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类生态2— 16 1、酸碱性 ❖ 海水一般呈弱碱性。其pH值在7.5—8.6之间,外海通常在 7.9—8.2之间。 ❖ 正常影响海水酸碱性变动的主要因素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在水 中溶解情况;天然水域中溶解的碳酸盐类的状态以及生物的呼吸 作用和光合作用的生命活动以及有机物的分解等。海水中二氧化 碳溶解多,水呈酸性。海藻类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海水中的二氧 化碳大量被消耗,酸性碳酸盐类分解剩下的氢氧离子增加了海水 的碱性(HCO3 -→0H-+CO2 ),相反贝类以及海藻类的呼吸作用释放 出大量二氧化碳,使海水的碱性下降。海水中大量有机物腐败分 解,消耗了水中溶解氧,酸碱性下降
贝类生态2— 16 1、酸碱性 ❖ 海水一般呈弱碱性。其pH值在7.5—8.6之间,外海通常在 7.9—8.2之间。 ❖ 正常影响海水酸碱性变动的主要因素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在水 中溶解情况;天然水域中溶解的碳酸盐类的状态以及生物的呼吸 作用和光合作用的生命活动以及有机物的分解等。海水中二氧化 碳溶解多,水呈酸性。海藻类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海水中的二氧 化碳大量被消耗,酸性碳酸盐类分解剩下的氢氧离子增加了海水 的碱性(HCO3 -→0H-+CO2 ),相反贝类以及海藻类的呼吸作用释放 出大量二氧化碳,使海水的碱性下降。海水中大量有机物腐败分 解,消耗了水中溶解氧,酸碱性下降
贝类生态2— 17 ❖ 在异常情况下,工业污染的海水,使海水酸碱性失去常态,因而 贝类的正常代谢受到破坏,产生严重的影响。杂色蛤仔在pH 4以 下或者9.5以上的海水中,不到两周便全部死亡。 在很酸性的海 水(pH=1.20)中,牡蛎血液中的pH可降到4.8,心脏停止跳动而死 亡,在酸性环境中,还影响贝类贝壳的分泌与形成。因此,海水 中酸碱性是否符合正常值,也是检验海水是否污染的化学指标之 一
贝类生态2— 17 ❖ 在异常情况下,工业污染的海水,使海水酸碱性失去常态,因而 贝类的正常代谢受到破坏,产生严重的影响。杂色蛤仔在pH 4以 下或者9.5以上的海水中,不到两周便全部死亡。 在很酸性的海 水(pH=1.20)中,牡蛎血液中的pH可降到4.8,心脏停止跳动而死 亡,在酸性环境中,还影响贝类贝壳的分泌与形成。因此,海水 中酸碱性是否符合正常值,也是检验海水是否污染的化学指标之 一
贝类生态2— 18 2、溶解氧 ❖ 水中含有足够的溶解氧,可以促使有机物质的氧化分解,也可以给贝 类带来有利的呼吸条件。各种贝类的耗氧量是不同的,为保证新陈代谢, 繁殖、生长的正常进行,溶解氧必须得到满足。 ❖ 海水中溶氧量若降低,则贝类耗氧量急剧减少,从而影响它的代谢与 生长。 ❖ 海水中溶氧量的消耗主要是有机质的腐败分解及水生动物呼吸同化, 情况严重时势必导致水中缺氧而使经济贝类及其它生物死亡。这种情况的 发生往往在水流不畅而污染有机物质过多的内湾海区,养殖场的老化也会 产生这种情况。窒息死亡的现象对于活动性大较之活动性小的贝类为严重。 一般说贝类比鱼类对缺氧的抵抗力大,特别是长牡蛎,在无氧情况下还能 生存二周。贝类的耗氧量比一般游泳动物低得多,这就造成贝类能高密度 分布和养殖的有利条件
贝类生态2— 18 2、溶解氧 ❖ 水中含有足够的溶解氧,可以促使有机物质的氧化分解,也可以给贝 类带来有利的呼吸条件。各种贝类的耗氧量是不同的,为保证新陈代谢, 繁殖、生长的正常进行,溶解氧必须得到满足。 ❖ 海水中溶氧量若降低,则贝类耗氧量急剧减少,从而影响它的代谢与 生长。 ❖ 海水中溶氧量的消耗主要是有机质的腐败分解及水生动物呼吸同化, 情况严重时势必导致水中缺氧而使经济贝类及其它生物死亡。这种情况的 发生往往在水流不畅而污染有机物质过多的内湾海区,养殖场的老化也会 产生这种情况。窒息死亡的现象对于活动性大较之活动性小的贝类为严重。 一般说贝类比鱼类对缺氧的抵抗力大,特别是长牡蛎,在无氧情况下还能 生存二周。贝类的耗氧量比一般游泳动物低得多,这就造成贝类能高密度 分布和养殖的有利条件
贝类生态2— 19 3、硫化氢(H2S) ❖ 硫化氢大量存在的水域,可以成为所有贝类的不分布区。文蛤在含有 硫化氢2.27克/米3的工业污染海水中就会死亡。硫化氢的浓度达 0.77ppm时,牡蛎的呼吸完全停止。当底质的硫化物含量多时,在夏季 水温上升,加之海水流动缓慢,在海区底部及附近的浮泥中细菌很快繁殖 起来。由于腐败分解,产生了大量硫化氢。硫化氢和海底的含铁化合物结 合成为硫化铁的胶质溶液而上浮。另一方面溶解在海水中的硫化氢,则消 耗水中溶解氧而进行分解,形成胶体硫,结果使海底附近的海水呈无氧状 态。直接或间接影响贝类的生命与生长。 ❖ 由于沿海工业的污染,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如酸、铬、铜、 锌、砷、铅、汞、镉、氰化物、乏氧、硫化氢、碳酸钙、游离氯、农药等 均对贝类生活产生恶劣影响,因此,养成海区,要尽力避开城市和工业区; 另一方面对工业和生活污水进行妥善处理,变废为宝, 变害为利
贝类生态2— 19 3、硫化氢(H2S) ❖ 硫化氢大量存在的水域,可以成为所有贝类的不分布区。文蛤在含有 硫化氢2.27克/米3的工业污染海水中就会死亡。硫化氢的浓度达 0.77ppm时,牡蛎的呼吸完全停止。当底质的硫化物含量多时,在夏季 水温上升,加之海水流动缓慢,在海区底部及附近的浮泥中细菌很快繁殖 起来。由于腐败分解,产生了大量硫化氢。硫化氢和海底的含铁化合物结 合成为硫化铁的胶质溶液而上浮。另一方面溶解在海水中的硫化氢,则消 耗水中溶解氧而进行分解,形成胶体硫,结果使海底附近的海水呈无氧状 态。直接或间接影响贝类的生命与生长。 ❖ 由于沿海工业的污染,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如酸、铬、铜、 锌、砷、铅、汞、镉、氰化物、乏氧、硫化氢、碳酸钙、游离氯、农药等 均对贝类生活产生恶劣影响,因此,养成海区,要尽力避开城市和工业区; 另一方面对工业和生活污水进行妥善处理,变废为宝, 变害为利
贝类生态2— 20 三、底质 ❖ 1、底质的分级 机械分析粒级分类法(只是根据机械成分,完全忽略了物 质成分),我们采用等比制粒级中的ф标准,粒径级限为一几何数列,其 中每一相邻粒级大小,均为其前者之半,即比值为2。 ❖ 2、底质的分析 ❖ (1)筛析法 适用于粗颗粒的分析,其下限为0.063毫米左右。筛析法的基 本原理是选用孔径规格不同的套筛,将样品自粗至细逐级分开。 ❖ (2)沉析法(吸管法) 用来测定0.063—0.001毫米范围的颗粒。它是根据斯 托克斯定律的质点(颗粒)沉降速度,在悬液的一定深度处,按不同时间吸 取悬液,由此来求出沉积物各粒级的百分含量。颗粒直径大,沉降速度快; 若颗粒直径小,沉降慢。因此,某种粒级经一定时间后可到达某一深度, 这样,在一定的时间内从一定深度吸出的颗粒大小都是相同的
贝类生态2— 20 三、底质 ❖ 1、底质的分级 机械分析粒级分类法(只是根据机械成分,完全忽略了物 质成分),我们采用等比制粒级中的ф标准,粒径级限为一几何数列,其 中每一相邻粒级大小,均为其前者之半,即比值为2。 ❖ 2、底质的分析 ❖ (1)筛析法 适用于粗颗粒的分析,其下限为0.063毫米左右。筛析法的基 本原理是选用孔径规格不同的套筛,将样品自粗至细逐级分开。 ❖ (2)沉析法(吸管法) 用来测定0.063—0.001毫米范围的颗粒。它是根据斯 托克斯定律的质点(颗粒)沉降速度,在悬液的一定深度处,按不同时间吸 取悬液,由此来求出沉积物各粒级的百分含量。颗粒直径大,沉降速度快; 若颗粒直径小,沉降慢。因此,某种粒级经一定时间后可到达某一深度, 这样,在一定的时间内从一定深度吸出的颗粒大小都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