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艺术探索》(Explorations in Art)分为K、1、2、3、4、5共6册 (图3-5,图3-6,图3-7,图3-8,图3-9,图3-10),与原先的《艺术探索》'相 比,新的教科书提供了更多的建立在艺术批评基础上的图像。 “小学数码教科书项目” (Digital E-Textbook Program) 索最先进的电子艺术图书馆,为学生 和教师提供丰富的影像和课程,每位 学生和数师都可以在这一网站上创设 自己的个性化主页。(图3-11) 中学的《艺术探索》有3册,每一 册的主题分别是《个人之旅》(A Personal Journey)、《社区连接》(A Community Connection)和《全球性的 图3-11 “小学数码教科书项目 追求》(AG1 obal Pursuit)(图3-12) 并提供各种各样中学生十分感兴趣的 动态工作室活动的内容。其特征如下: ·主题。例如以故事、自然为主 题,强调视觉艺术与学生生活的关联 揭示在世界各地的文化中视觉艺术所 发挥的重要作用。其要点与原则为: 技能、各种形式和媒体不是孤立的概 图3-12 美国中学的《艺术探索》 念,作为工具帮助学生理解艺术家的思 想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基于过程的工作坊(Workshop)。参与艺术创作的过程,学习内容包括艺术 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图像,强调规划和思考的过程,激励学生超越“原作真迹”, 进行创造,每个工作坊都有评价标准。 ·有意义地应用视觉艺术概念。学生在掌握基本的视觉艺术概念的基础上 通过这本书的开放部分,浏览和分析专业的作品和学生的作品,深入理解这些概 念,并运用于自己的创作中 ·关键概念。各册中均提供了一个视觉艺术的关键概念。3册书中提供了逐渐 加固的呈螺旋形上升状态的视觉艺术理念,扩大和深化学生鉴赏视觉艺术的决策,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视觉艺术史和艺术批评的方法。 中学的《视觉设计探索》(Exploring Visual Design)提供视觉设计的要素 和原则。每一章的重点是不同的视觉艺术元素或设计原则。向学生们提供一个深 ·这套教科书中的一本被译成中文,书名为《艺术探秘》,北京:人民关术出版社,2001年版
11 图 3-11 “小学数码教科书项目” 小学的《艺术探索》(Explorations in Art)分为 K、1、2、3、4、5 共 6 册 (图 3-5,图 3-6,图 3-7,图 3-8,图 3-9,图 3-10),与原先的《艺术探索》1相 比,新的教科书提供了更多的建立在艺术批评基础上的图像。 “ 小 学 数 码 教 科 书 项 目 ” (Digital E-Textbook Program)探 索最先进的电子艺术图书馆,为学生 和教师提供丰富的影像和课程,每位 学生和教师都可以在这一网站上创设 自己的个性化主页。(图 3-11) 中学的《艺术探索》有 3 册,每一 册 的 主 题 分 别 是 《个 人 之 旅 》( A Personal Journey)、《社区连接》(A Community Connection)和《全球性的 追求》(A Global Pursuit)(图 3-12), 并提供各种各样中学生十分感兴趣的 动态工作室活动的内容。其特征如下: ·主题。例如以故事、自然为主 题,强调视觉艺术与学生生活的关联, 揭示在世界各地的文化中视觉艺术所 发挥的重要作用。其要点与原则为: 技能、各种形式和媒体不是孤立的概 念,作为工具帮助学生理解艺术家的思 想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基于过程的工作坊(Workshop)。参与艺术创作的过程,学习内容包括艺术 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图像,强调规划和思考的过程,激励学生超越“原作真迹”, 进行创造,每个工作坊都有评价标准。 ·有意义地应用视觉艺术概念。学生在掌握基本的视觉艺术概念的基础上, 通过这本书的开放部分,浏览和分析专业的作品和学生的作品,深入理解这些概 念,并运用于自己的创作中。 ·关键概念。各册中均提供了一个视觉艺术的关键概念。3 册书中提供了逐渐 加固的呈螺旋形上升状态的视觉艺术理念,扩大和深化学生鉴赏视觉艺术的决策,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视觉艺术史和艺术批评的方法。 中学的《视觉设计探索》(Exploring Visual Design)提供视觉设计的要素 和原则。每一章的重点是不同的视觉艺术元素或设计原则。向学生们提供一个深 1 这套教科书中的一本被译成中文,书名为《艺术探秘》,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年版。 图 3-12 美国中学的《艺术探索》
入探讨12个主要设计概念和设计原则的立体图像,包括线、形状、形体、色彩、 空间、质感、平衡、对比、重点、模式、运动和节奏。工作坊帮助学生找到自己 的声音,他们变得越来越流利地使用这一世界性的视觉艺术语言来表达自己独特 的观点。与这本教科书相关的教材资源有:学生用书、教师用书、学习档案袋、 视觉艺术要素、设计原则、大型复制品、数字图像和幻灯片。 中学的《探索数字艺术》,旨在建立一个基于Wb的完整教学和学习环境,使 获得信息的渠道更为快捷、简单,信息更为直观。其中包括:电子书籍、电子学 习社区、电子组合(包括视频、音频和文字以及图像)和网上资源(每月,根据 学生和教师的意见,戴维斯出版社都将增加资源)。 3.中小学视觉艺术教学活动 美国各州的中小学开展视觉艺术教学活动,积累了许多教学经验。在此,从 美术鉴赏、美术创作、美术批评等角度介绍几则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一:中国风景画 这一教学活动的目标为:1.学生懂得在一幅画中大小是很重要的(知识):2.学 生懂得中国有个时期画家在绘画中是描绘大自然的(知识):3.学生学会怎样区 别画中灰色的深浅度(技能):4.学生学会怎样区别天然实物与人工实物(技能)。 教学活动过程主要分为四个环节,具体如下: 第一个环节,介绍。教师介绍亚洲,以地球仪和世界地图确定亚洲的地理位 置:简要论述中国文化和孔子学说:将一些亚洲的实物,尤其是中国的实物带进 教室,帮助学生体验不同的文化。 第二个环节,展开。首先,教师展示宋代的风景画(《溪山行旅》等),强调 这些画表现了自然的重要性以及表示空间间隔的灰色深浅度和范围,并简述自然 的重要性。接着,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几幅中国画的分析上。然后,教师将 颜色(灰色或棕色)渐变的纸一张压一张摞起来做成教具,以此向学生说明灰色 由浅到深的排列, 第三个环节,问题和讨论。问题1:你能在画上找到人物吗?能找到建筑物吗? 问题2:你能在画上找到什么天然实物?哪些实物较大一些?问愿3:指出画中 处很暗的地方,指出画中一处很亮的地方,指出一处中等灰度的地方。 第四个环节,结论。通过仔细研究自然,了解和理解中国人重视自然的观点 在简述观察自然的重要性时,教师出示一些经仔细挑选过的小型自然实物,如果 壳、坚果、石头或树叶。每位学生带一件天然的和人工的实物到学校来,全班学 生对这些东西进行分类。 教学评估:列出加拿大、印度、墨西哥、中国和美国,让学生选出哪些国家 在亚洲,学生应能选出“中国”和“印度”。列出人物、自然、体育运动、机器, 让学生选出哪一个是古代中国画家认为最重要的,学生应能选出“自然”是中国 艾迪斯、埃里克森著,宋献春译:《艺术史与艺术教有》,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板
12 入探讨 12 个主要设计概念和设计原则的立体图像,包括线、形状、形体、色彩、 空间、质感、平衡、对比、重点、模式、运动和节奏。工作坊帮助学生找到自己 的声音,他们变得越来越流利地使用这一世界性的视觉艺术语言来表达自己独特 的观点。与这本教科书相关的教材资源有:学生用书、教师用书、学习档案袋、 视觉艺术要素、设计原则、大型复制品、数字图像和幻灯片。 中学的《探索数字艺术》,旨在建立一个基于 Web 的完整教学和学习环境,使 获得信息的渠道更为快捷、简单,信息更为直观。其中包括:电子书籍 、电子学 习社区 、电子组合(包括视频、音频和文字以及图像)和网上资源(每月,根据 学生和教师的意见,戴维斯出版社都将增加资源)。 3.中小学视觉艺术教学活动 美国各州的中小学开展视觉艺术教学活动,积累了许多教学经验。在此,从 美术鉴赏、美术创作、美术批评等角度介绍几则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一:中国风景画1 这一教学活动的目标为:1.学生懂得在一幅画中大小是很重要的(知识);2.学 生懂得中国有个时期画家在绘画中是描绘大自然的(知识);3.学生学会怎样区 别画中灰色的深浅度(技能);4.学生学会怎样区别天然实物与人工实物(技能)。 教学活动过程主要分为四个环节,具体如下: 第一个环节,介绍。教师介绍亚洲,以地球仪和世界地图确定亚洲的地理位 置;简要论述中国文化和孔子学说;将一些亚洲的实物,尤其是中国的实物带进 教室,帮助学生体验不同的文化。 第二个环节,展开。首先,教师展示宋代的风景画(《溪山行旅》等),强调 这些画表现了自然的重要性以及表示空间间隔的灰色深浅度和范围,并简述自然 的重要性。接着,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几幅中国画的分析上。然后,教师将 颜色(灰色或棕色)渐变的纸一张压一张摞起来做成教具,以此向学生说明灰色 由浅到深的排列。 第三个环节,问题和讨论。问题 1:你能在画上找到人物吗?能找到建筑物吗? 问题 2:你能在画上找到什么天然实物?哪些实物较大一些?问题 3:指出画中一 处很暗的地方,指出画中一处很亮的地方,指出一处中等灰度的地方。 第四个环节,结论。通过仔细研究自然,了解和理解中国人重视自然的观点。 在简述观察自然的重要性时,教师出示一些经仔细挑选过的小型自然实物,如果 壳、坚果、石头或树叶。每位学生带一件天然的和人工的实物到学校来,全班学 生对这些东西进行分类。 教学评估:列出加拿大、印度、墨西哥、中国和美国,让学生选出哪些国家 在亚洲,学生应能选出“中国”和“印度”。列出人物、自然、体育运动、机器, 让学生选出哪一个是古代中国画家认为最重要的,学生应能选出“自然”是中国 1 艾迪斯、埃里克森著,宋献春译:《艺术史与艺术教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