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九校联合体2014届第二次摸底考试 语文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乡愁的文化表达 邹广文 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来看,乡愁是一种现代性话语,它是一种我们每个人在今 天都普遍体验,但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在全球化时代,人类大的历史节奏是在由 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跃升。现代性的逻辑风靡世界,让我们的生活日 益标准化、理性化,文化的个性日益被消弭了。而人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不堪 忍受无根的生活,总要试图以各种方式抗拒着现代性实践的流动性、多变性、快 速化以及对物理距离的终结,去憧憬多元的、个性化的生活。这样,乡愁便与人 类的现代化结伴而行,或确切地说一一乡愁是人们对现代化生活的一种反拨 诚然,思乡、怀乡之情古已有之。翻开中华文化史我们会看到,乡愁是古人 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乡愁作为一种文化记忆,它所表达的或者是忧国忧民 的情感,或者是对于漂泊动荡生活的感受。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 乡”,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 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苏轼的“此心安处是吾乡”,等等,都无不生动地表达 出了古人悠悠不尽的思乡感受。 但乡愁对于步入现代化、工业化文明的人来说,则具有特别的意义,拥有最 真切的感受一一这是一种对己经逝去的文化岁月、生活方式的追忆、留恋和缅怀。 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而文化在特定的时空中展开,特定的文化形态一旦形成, 便渐渐积淀成为一种文化记忆,这种文化记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心理和行 为,编织起人的文化成长之路,甚至伴随人的一生挥之不去。人类生活步入现代 化,但是人的文化记忆却不能连根拔起。人的心灵不能简单地被物所填充,更不 能全心沉湎于物的世界而无法自拔。而乡愁就是我们串联起生命之流、体悟生活 真实的最恰当方式。如果说传统意义的乡愁所指向的多是有限的乡村场景、人物 和故事的话,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乡愁的所指则是一种具有人文意味、历史情怀的 文化象征。 从这个意义来说,乡愁产生于距离一—一这既是一种空间距离也是一种心理距 离。人们常说“距离产生美”,乡愁就是处在现代生活中的人们对于曾经活过的 农业乡村生活的一种顾盼。诗人北岛的著名诗句“我们没有失去记忆,我们去寻 找生命的湖”,体现的便是对我们生命的安定之所、生命根基的找寻与眷恋。乡 愁所传达的还是一种文化认同、文化归属。是一种民族文化的“集体的梦”“集 体无意识”,它具有一种凝聚人心的作用。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诗歌所表达的 就是台湾同胞期盼结束海峡两岸人为阻隔、回到祖国大家庭的思乡情怀. 当下的中国,乡愁被重新唤起,并引起大家的心理共鸣。原因何在?笔者以 为这折射了我们时代具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一一处于急剧社会转型的中国,该如 何守护我们的文化传统并找到归属感?该如何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该如 何抚平人们浮躁的心绪进而拉近现代都市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告别
吉林九校联合体 2014 届第二次摸底考试 语 文 第Ⅰ卷 阅读题(共 70 分) 甲 必考题 一、 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乡愁的文化表达 邹广文 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来看,乡愁是一种现代性话语,它是一种我们每个人在今 天都普遍体验,但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在全球化时代,人类大的历史节奏是在由 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跃升。现代性的逻辑风靡世界,让我们的生活日 益标准化、理性化,文化的个性日益被消弭了。而人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不堪 忍受无根的生活,总要试图以各种方式抗拒着现代性实践的流动性、多变性、快 速化以及对物理距离的终结,去憧憬多元的、个性化的生活。这样,乡愁便与人 类的现代化结伴而行,或确切地说——乡愁是人们对现代化生活的一种反拨。 诚然,思乡、怀乡之情古已有之。翻开中华文化史我们会看到,乡愁是古人 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乡愁作为一种文化记忆,它所表达的或者是忧国忧民 的情感,或者是对于漂泊动荡生活的感受。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 乡”,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 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苏轼的“此心安处是吾乡”,等等,都无不生动地表达 出了古人悠悠不尽的思乡感受。 但乡愁对于步入现代化、工业化文明的人来说,则具有特别的意义,拥有最 真切的感受——这是一种对已经逝去的文化岁月、生活方式的追忆、留恋和缅怀。 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而文化在特定的时空中展开,特定的文化形态一旦形成, 便渐渐积淀成为一种文化记忆,这种文化记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心理和行 为,编织起人的文化成长之路,甚至伴随人的一生挥之不去。人类生活步入现代 化,但是人的文化记忆却不能连根拔起。人的心灵不能简单地被物所填充,更不 能全心沉湎于物的世界而无法自拔。而乡愁就是我们串联起生命之流、体悟生活 真实的最恰当方式。如果说传统意义的乡愁所指向的多是有限的乡村场景、人物 和故事的话,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乡愁的所指则是一种具有人文意味、历史情怀的 文化象征。 从这个意义来说,乡愁产生于距离——这既是一种空间距离也是一种心理距 离。人们常说“距离产生美”,乡愁就是处在现代生活中的人们对于曾经活过的 农业乡村生活的一种顾盼。诗人北岛的著名诗句“我们没有失去记忆,我们去寻 找生命的湖”,体现的便是对我们生命的安定之所、生命根基的找寻与眷恋。乡 愁所传达的还是一种文化认同、文化归属。是一种民族文化的“集体的梦”“集 体无意识”,它具有一种凝聚人心的作用。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诗歌所表达的 就是台湾同胞期盼结束海峡两岸人为阻隔、回到祖国大家庭的思乡情怀。 当下的中国,乡愁被重新唤起,并引起大家的心理共鸣。原因何在?笔者以 为这折射了我们时代具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处于急剧社会转型的中国,该如 何守护我们的文化传统并找到归属感?该如何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该如 何抚平人们浮躁的心绪进而拉近现代都市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告别
乡村生活,人们纷纷涌入城市,虽然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拉近了,但是心理距 离却变远了,然而生存环境的改变并没有割断我们的文化记忆,乡愁常常能够带 给人们最温暖的拥抱与安慰。乡愁不单单是对一个地方的怀旧,真正萦绕心头的 还是这个地方所承载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乡愁视为一种向后看的、消极的怀旧。莫如说,乡愁是现 代人对传统的眷顾,是对本民族精神的依恋。记起“我从哪里来”,我们才能更 真切地知道“我要到哪里去”。“文化身份”的确认是人的一个社会行为的基本 要求,通过乡愁,我们找到了自己的“身份”,也就找到了自我。在对乡愁的回 味中,感受到了本民族的文化体温,感受到了生生不息的生命涌动,并渐渐涵养 出我们走向未来的勇气与信心。 (选自《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乡愁与现代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愁作为一种思乡、怀乡之情,是古人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或者是忧国忧 民的情感,或者是对于漂泊动荡生活的感受。 B.乡愁是对己经逝去的文化岁月、生活方式的追忆、留恋和缅怀,对步入现代 化、工业化文明的人来说具有特别的意义 C.乡愁与人类现代化结伴而行,每个人普遍体验却难以捕捉到,是人们因不堪 忍受无根的生活而对现代化生活的一种反拨 D.乡愁是我们在生活标准化、理性化,文化个性消弭的今天,对现代性实践流动 性、多变性、快速化的抗拒和对多元、个性化生活的憧憬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传统意义的乡愁多是有限的乡村场景、人物和故事,现代意义的文化乡愁则 是一种具有人文意味、历史情怀的文化象征。 B.文化记忆编织人的文化成长之路,“文化身份”的确认是人社会行为的基本 要求,只有在对乡愁的回味中,才能真切感受到本民族的文化体温。 C.乡愁在特定的时空中展开,形成特定的文化形态,积淀成一种文化记忆,潜 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心理和行为,伴随人的一生。 D.乡愁传达一种文化认同、文化归属,带给人们最温暖的拥抱与安慰,是民族 文化的“集体的梦”“集体无意识”,具有凝聚人心的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愁是我们串联生命之流、体悟生活真实的最恰当方式,通过乡愁我们找到 自我,感受到生生不息的生命涌动,并渐渐涵养出我们走向未来的勇气与信心。 B.乡愁是现代人对传统的眷顾,是对本民族精神的依恋,不能简单地视为向后 看的、消极的怀旧,不单是对一个地方的怀旧,还有这个地方承载的人与人之间 的感情。 C.人的心灵不能简单地被物填充,更不能全心沉湎于物的世界,乡愁能够抚平 人们浮躁的心绪,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拉近现代都市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 心理距离。 D.乡愁产生于距离,是处在现代生活中的人们对于曾经活过的农业乡村生活的 种顾盼,告别乡村生活,人们纷纷涌入城市,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 离都变近了。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乡村生活,人们纷纷涌入城市,虽然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拉近了,但是心理距 离却变远了,然而生存环境的改变并没有割断我们的文化记忆,乡愁常常能够带 给人们最温暖的拥抱与安慰。乡愁不单单是对一个地方的怀旧,真正萦绕心头的 还是这个地方所承载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乡愁视为一种向后看的、消极的怀旧。莫如说,乡愁是现 代人对传统的眷顾,是对本民族精神的依恋。记起“我从哪里来”,我们才能更 真切地知道“我要到哪里去”。“文化身份”的确认是人的一个社会行为的基本 要求,通过乡愁,我们找到了自己的“身份”,也就找到了自我。在对乡愁的回 味中,感受到了本民族的文化体温,感受到了生生不息的生命涌动,并渐渐涵养 出我们走向未来的勇气与信心。 (选自《光明日报》) 1. 下列关于乡愁与现代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愁作为一种思乡、怀乡之情,是古人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或者是忧国忧 民的情感,或者是对于漂泊动荡生活的感受。 B.乡愁是对已经逝去的文化岁月、生活方式的追忆、留恋和缅怀,对步入现代 化、工业化文明的人来说具有特别的意义。 C.乡愁与人类现代化结伴而行,每个人普遍体验却难以捕捉到,是人们因不堪 忍受无根的生活而对现代化生活的一种反拨。 D.乡愁是我们在生活标准化、理性化,文化个性消弭的今天,对现代性实践流动 性、多变性、快速化的抗拒和对多元、个性化生活的憧憬。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传统意义的乡愁多是有限的乡村场景、人物和故事,现代意义的文化乡愁则 是一种具有人文意味、历史情怀的文化象征。 B.文化记忆编织人的文化成长之路, “文化身份”的确认是人社会行为的基本 要求,只有在对乡愁的回味中,才能真切感受到本民族的文化体温。 C.乡愁在特定的时空中展开,形成特定的文化形态,积淀成一种文化记忆,潜 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心理和行为,伴随人的一生。 D.乡愁传达一种文化认同、文化归属,带给人们最温暖的拥抱与安慰,是民族 文化的“集体的梦”“集体无意识”,具有凝聚人心的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愁是我们串联生命之流、体悟生活真实的最恰当方式,通过乡愁我们找到 自我,感受到生生不息的生命涌动,并渐渐涵养出我们走向未来的勇气与信心。 B.乡愁是现代人对传统的眷顾,是对本民族精神的依恋,不能简单地视为向后 看的、消极的怀旧,不单是对一个地方的怀旧,还有这个地方承载的人与人之间 的感情。 C.人的心灵不能简单地被物填充,更不能全心沉湎于物的世界,乡愁能够抚平 人们浮躁的心绪,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拉近现代都市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 心理距离。 D.乡愁产生于距离,是处在现代生活中的人们对于曾经活过的农业乡村生活的 一种顾盼,告别乡村生活,人们纷纷涌入城市,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 离都变近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徐鹿卿,字德夫。博通经史,以文学名于乡,后进争师宗之。嘉定十六年,廷试 进士,有司第其对居二,详定官以其直抑之,犹置第十。调南安军学教授。张九 成尝以直道谪居,鹿卿摭其言行,刻诸学以训。立养士纲条,学田多在溪峒,异 时征之无艺,农病之,鹿卿抚恤,无逋租者。其后盗作,环城屋皆毁,惟学宫免, 曰:“是无挠我者。” 真德秀守泉,辟宰南安,鹿卿以不便养辞。德秀曰:“道同志合,可以拯民,何 惮不来?”鹿卿入白其母,欣然许之。既至,首罢科敛之无名者,明版籍,革预 借,决壅滞,达冤抑,邑以大治。德秀寻帅闽,疏其政以劝列邑。岁饥,处之有 法,富者乐分,民无死徙。会岳珂守当涂,制置茶盐,自诡兴利,横敛百出,商 旅不行,国计反屈于初。命鹿卿核之,吏争窜匿。鹿卿宽其期限,躬自钩考,尽 得其实。珂辟置贪刻吏,开告讦以罔民,没其财,民李士贤有稻二千石,囚之半 岁。鹿卿悉纵舍而劝以其余分,皆感泣奉命。鹿卿言罢浮盐经界硷地,先撤相家 所筑,就捕者自言:“我相府人。”鹿卿曰:“行法必自贵近始。”卒论如法。 丞相史弥远之弟通判温州。利韩世忠家宝玩,籍之,鹿卿奏削其官。 初,鹿卿檄衢州推官冯惟说决婺狱,惟说素廉平,至则辨曲直,出淹禁。大家丕 快其为,会乡人居言路,乃属劾惟说。州索印纸,惟说笑曰:“是犹可以仕乎? 自题诗印纸而去。衢州郑逢辰以缪举,鹿卿以委使不当,相继自劾,且共和其诗。 御史兼二人劾罢之。及知泉州,改赣州,皆辞。丞相杜范遗书曰:“直道不容, 使人击节。君不岀,岂以冯惟说故耶?惟说行将有命矣。”鹿卿乃出。上眷遇弥 笃而忌者浸多,有撰伪疏托鹿卿以传播,历诋宰相至百执事,鹿卿初不知也,遂 力辨上前,因乞去,上曰:“去,则中奸人之计矣。”令临安府根捕,事连势要, 狱不及竟 鹿卿居家孝友,喜怒不形,恩怨俱泯,宗族乡党,各得欢心。居官廉约清峻,豪 发不妄取,一庐仅庇风雨。谥清 正 (选 自《宋史卷四百二十四》)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无挠我者 挠:扰乱 B.国计反屈于初 屈:穷尽 C.利韩世忠家宝玩,籍之籍:登记 D.衢州郑逢辰以缪举 缪:错误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徐鹿卿居官廉约清峻的一组是(3分) ①鹿卿抚恤,无逋租者 ②躬自钩考,尽得其实 ③富者乐分,民无死徙 ④行法必自贵近始 ⑤至则辨曲直,出淹禁 ⑥豪发不妄取,一庐仅庇风雨 A.①③④B.②④⑥C.②③⑤ D.①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徐鹿卿博通经史,名扬乡里。参加廷试因文章过于直率遭到详定官贬抑,在担 任南安军学教授期间,尊重士人,重视教化,抚恤农民,在盗贼作乱中使学宫幸 免 B.徐鹿卿孝敬母亲,忠于职守。他征得母亲同意才答应真德秀请自己去南安任 职的要求,使县邑大治,得到已担任福建路长官的真德秀赞许,以其政绩劝勉各 县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徐鹿卿,字德夫。博通经史,以文学名于乡,后进争师宗之。嘉定十六年,廷试 进士,有司第其对居二,详定官以其直抑之,犹置第十。调南安军学教授。张九 成尝以直道谪居,鹿卿摭其言行,刻诸学以训。立养士纲条,学田多在溪峒,异 时征之无艺,农病之,鹿卿抚恤,无逋租者。其后盗作,环城屋皆毁,惟学宫免, 曰:“是无挠我者。” 真德秀守泉,辟宰南安,鹿卿以不便养辞。德秀曰:“道同志合,可以拯民,何 惮不来?”鹿卿入白其母,欣然许之。既至,首罢科敛之无名者,明版籍,革预 借,决壅滞,达冤抑,邑以大治。德秀寻帅闽,疏其政以劝列邑。岁饥,处之有 法,富者乐分,民无死徙。会岳珂守当涂,制置茶盐,自诡兴利,横敛百出,商 旅不行,国计反屈于初。命鹿卿核之,吏争窜匿。鹿卿宽其期限,躬自钩考,尽 得其实。珂辟置贪刻吏,开告讦以罔民,没其财,民李士贤有稻二千石,囚之半 岁。鹿卿悉纵舍而劝以其余分,皆感泣奉命。鹿卿言罢浮盐经界硷地,先撤相家 所筑,就捕者自言:“我相府人。”鹿卿曰:“行法必自贵近始。”卒论如法。 丞相史弥远之弟通判温州。利韩世忠家宝玩,籍之,鹿卿奏削其官。 初,鹿卿檄衢州推官冯惟说决婺狱,惟说素廉平,至则辨曲直,出淹禁。大家不 快其为,会乡人居言路,乃属劾惟说。州索印纸,惟说笑曰:“是犹可以仕乎?” 自题诗印纸而去。衢州郑逢辰以缪举,鹿卿以委使不当,相继自劾,且共和其诗。 御史兼二人劾罢之。及知泉州,改赣州,皆辞。丞相杜范遗书曰:“直道不容, 使人击节。君不出,岂以冯惟说故耶?惟说行将有命矣。”鹿卿乃出。上眷遇弥 笃而忌者浸多,有撰伪疏托鹿卿以传播,历诋宰相至百执事,鹿卿初不知也,遂 力辨上前,因乞去,上曰:“去,则中奸人之计矣。”令临安府根捕,事连势要, 狱不及竟。 鹿卿居家孝友,喜怒不形,恩怨俱泯,宗族乡党,各得欢心。居官廉约清峻,豪 发不妄取,一庐仅庇风雨。谥清 正。 ( 选 自《宋史卷四百二十四》)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是无挠我者 挠:扰乱 B.国计反屈于初 屈:穷尽 C.利韩世忠家宝玩,籍之 籍:登记 D.衢州郑逢辰以缪举 缪:错误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徐鹿卿居官廉约清峻的一组是(3 分) ①鹿卿抚恤,无逋租者 ②躬自钩考,尽得其实 ③富者乐分,民无死徙 ④行法必自贵近始 ⑤至则辨曲直,出淹禁 ⑥豪发不妄取,一庐仅庇风雨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徐鹿卿博通经史,名扬乡里。参加廷试因文章过于直率遭到详定官贬抑,在担 任南安军学教授期间,尊重士人,重视教化,抚恤农民,在盗贼作乱中使学宫幸 免。 B.徐鹿卿孝敬母亲,忠于职守。他征得母亲同意才答应真德秀请自己去南安任 职的要求,使县邑大治,得到已担任福建路长官的真德秀赞许,以其政绩劝勉各 县
C.徐鹿卿爱民如子,不畏强势。岳珂驻守当涂时,横征暴敛,陷害平民,商旅 不通,徐鹿卿受命核实,官吏闻风逃窜,受害平民感泣涕零,将余财分给他人。 D.徐鹿卿性情耿直。他因错误举荐人而遭御史弹劾、罢免,经丞相杜范劝说才 出来任职,因皇上的恩遇招致越来越多人的妒忌,请求罢去官职但没有得到理宗 的允许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大家不快其为,会乡人居言路,乃属劾惟说 (2)直道不容,使人击节。君不出,岂以冯惟说故耶?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满庭芳·碧水惊秋 秦观 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洞房人静,斜月照徘徊。又是重阳近也, 几处处,砧杵声催。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伤怀。增怅望,新欢易失,往事难猜。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谩道愁须彈酒, 酒未醒、愁已先回。凭阑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 8.词作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和作用?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5分) 9.词中流露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吾未见其明也。 (韩愈《师说》) (2)野芳发而幽香, 水落而石出者, 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3)庄生晓梦迷蝴蝶 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锦瑟》) 乙选考题 请考生从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如果两题均答则按第三大题 计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回家 口皮特·哈米尔著/寿静心张来民译 几年前,我在纽约格林威治村遇到一个姑娘,就是从她那里我第一次听到这个 故事。这个故事也许是一个神秘的民间传说,每隔几年重复出现,以这样或那样 的形式重新流传。然而我仍然愿意相信它确实在某时某地发生过 他们要到劳德戴尔要塞去一一共三个小伙子和三个姑娘一一上公共汽车时, 他们拎着纸袋,里面装有三明治和葡萄酒,梦想见到金色的沙滩和大海的潮汐。 这时,纽约灰暗而寒冷的春天已经在他们身后消失 公共汽车驶过新泽西州时,他们开始注意到文戈。文戈坐在他们前面,衣着 简朴,但不很合身。他坐在那里,从来没有动一下,满是灰尘的脸上看不出他的 实际年龄。他一直咬着嘴唇,表情冷漠,一语不发
C.徐鹿卿爱民如子,不畏强势。岳珂驻守当涂时,横征暴敛,陷害平民,商旅 不通,徐鹿卿受命核实,官吏闻风逃窜,受害平民感泣涕零,将余财分给他人。 D.徐鹿卿性情耿直。他因错误举荐人而遭御史弹劾、罢免,经丞相杜范劝说才 出来任职,因皇上的恩遇招致越来越多人的妒忌,请求罢去官职但没有得到理宗 的允许。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大家不快其为,会乡人居言路,乃属劾惟说。 (2)直道不容,使人击节。君不出,岂以冯惟说故耶?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8-9 题。 满庭芳·碧水惊秋 秦观 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洞房人静,斜月照徘徊。又是重阳近也, 几处处,砧杵声催。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伤怀。增怅望,新欢易失,往事难猜。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谩道愁须殢酒, 酒未醒、愁已先回。凭阑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 8.词作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和作用?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5 分) 9.词中流露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____________,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_____________,吾未见其明也。 (韩愈《师说》) (2)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落而石出者, 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3)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_____。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锦瑟》) 乙 选考题 请考生从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如果两题均答则按第三大题 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回家 □皮特·哈米尔著/寿静心 张来民译 几年前,我在纽约格林威治村遇到一个姑娘,就是从她那里我第一次听到这个 故事。这个故事也许是一个神秘的民间传说,每隔几年重复出现,以这样或那样 的形式重新流传。然而我仍然愿意相信它确实在某时某地发生过。 他们要到劳德戴尔要塞去——共三个小伙子和三个姑娘——上公共汽车时, 他们拎着纸袋,里面装有三明治和葡萄酒,梦想见到金色的沙滩和大海的潮汐。 这时,纽约灰暗而寒冷的春天已经在他们身后消失。 公共汽车驶过新泽西州时,他们开始注意到文戈。文戈坐在他们前面,衣着 简朴,但不很合身。他坐在那里,从来没有动一下,满是灰尘的脸上看不出他的 实际年龄。他一直咬着嘴唇,表情冷漠,一语不发
深夜,汽车抵达华盛顿郊外,在霍华德·约翰逊饭店停下。大家都下了车, 只有文戈坐在座位上像生了根似的一动也不动。几个小伙子感到奇怪,试图猜想 他的身世:也许他是一个船长,也许是抛下妻子,离家出走的人,也许是一个回 家的老兵,他们回到车上时,一个姑娘坐在他身边,作了自我介绍。 我们要到佛罗里达去,”她欣喜地说,“听说那儿真美。” “是的。”他平静地说,仿佛他想起了曾极力忘掉的事情, “想喝点葡萄酒吗?”她问。他微微一笑,对着酒瓶喝了一大口。他向她道 了谢,又陷入了沉默。过了一会儿,她回到伙伴中间,文戈则打着盹睡着了 次日早晨,他们一觉醒来发现汽车已停在另一家霍华德·约翰逊饭店门外。 这次文戈进了饭店,那个姑娘坚持要文戈与他们坐在一起。他看来很害羞,要了 杯不加牛奶的清咖啡。他听着年轻人闲聊海滩露宿的情景,紧张不安地抽着烟。 回到车上后,那个姑娘又与文戈坐在了一起。过了一会儿,他讲述了自己辛酸的 经历。他在纽约监狱里关了四年,现在回家去。 你结婚了吗?” 我不知道 你不知道?”她问。 “是这样,在我坐牢时我曾给妻子写过信,”他说,“我告诉她,我要离开 很长时间,如果她受不了,如果孩子们总是问这问那,如果她太伤心,那么她可 以把我忘掉。我能理解。再找一个丈夫。我说一一她是一个极好的女人,确实了 不起一一把我忘掉吧。我告诉她不必给我写信。果真如此,三年半里她没有给我 写过一封信 你现在回家,对家里的情况什么都不知道?” 是的,”他羞怯地说,“不过,上一周,当我确信假释就要批准时,我又 给她写了信。我们过去住在布伦斯威克镇,就在杰克逊维海港前边。镇口有一棵 髙大的橡树,你一进镇就能望见。我告诉她,如果她没有改嫁,愿意等我回家, 那就在橡树上系一条黄手帕。我看见黄手帕就会下车回家。如果她不想要我,就 忘掉这件事一一不系手帕,这样我就继续坐在车上走过去 哇,”那个姑娘叫起来,“哇! 她告诉了其余的人,很快大家都知道了。他们都关注着布伦斯威克镇的到来, 并相互传看着文戈拿出来的几张照片,照片上是他妻子和三个孩子—一妻子透露 出一种纯朴之美,孩子们尚未发育成熟。可以看得出来,照片不知被文戈抚摩多 少次了 现在他们离布伦斯威克镇还有二十英里,几个年轻人都坐在右边靠窗的座位 上,等待着那棵大橡树的岀现。文戈停止张望,脸上的肌肉绷得紧紧的,好像他 在给自己鼓劲,决心战胜另一次失望 这时离布伦斯威克镇只有十英里,五英里……突然,所有年轻人都从座位上 站了起来,他们叫呀,喊呀,髙兴得手舞足蹈。但只有文戈除外。 文戈坐在那儿望着橡树惊呆了。树上挂满了黄手帕一一二十条,三十条,也 许有几百条;这棵树,真像一面欢迎的旗帜,在迎风招展。正当年轻人高声欢呼 的时候,这位老囚犯慢慢地从座位上站起来,朝着汽车前面的方向,回家去了。 (原载《美国小小说百家精品》) (1)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神秘的民间传说,每隔几年重复出现,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重新流传,是说 这样的故事经常发生,表现人们对幸福的期盼
深夜,汽车抵达华盛顿郊外,在霍华德·约翰逊饭店停下。大家都下了车, 只有文戈坐在座位上像生了根似的一动也不动。几个小伙子感到奇怪,试图猜想 他的身世:也许他是一个船长,也许是抛下妻子,离家出走的人,也许是一个回 家的老兵,他们回到车上时,一个姑娘坐在他身边,作了自我介绍。 “我们要到佛罗里达去,”她欣喜地说,“听说那儿真美。” “是的。”他平静地说,仿佛他想起了曾极力忘掉的事情。 “想喝点葡萄酒吗?”她问。他微微一笑,对着酒瓶喝了一大口。他向她道 了谢,又陷入了沉默。过了一会儿,她回到伙伴中间,文戈则打着盹睡着了。 次日早晨,他们一觉醒来发现汽车已停在另一家霍华德·约翰逊饭店门外。 这次文戈进了饭店,那个姑娘坚持要文戈与他们坐在一起。他看来很害羞,要了 一杯不加牛奶的清咖啡。他听着年轻人闲聊海滩露宿的情景,紧张不安地抽着烟。 回到车上后,那个姑娘又与文戈坐在了一起。过了一会儿,他讲述了自己辛酸的 经历。他在纽约监狱里关了四年,现在回家去。 “你结婚了吗?” “我不知道。” “你不知道?”她问。 “是这样,在我坐牢时我曾给妻子写过信,”他说,“我告诉她,我要离开 很长时间,如果她受不了,如果孩子们总是问这问那,如果她太伤心,那么她可 以把我忘掉。我能理解。再找一个丈夫。我说——她是一个极好的女人,确实了 不起——把我忘掉吧。我告诉她不必给我写信。果真如此,三年半里她没有给我 写过一封信。” “你现在回家,对家里的情况什么都不知道?” “是的,”他羞怯地说,“不过,上一周,当我确信假释就要批准时,我又 给她写了信。我们过去住在布伦斯威克镇,就在杰克逊维海港前边。镇口有一棵 高大的橡树,你一进镇就能望见。我告诉她,如果她没有改嫁,愿意等我回家, 那就在橡树上系一条黄手帕。我看见黄手帕就会下车回家。如果她不想要我,就 忘掉这件事——不系手帕,这样我就继续坐在车上走过去。” “哇,”那个姑娘叫起来,“哇!” 她告诉了其余的人,很快大家都知道了。他们都关注着布伦斯威克镇的到来, 并相互传看着文戈拿出来的几张照片,照片上是他妻子和三个孩子——妻子透露 出一种纯朴之美,孩子们尚未发育成熟。可以看得出来,照片不知被文戈抚摩多 少次了。 现在他们离布伦斯威克镇还有二十英里,几个年轻人都坐在右边靠窗的座位 上,等待着那棵大橡树的出现。文戈停止张望,脸上的肌肉绷得紧紧的,好像他 在给自己鼓劲,决心战胜另一次失望。 这时离布伦斯威克镇只有十英里,五英里……突然,所有年轻人都从座位上 站了起来,他们叫呀,喊呀,高兴得手舞足蹈。但只有文戈除外。 文戈坐在那儿望着橡树惊呆了。树上挂满了黄手帕——二十条,三十条,也 许有几百条;这棵树,真像一面欢迎的旗帜,在迎风招展。正当年轻人高声欢呼 的时候,这位老囚犯慢慢地从座位上站起来,朝着汽车前面的方向,回家去了。 (原载《美国小小说百家精品》) (1) 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神秘的民间传说,每隔几年重复出现,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重新流传,是说 这样的故事经常发生,表现人们对幸福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