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井下运输 井下运输采用胶带输送杋连续运输方式配合大巷轨道运输方式运输煤炭。辅助 运输采用矿车由大巷和采区轨道上山的轨道运输系统承担 工作面所生产煤炭经运输顺槽胶带输送机运送至采区上山,经采区上山胶带输 送机转运至采区煤仓,经大巷轨道运输系统运至井底煤仓,由主立井提升至地面, 井下所需材料由副井下放到井底车场,经一水平东西大巷轨道运输系统,运送 至采区上下山,再经工作面轨道顺槽运至工作面。 矸石运输路线与材料运输路线相反
22 6、井下运输 井下运输采用胶带输送机连续运输方式配合大巷轨道运输方式运输煤炭。辅助 运输采用矿车由大巷和采区轨道上山的轨道运输系统承担。 工作面所生产煤炭经运输顺槽胶带输送机运送至采区上山,经采区上山胶带输 送机转运至采区煤仓,经大巷轨道运输系统运至井底煤仓,由主立井提升至地面。 井下所需材料由副井下放到井底车场,经一水平东西大巷轨道运输系统,运送 至采区上下山,再经工作面轨道顺槽运至工作面。 矸石运输路线与材料运输路线相反
图133矿区开拓藁峡及采区布平面图 图134九黑山矿井田开拓方解面国 图13-5九山矿服务洞内开采族着计划 图1346九娴(20192023年)开采训划图
23 图 1.3-3 矿区开拓系统及采区布置平面图 图 1.3-4 九里山矿井田开拓方式剖面图 图 1.3-5 九里山矿方案服务期内开采接替计划图 图 1.3-6 九里山矿近期(2019-2023 年)开采接替计划图
(四)固体废弃物和废水排放量及处置 l、固体废弃物排放及处置情况 九里山矿固体废弃物主要是采矿活动中产生的矸石和日常生活中的锅炉灰渣 生活垃圾。该矿矸石场占地面积65%hm2,总容量**万t,现积存量**万t,矿井年 排矸石总量为**万t,其中选煤厂洗选矸石*万ta、煤矸产量**万ta。洗选矸石全 部送入冯营煤矸石发电厂作为低热值燃料综合利用,煤矸全部送入配套矸石砖厂综 合利用。锅炉灰渣排放量约为263488a,全部外售做为建筑材料。 2、废水排放及处置情况 (1)矿井水 九里山矿矿井正常涌水量为2880m3/h,即69120m)d。矿井水在井下大型水仓沉 淀后由副井口排出,主要污染物为SS和COD。根据焦作市环境保护监测站于2013 年3月20、21日对矿井水实测结果,外排矿井水主要污染物SS和COD浓度分别为 457mgL和35.lmg/L,均能满足《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6-2006)标 准要求。全盐量为323mg/L,污染物浓度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 旱作类标准要求。 矿井水主要处理工艺介绍:煤矿废水先进入井下水仓,由提升泵提升,经静态 管道混合器时,在静态管道混合器中与来自加药装置的絮凝剂PAC混合后进入絮凝 反应池,经反应池反应充分后,进入斜管沉淀池的配水区,由配水区进入斜管沉淀 池,在斜管沉淀池中实现悬浮物的沉淀与分离,达标排放。 在斜管沉淀池中沉淀的污泥,自流进入集泥池后由提升泵提升至选煤厂原有污 泥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如图13-4所示 图13-4矿井水给排水工艺流程图 (2)生活污水
24 (四)固体废弃物和废水排放量及处置 1、固体废弃物排放及处置情况 九里山矿固体废弃物主要是采矿活动中产生的矸石和日常生活中的锅炉灰渣、 生活垃圾。该矿矸石场占地面积 6.59hm2 ,总容量***万 t,现积存量***万 t,矿井年 排矸石总量为**万 t,其中选煤厂洗选矸石**万 t/a、煤矸产量**万 t/a。洗选矸石全 部送入冯营煤矸石发电厂作为低热值燃料综合利用,煤矸全部送入配套矸石砖厂综 合利用。锅炉灰渣排放量约为 2634.88t/a,全部外售做为建筑材料。 2、废水排放及处置情况 (1)矿井水 九里山矿矿井正常涌水量为 2880m3 /h,即 69120m3 /d。矿井水在井下大型水仓沉 淀后由副井口排出,主要污染物为 SS 和 COD。根据焦作市环境保护监测站于 2013 年 3 月 20、21 日对矿井水实测结果,外排矿井水主要污染物 SS 和 COD 浓度分别为 45.7mg/L 和 35.1mg/L,均能满足《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6-2006)标 准要求。全盐量为 323mg/L,污染物浓度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 旱作类标准要求。 矿井水主要处理工艺介绍:煤矿废水先进入井下水仓,由提升泵提升,经静态 管道混合器时,在静态管道混合器中与来自加药装置的絮凝剂 PAC 混合后进入絮凝 反应池,经反应池反应充分后,进入斜管沉淀池的配水区,由配水区进入斜管沉淀 池,在斜管沉淀池中实现悬浮物的沉淀与分离,达标排放。 在斜管沉淀池中沉淀的污泥,自流进入集泥池后由提升泵提升至选煤厂原有污 泥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如图 1.3-4 所示: 图 1.3-4 矿井水给排水工艺流程图 (2)生活污水
根据实际调査及焦作市环境监测站对生活污水流量统计,生活污水产生量为 778m3d左右,主要为澡堂污水、食堂污水及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经接触氧化处理设 施(处理规模8σσmd)处理达标后,外排。根据焦作市环境监测站2013年3月20 21日对该项目生活污水监测结果可知,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口水质,COD为32mgL, SS为38mg,污染物浓度均能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二 级标准要求 因矿区附近无大的河流,矿井水和生活污水经过处理达标排放后,除该矿井下 消防、洒水、洗煤厂生产用水、供锅炉补充用水和供空压机补充水及周边宝山电厂、 金冠电厂、演马电厂等单位综合利用外,大部分被矿区周边10个村庄灌溉农田所用 其余向东南流入大沙河 四、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 (一)矿山开采历史 九里山矿原属九里山二、三号井田,最早由125勘探队勘探,于1958年提交《九 里山二、三号井田精查地质报告》。同时,武汉煤矿设计院据此报告和天然边界条 件对井田进行了划分,以21勘探线为界,划分为二矿井田和三矿井田,21勘探线以 东为三矿井田,不在目前九里山井田范围内;21勘探线以西为二矿井田,范围西起 13勘探线,东至21勘探线,北自煤层露头,南止西仓上断层,该报告由于勘探程度 严重不够,勘探质量较低等原因降级 1966年~1970年焦作矿务局进行重新勘探,于1970年提交《大陆矿最终地质勘 探报告》。其勘探范围西起1l勘探线,东至23勘探线,北自煤层露头或九里山断 层,南止二1煤层-600m水平或西仓上断层。矿井投产后,焦作矿务局又进行补充勘 探工作,并将西部与演马庄井田和东部与古汉山井田边界作了必要调整 1970年7月,由武汉煤矿设计院设计,九里山矿开始建井,1983年4月投产, 开采山西组二1煤层,矿井开拓方式为立井双水平上下山开拓,设计生产能力*万ta 2011年8月4日,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下发了《关于河南煤化集团永煤、焦煤、 鹤煤公司14对高突矿井生产能力复核结果的批复》(豫工信煤(2011)351号): 该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为**万ta。主要采用走向长壁倾斜分层采煤法、倾斜长壁倾斜
25 根据实际调查及焦作市环境监测站对生活污水流量统计,生活污水产生量为 778m3 /d 左右,主要为澡堂污水、食堂污水及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经接触氧化处理设 施(处理规模 800m3 /d)处理达标后,外排。根据焦作市环境监测站 2013 年 3 月 20、 21 日对该项目生活污水监测结果可知,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口水质,COD 为 32mg/L, SS 为 38mg/L,污染物浓度均能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 4 二 级标准要求。 因矿区附近无大的河流,矿井水和生活污水经过处理达标排放后,除该矿井下 消防、洒水、洗煤厂生产用水、供锅炉补充用水和供空压机补充水及周边宝山电厂、 金冠电厂、演马电厂等单位综合利用外,大部分被矿区周边 10 个村庄灌溉农田所用, 其余向东南流入大沙河。 四、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 (一)矿山开采历史 九里山矿原属九里山二、三号井田,最早由 125 勘探队勘探,于 1958 年提交《九 里山二、三号井田精查地质报告》。同时,武汉煤矿设计院据此报告和天然边界条 件对井田进行了划分,以 21 勘探线为界,划分为二矿井田和三矿井田,21 勘探线以 东为三矿井田,不在目前九里山井田范围内;21 勘探线以西为二矿井田,范围西起 13 勘探线,东至 21 勘探线,北自煤层露头,南止西仓上断层,该报告由于勘探程度 严重不够,勘探质量较低等原因降级。 1966 年~1970 年焦作矿务局进行重新勘探,于 1970 年提交《大陆矿最终地质勘 探报告》。其勘探范围西起 11 勘探线,东至 23 勘探线,北自煤层露头或九里山断 层,南止二 1 煤层-600m 水平或西仓上断层。矿井投产后,焦作矿务局又进行补充勘 探工作,并将西部与演马庄井田和东部与古汉山井田边界作了必要调整。 1970 年 7 月,由武汉煤矿设计院设计,九里山矿开始建井,1983 年 4 月投产, 开采山西组二 1煤层,矿井开拓方式为立井双水平上下山开拓,设计生产能力**万 t/a。 2011 年 8 月 4 日,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下发了《关于河南煤化集团永煤、焦煤、 鹤煤公司 14 对高突矿井生产能力复核结果的批复》(豫工信煤〔2011〕351 号): 该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为***万 t/a。主要采用走向长壁倾斜分层采煤法、倾斜长壁倾斜
分层采煤法,回采工艺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和炮采,顶板管理方式为全部垮落法。 矿井通风方法为中央边界与对角混合式通风 (二)矿山开采现状 截至2018年底,二1煤累计査明资源储量***万吨,累计消耗资源储量** 万吨,保有资源储量**万吨,其中(111b)**万吨,(122b)**万吨,(333) ***万吨。矿山核定生产能力**万吨/,九里山煤矿剩余服务年限为44年。 截至2018年底,11采区、12采区、13采区已开采完毕,14采区、15采区、16 采区为生产采区,已形成采空区总面积28294hm2,见图14-1。现在有3个采区的3 个工作面正在生产,即一四采区14141工作面、一五采区东三底层工作面、一六采 区16042工作面,2019年计划开采一四采区14141工作面、一五采区15081工作面 和东四工作面、一六采区16051工作面,采掘接替基本平衡。 (三)相邻矿山分布与开采情况 与九里山矿相邻的国有大型生产矿井西为演马庄煤矿,东为古汉山煤矿,项目 区内有九里山三矿早已关闭(详见图14-2相邻矿山分布图)。 1)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演马庄煤矿 演马庄矿是1958年8月由武汉煤矿设计院设计,按照水力采煤设计生产能力** 万吨/年,1959年8月改为旱采,1961年正式投产,设计生产能力**万吨/年。1958 年9月开工建斜井,因出水报废,同年12月1日建竖井,1961年4月移交生产。另 外,该矿依据省煤炭厅(73)豫煤革第2号文批复,1973年生产能力扩大到***万吨 /年,并于同年进行了扩建工程。演马庄煤矿主、副井均为竖井,位于该井田西部4-3 孔附近,主井坐标:X=****,Y=***;副井坐标:X=****,Y=**。开 拓方式为竖井开拓,走向长臂式分层采煤,全部陷落法管理顶板。分层开采厚度 般为200m。全矿井自北向南东划分三个水平。目前,演马庄矿已停产 2)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古汉山矿 古汉山矿是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建骨干矿井之一,由武汉煤炭设 计研究院设计,由原焦作矿务局承建,于1991年开工,2003年11月矿井通过国家
26 分层采煤法,回采工艺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和炮采,顶板管理方式为全部垮落法。 矿井通风方法为中央边界与对角混合式通风。 (二)矿山开采现状 截至 2018 年底,二 1 煤累计查明资源储量*****万吨,累计消耗资源储量**** 万吨,保有资源储量*****万吨,其中(111b)****万吨,(122b)****万吨,(333) ****万吨。矿山核定生产能力***万吨/年,九里山煤矿剩余服务年限为 44 年。 截至 2018 年底,11 采区、12 采区、13 采区已开采完毕,14 采区、15 采区、16 采区为生产采区,已形成采空区总面积 282.94hm2 ,见图 1.4-1。现在有 3 个采区的 3 个工作面正在生产,即一四采区 14141 工作面、一五采区东三底层工作面、一六采 区 16042 工作面,2019 年计划开采一四采区 14141 工作面、一五采区 15081 工作面 和东四工作面、一六采区 16051 工作面,采掘接替基本平衡。 (三)相邻矿山分布与开采情况 与九里山矿相邻的国有大型生产矿井西为演马庄煤矿,东为古汉山煤矿,项目 区内有九里山三矿早已关闭(详见图 1.4-2 相邻矿山分布图)。 1)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演马庄煤矿 演马庄矿是 1958 年 8 月由武汉煤矿设计院设计,按照水力采煤设计生产能力*** 万吨/年,1959 年 8 月改为旱采,1961 年正式投产,设计生产能力***万吨/年。1958 年 9 月开工建斜井,因出水报废,同年 12 月 1 日建竖井,1961 年 4 月移交生产。另 外,该矿依据省煤炭厅(73)豫煤革第 2 号文批复,1973 年生产能力扩大到***万吨 /年,并于同年进行了扩建工程。演马庄煤矿主、副井均为竖井,位于该井田西部 4-3 孔附近,主井坐标:X=******,Y=******;副井坐标:X=******,Y=******。开 拓方式为竖井开拓,走向长臂式分层采煤,全部陷落法管理顶板。分层开采厚度一 般为 2.00m。全矿井自北向南东划分三个水平。目前,演马庄矿已停产。 2)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古汉山矿 古汉山矿是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建骨干矿井之一,由武汉煤炭设 计研究院设计,由原焦作矿务局承建,于 1991 年开工,2003 年 11 月矿井通过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