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冋拉伊奥斯的牧人见面时,他不能不预感到某种危险。这最后一步就妤像一条断了的 电线的两端,只要一连接,立即会爆出电火花,足以将当事人击毙。妻子(母亲)伊俄卡 斯忒的态度则不同,她说:“偶然控制着我们,未来的事又看不清楚,我们为什么惧怕呢? 最好尽可能随随便便地生活。”生活不要过于认真,要“随随便便”一些,持这样的一种 生活态度就会事到临头绕着走。所以,当她意识到了危险正在向着他的丈夫逼近时,她坚 决阻止报信人和牧羊人见面,她同丈夫的想法针锋相对: 伊俄卡斯忒:我求你听我的话,不要这样。 俄狄浦斯:我不听你的话,我要把事情弄清楚。 伊俄卡斯忒:我愿你好,好心好意劝你。 俄狄浦斯:你这片好心好意一直在使我苦恼。 伊俄卡斯忒:啊!不幸的人,愿你不知道你的身世。 当报信人和牧羊人见了面时,拉伊奥斯的牧羊人立即意识到说出真相将使自己现在的 王陷于尴尬,因此,即使科任托斯的报信人如何追问他,他都不肯说出真相。在这种情况 下,已经身处危险中的俄狄浦斯只要稍冇犹豫,事情就会不了了之。但是,俄狄浦斯却像 蝎子一样紧盯不放,甚至以拷打相威胁,逼迫牧羊人说出了那个弃婴的来历。可以说,俄 狄浦斯的悲剧是自己逼迫別人说出的,但是,从他的信念出发,他必须这样做,他不能不 这样做。一旦说出,他就必须承担后果,这也是必然的 俄狄浦斯是一位悲剧英雄,他的悲剧性命运固然来源于宙斯的安排,但也同他的性格 有密切关系。俄狄浦斯的性格是什么呢?就是出于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而要把事情的 真相”彻底查清,不管遭遇什么厄运,也要义无返顾,一往无前,为此粉身碎骨也在所 不惜。这种“蝎子式的追问”是第四场的“戏核”,它像一只火炬,把整出戏照耀得光彩免 夺目 这种为了揭露事实真相而不惜毁灭自身的精神,是古希腊悲剧精神中最可宝贵的遗 产。两千多年来,这种精神推动着许多西方的智者去探求大自然的奥秘,推动了科学和技 索福克勒斯与 术的飞跃发展;更重要的是,这种精神教诲人们不应该畏惧真实,哪怕这种真实会危及到 自身的利益。 狄浦斯王 9与度 、悲剧具有怎样的特点?结合本剧谈一下你的理解。 、尝试设计一个有“悬念”和“突转”的故事,同学之间比较一下,看看 谁的悬念和突转设置得最强烈,最合理。 15 三、应该怎样评价俄狄浦斯的性格?谈谈你的看法
单 莎土比亚与《罗密欧与朱丽叶》 16 莎士比亚不仅属于他的时代,而 且属于所有的世妃。 本·取生 选多中外利名作欣 相关链接 关于文艺复兴 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大体上是从公元14世纪初到17世纪初。意大利是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 家。早在公元10世纪末它已成为一个富庶的商业地区,海上贸易的发展促使它的商人阶级显得特别强 大。由经济活动支配所产生的欲望不可避免地要在文化上有所表现。当时在欧洲占据统治地位的文化 是基督教文化,它无法满足新兴阶级的要求。于是人们就去寻找和这种商业经济状态与心态相适应的 文化。在哪儿找到了呢?在古希腊罗马的文明当中。相对于中世纪基督教所提倡的那种单调、苦涩、 灰暗的生活,他们惊奇地发现古代原来是这样一个灿烂、美好、活泼的世界。当时在讲授拉丁文的课 堂上,青年们激情洋溢。在他们中间流行一个口号:“去!我们去把死人唤醒!”他们想把地底下的幽 灵唤醒,以之来改造自己的生活。 当然,古希腊文化无论多么生动、多彩多姿,终究是一段已经逝去的历史,它不可能完全满足新 兴资产阶级的需要,也不可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当人们高举复兴古希腊文化旗帜的同时,他们就在创 造自己时代的新的文明。就在这个时候,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哥白尼发现的新的天文体系,极大地 打开了人们的眼界。牛顿、莱布尼兹则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体系的建立。与此同时,人们的头脑里 个对于世界的新的认识,一个理性的标准开始形成。先进的人们就要求把一切东西,包括那些基督教 不允许怀疑的东西,都拿到理性审判台前重新进行审视。 在商业经济极大发展的情况下,在自然科学不断取得成果的时候,人对自身的信念也极大地增强 了,于是很自然地就在思考自己,莎士比亚的剧本里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谁能告诉我,我是谁?” 在整个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的思想是朝着这样两个方向发展的:一个方向是对外部自然界的探索; 个方向是对人内心世界的探索。因此,文艺和科学两个方面都获得飞跃。恩格斯对这个时期有一个经 典性的评价:“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产生了巨人的 金 时代—在思维能力、热情、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时代。”在科学方面,有哥 白尼、伽利略、牛顿、莱布尼兹、笛卡儿等;在文艺方面有画家拉斐尔、米开朗其罗、达·芬奇;在
文学方面有意大利的但丁、彼特拉克、卜迦丘,法国的拉伯雷,英国的乔叟,西班牙的塞万提斯等, 而站在这一时期艺术高峰上的是英国的威廉·莎土比亚( william Shakespeare)。他是一只“高吻苍穹 的雄鹰”,在他站立的地方没有人可以和他比肩。 莎士比亚的生平与创作 莎士比亚(1564-1616),出生于伦敦附近的一个小镇( stratford),他的父亲曾是自耕农,后经营 羊毛、谷物等。莎士比亚幼年受过良好的拉丁文和古代历史、哲学、诗歌、逻辑和修辞方面的教育。 14岁时,家道中落,辍学帮助父亲打点生意。结婚后,曾辗转于伦敦等地做过杂役等卑贱职业。1593 年后逐渐成名,虽有坎坷,但他的剧团颇受宫廷的青眯和民众的欢迎。 大约是从1590年开始,莎士比亚进入戏剧和诗歌的创作。在他创作的第一时期,即公元1590 1600年期间,共写有10部喜剧、10部历史剧,还有扦情诗和长诗。莎士比亚通过他的喜剧、长诗、 抒情诗,以及后来的某些关于爱情的作品,探索了关于爱情的各个方面。马克思说,人们对于爱情的 态度是衡量社会整个文明的程度的一个标志。我们看了莎士比亚的这些作品后,感觉到,远古时代人 们把男女之间的关系看做一种性欲,而到了莎士比亚,他已经把性欲升华成了一种美的情感。这种美 的情感成了近代社会精神生活的一个伊甸园。莎土比亚的历史剧则是以英国编年史为题材的。这些历 史剧系统地探讨了英国13~16世纪的历史。波兰评论家杨·柯特认为:“这是一部帝王们争相爬上历 史阶梯、又互相把别人推下去的演义史”,“这种赤裸裸的权力斗争中,惟一有价值的是‘憎恨、贪欲、 暴行””,它集中表现为莎士比亚在《亨利四世》中写的一句台词:“戴王冠的头颅是不能安于枕席的” 莎士比亚第一时期的历史剧与喜剧总的倾向是乐观向上的。但是到了1601年,好像天空突然乌云 密布,狂风大作,整个世界风云变色,莎士比亚进入了创作的第二时期,即公元1601~1607年。这个 时期他的主要作品是悲剧和悲喜剧,在悲剧作品中,《哈姆莱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白》通常 并称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其中《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品之一。它通过王子哈姆莱特 面对杀兄娶嫂的奸王克劳狄斯如何艰难曲折地实现复仇的过程,展现了人的内心是一个远比外部世界 更加丰富、复杂、深邃而神秘的宇宙。莎士比亚的悲剧在艺术上独具匠心,显示了莎士比亚戏剧的主 要特色,即人物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和生动性,戏剧结构上的生动性和丰富性,语言上的生动性和丰富 性。这些特色对于此后欧洲乃至世界的戏剧、文学、电影的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 莎士比亚在1607年以后的创作反映了一个伟大心灵的晚年心态。这个时期的剧作大多以宽恕和理 解为主题,带有浓重的传奇色彩和神秘意味,如《冬天的故事》《暴风雨》和《辛白林》等。 莎士比亚同时代的戏剧家本·琼生曾经预言:“莎士比亚不仅属于他的时代,而且属于所有世纪.” 莎士比亚的作品对西方文学艺术的影响极其深远,直到今天,莎士比亚的剧目仍然常常被搬上舞台或 亚与罗密欧与朱丽叶 改编成电影。文艺复兴以后,西方每当新的批评理论问世,大都要对莎士比亚剧作进行新的批评和阐 释,已经形成内容丰富的“莎学”。 早在五四运动的时候,莎士比亚的剧作就被译介到中国,莎剧在中国自20世纪20年代到现在常演 不衰。他的剧作和诗集有多种中译本,较为通行的是朱生豪译本和梁实秋译本。 《罗密欧与朱丽叶》剧情梗概 这是一个在意大利民间长久流传的故事,1597年莎士比亚以出神入化的笔触将其改造成不朽的诗 剧。蒙太古家族的罗密欧与凯普莱特家族的朱丽叶,一见钟情。然而他们分别属于两个世代相互仇视、 相互杀戮的家族,尚不懂得什么叫仇恨的他们,就像是一对洁白的并蒂莲,并不知道自己是扎根在污
泥里。女主人公朱丽叶只有14岁,这是一个过于纯洁和幼稚的年龄。在这个年龄遭遇爱情,而且是在 个充满仇恨和奸诈的环境里,不禁让我们想到了贾宝玉和林黛玉。 故事开端于凯普莱特家的一场化装舞会。罗密欧在朋友的怂恿下,戴上假面具去参加,结果与朱丽叶 见钟情。舞会结束后,罗密欧忘记生命危险跳进凯普莱特家族的花园里,同美丽的朱丽叶谱写了一曲圣 洁的爱情神曲“月夜幽会”。“相爱了,就要信守。”天亮后,罗密欧迫不及待地赶到神父劳伦斯那里,请 他为两个人的幸福主持婚礼。年轻人的不幸就在于他们往往轻而易举地卷进仇恨的漩涡,并且不计后果。 就在秘密婚礼后,罗密欧在维洛那广场偶遇自己的朋友同凯普莱特夫人的内侄提伯尔特发生冲突。提伯尔 18 特杀死了罗密欧的朋友。一时血气上冲的罗密欧,在决斗中杀死了提伯尔特,结果被放逐 朱丽叶听到自己的爱人杀死表兄的不幸消息,仿佛是自己的胸前被插上一把刀。她在表兄和丈夫 之间犹豫彷徨,十分痛苦,但是,纯洁的爱情像是上帝派来的信使引导她超越仇恨,使她更加强烈地 倾心于即将被放逐的罗密欧。深陷在悲痛中的朱丽叶的母亲—凯普莱特夫人,自作主张决定把女儿 嫁给多次求婚的本族青年帕里斯。就在母亲妄自决断女儿幸福的时候,罗密欧在朱丽叶的卧室中,两 人情深意浓,终于结合为体,尔后,朱丽叶听到母亲的残忍决定,一向温顺的小鸟向自已的母亲发 修 出了反抗的哀鸣。朱丽叶顶撞了母亲,并向神父劳伦斯求援。 神父为了帮助朱丽叶,给了她一瓶药,让她在同帕里斯举行婚礼前吞服。吞服后她会像死人一样 昏睴,家人便会以为她已死去,将依照祖例把她放在祖坟里,但过42小时朱丽叶又会苏醒过来。届时 劳伦斯神父通知罗密欧来把苏醒的朱丽叶领到一个如梦中花园般的地方,过着只属于他们两个人的甜 外戏剧名作欣 蜜生活。 当朱丽叶按照计划吞服药水后,劳伦斯的送信人却没有能够及时通知罗密欧。罗密欧从仆人那里 听到朱丽叶死去的消息,痛不欲生。他买了毒药,在去祖坟看望朱丽叶时又与同时跑来哀悼的帕里斯 贯 发生冲突,不小心杀死了帕里斯。而后,罗密欧深情地吻了朱丽叶,吞服了毒药。待朱閣叶醒来之后, 看到了身边已死的情人,已无再生的念头。她深情地吻净了罗密欧唇边的毒药液,拔出罗密欧携带的 匕首,剌进自己的胸膛,伏在罗密欧身上死去。 仇恨杀死了爱情,而爱情却在泪水中获得永生。蒙太古和凯普莱特得知惨讯,仔细倾听劳伦斯神 父的叙说,深为痛悔。世间的仇恨靠爱的牺牲得到消弭。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死,换来两个家族的和好。 在亲王的劝说下,蒙太古和觊普莱特两个家族言归于好。两家共同为这一对献出生命的年轻人塑一金 像,让他们的魂灵在天国里享受人间没有得到的幸福。 刷作透 第 幕 第二场 同前。凯普莱特家的花冈 罗密欧上。 ①选自《莎士比亚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朱生豪译
罗密欧没有受过伤的才会讥笑别人身上的创痕。(朱丽叶自上方窗户中出现)轻声!那 边窗子里亮起来的是什么光?那就是东方,朱丽叶就是太阳!起来吧,美丽的太 阳!赶走那妒忌的月亮,她因为她的女弟子比她美得多,已经气得面色惨白了 既然她这样妒忌着你,你不要忠于她吧;脱下她给你的这一身惨绿色的贞女的道 服,它是只配给愚人穿的。那是我的意中人;啊!那是我的爱;唉,但愿她知道 我在爱着她!她欲言又止,可是她的眼睛已经道出了她的心事。待我去回答她 吧;不,我不要太卤莽,她不是对我说话。天上两颗最灿烂的星,因为有事他 去,请求她的眼睛替代它们在空中闪耀。要是她的眼睛变成了天上的星,天上的 星变成了她的眼睛,那便怎样呢?她脸上的光辉会掩盖了星星的明亮,正像灯光 在朝阳下黯然失色一样;在天上的她的眼睛,会在太空中大放光明,使鸟儿误认 为黑夜已经过去而唱出它们的歌声。瞧!她用纤手托住了脸,那姿态是多么美 妙!啊,但愿我是那一只手上的手套,好让我亲一亲她脸上的香泽! 朱丽叶唉! 罗密欧她说话了。啊!再说下去吧,光明的天使!因为我在这夜色之中仰视着你,就像 一个尘世的凡人,张大了出神的眼睛,瞻望着一个生着翅膀的天使,驾着白云缓 缓地驰过了天空一样。 朱丽叶罗密欧啊,罗密欧!为什么你偏偏是罗密欧呢?否认你的父亲,抛弃你的姓名 吧;也许你不愿意这样做,那么只要你宣誓做我的爱人,我也不愿再姓凯普莱 特了。 罗密欧(旁白)我还是继续听下去呢,还是现在就对她说话? 朱丽叶只有你的名字才是我的仇敌;你即使不姓蒙太古,仍然是这样的一个你。姓不姓 蒙太古又有什么关系呢?它又不是手,又不是脚,又不是手臂,又不是脸,又不免 是身体上任何其他的部分。啊!换一个姓名吧!姓名本来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叫 做玫瑰的这一种花,要是换了个名字,它的香味还是同样的芬芳;罗密欧要是换 了别的名字,他的可爱的完美也决不会有丝毫改变。罗密欧,抛弃了你的名字 吧;我愿意把我整个的心灵,赔偿你这一个身外的空名。 罗密欧那么我就听你的话,你只要把我叫做爱,我就重新受洗,重新命名;从今以后, 永远不再叫罗密欧了。 莎士比亚与罗密欧与朱丽叶 朱丽叶你是什么人,在黑夜里躲躲闪闪地偷听人家的话? 罗密欧我没法告诉你我叫什么名字。敬爱的神明,我痛恨我自己的名字,因为它是你的 仇敌;要是把它写在纸上,我一定把这几个字撕成粉碎。 朱丽叶我的耳朵里还没有灌进从你嘴里吐出来的一百个字,可是我认识你的声音;你不 是罗密欧,蒙太古家里的人吗? 罗密欧不是,美人,要是你不喜欢这两个名字。 19 朱丽叶告诉我,你怎么会到这儿来,为什么到这儿来?花园的墙这么高,是不容易爬上 来的;要是我家里的人瞧见你在这儿,他们一定不让你活命。 罗密欧我借着爱的轻翼飞过园墙,因为砖石的墙垣是不能把爱情阻隔的;爱情的力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