此它的表面仍然 不能用数学模型定义和表达,必须寻求一个与大地体及其接近的形体来代替大地体。人们假 想,可以将大地体绕短轴(地轴)飞速旋转,就能形成一个表面光滑的球体,即旋转椭球体 或称地球椭球体。地球椭球体表面是个可以用数学模型定义和表达的曲面,这就是我们所称 的地球数学表面。地球椭球体表面可以成对地球形体的二级逼近
课目 地球体 目的要求 掌握地球体三种表面概念 重点难点 三种表面的概念 主要内容: 一、地球的自然表面 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极半径略短,赤道半径略长,北极略突出,南极略扁平, 近于梨形的椭球体。这里所谓得近于“梨形”,其实是一种形象化的夸张,因为地球南北半 球的极半径之差紧在几十米范围之内,这与地球固体地表的起伏,获地球极半径与赤道半径 之差都在20KM左右相比,是十分微小的。况且,已经有证据表明,这种“梨形”还不一定会 长期保持下去。 二、地球体的物理表面 大地水准面实际上是一个起伏不平的重力等位面,即地球物理表面。 由大地水准面包围的形体称大地体,是一种逼近与地球本身形状的一种形体。可以成大地体 是对地球形体的一级逼近。 定义出大地水准面的意义,主要在于以下几方面: 1、由略微不规则的大地水准面包围的大地体,是地球形状的很好近似。 2、由于大地水准面包围的大地体表面存在一定的起伏波动,这对大地测量或地球物理学均 具有研究价值,可应用重力理论来进行研究。 3、由于大地水准面是实际重力等位面,因此人们才有可能通过测量仪器,获得相对于大地 水准面的海拔高程 三、地球体的数学表面 大地体是由大地水准面包围而成的,由于大地水准面是个不规则的曲面,因此它的表面仍然 不能用数学模型定义和表达,必须寻求一个与大地体及其接近的形体来代替大地体。人们假 想,可以将大地体绕短轴(地轴)飞速旋转,就能形成一个表面光滑的球体,即旋转椭球体 或称地球椭球体。地球椭球体表面是个可以用数学模型定义和表达的曲面,这就是我们所称 的地球数学表面。地球椭球体表面可以成对地球形体的二级逼近
课目 地球坐标系与大地定位 目的要求 了解几种坐标系统 重点难点 全球定位系统 主要内容: 地理坐标: 就是用经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的球面坐标。在大地测量学中,对于地理坐标系统中的经纬度有 三种提法 1.天文经纬度 天文经度,即为观测点天顶子午面与格林尼治天钉子午面间的两面角,或是为一个天体在上 述两地的时角差。在天文学和大地测量学中,常用时间单位表示。天文经度在地球上定义, 基本初子午面与观测点之间的两面角。天文纬度即赤纬,即为铅垂线与赤道平面间的夹角 2.大地经纬度 通常在大地测量中,所有的观测值在概算时均应尽量改化到参考椭球面上。地面上任意A的 位置,可用大地经度λ、大地纬度φ和大地高度H表示 3.地心经纬度 这里所谈的地心,即地球椭球体的质量中心。地心经度等同大地经度,地心纬度是指参考椭 球体面上任一点和椭球中心连线与赤道面之间的夹角。 在大地测量学中,常以天文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但在地图学中,认为以大地经纬度来定义 地理坐标更好。因为天文经纬度定义的地理坐标,其经纬度的地面等值线均扭曲成平面曲线 而以大地经纬度定义的地理坐标,实在规整的椭球面上构建的,每条经纬线投影到平面上皆 呈直线或平滑曲线,因此便于地图投影。 、我国的大地坐标系 1、我国的大地坐标系: 1980年大地坐标的大地原点,设在我国中部西安市附近的泾阳县境内。由于大地原点在我国 居中位置,因此可以减少坐标传递误差的积累。参考椭球体和大地原点确定之后,便惊醒椭 球体定位和精确测定大地原点坐标,进而再以大地原点坐标为基准,推算其他大地点坐标。 应该重申一点:不同国家易于采用的参考椭球及定位方法不同,因此同一地面点在不同坐标 系中大地坐标值不同 2、我国的大地控制网: 为了保证测量成果既在精度上符合统一要求,又能互相衔接,首先必须在全国范围内选取若 干有控制意义的点,并且精确测定其平面位置和高程,构成统一的大地控制网。大地控制网 简称大地网,由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组成。平面控制网,一般可由三角测量或导线测量 完成:高程控制网,是在全国范围内按统一规范,有精确测定高程的地面点所组成的网,是 全国测定其它所有地面高程的控制基础。 3、全球定位系统:GPS GPS是以人造卫星为基础的无线电导航系统,可为航空、航天、海洋、陆地等用户提供高精 度、实时、全天候、全球性三维坐标的导航、定位、定时服务 GPS卫星导航系统共包括三大部分:GPS卫星星座(空间部分)、地面监控系统(地面控制部 分)、GPS信号接受机(用户设备部分)
课目 地球坐标系与大地定位 目的要求 了解几种坐标系统 重点难点 全球定位系统 主要内容: 一、地理坐标: 就是用经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的球面坐标。在大地测量学中,对于地理坐标系统中的经纬度有 三种提法: 1.天文经纬度 天文经度,即为观测点天顶子午面与格林尼治天钉子午面间的两面角,或是为一个天体在上 述两地的时角差。在天文学和大地测量学中,常用时间单位表示。天文经度在地球上定义, 基本初子午面与观测点之间的两面角。天文纬度即赤纬,即为铅垂线与赤道平面间的夹角。 2.大地经纬度 通常在大地测量中,所有的观测值在概算时均应尽量改化到参考椭球面上。地面上任意A的 位置,可用大地经度λ、大地纬度φ和大地高度H表示。 3.地心经纬度 这里所谈的地心,即地球椭球体的质量中心。地心经度等同大地经度,地心纬度是指参考椭 球体面上任一点和椭球中心连线与赤道面之间的夹角。 在大地测量学中,常以天文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但在地图学中,认为以大地经纬度来定义 地理坐标更好。因为天文经纬度定义的地理坐标,其经纬度的地面等值线均扭曲成平面曲线。 而以大地经纬度定义的地理坐标,实在规整的椭球面上构建的,每条经纬线投影到平面上皆 呈直线或平滑曲线,因此便于地图投影。 二、我国的大地坐标系: 1、我国的大地坐标系: 1980年大地坐标的大地原点,设在我国中部西安市附近的泾阳县境内。由于大地原点在我国 居中位置,因此可以减少坐标传递误差的积累。参考椭球体和大地原点确定之后,便惊醒椭 球体定位和精确测定大地原点坐标,进而再以大地原点坐标为基准,推算其他大地点坐标。 应该重申一点:不同国家易于采用的参考椭球及定位方法不同,因此同一地面点在不同坐标 系中大地坐标值不同。 2、我国的大地控制网: 为了保证测量成果既在精度上符合统一要求,又能互相衔接,首先必须在全国范围内选取若 干有控制意义的点,并且精确测定其平面位置和高程,构成统一的大地控制网。大地控制网 简称大地网,由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组成。平面控制网,一般可由三角测量或导线测量 完成;高程控制网,是在全国范围内按统一规范,有精确测定高程的地面点所组成的网,是 全国测定其它所有地面高程的控制基础。 3、全球定位系统:GPS GPS是以人造卫星为基础的无线电导航系统,可为航空、航天、海洋、陆地等用户提供高精 度、实时、全天候、全球性三维坐标的导航、定位、定时服务。 GPS卫星导航系统共包括三大部分:GPS卫星星座(空间部分)、地面监控系统(地面控制部 分)、GPS信号接受机(用户设备部分)
课目 地图投影 目的要求 掌握地图投影的相关知识 重点难点 地图投影方法和分类 主要内容: 地图投影意义 地图投影就是按照一定数学法则,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经纬网转换到平面上,使地面点位的地 理坐标(中,A)与地图上相对应的点位的平面直角坐标(X,Y)和平面极坐标(Φ,p) 间,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函数关系 只有具备一定的地图投影的知识,比如了解各种常见地图投影变形性质、变形分布规律及具 体应用范围等,才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地图 地图比例尺 1、地图比例尺的含义:具体指的是图上长度与相应地面之间的长度比例 2、地图比例尺的表示 (1)数字式比例尺 (2)文字式比例尺 (3)图解式比例尺可分为直线比例尺、斜分比例尺和复式比例尺 (4)特殊比例尺可分为变比例尺和无级别比例尺 三、地图投影变形 1、投影变形的概念: 2、变形椭圆:取地面上一个微分圆,将它投影后变成椭圆,通过研究其在投影平面上的变 化,作为地图投影变形的几何解释,这样的椭圆成变形椭圆 3、投影变形的性质和大小 (1)长度比与长度变形 (2)面积比与面积变形 (3)角度变形 四、地图投影方法 1、几何投影法 2、数学解析法 五、地图投影分类 1、按地图投影的构成方法分类 (1)几何投影:方位投影、圆柱投影、圆锥投影,上述投影又可根据球面与投影面积的相 对部分不同,分为正轴投影、横轴投影、斜轴投影 (2)非几何投影:按经纬线形状,可分为为伪方位投影、伪圆柱投影、伪圆锥投影、多圆 锥投影 (3)按地图投影的变形性质分类:等角投影、等积投影和位置投影 六、地图投影变换 1、传统地图投影变换 (1)格网转绘法 (2)蓝图(或棕图)嵌贴法 2、数字地图投影变换 具体转化过程是 1)用数字化仪将原始投影的地图资料变成数学资料 2)输入计算机的数字资料,按一定的数学方法进行投影坐标变换; 3)将变换后的数字资料用绘图仪输成新投影的图形
课目 地图投影 目的要求 掌握地图投影的相关知识 重点难点 地图投影方法和分类 主要内容: 一、地图投影意义: 地图投影就是按照一定数学法则,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经纬网转换到平面上,使地面点位的地 理坐标(φ,λ)与地图上相对应的点位的平面直角坐标(X,Y)和平面极坐标(Ф,ρ) 间,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函数关系。 只有具备一定的地图投影的知识,比如了解各种常见地图投影变形性质、变形分布规律及具 体应用范围等,才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地图。 二、地图比例尺 1、地图比例尺的含义:具体指的是图上长度与相应地面之间的长度比例 2、地图比例尺的表示: (1)数字式比例尺 (2)文字式比例尺 (3)图解式比例尺 可分为直线比例尺、斜分比例尺和复式比例尺 (4)特殊比例尺 可分为变比例尺和无级别比例尺 三、地图投影变形 1、投影变形的概念: 2、变形椭圆:取地面上一个微分圆,将它投影后变成椭圆,通过研究其在投影平面上的变 化,作为地图投影变形的几何解释,这样的椭圆成变形椭圆 3、投影变形的性质和大小 (1)长度比与长度变形 (2)面积比与面积变形 (3)角度变形 四、地图投影方法: 1、几何投影法 2、数学解析法 五、地图投影分类 1、按地图投影的构成方法分类: (1)几何投影:方位投影、圆柱投影、圆锥投影,上述投影又可根据球面与投影面积的相 对部分不同,分为正轴投影、横轴投影、斜轴投影 (2)非几何投影:按经纬线形状,可分为为伪方位投影、伪圆柱投影、伪圆锥投影、多圆 锥投影 (3)按地图投影的变形性质分类:等角投影、等积投影和位置投影 六、地图投影变换 1、传统地图投影变换 (1)格网转绘法 (2)蓝图(或棕图)嵌贴法 2、数字地图投影变换 具体转化过程是: 1)用数字化仪将原始投影的地图资料变成数学资料; 2)输入计算机的数字资料,按一定的数学方法进行投影坐标变换; 3)将变换后的数字资料用绘图仪输成新投影的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