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导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代码:16313701 课程名称: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导论 英文名称:Land Resource Management Introduction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时:15 学分:1.0 适用对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一年级学生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简介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导论》课程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该 课程系统梳理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基础理论框架与核心专业知识。通过该课程 的教学,应使学生,熟悉国内外土地资源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掌握土地资源管理的研究方法,熟悉土地管理、土地经济、田土空间规划、不动 产估价、房地产投资金融等方向的基本知识,为学生学习本专业其他核心课程提 供入门基础。 Introduction to Land Resource Management Major is the core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of Land Resource Management Major.In the course,the basic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cor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Land Resource Management are systematically combed.The teaching of this course should make students familiar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rend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al development of land resource management at home and abroad,master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land resource management,and leamn well the basic knowledge of land management land economy,national land spatial planning,real estate appraisal,real estate investment finance and so on,so that the basis can be provided for students to leam other core courses of the major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导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代码:16313701 课程名称: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导论 英文名称:Land Resource Management Introduction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 时:15 学 分:1.0 适用对象: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一年级学生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简介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导论》课程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该 课程系统梳理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基础理论框架与核心专业知识。通过该课程 的教学,应使学生,熟悉国内外土地资源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掌握土地资源管理的研究方法,熟悉土地管理、土地经济、国土空间规划、不动 产估价、房地产投资金融等方向的基本知识,为学生学习本专业其他核心课程提 供入门基础。 Introduction to Land Resource Management Major is the core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of Land Resource Management Major. In the course, the basic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cor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Land Resource Management are systematically combed. The teaching of this course should make students familiar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rend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al development of land resource management at home and abroad, master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land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learn well the basic knowledge of land management, land economy, national land spatial planning, real estate appraisal, real estate investment finance and so on, so that the basis can be provided for students to learn other core courses of the major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教学基本要求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导论》课程的基本要求是,通过本课程的数学使学生认 识士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性质、特点,以及当前专业对所培养人才的要求,了解士 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方向、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就业及上升通道,树立正确的 专业思想和学习观,确立学习目标和掌握学习方法,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和未来的 职业规划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思政要求 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技能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育 人育德作用,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拥有正确人生价值观的综合性人才。 能否将土地资源管理课程与思政工作相结合,是关系到如何培养人才,培养什 么样的人才的关键问题。将高校思政工作融入到学生高校生活的方方面面,以 及各个环节,实现立德树人的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德智全面发展的 综合性人才。挖掘土地资源管理课程的思政元素,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潜移默 化的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利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和贯穿土地资源管理课程 的全部过程,培养德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青年。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1讲土地管理总论 (一)目的与要求 掌握土地的概念、特性,掌握土地管理的内涵和方法,了解土地管理与社会 发展的关系。要求学生增强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和生态文明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的新发展理念。 (二)教学内容 1土地的基本概念 1.1土地的涵义 1.2土地的基本特性 2土地管理的内涵、原则和方法 2.1土地管理的内涵 2.2土地管理的原则 2.3土地管理的方 3土地管理与社会发展 3.1土地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3.2土地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3土地管理的发展趋势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教学基本要求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导论》课程的基本要求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认 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性质、特点,以及当前专业对所培养人才的要求,了解土 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方向、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就业及上升通道,树立正确的 专业思想和学习观,确立学习目标和掌握学习方法,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和未来的 职业规划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思政要求 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技能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育 人育德作用,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拥有正确人生价值观的综合性人才。 能否将土地资源管理课程与思政工作相结合,是关系到如何培养人才,培养什 么样的人才的关键问题。将高校思政工作融入到学生高校生活的方方面面,以 及各个环节,实现立德树人的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德智全面发展的 综合性人才。挖掘土地资源管理课程的思政元素,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潜移默 化的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利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和贯穿土地资源管理课程 的全部过程,培养德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青年。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 1 讲 土地管理总论 (一) 目的与要求 掌握土地的概念、特性,掌握土地管理的内涵和方法,了解土地管理与社会 发展的关系。要求学生增强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和生态文明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的新发展理念。 (二) 教学内容 1 土地的基本概念 1.1 土地的涵义 1.2 土地的基本特性 2 土地管理的内涵、原则和方法 2.1 土地管理的内涵 2.2 土地管理的原则 2.3 土地管理的方法 3 土地管理与社会发展 3.1 土地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3.2 土地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3 土地管理的发展趋势
(三)思考与实践 思考:土地管理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提问学生。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第2讲土地管理信息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主信息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包括土地资源管理的学 科定位、人才培养的方向、土地资源研究方向及课程设置指导思想等,重点介绍 我国现代土地信息技术发展和突破,包括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无人机等新型测 绘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应用,让学生能够感悟新时代北斗精神和工匠精神的 基本内涵,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荣誉感和认同感,树立远大理想,努力成 长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教学内容 1.土地资源管理的学科定位 2.人才培养的未来方向 3.土地资源的研究方向 4.土地资源管理研究方向 5.土地管理信息技术研究方向 6.课程设置指导思想 7.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信息技术课程 8空间信息技术与新型测绘技术应用 (三)思考与实践 北斗导航系统建设的国家安全、航天强国的战略意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典型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及自学指导法相结合,教学媒 体应用。本课程教学手段包括:基本教材、多媒体课件,其中,基本教材作为 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本课程的全部内容, 其他辅助材料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方法性的指导以巩固和强化学生对土地资 源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和学习积极性
(三) 思考与实践 思考:土地管理的意义。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提问学生。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第 2 讲 土地管理信息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主信息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包括土地资源管理的学 科定位、人才培养的方向、土地资源研究方向及课程设置指导思想等,重点介绍 我国现代土地信息技术发展和突破,包括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无人机等新型测 绘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应用,让学生能够感悟新时代北斗精神和工匠精神的 基本内涵,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荣誉感和认同感,树立远大理想,努力成 长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教学内容 1. 土地资源管理的学科定位 2. 人才培养的未来方向 3. 土地资源的研究方向 4. 土地资源管理研究方向 5. 土地管理信息技术研究方向 6. 课程设置指导思想 7.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信息技术课程 8. 空间信息技术与新型测绘技术应用 (三)思考与实践 北斗导航系统建设的国家安全、航天强国的战略意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典型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及自学指导法相结合,教学媒 体应用。 本课程教学手段包括:基本教材、多媒体课件,其中,基本教材作为 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本课程的全部内容, 其他辅助材料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方法性的指导以巩固和强化学生对土地资 源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和学习积极性
第3讲国土空间规划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空间空间规划的基本特点与价值观,及其在现实中的认知与 应用: 2.了解从古至今不同历史时期城市的发展特点,城市建设的发展简 史,掌握国土空间规划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3.掌握国土空间规划本质与融合。 (二)教学内容 1城市的发展 1.1古代城市的发展 1.2近代城市的发展 1.3 二战城市的发展 1.4当代城市的发展 思政融入点: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是现代文 明的标志。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成就 显著,城市规划法律法规和实施机制基本形成,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优化城 乡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要求学生在学 习过程中,认识城市的本质和规律,了解城市规划学科、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明确中国城市工作总体思路,即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 2规划的内容 2.1城市规划的核心内涵 2.2城市规划的特点与任务 2.3城市规划的目标与价值观 3规划的实质 4规划的未来 4.1国土空间规划的历程 4.2国土空间规划的内进 4.3田土空间规划的独合 思政融入点:介绍我国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改革、实现“多规合一” 将由试点阶段进入全面系统的推进阶段。说明国土空间规划对国家发展的重要 意义。 (三)思考与实践 1.国土空间规划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典型城市出现与兴衰原因?结合家乡城市探讨规划对城市发展的实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典型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及自学指导法相结合,教学媒 体应用。本课程教学手段包括:基本教材、多媒体课件,其中,基本教材作为
第 3 讲 国土空间规划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空间空间规划的基本特点与价值观,及其在现实中的认知与 应用; 2.了解从古至今不同历史时期城市的发展特点,城市建设的发展简 史,掌握国土空间规划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3.掌握国土空间规划本质与融合。 (二)教学内容 1 城市的发展 1.1 古代城市的发展 1.2 近代城市的发展 1.3 二战城市的发展 1.4 当代城市的发展 思政融入点: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是现代文 明的标志。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成就 显著,城市规划法律法规和实施机制基本形成,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优化城 乡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要求学生在学 习过程中,认识城市的本质和规律,了解城市规划学科、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明确中国城市工作总体思路,即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 2 规划的内容 2.1 城市规划的核心内涵 2.2 城市规划的特点与任务 2.3 城市规划的目标与价值观 3 规划的实质 4 规划的未来 4.1 国土空间规划的历程 4.2 国土空间规划的内涵 4.3 国土空间规划的融合 思政融入点:介绍我国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改革、实现“多规合一” 将由试点阶段进入全面系统的推进阶段。说明国土空间规划对国家发展的重要 意义。 (三)思考与实践 1.国土空间规划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典型城市出现与兴衰原因?结合家乡城市探讨规划对城市发展的实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典型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及自学指导法相结合,教学媒 体应用。 本课程教学手段包括:基本教材、多媒体课件,其中,基本教材作为
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本课程的全部内容, 其他辅助材料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方法性的指导以巩固和强化学生对士地资 源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和学习积极性。 第4讲土地利用的资源环境效应 (一)目的与要求 城市化进程中经济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对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变化产生了 显著影响,而土地利用变化又是导致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诱因(刘纪远等,2020), 引起区域水土气生等自然环境要素的变化,同时土地利用也是除化石燃料燃烧外 对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子(马晓哲,2015)。现今,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发展向高 质量转型,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加入资源环境要素,中国作为大国担当,也提出 全国力争2030年达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低碳减排目标,如何在保证 经济稳步发展的前提下实现碳减排目标,这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环 境保护笋工作都提出了拉高要求。本模块主要绍土地利用中的各类资源环培问 题,如何五位一体的来系统考虑和统筹处理土地利用中的问题,土地利用/履被 变化对环境与健康的影响,以及城市化、碳排放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与影响。 结合专业知识的介绍,让学生认识到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在资源环境领域的专业所 长, (二)教学内容 1、土地利用中的资源环境问题 1.1荒废的问颜 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人和地的分离,城市人口聚集,导致土地利用弱化问题。 12土地灾变的问题。 13土地利用杂乱的问题 1.4废弃用地的问题 大量矿山开发,导致很多土地的荒废,造成土地和生态的退化。在国家 的大的战略上讲,作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核心重点,也是政府关注的重 点。 1.5空心村带来的土地和资源环境问题 土地是水土气生共同构成的一个自然综合集成体,与它所处的环境之间 是不可剥离的。面源污染、农村垃圾、农村三废等问题的出现,破解的核心 还是土地问题。 2、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环境与健康的影响 21土地利用/秽被变化对主要环境要素的影响 (1)大气环境
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本课程的全部内容, 其他辅助材料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方法性的指导以巩固和强化学生对土地资 源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和学习积极性。 第 4 讲 土地利用的资源环境效应 (一)目的与要求 城市化进程中经济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对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变化产生了 显著影响,而土地利用变化又是导致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诱因(刘纪远等, 2020), 引起区域水土气生等自然环境要素的变化,同时土地利用也是除化石燃料燃烧外 对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子(马晓哲,2015)。现今,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发展向高 质量转型,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加入资源环境要素,中国作为大国担当,也提出 全国力争 2030 年达到碳达峰、2060 年实现碳中和的低碳减排目标,如何在保证 经济稳步发展的前提下实现碳减排目标,这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环 境保护等工作都提出了较高要求。本模块主要介绍土地利用中的各类资源环境问 题,如何五位一体的来系统考虑和统筹处理土地利用中的问题,土地利用/覆被 变化对环境与健康的影响,以及城市化、碳排放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与影响。 结合专业知识的介绍,让学生认识到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在资源环境领域的专业所 长。 (二)教学内容 1、土地利用中的资源环境问题 1.1 荒废的问题 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人和地的分离,城市人口聚集,导致土地利用弱化问题。 1.2 土地灾变的问题。 1.3 土地利用杂乱的问题 1.4 废弃用地的问题 大量矿山开发,导致很多土地的荒废,造成土地和生态的退化。在国家 的大的战略上讲,作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核心重点,也是政府关注的重 点。 1.5 空心村带来的土地和资源环境问题 土地是水土气生共同构成的一个自然综合集成体,与它所处的环境之间 是不可剥离的。面源污染、农村垃圾、农村三废等问题的出现,破解的核心 还是土地问题。 2、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环境与健康的影响 2.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主要环境要素的影响 (1)大气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