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概迷旅游学概论四、社区研究方法旅游活动与社区发展密不可分。人们可以通过研究旅游业对社区的影响及社区对旅游的响应,从社区角度去开发和规划旅游,并建立一个社区生态模型。旅游业的收益来自游客,游客关心的是旅游吸引物(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及娱乐设施)和服务,旅游吸引物和服务、游客、旅游业和当地居民构成一个有一定功能关系(生物链)的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它们的比例是否协调,关系到系统的健康和稳定。按照这种思维方法去规划和组织旅游业便是社区法。运用生态社区方法从事旅游学有关问题研究时,还可应用系统理论的分析方法作为支撑。把系统方法用到旅游学研究尤其是旅游规划中有两个突出的优点:第一,弹性能用于不同水平级,第二,连续监测的概念把规划和管理合成在一起。社区法非常强调社区参与规划和决策制定过程。当地居民的参与使规划中能反映当地居民的想法和对旅游的态度,以便规划实施后,减少居民对旅游的反感情绪和冲突。文献法实地调查(观察)法基本研究方法比较法逻辑分析法经济学研究方法-资源学研究方法心理学研究方法旅游研究具体研究方法管理学研究方法方法体系文化学研究方法社会学研究方法新兴交叉学科研究方法感性认识方法知性认识方法哲学意义方法理性认识方法图1-3旅游研究方法体系示意图通过对多种旅游研究方法的考察,我们发现可以从多种角度和层次认识旅游研究的方法体系。归结起来大致有三种:一是基本研究方法,即一般科学方法,主要有文献法、实地调查(观察)法、比较法、逻辑分析法等;二是具体研究方法,指旅游研究具体运用的工作方法,如经济学的方法,资源- 19
第一章概述旅游学概论学的方法,心理学的方法,管理学的方法,文化学的方法,社会学的方法新兴交叉学科(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运筹学)的方法等;三是哲学意义方法,它是具体方法的深层(或日高层),是具有哲学方法论意义的方法,是旅游认识过程中的根本性方法。旅游研究方法体系示意图如图1-3。思考题1.简述国外旅游学研究的现状。2.简述国内旅游学研究的现状。3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4.旅游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5.如何理解旅游学的学科性质?6.旅游学有哪些相关学科?7.你认为应该如何建立旅游学的学科体系?8.旅游学有哪些研究方法?9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什么?10.社区研究方法在旅游学研究中的具体应用有哪些?11.如何理解旅游学的系统性?12.简述旅游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20
旅游学概论第二章旅游的发展第二章旅游的发展有一种观点认为,旅游活动在古代就出现了,一直延续至今。其实这是一种常会产生误导的模糊观点。首先,“古代”一词因世界各地、各民族的发展历史不同而在使用上并无统一年代界定,因而人类的旅游活动究竟是何时出现的也就成了难以回答的间题。其次,如果说旅游活动自古有之,那么,无论是在我国古代的经典辞书中,还是在其他国家的古代词典上,都找不到“旅游”的字样。在古代自给自足、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社会里,只有极少数人的旅行,谈不上旅游和旅游业。当近代产业革命成功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中产阶级和一部分大众阶层利用闲暇时间参加旅行,并同旅游产业联系起来,这种社会现象才称得上旅游。目前,人们已经形成的一个共识便是旅游是从早期旅行发展而来的。本章从时间的角度探讨人们由旅行转化为旅游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人类活动空间扩大、人数增多的过程,重点是探讨近代旅游的兴起和现代旅游发展的形势。第一节人类早期的旅行活动这里所讲的人类的早期,是指19世纪以前的时期。这一时期包括原始社会后期、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一、人类早期旅行活动的特点人类早期旅行活动,同现代旅游相比,有以下特点:第一,旅行活动兴起和发展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状况有直接关系。不同历史时期,受社会生产力的制约,旅行活动的范围、规模、内容和形式不同。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不得不以群体形式在较小的范围内进行生产活动,人类还不存在有意识的自愿外出旅行的需要。直 21
旅游学概论第二章嵌游的发展到末期,由于商品交换活动的产生,才出现萌芽状态的旅行活动。但多数情况下,都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或战争的威胁等因素,迫使人们为了生存的需要而远走他乡。到了奴隶社会,随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才出现实际意义上的旅行需要和活动。在封建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有更大的提高,交通条件改善,旅行活动形式更为多样、内容更为丰富。某个朝代政洽安定、经济繁荣、国家统一,旅行活动就会发展,反之则会停滞或倒退。第二,古代社会中商务旅行人数较多,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西方和中亚出于政教合一,宗教旅行较为活跃;东方的帝王和文人旅行对社会影响较大。第三,古代旅行参加人数有限,消遣性旅行只局限于统治阶级及其附庸阶层的人士,如罗马帝国时期奴隶主的享乐旅行。据史料记载,当时意大利的“沿海地带排列着大理石雕刻、浴馆和浴场、体育馆和寺庙等瑰宝”。当时消道旅行的发展由此可见一斑。但广大奴隶和农民受政治压追和经济剥削,注重农时,缺少旅行的要求和习惯。第四,伴随旅行的发展和人数的增加,为旅行服务的交通、旅店、饭馆、商贩也不断增加,成为现代旅游业的前身。二、西方各时期旅行情况古埃及人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就建成统一的国家,他们曾大规模兴建金字塔和神庙,吸引大批参观旅行的人。埃及还经常举行宗教集会,组织大批的宗教信徒参加庆典活动。波斯帝国是较早兴起商务旅行的国家。公元前6世纪中叶,波斯帝国修建了两条“御道”。一条从帝国首都直抵地中海,并沿途设有一百多处驿站。另一条自巴比伦城直到大夏和印度边境。这条路成为以后“丝绸之路”西段的基础。这两条道路的修建,为人们外出旅行提供了交通的便利,商人、游人往来不断。古希腊在公元前5世纪,贸易、宗教旅行就很兴盛。古希腊的提洛岛、特尔斐和奥林匹斯山是当时著名的宗教圣地。特别是奥林匹亚庆典,既是宗教集会,又是体育的盛会,体育竞技活动,吸引了大量的参赛者和参观者。这种活动一直延续至今,发展成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罗马帝国时代,是世界古代旅行的全盛时期。其疆域空前广大,地中海变成了帝国的“内湖”,海上运输十分发达。在全国境内以罗马为中心,修筑了许多宽阔的大道。这种全国道路网络的兴建虽然是出于政治和军事上的目的,但为欧洲各国之间的旅行和交流提供了方便。由于道路分段由当地部22 一
旅游学概论第二章旅游的发展门管理,并有军队保护,社会治安逐渐好转。随着外出旅行的人数遂渐增多,沿途出现了许多旅店,多数是在政府所设驿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设置这些驿站的最初自的是供政府公务人员中途款息,后来也开始接待往来的民间旅客。古罗马帝国政治统一,经济强盛,交通便利,货市统一(全国使用统一的罗马铸市),没有语言障碍(希腊语和拉丁语为官方语言),国家提倡和鼓励旅行活动,旅行活动得以顺利发展。这一时期还出现了特权阶级以寻求享乐为目的的闲暇性旅行。旅行超越了商务、宗教信仰,出现了鉴赏艺术、疗养、徒步、行走、观光游览等各种各样目的的旅行。但是到公元5世纪,随着罗马帝国的衰亡,一直到中世纪,欧洲大陆的陆路交通没有进一步的发展,在一些地方,甚至遭受严重的破坏。由于旅行发展的条件陆续消失,国内各地贸易数量缩小,商务旅行者数量急剧减少,从罗马帝国衰落,直到19世纪中叶这段时期内,是没有多少人外出旅行的。从中世纪到16世纪这一时期,虽然西欧的封建社会有了明显的发展。生产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整个社会还处在农业社会的经济形态之中,人们很少离开自已生活的环境,一般大众的生活是一成不变的、静态的。直至到了工业革命发生时期,促使18世纪的欧洲城市和工业发生了一些变化,休闲和旅行活动也只是上层社会人士的特权,广大的工人阶级依然生活在原地。在中世纪,宗教朝拜的旅行活动很盛行。贵族阶层把能去宗教圣地朝拜作为一种荣誉。随着文艺复兴对社会各层面的影响,从17世纪起,旅行已经成为贵族绅士接受教育的一种方式。人们已经从一些名人的经历中认识到旅行在增加对异国他乡事物的了解和开阔眼界方面所起的作用。这种以求知为目的的旅行在以纯消遗娱乐为动机的旅游流行之前延续了好儿个世纪,并延续至今。但是这种教育旅行的真正发展则是在封建社会结束后的18世纪。正如亚当·斯密在1776年所写的那样,“在英国,年轻人一侯中学毕业,不等投考大学便被送往外国旅行已成为日渐浓厚的社会风气。人们普遍认为,我们的年轻人完成旅行归来之后会有很大的长进”。同时随着英格兰、德国和意大利对天然温泉的利用,旅行活动开始有新的发展。1562年,一位名叫威廉·特纳的医生出版了一本著作,谈到温泉对各种体痛病症都有疗效。此信息公布后一下子引起轰动,不仅当时现有的温泉顷刻间阅名全国,而耳促使人们在各地找寻温泉。最初是体痛病患者纷纷募名前往,继而大批的身体健康者也蜂拥而至,形成温泉旅行的潮流。这一潮流一直延续了近两个世纪才开始向海水浴转移。早先这些天然温泉主要是为贵族和上流社会人士服务,不久就吸引了大批中产阶级光顾。一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