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卷第11期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VoL 41 No.11 2018年11月 Joumal of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Nv.2018 ●“十九大精神与新时期体育研究”专题 新时代中国学校体育落实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的发展战略研究 董翠香12,郑继超,刘超2,季浏 (1.上海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200241:2.华东师范大学体有与健康学院,上海200241 3.无锡太湖学院体有课教学部.江苏无锡214064) 摘要:主要采用文献资科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竞的十九大报告精神为引领,在阐释习近平总书 记有关重要论述的发略进 前我国学校体育发展实 国学校体有落实总书 克精神育人观、体 育强困论、体有改革论,体育 通。在此基上 针对社 的认识右 开放劲力不足、青 生身心健康问题依旧严峻等 有应:坚持“图 的指导思想,确立“身体 学校体有发展的基本理. 值取向,培 人:2 ,重视学 白发均律“较内外 ,k¥ 为培 新人 深化学校体有改革,确立 有强国:发展战略:民生体有:体有改:体有外交:身体 养 d:10.19582 Vi-cnki.113785/e8.2018.11001 中图分类号:G812.0 文章编号:1007-3612(2018)11-0001-08 Stra egy of School Physical Educ ation in China in the New Erato Implement Xi Jinping's Relevant Important Statem DONG Cuiiang'2,ZHENG Ji-chao',LIU Chao,JI Liu' (1.Shanghai Kev Research Base of Humanity and Social Science.Shanehai 200241.China 2.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1.China 3.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of Taihu University of Wuxi.Wuxi 214064.liangsu China) ent strategies of China'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o implement the relevant important statements of Xi Jinping hased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levant important statements o school sports propoeed by the general sec retary of Xi Jinping and the actul situtioof Chinese scho physical ed ent led by the spirit of 19th CPC Report.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logic analysis wer used in this study.This study beld that the views of sports value.people's livelibond sports.Olympic spirit educa tion.sports power theory.sports reform theory and sports dinlomacy theory iointly baild the core connotation of the relevant important statementson hoo sports propoeed by Xi Jinping.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such as the school sports value needs to retum to social standard.the insufficient reform and openine up of school sports and the poor health of adolescent.this study pr ed some strategies as follows:1)adhere to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health first"the basic concept of "physical literacy"leading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 physical edu cation.define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education".and train a new generation of pronle:2) effectively chanee multi-concepts,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and build a 投稿日期:2018-10-05 基金项目:上海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 作者简介:董翠香,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学校体有学。通信作者:季浏 (C)1994-2019 China Academie Joumal Eleetronie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enki.ne
书 第 41 卷 第 11 期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Vol. 41 No. 11 2018 年 11 月 Journal of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Nov. 2018 投稿日期: 2018 - 10 - 05 基金项目: 上海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 作者简介: 董翠香,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通信作者: 季浏。 ● “十九大精神与新时期体育研究”专题 新时代中国学校体育落实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的发展战略研究 董翠香1,2 ,郑继超3 ,刘 超2 ,季 浏1,2 ( 1. 上海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 200241; 2.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上海 200241; 3. 无锡太湖学院体育课教学部,江苏 无锡 214064) 摘 要: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为引领,在阐释习近平总书 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学校体育发展实际,对新时代中国学校体育落实总书 记有关重要论述的发展战略进行理论思考。研究认为,体育价值观、民生体育观、奥林匹克精神育人观、体 育强国论、体育改革论、体育外交论等“三观”“三论”共同构筑起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论述的核心内 涵。在此基础上,针对社会对学校体育价值的认识有待回归本真、学校体育改革开放劲力不足、青少年学 生身心健康问题依旧严峻等问题,提出学校体育应: 1)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确立“身体素养”引领 学校体育发展的基本理念,明确“三维育人”价值取向,培养一代新人; 2) 切实转变多方观念,重视学校体 育发展,构建“校内外”体育多元一体联动机制,为培养一代新人营建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 3) 进一步全面 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确立学校体育发展的“六步”方略,共谋一代新人培养大计。 关键词: 学校体育; 新时代; 体育事业; 健康中国; 体育强国; 发展战略; 民生体育; 体育改革; 体育外交; 身体 素养 doi: 10.19582 /j.cnki.11 -3785 /g8.2018.11.001 中图分类号: G812. 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 - 3612( 2018) 11 - 0001 - 08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n China in the New Era to Implement Xi Jinping's Relevant Important Statements DONG Cui-xiang1,2 ,ZHENG Ji-chao3 ,LIU Chao2 ,JI Liu1,2 ( 1. Shanghai Key Research Base of Humanity and Social Science,Shanghai 200241,China; 2.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1,China; 3.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of Taihu University of Wuxi,Wuxi 214064,Jiangsu China) Abstract: The research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China'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o implement the relevant important statements of Xi Jinping based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levant important statements on school sports proposed by the general secretary of Xi Jinping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hines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led by the spirit of 19th CPC Report.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logic analysis were used in this study. This study held that the views of sports value,people's livelihood sports,Olympic spirit education,sports power theory,sports reform theory and sports diplomacy theory jointly build the core connotation of the relevant important statements on school sports proposed by Xi Jinping.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such as the school sports value needs to return to social standard,the insufficient reform and opening up of school sports and the poor health of adolescent,this study proposed some strategies as follows: 1) adhere to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health first”,establish the basic concept of“physical literacy”leading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define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three-dimensional education”,and train a new generation of people; 2) effectively change multi-concepts,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and build a multi-integrated mechanism of inside and outside school sports,so as to build a good physical exercise environment
·2· 北京体有大学学报 第41卷 for training a pew ge eration of people:and 3)further deepen the refo of hoo physical edcionn mound way.establish the "six=tep"strateg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and conspire to train a genera tion of new people Keywords: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new era:sports:Healthy China:sports power:development strategy sports for the people's livelihood:sports reform:sports diplomacy:physical quality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献来源,文蚊收华时间均截止至2018年8月31日,共 展尤其是青少年体 道 文献信 387务 的健康成长非常关注。习近平总书记本人更是时卖 论基础。通过对上述检素结果进行理论分析,发现 心系体有,先后通过指示,批示,谈话、讲话等形式提 “习近平体有思想或总书记关于体有工作的重要论 出并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中国体育发展的重要论述,内 “新时代中国(学校)体育”为单一主腰所开展的 容主要涵盖体有价值、全民健身、体育强国、健康中 相关研究成为近几年学界关注较多的热点研究问题 国、儿童青少年体有、奥林匹克等多方面,同时强调国 研究数量遂年递增,但鲜有将二者结合研究的成果 家应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体有强国、实现健康 基于此,本所究在 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有工作重 中国以及中华民族伟 复兴的战略高度推动中国 论述的核心内潘 要 上,对新时代中国学校体育 育事业健康发展。这既体现了他个人浓厚而笃挚 落实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的发展战略进行理论思考 饱含凝聚力的体有情怀,也将为新时期中国体育事业 旨在为当前我国学校体有发展提供思路引鉴。 方方面面的发展提供方向引领。青年兴则国家兴,吉 年强则国家强。青少年体质健康既是个人健康成长 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论述的 核心内涵阐释 记指出,身体是人生 切奋斗的 本钱,青少年儿童要注意加强佛 有锻炼,家庭、学校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国体育事业发屈 社会都要为青少年儿童增强体魄创造条件 促进 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从这些讲话与他对于体育的 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需要个人、家庭、学 身体力行中不难发现其对于体育有着深刻而独到的 校、社会等多方协同,其中最重要的是离不开学校体 思考与见解,这也就奠定了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重要 有锌康发锯的铺有。 论述的核心内涵形成的基础。下面从体育价值观,民 学校体有是我国学校教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体有观、奥林匹克精神有人观、体有屏国论、体有改 之一,是强化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应然之举,也是培 革论,体有外交论这6个方面对核心内涵进行阐释 养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然之措,更是我 同时发掘其对于新时代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引气 行“以人为本 “健康第 等 理念的应有之义。学 作用 体育又是中国体育事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健康发 1.1体育价值观体育不仅仅是一种身体运动,还 展将推动中国体有事业的总体发展。特别是在我国 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教有手段、一种精神载体,是培 学生体质锥康30多年持续下隆的今天,在国室湿力 养健康体魄、塑造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 推动“阳光体有坛动”以图增强青少年学生体质的今 效途径。体有不仅能铭促进人的生理健康,还能你 天,在国家把体有作为“立德树人”工程重要学科的 进人的心理健康,不断提升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习近 天,学校体育将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四。总书记 平总书记关于体育价值有自己丰富的理论见解,并 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不仅为新时代 中国学校体日 在会议谈话,致辞,讲演等形式中不断赋予其新的 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根本遵循,更为推动体育强 殖定位,1)从人类与社会发展的层面谈体有是人类 国建设,健康中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 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能够推动经济社会发 国梦提供若战路指引。 展,构建了体有的宏观价值:2)从国家建设与民族振 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以“习近平总书记 兴的层面谈体育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中 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体育思想“新时代中国 梦的重要内容,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气 “新时代中国学校体有矿 “习近平与 校体有 关平民族未米,构建了体有的中 价值:3)从公众与 等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平台逐 个体健康的层面谈体有代表着青春、健康和活力, 次以篇名、全文、主题词、关键词为检索项进行检索 乎人民幸福,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人全面发围 同时搜索人民日报,中国体育报、新华网、人民网等文 的重要手段,构建了体育的微观价值。同时他也是 (C)1994-019 China Academie Jour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p://www.enki.ne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第 41 卷 for training a new generation of people; and 3) further deepen the reform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n an allround way,establish the“six-step”strateg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and conspire to train a generation of new people. Key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new era; sports; Healthy China; sports power; development strategy; sports for the people's livelihood; sports reform; sports diplomacy; physical quality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高度重视国家体育事业发展,对我国学校体育事业发 展尤其是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健康开展与青少年儿童 的健康成长非常关注。习近平总书记本人更是时刻 心系体育,先后通过指示、批示、谈话、讲话等形式提 出并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中国体育发展的重要论述,内 容主要涵盖体育价值、全民健身、体育强国、健康中 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奥林匹克等多方面,同时强调国 家应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体育强国、实现健康 中国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推动中国体 育事业健康发展。这既体现了他个人浓厚而笃挚又 饱含凝聚力的体育情怀,也将为新时期中国体育事业 方方面面的发展提供方向引领。青年兴则国家兴,青 年强则国家强。青少年体质健康既是个人健康成长 和幸福生活的根基,亦关涉亿万家庭的福祉、国家与 民族的未来[1] 。总书记指出,身体是人生一切奋斗的 本钱,青少年儿童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家庭、学校、 社会都要为青少年儿童增强体魄创造条件[2]。促进 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需要个人、家庭、学 校、社会等多方协同,其中最重要的是离不开学校体 育健康发展的哺育。 学校体育是我国学校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之一,是强化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应然之举,也是培 养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然之措,更是践 行“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等理念的应有之义。学校 体育又是中国体育事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健康发 展将推动中国体育事业的总体发展。特别是在我国 学生体质健康 30 多年持续下降的今天,在国家强力 推动“阳光体育运动”以图增强青少年学生体质的今 天,在国家把体育作为“立德树人”工程重要学科的今 天,学校体育将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使命[3]。总书记关 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不仅为新时代中国学校体育 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根本遵循,更为推动体育强 国建设,健康中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 国梦提供着战略指引。 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以“习近平总书记 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体育思想”“新时代中国 体育”“新时代中国学校体育”“习近平与学校体育” 等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平台逐 次以篇名、全文、主题词、关键词为检索项进行检索, 同时搜索人民日报、中国体育报、新华网、人民网等文 献来源,文献收集时间均截止至 2018 年 8 月 31 日,共 收集到与研究主题相关度较高的文献 216 篇,新闻报 道等文献信息 387 条,为本研究的顺利开展奠定了理 论基础。通过对上述检索结果进行理论分析,发现以 “习近平体育思想或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 述”“新时代中国( 学校) 体育”为单一主题所开展的 相关研究成为近几年学界关注较多的热点研究问题, 研究数量逐年递增,但鲜有将二者结合研究的成果。 基于此,本研究在构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重 要论述的核心内涵的基础上,对新时代中国学校体育 落实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的发展战略进行理论思考, 旨在为当前我国学校体育发展提供思路引鉴。 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论述的 核心内涵阐释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国体育事业发展 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从这些讲话与他对于体育的 身体力行中不难发现其对于体育有着深刻而独到的 思考与见解,这也就奠定了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重要 论述的核心内涵形成的基础。下面从体育价值观、民 生体育观、奥林匹克精神育人观、体育强国论、体育改 革论、体育外交论这 6 个方面对核心内涵进行阐释, 同时发掘其对于新时代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引领 作用。 1. 1 体育价值观 体育不仅仅是一种身体运动,还 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教育手段、一种精神载体,是培 养健康体魄、塑造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 效途径[4]。体育不仅能够促进人的生理健康,还能促 进人的心理健康,不断提升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习近 平总书记关于体育价值有着自己丰富的理论见解,并 在会议谈话、致辞、讲演等形式中不断赋予其新的意 蕴定位。1) 从人类与社会发展的层面谈体育是人类 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能够推动经济社会发 展,构建了体育的宏观价值; 2) 从国家建设与民族振 兴的层面谈体育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中 国梦的重要内容,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气, 关乎民族未来,构建了体育的中观价值; 3) 从公众与 个体健康的层面谈体育代表着青春、健康和活力,关 乎人民幸福,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人全面发展 的重要手段,构建了体育的微观价值。同时他也是一 ·2·
第11期 董数香,第:新时代中国学校体育落实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的发属战路研究 ·3· 名资深体有爱好者。习近平曾在各种不同场合多次 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提到自已对于体育的热爱和关注,他虽日理万机 13南林匹克结抽音人期奥林匹克远动与人举寸 一直坚持体有锻炼,身体力行,积极哦履,用实际行 明的发展、交流,融合,讲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人 动书写着体有价值的本真之义。 正如他在接受国外 类文明 一个重要我体和组成部分。习近平高度 媒体采访时所说的那样,他从 小就热爱体有运动,青 重视奥林匹克精神及文化在中国的发展与传播,201 年时期尤其爱好足球运动,其他体有项目如游泳,武 年他在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时指出,中国重视奥 术、篮球等也是他经常参与的。同时他也谈到了冰雪 林匹克运动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团结、友谊、和 项日他爱看冰酸,速滑等士其是冰球项日 平的奥林匹克精神已在中国深入人。从2008年 习折平体有价值观的形成源于他对体有“宏观 京夏季奥运会到2014年南京青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中观一→微观” 一体的理论思考与价值定位、丰富 再到202 年北京 张家口冬季奥运会的积极筹办 的运动经历和持之以恒的体育实践。习近平休体有 运赛事不仅为体有强国建设注入了无穷活力,还推 值观对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时代引领在于:立足实现 奥林匹克精神在中华大地传播的不断深入。以“相工 “两个一百年”备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路 了解、友谊、闭结和公平音争”为内核的图林匹点结相 高度,充分挖掘和发挥学校体育的健身有人作用,强 是当代体有精神的主要体现,参加奥运会最让人感动 调运动实践,引导青少年建立终身体有意识与养成良 好的体有运动习惯,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全 申,胜不骄 这与以 为国争光 发展 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为主要内容 1.2民生体育观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生是 的中华体台精神存在不谋而合之处 大人民群众的幸福之基,是社会和苦发展之木。健由 014年可斤平总书记在看望第22届冬奥今中 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 体有代表团时指出,希望大家发扬光大奥林匹克精神 的共同追求。习近平讲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 中华体有精神,尊重对手、截判、观众和规则,自 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四这其中就包括人们对 不 ,战胜并超 越自我 2015 习近平在出席南京 美好体有与健康生活的向往与追寻。中国体有工作 奥会总结表彰大会时强调要更加重视青少年体有了 以“发展体有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为己任,以满足人 作,引导广大青少年继续弘扬奥林匹克结神,积极参 们的羊好体有与健度生话需要为奋斗目标,若要达成 与体育健身运动,强健体魄、砥丽意志,为中华民族什 这一任条与目标,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加 大复兴做出应有贡献。习近平不仅推崇奥林匹克精 快体有强国建设,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泛开展全民 神,还侣导挖奥 林匹克精神的有人功用 奥林匹 健身活动圆 不断提高人民身体健康水 平,促进人的 精神有人就是要 断发扬奥林匹克精神激励人心, 全面发展 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推进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华体 新时代发展人民体育,必须首先确立和积极践行 结神的融合共鸣:就是要让运动员明白在体有意技过 “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和需求导向,其次要把人 程中奖牌并不代表一切,要不言败不服给不气馁,表 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还要大力落实全 现出良好的赛风赛纪和文明礼仪,从而塑造运动员优 民健身国家战略,全面普及全民健身运 目的在 越的休育精神品质:就是要引导与教化公众尤其是 通过运动,让健身的理念深入人心,让健身活动逐 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体有运动观念,主动参加体 成为全民习惯和社会风气 人人参与,人人健身 锻炼,能吃苦,贵坚持,不断强化身心健康,勤奋学习 人人快乐,人人健成,人人幸福0。习折平总书记指 努力工作,为实现中因梦贡献自已的力量 人们对于美好体有与健康生活的追求同全民健康、全 习近平奥林匹克精神有人观的形成对中国学 民健身、全面小康,体有强国等紧密联系,基于以人民 体有发展的时代引领在于:奥林匹克精神融入学校伪 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健康中国战略,推 《健康 有教育,以奥林匹克精神帽育人心 引导青少年树 国”2030规划钢要》的制定须布与贯彻落实,这不仅 正确的体有运动观念,提高学生体育参与自觉性,培 显了他朴素的民本情怀,也赋予并不断丰宫着其民生 养学生吃苦甜劳、不畏艰难、敢于挑战、勇于拼搏、都 体有观的其木疑义。 越自我的面湿意志品质.限讲学生会面发展 习诉平民生体有观之形成对中国学校体有发四 1,4体育强国论体有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有 的时代引领在于:坚持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中 兴。新时代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既是体育自身提 突出学生在 学校体有教有过程中的主体地 不断 领增效、全面发展的实际 要,更是 面建设社会主 足学生日趋多元、日益增长的体有参与需求,力促青 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需要 。作为增强人民体质的 C)19942019 China ademic Joural Ele All rights reserved www.cnki.ne
第 11 期 董翠香,等: 新时代中国学校体育落实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的发展战略研究 名资深体育爱好者。习近平曾在各种不同场合多次 提到自己对于体育的热爱和关注[5]。他虽日理万机 却一直坚持体育锻炼,身体力行,积极践履,用实际行 动书写着体育价值的本真之义。正如他在接受国外 媒体采访时所说的那样,他从小就热爱体育运动,青 年时期尤其爱好足球运动,其他体育项目如游泳、武 术、篮球等也是他经常参与的。同时他也谈到了冰雪 项目,他爱看冰球、速滑等,尤其是冰球项目。 习近平体育价值观的形成源于他对体育“宏观→ 中观→微观”三维一体的理论思考与价值定位、丰富 的运动经历和持之以恒的体育实践。习近平体育价 值观对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时代引领在于: 立足实现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 高度,充分挖掘和发挥学校体育的健身育人作用,强 调运动实践,引导青少年建立终身体育意识与养成良 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全面 发展。 1. 2 民生体育观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生是广 大人民群众的幸福之基,是社会和谐发展之本。健康 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 的共同追求[6]。习近平讲过: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 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7]这其中就包括人们对于 美好体育与健康生活的向往与追寻。中国体育工作 以“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为己任,以满足人 们的美好体育与健康生活需要为奋斗目标,若要达成 这一任务与目标,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加 快体育强国建设,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广泛开展全民 健身活动[8] ,不断提高人民身体健康水平,促进人的 全面发展。 新时代发展人民体育,必须首先确立和积极践行 “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和需求导向,其次要把人 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6] ,还要大力落实全 民健身国家战略,全面普及全民健身运动。目的在于 通过运动,让健身的理念深入人心,让健身活动逐渐 成为全民习惯和社会风气[9]。人人参与,人人健身, 人人快乐,人人健康,人人幸福[10]。习近平总书记将 人们对于美好体育与健康生活的追求同全民健康、全 民健身、全面小康、体育强国等紧密联系,基于以人民 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健康中国战略,推动《“健康中 国”2030 规划纲要》的制定颁布与贯彻落实,这不仅彰 显了他朴素的民本情怀,也赋予并不断丰富着其民生 体育观的基本涵义。 习近平民生体育观之形成对中国学校体育发展 的时代引领在于: 坚持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 突出学生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满 足学生日趋多元、日益增长的体育参与需求,力促青 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1. 3 奥林匹克精神育人观 奥林匹克运动与人类文 明的发展、交流、融合、进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人 类文明的一个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11]。习近平高度 重视奥林匹克精神及文化在中国的发展与传播,2013 年他在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时指出,中国重视奥 林匹克运动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团结、友谊、和 平的奥林匹克精神已在中国深入人心。从 2008 年北 京夏季奥运会到 2014 年南京青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再到 2022 年北京 - 张家口冬季奥运会的积极筹办,奥 运赛事不仅为体育强国建设注入了无穷活力,还推动 奥林匹克精神在中华大地传播的不断深入。以“相互 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为内核的奥林匹克精神 是当代体育精神的主要体现,参加奥运会最让人感动 与记忆深刻的未必是夺取奖牌,而是要体现奥运精 神,胜不骄,败不馁,这与以“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 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为主要内容 的中华体育精神存在不谋而合之处。 2014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第 22 届冬奥会中国 体育代表团时指出,希望大家发扬光大奥林匹克精神 和中华体育精神,尊重对手、裁判、观众和规则,自强 不息,战胜并超越自我。2015 年习近平在出席南京青 奥会总结表彰大会时强调要更加重视青少年体育工 作,引导广大青少年继续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积极参 与体育健身运动,强健体魄、砥砺意志,为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做出应有贡献。习近平不仅推崇奥林匹克精 神,还倡导挖掘奥林匹克精神的育人功用。奥林匹克 精神育人就是要不断发扬奥林匹克精神激励人心、增 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推进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华体育 精神的融合共鸣; 就是要让运动员明白在体育竞技过 程中奖牌并不代表一切,要不言败不服输不气馁,表 现出良好的赛风赛纪和文明礼仪,从而塑造运动员优 越的体育精神品质; 就是要引导与教化公众尤其是广 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体育运动观念,主动参加体育 锻炼,能吃苦,贵坚持,不断强化身心健康,勤奋学习, 努力工作,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习近平奥林匹克精神育人观的形成对中国学校 体育发展的时代引领在于: 奥林匹克精神融入学校体 育教育,以奥林匹克精神哺育人心,引导青少年树立 正确的体育运动观念,提高学生体育参与自觉性,培 养学生吃苦耐劳、不畏艰难、敢于挑战、勇于拼搏、超 越自我的顽强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 4 体育强国论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 兴。新时代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既是体育自身提 质增效、全面发展的实际需要,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 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需要[12] 。作为增强人民体质的 ·3·
·4· 北京体有大学学报 第41看 重要手段与实现中华民体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体有 累的经验还不够,今后需要进一步放开搞活,加强改 能为体育强国建设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 革创新步伐。诚如习近平所言,中国体育攀登进 2013一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三提“体育强国建设目 取,改革在途,并将继续以开放心态拥抱世界 标,强调从体 大国向体有强国迈进是中华民族新 习近平体有改革论的形成对中国学校体有发 代的新追求。十九大报告要求加快推进体有强国建 的时代引领在于:以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明确学 设,乃历次党代会报告中的首次。习近平强调,要 校体有改革“创新取动,持纯推讲”的目标主指向,推 把发展体育工作摆上重要日程.不断开创我国体有事 动学校体有改革开放,加大学校体有改革力度,拓园 业发展新局面,加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体有混国。 学校体有改革领域范围重点引讲国外代而学校体有 习近平不仅用普通人的眼光看待、参与体有活 教有资源,为新时期学校体育的创新式发展注入新 动,且以政治家的视野审视体育工作的顶层设计与现 力与新动力 代治理,更从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强调了个人梦,体 1.6体育外交论朋友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体育 强国梦、中国梦三者的辩证统 一、景密联系,递进融 不仅可以提高人民的身体健康水平,还可促进各国人 合,显然,体有强国梦是中国梦不可分制与不可缺少 民相互了解,增进彼此间的友谊。党的十八大以来, 的重要拼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支点和 习近平在外交中体现“亲民风”“接地气”的风格,并成 基本路径回。习近平曾说 “三大球要搞上去, 为了中国一张闪亮的名片,其本身作) 体 有迷,在 个体育强国的标志。 在他看来,建设体育强国 外交中注入体有元素已经成为习近平展现外交风 应坚持以民为木,同时还要准确把捏体有强国梦与中 的新常态。习近平在看望参加第22届索契冬奥会 国梦间的关系。搞好三大球,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 的中国体有代表团时曾说“你们来到这里,既是运动 动、弘扬自强不息的中华体有精神和坚定自信、尊重 员,也是中国人民的友好使者。”在他看来.运动员可 包容、奋力拼搏、公平竞赛的体育道德风尚等将成为 以是穿若运动衣的外交家,也可以是为国家政治与外 新时代建设体育强国的重 要突破口 与着力点 做好这 交活动牵线搭桥、预热铺路的先行官,以自己为窗 些无疑将推动中国由体有大国向体有强国不断迈进 向世界宜传中国,这些中国运动员如姚明、李娜,丁 习近平体育强国论的形成对中国学校体有发展 库,你杨、周琦等 的时代引领在于: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大力发展学校 习折平总书记是新时代中国首席体育外官,体 体有,不断丰言与完善学校体育顶层设计,科学统筹 自渐已成为习近平特色外交中的一大主题,他多次 规划,全面布局,全方位推进学校体有各个方面利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会晤,不远干里奔赴索契冬头 健康发展,发挥学校体育在推动体有强国建设,实现 会,访间英国时参 观曼彻斯特城巾足球 学院,出访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回时亲切看望赴德参训的陕西志丹县的中国少年 1.5体百改革论 建设体有强国与推进新时代中国 球运动员,接收印有阿拉伯数字“10”的阿根廷国家足 述有事业特娃发据热以要加快体有多革新的进 求队队服纯不培地将中围在国际卜的体有朋友相书 程,加大体育改苹创新的力度。习近平在会见第31届 大,无时无刻不在向全世界现若一个热爱体有的氧 奥林匹克运 动会中四体育代表团时 强调加快体育改 导人形象。同时习近平积极倡导构建新时代中国特 革创新步伐,要更新休育理 ,借鉴国外有益经验,更 色多元体有外交格局,以奥林匹克运动 足球项目 好地发挥举国体制与群众性体有在竞技体有水平提 习交流等为抓手先后同英国,德国、波兰,阿根廷等 升与厚植体有基础中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 国建立起体有合作关系。诚然,习近平总书记以身作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 ,身体力行,开拓了新时代中国“元首体育外交”的 小组会议,对做好新时期中国体有事业改革发展做出 新创举。习近平的“体育外交”不仅以其轻松、亲和的 重要指示与部署。 在他的倡导推动下 《中国足球 形式拉近了中国与国际间的交流和感情,更是让世界 改革总体方案》审议通过,不仅为中国足球今后之发 看到了 个主动融入,交流开放、虚心学习的大国 设明销提出了 三步走,也为其他体育项目改革提供 风范 有共借鉴。同时,在体有改革思粗的引领下,“体育 习近平体有外交论的形成对中国学校体有发国 会与管理中心分离”和“取业联赛与协会脱管”的体有 的时代引领在于:坚特扎根本土,融通中外,博采众 符理体制改路也已付诸实 从基种程度上来 长,兼收并,以“一带 一路”但议为机重视学校 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体育相比 ,我们在体制机制,职 有对外开放,加强学校体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学习并 业化、体有理念、发展群众性体有,俱乐部产业发展 引进国外学校体有发展的先进范式与经验,不断拓窦 方面还有比较大的差距,毕竞我们走的路还不长,积 学校体育的国际化发展之路,发挥学校体育在推动中 (C)1994-019China Academic Joumal Eleetronie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第 41 卷 重要手段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体育 能为体育强国建设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 2013—2014 年,习近平总书记三提“体育强国”建设目 标,强调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是中华民族新时 代的新追求。十九大报告要求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 设,乃历次党代会报告中的首次。习近平强调[7] ,要 把发展体育工作摆上重要日程,不断开创我国体育事 业发展新局面,加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 习近平不仅用普通人的眼光看待、参与体育活 动,且以政治家的视野审视体育工作的顶层设计与现 代治理,更从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强调了个人梦、体育 强国梦、中国梦三者的辩证统一、紧密联系,递进融 合。显然,体育强国梦是中国梦不可分割与不可缺少 的重要拼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支点和 基本路径[13]。习近平曾说: “‘三大球’要搞上去,这 是一个体育强国的标志。”[14]在他看来,建设体育强国 应坚持以民为本,同时还要准确把握体育强国梦与中 国梦间的关系。搞好三大球、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 动、弘扬自强不息的中华体育精神和坚定自信、尊重 包容、奋力拼搏、公平竞赛的体育道德风尚等将成为 新时代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突破口与着力点,做好这 些无疑将推动中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不断迈进。 习近平体育强国论的形成对中国学校体育发展 的时代引领在于: 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大力发展学校 体育,不断丰富与完善学校体育顶层设计,科学统筹 规划,全面布局,全方位推进学校体育各个方面科学、 健康发展,发挥学校体育在推动体育强国建设,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 5 体育改革论 建设体育强国与推进新时代中国 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势必要加快体育改革创新的进 程,加大体育改革创新的力度。习近平在会见第31 届 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时,强调加快体育改 革创新步伐,要更新体育理念,借鉴国外有益经验,更 好地发挥举国体制与群众性体育在竞技体育水平提 升与厚植体育基础中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 小组会议,对做好新时期中国体育事业改革发展做出 了重要指示与部署。在他的倡导推动下,《中国足球 改革总体方案》审议通过,不仅为中国足球今后之发 展明确提出了三步走,也为其他体育项目改革提供了 有益借鉴。同时,在体育改革思想的引领下,“体育协 会与管理中心分离”和“职业联赛与协会脱管”的体育 管理体制改革思路也已付诸实践。从某种程度上来 说,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体育相比,我们在体制机制、职 业化、体育理念、发展群众性体育、俱乐部产业发展等 方面还有比较大的差距,毕竟我们走的路还不长,积 累的经验还不够,今后需要进一步放开搞活,加强改 革创新步伐[15]。诚如习近平所言,中国体育攀登进 取,改革在途,并将继续以开放心态拥抱世界[16]。 习近平体育改革论的形成对中国学校体育发展 的时代引领在于: 以改革开放 40 周年为契机,明确学 校体育改革“创新驱动,持续推进”的目标主指向,推 动学校体育改革开放,加大学校体育改革力度,拓展 学校体育改革领域范围,重点引进国外优质学校体育 教育资源,为新时期学校体育的创新式发展注入新活 力与新动力。 1. 6 体育外交论 朋友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体育 不仅可以提高人民的身体健康水平,还可促进各国人 民相互了解,增进彼此间的友谊。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在外交中体现“亲民风”“接地气”的风格,并成 为了中国一张闪亮的名片,而其本身作为体育迷,在 外交中注入体育元素已经成为习近平展现外交风采 的新常态[15]。习近平在看望参加第 22 届索契冬奥会 的中国体育代表团时曾说: “你们来到这里,既是运动 员,也是中国人民的友好使者。”在他看来,运动员可 以是穿着运动衣的外交家,也可以是为国家政治与外 交活动牵线搭桥、预热铺路的先行官,以自己为窗口 向世界宣传中国,这些中国运动员如姚明、李娜、丁俊 晖、孙杨、周琦等。 习近平总书记是新时代中国首席体育外交官,体 育渐已成为习近平特色外交中的一大主题,他多次与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会晤,不远千里奔赴索契冬奥 会,访问英国时参观曼彻斯特城市足球学院,出访德 国时亲切看望赴德参训的陕西志丹县的中国少年足 球运动员,接收印有阿拉伯数字“10”的阿根廷国家足 球队队服等,不停地将中国在国际上的体育朋友圈扩 大,无时无刻不在向全世界展现着一个热爱体育的领 导人形象。同时习近平积极倡导构建新时代中国特 色多元体育外交格局,以奥林匹克运动、足球项目学 习交流等为抓手先后同英国、德国、波兰、阿根廷等多 国建立起体育合作关系。诚然,习近平总书记以身作 则,身体力行,开拓了新时代中国“元首体育外交”的 新创举。习近平的“体育外交”不仅以其轻松、亲和的 形式拉近了中国与国际间的交流和感情,更是让世界 看到了 一 个 主 动 融 入、交 流 开 放、虚 心 学 习 的 大 国 风范[17 - 18]。 习近平体育外交论的形成对中国学校体育发展 的时代引领在于: 坚持扎根本土,融通中外,博采众 长,兼收并蓄,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重视学校体 育对外开放,加强学校体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学习并 引进国外学校体育发展的先进范式与经验,不断拓宽 学校体育的国际化发展之路,发挥学校体育在推动中 ·4·
第11期 董数香,笔:新时代中国学校体有落实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的发属战略研究 5 国体有外交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存在偏见,学校体有未能得到应有重视。如何消除馆 综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体育价值、体育强国、健 见保使社会对学校体有价值的认识回白本直值得我 康中国、全民储身,奥林匹克运动、体有改革,体有外 们重拾审思,另一方面,学校体有改革力度与开放「 交等中国体有发展的时代主题所进行的智慧思考, 度,深度尚存不足,从当前我国学校体有改革发历 同构筑起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有工作重要论述的 程来看,与美国、英国、日本等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 心内涵,关于体育价值,总书记对其不仅有若统揽而 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如在美国,有体育专长的学 明晰的理论定位,同时他也身体力行,强调要注重运 生最受欢迎.在学生中的威信最高,体育、艺术无特 动实践,养成良好的体有运动习惯,形成健康积极的 的学生不受欢迎,这与我国学校教有形成鲜明的对 生活方式:关于民生体有,即发展体有应以人民为中 比,我国要认到这种状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 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力推 们的校长、家长了解发达国家对学校体育的重视程 康中国战咯,积极回应与不断满足人民对于美好体育 度,找出差距,从而激发我们加强学校休育建设的内 与健康生活的热情向往:关于奥林匹克运动,重视奥 动力。此外.根据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男 林匹克精神文化在中国的发展传播及其与中华优秀 和仲国青少年体有发展报告(2015)》蓝皮书报告显 传统体育文化、中华体育精神之间的交汇融合,同时 示,我国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在持续近30年的 注重发挥奥林匹克精神育人功用: 下滑后,部分指标初现“止跌反弹 ,青少年体质健康 坚持以民为本】 推动体有的 的整体状况虽有 所改善,但问题依 ,肥胖 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弘扬光大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持续攀升,近视率已居世界第 一且呈逐年上升之势 以体有强国梦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同时带有抑郁、焦虑、自闭等心理障碍倾向的学生人 推动中国由体有大国向体有强国不断迈进:关于体有 数逐年增加等问题我们大家都有目共睹 改革,要不更新理今,同时借鉴国外有益经哈,特结 基于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有工作重要论述的 加大体育改苹创新力度,为新时代中国体育事业发展 核心内涵,以及对学校体育现存问题的分析,本文拟 注入新活力,新动力:关于体育外交 ,习近平总书记 从学校休育发展的视角对中学校休 育落实店 拓了“元首体有外交”新创举,构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 记有关重要论述的发展战略进行理论思考,其基本 多元体有外交格局,以体有为抓手使中国更好地融入 路是:1)从指导思想方而,应明确渐时代背景下学权 世界,同时也使世界更好地拥抱中国 体有发展的指导思想、目的和目标定位:2)从管理体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体有工作重要论述的 制方面应构律多元联动机制,为实现学校体目的 核心内涵的构建将为中国体有发展的方方面面提供 和目标创造良好的体有锻炼环境:3)在运行机制 战略指引,新时期中国学校体有必须在核心内涵的引 面,应采用有效方略促进学校体有日的和日标的 领下践行其职责,履行其使命,思考并探索新的发展 达成 战略。 2,1坚持“僻康第一”的指导思相,确立“身体素养 引领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基本理念,明确“三维音 2新时代背号下中国学按体育发展战略的 人”的价值取向,培养一代新人 身体素养”品折年 理论思考 来国际休育界流行并具有重大影响的理 ,任海 授在《体有科学》2018年第3期发表的题为“身体苏 学校体有作为中国体育事业和教有事业共同的 养: 个统领当代体育改革与发展的理念 文,拉力 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 了中国学者对“身休素养”研究的序慕。他认为 注。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就学校体有工作尤其是青 “身体素养是著眼于身体活动与积极生活方式的超 关系,立足于人的整体,在情感、认知和身体等相互 进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健康发展。国 联的多种维度上激发动机,培养能 ,促成终身参 文件更是强调了学校体育对于实现健康中国和中华 身体活动的行为习惯”。并基于身体素养的内生怕 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意义。改革开放40年来, 基础性、贯通性的特点,认为身体素养对体有多个 我国在学校体有工作领域取得了今人照目的成绩,但 城的园立生深玩号影响.主要老现在:结领终身达吉 同时也在在一些发的速函环节。一方面,受到竞技 的进程、更新学校体有的日标、促进大众体有与精英 体育“举国体制”战略应试教育、中国传统文化观念 竞技的包容,推动体育深度融入生活,这 理念不仪 等方面的影,包括体有基层部门、各级各类学校、 指在解决因身体活动缺失带来的日趋严重的全球低 长、学生等在内的社会参与各方对学校体有价值认识 康间题,而且有力地推动体有融入生活,全面提高生 C)1994-2019 China ademic ournal Eleetronie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www.cnki.ne
第 11 期 董翠香,等: 新时代中国学校体育落实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的发展战略研究 国体育外交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综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体育价值、体育强国、健 康中国、全民健身、奥林匹克运动、体育改革、体育外 交等中国体育发展的时代主题所进行的智慧思考,共 同构筑起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论述的核 心内涵。关于体育价值,总书记对其不仅有着统揽而 明晰的理论定位,同时他也身体力行,强调要注重运 动实践,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形成健康积极的 生活方式; 关于民生体育,即发展体育应以人民为中 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力推健 康中国战略,积极回应与不断满足人民对于美好体育 与健康生活的热情向往; 关于奥林匹克运动,重视奥 林匹克精神文化在中国的发展传播及其与中华优秀 传统体育文化、中华体育精神之间的交汇融合,同时 注重发挥奥林匹克精神育人功用; 关于体育强国,要 坚持以民为本,全面布局,全方位着力,推动体育的全 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弘扬光大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以体育强国梦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推动中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不断迈进; 关于体育 改革,要不断更新理念,同时借鉴国外有益经验,持续 加大体育改革创新力度,为新时代中国体育事业发展 注入新活力、新动力; 关于体育外交,习近平总书记开 拓了“元首体育外交”新创举,构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 多元体育外交格局,以体育为抓手使中国更好地融入 世界,同时也使世界更好地拥抱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体育工作重要论述的 核心内涵的构建将为中国体育发展的方方面面提供 战略指引,新时期中国学校体育必须在核心内涵的引 领下践行其职责,履行其使命,思考并探索新的发展 战略。 2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学校体育发展战略的 理论思考 学校体育作为中国体育事业和教育事业共同的 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 注。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就学校体育工作尤其是青 少年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做出重要指示,强调要重视推 进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健康发展。国办发〔2016〕27 号 文件更是强调了学校体育对于实现健康中国和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意义。改革开放40 年来, 我国在学校体育工作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 同时也存在一些发展的薄弱环节。一方面,受到竞技 体育“举国体制”战略、应试教育、中国传统文化观念 等方面的影响,包括体育基层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家 长、学生等在内的社会参与各方对学校体育价值认识 存在偏见,学校体育未能得到应有重视。如何消除偏 见,促使社会对学校体育价值的认识回归本真值得我 们重拾审思。另一方面,学校体育改革力度与开放广 度、深度尚存不足,从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发展历 程来看,与美国、英国、日本等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 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如在美国,有体育专长的学 生最受欢迎,在学生中的威信最高,体育、艺术无特长 的学生不受欢迎,这与我国学校教育形成鲜明的对 比,我国要达到这种状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 们的校长、家长了解发达国家对学校体育的重视程 度,找出差距,从而激发我们加强学校体育建设的内 动力。此外,根据 2014 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 和《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 2015) 》蓝皮书报告显 示,我国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在持续近 30 年的 下滑后,部分指标初现“止跌反弹”,青少年体质健康 的整体状况虽有所改善,但问题依然严峻[19]。肥胖率 持续攀升,近视率已居世界第一且呈逐年上升之势, 同时带有抑郁、焦虑、自闭等心理障碍倾向的学生人 数逐年增加等问题我们大家都有目共睹。 基于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论述的 核心内涵,以及对学校体育现存问题的分析,本文拟 从学校体育发展[20]的视角对中国学校体育落实总书 记有关重要论述的发展战略进行理论思考,其基本思 路是: 1) 从指导思想方面,应明确新时代背景下学校 体育发展的指导思想、目的和目标定位; 2) 从管理体 制方面,应构建多元联动机制,为实现学校体育目的 和目标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 3) 在运行机制方 面,应采用有效方略促进学校体育目的和目标的 达成。 2. 1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确立“身体素养” 引领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基本理念,明确“三维育 人”的价值取向,培养一代新人 “身体素养”是近年 来国际体育界流行并具有重大影响的理念。任海教 授在《体育科学》2018 年第 3 期发表的题为“身体素 养: 一个统领当代体育改革与发展的理念”一文,拉开 了中国学 者 对“身 体 素 养”研 究 的 序 幕。他 认 为[21] “身体素养是着眼于身体活动与积极生活方式的契合 关系,立足于人的整体,在情感、认知和身体等相互关 联的多种维度上激发动机,培养能力,促成终身参与 身体活动的行为习惯”。并基于身体素养的内生性、 基础性、贯通性的特点,认为身体素养对体育多个领 域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主要表现在: 统领终身体育 的进程、更新学校体育的目标、促进大众体育与精英 竞技的包容、推动体育深度融入生活,这一理念不仅 旨在解决因身体活动缺失带来的日趋严重的全球健 康问题,而且有力地推动体育融入生活,全面提高生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