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政策与法规》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95203 课程名称:文化政策与法规 英文名称:The Study of Cultural Policies and Laws 课程类别:专业课 时:48 分:3 适用对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文化学、文化产业学 二、课程简介 文化政策与法规是一门边缘性、交叉性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在兼顾理 论体系完整性的基础上,介绍文化政策的历史,讲述中国文化总政策、文化各个 领域基本政策和法规的一门课程。 The study of cultural policies and laws contents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history of cultural policy,Chinese culture general policy and the basic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various fields of culture on the base of system.The study of cultural policies and laws is an interdisciplinary and intersecting and confounding subject.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文化政策和法规的基本理 论、基本范畴、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认识在文化发展中文化政策与法规的重要 地位、文化政策法规与环境的关系、了解中国文化总政策、文艺批评政策、文化 遗产政策、具体文化产业政策等,开阔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为进一步掌握从事 文化管理工作的系统化管理打下基础,逐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化政策法规理论 水平引导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利 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 法,从探讨转轨时期我 国若干文化政策问题出发,深入实质性的文化政策法规领域,从而培养和提高学 生应对政策法规问题的务实能力,强化学生对“文化自信”的理解,促使学生以 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理解在“文化自信”下的各个具体文化政策,创造有中国 特色的新文化政策体系,以使学生能够较好地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文化发展 实践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导论 (一)日的与要求 1.了解法律与政策关系 2.认识文化政策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3.掌握文化政策的起源和性质 (二)教学内容
1 ★★《文化政策与法规》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95203 课程名称:文化政策与法规 英文名称:The Study of Cultural Policies and Laws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 时:48 学 分:3 适用对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文化学、文化产业学 二、课程简介 文化政策与法规是一门边缘性、交叉性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在兼顾理 论体系完整性的基础上,介绍文化政策的历史,讲述中国文化总政策、文化各个 领域基本政策和法规的一门课程。 The study of cultural policies and laws contents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history of cultural policy,Chinese culture general policy and the basic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various fields of culture on the base of system. The study of cultural policies and laws is an interdisciplinary and intersecting and confounding subject.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文化政策和法规的基本理 论、基本范畴、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认识在文化发展中文化政策与法规的重要 地位、文化政策法规与环境的关系、了解中国文化总政策、文艺批评政策、文化 遗产政策、具体文化产业政策等,开阔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为进一步掌握从事 文化管理工作的系统化管理打下基础,逐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化政策法规理论 水平;引导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探讨转轨时期我 国若干文化政策问题出发,深入实质性的文化政策法规领域,从而培养和提高学 生应对政策法规问题的务实能力,强化学生对“文化自信”的理解,促使学生以 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理解在“文化自信”下的各个具体文化政策,创造有中国 特色的新文化政策体系,以使学生能够较好地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文化发展 实践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导 论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法律与政策关系 2.认识文化政策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3.掌握文化政策的起源和性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政策与法律 1.主要内容 (1)改管与法律概今 (2)政策与法律的关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政策与法律的概今、关系 3.问题与应用 掌握政策与法律的关系 第二节 文化政策的起源和基本性质 1.主要内容 (1)文化政策的发生和起源 (2)文化政策是国家文化意志的集中表现 (3)文化政策以国家文化战略和策略的相互作用为主要作用 (4)文化政策的直接目标和主要表现是国家文化利益与人类文化利 益的统 举例:“文化自信”与“一带一路”战略。初步引导学生认识“文化 自信”政策,激发学习兴趣。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文化政策的发生、起源、性质、目标 3.问题与应用 掌握文化政策的直接目标 第三节文化政策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主要内容 (1)研究对象 (2)研究对象基本特点 (3)文化政策学研究的学科关系 (4)文化政策学研究方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文化政策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问题与应用 掌握文化政策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三)思考与实践 1.文化政策与法律的关系 2.文化政策的性质与目标 (四)数学方法与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 典型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及自学指导法相结合,教学媒 体应用。本课程教学手段包括:基本教材、学习指导书、多媒体课件和电视录像 其中,基本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 本课程的全部内容,学习指导书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方法性的指导以巩固和 品化学生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思相和学可习积极性。 第一章中国当代文化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中国文化政策形成过程 2
2 第一节 政策与法律 1.主要内容 (1)政策与法律概念 (2)政策与法律的关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政策与法律的概念、关系 3.问题与应用 掌握政策与法律的关系 第二节 文化政策的起源和基本性质 1.主要内容 (1)文化政策的发生和起源 (2)文化政策是国家文化意志的集中表现 (3)文化政策以国家文化战略和策略的相互作用为主要作用 (4)文化政策的直接目标和主要表现是国家文化利益与人类文化利 益的统一 举例:“文化自信”与“一带一路”战略。初步引导学生认识“文化 自信”政策,激发学习兴趣。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文化政策的发生、起源、性质、目标 3.问题与应用 掌握文化政策的直接目标 第三节 文化政策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主要内容 (1)研究对象 (2)研究对象基本特点 (3)文化政策学研究的学科关系 (4)文化政策学研究方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文化政策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问题与应用 掌握文化政策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三)思考与实践 1. 文化政策与法律的关系 2. 文化政策的性质与目标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典型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及自学指导法相结合,教学媒 体应用。本课程教学手段包括:基本教材、学习指导书、多媒体课件和电视录像, 其中,基本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 本课程的全部内容,学习指导书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方法性的指导以巩固和 强化学生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和学习积极性。 第一章 中国当代文化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中国文化政策形成过程
2.认识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政策的建设 3掌握中国文化政策创新体系建设 (二)教学 第一节 中国新文化运动与中国文化政策的现代建构 1.主要内容 (1)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和中国文化政策的现代启蒙 2.基本概念和知识店 中国文化现代政策的启蒙与建立 3.问题与应用 理解中国文化现代政策的启蒙与建立 第二节中国社会主义文化政策的主体建设和波折 1.主要内容 (1)两种文化形态的政策交替和范式转换 (2)社会主义文化政策的主体性建设 (3)“文化大革命”和社会主义文化政策颠倒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中闲补△主义立化政管的律设时 3.问题与应用 理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政策的建设过程 第三节当代中国文化政策的转型和重构 1.主要内容 (1)社会主义文化政策理性精神的回归和政策范式转型 (2)社会主义文化政策主导原则的坚持 (3)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政策的重构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政策的形成过程 3.问题与应用 理解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政策的形成过程 第四节中国文化政策创新体系建设 1.主要内容 (1)中共十六大:中国文化政策的重大创新与发展 (2)中国文化创新的几个主要特征 (3)中国文化政策创新体系建设的走向 举例:梳理中国文化创新政策的脉络发展,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中国文化政策的创新 3.问题与应用 掌握中国文化政策创新的特征及其走向 (三)思考与实践 1.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政策的形成过程? 2.中国文化政策创新体系建设的特点和走向是什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3 2.认识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政策的建设 3.掌握中国文化政策创新体系建设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国新文化运动与中国文化政策的现代建构 1.主要内容 (1)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和中国文化政策的现代启蒙 (2)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输入和中国文化政策现代建构的努力 (3)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提出和中国文化现代政策的建立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中国文化现代政策的启蒙与建立 3.问题与应用 理解中国文化现代政策的启蒙与建立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文化政策的主体建设和波折 1.主要内容 (1)两种文化形态的政策交替和范式转换 (2)社会主义文化政策的主体性建设 (3)“文化大革命”和社会主义文化政策颠倒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中国社会主义文化政策的建设过程 3.问题与应用 理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政策的建设过程 第三节 当代中国文化政策的转型和重构 1.主要内容 (1)社会主义文化政策理性精神的回归和政策范式转型 (2)社会主义文化政策主导原则的坚持 (3)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政策的重构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政策的形成过程 3.问题与应用 理解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政策的形成过程 第四节 中国文化政策创新体系建设 1.主要内容 (1)中共十六大:中国文化政策的重大创新与发展 (2)中国文化创新的几个主要特征 (3)中国文化政策创新体系建设的走向 举例:梳理中国文化创新政策的脉络发展,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中国文化政策的创新 3.问题与应用 掌握中国文化政策创新的特征及其走向 (三)思考与实践 1.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政策的形成过程? 2. 中国文化政策创新体系建设的特点和走向是什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典型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及自学指导法相结合,教学媒 体应用。本课程教学手段包括:基本教材、学习指导书、多媒体课件和电视录像 其中,基本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 本课程的全部 内容 学习指导书对课程的重点 隆 进行入 法性的指导以巩固和 强化学生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和学习积极 第二章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总政策 目的与要求 1.了解二为方向、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 2.认识二为方向、双百方针的内容 3.学握二为方向、双百方针的价值和意义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1.主要内谷 (1)当代中的文化性质和二为方向的提出 (2)二为方向的价值取向及其意义 (3)正确认识处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 2.堪本概今和知识占 二为方向的价值取向及其意义 3.问题与应用 掌握二为方向的价值取向及其意义 第二节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主要内容 (1)提出的时代背异 (2)双百方针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 (3)双百方针执行中的若干经验和问题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双百方针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 3问题与应用 掌握双百方针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 第三节 :为和双百的关系和实现 1.主要内容 (1)二为和双百的关系 (2)一为和双百的实玩 (3)创作自由与双百的 政策认同和实现 举例:流量艺人的是是非非。通过引导学生对流量艺人的正确认识, 促进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二为和双百的关系和实现 3.问题与应用 掌握二为和双百的关系和实现 (三)思考与实践 1.二为方向、双百方针的内容
4 教学方法:讲授法、典型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及自学指导法相结合,教学媒 体应用。本课程教学手段包括:基本教材、学习指导书、多媒体课件和电视录像, 其中,基本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 本课程的全部内容,学习指导书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方法性的指导以巩固和 强化学生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和学习积极性。 第二章 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总政策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二为方向、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 2.认识二为方向、双百方针的内容 3.掌握二为方向、双百方针的价值和意义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1.主要内容 (1)当代中国的文化性质和二为方向的提出 (2)二为方向的价值取向及其意义 (3)正确认识处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二为方向的价值取向及其意义 3.问题与应用 掌握二为方向的价值取向及其意义 第二节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主要内容 (1)提出的时代背景 (2)双百方针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 (3)双百方针执行中的若干经验和问题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双百方针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 3.问题与应用 掌握双百方针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 第三节 二为和双百的关系和实现 1.主要内容 (1)二为和双百的关系 (2)二为和双百的实现 (3)创作自由与双百的政策认同和实现 举例:流量艺人的是是非非。通过引导学生对流量艺人的正确认识, 促进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二为和双百的关系和实现 3.问题与应用 掌握二为和双百的关系和实现 (三)思考与实践 1. 二为方向、双百方针的内容
2.二为方向、双百方针的价值和意义 (四)数学方法上与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典型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及自学指导法相结合,教学编 体应用。本课程教学手段包括:基本教材、学习指导书、多媒体课件和电视录像 其中,基本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 本课程的全部内容,学习指导书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方法性的指导以巩固和 强化学生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和学习积极性。 第三章文艺创作批评政策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文艺创作政策发展历程 2.认识文艺创作提倡主旋律和多样化的原因 3.掌握文艺批评应该坚持的原则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1.主要内容 (】)文化精神重塑过程中的文化政策建构 (2)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意义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意义 3.问题与应用 掌握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意义 第二节坚持思想文化领域里的批评和斗争 1.主要内容 ()文艺的冲突、斗争和文化政策的反应模式 (2)文艺批评的标准问题 (3)文艺批评中的艺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关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文艺批评的标准 3.问题与应用 掌握文艺批评的标准 (三)思考与实践 1.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意义 2.文艺批评的标准是什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典型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及自学指导法相结合,教学媒 体应用。本课程教学手段包括:基本教材、学习指导书、多媒体课件和电视录像 其中,基本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 本课程的全部内容,学习指导书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方法性的指导以巩固和 强化学生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和学习积极性。 第四章文化遗产政策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文化遗产及其价值
5 2. 二为方向、双百方针的价值和意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典型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及自学指导法相结合,教学媒 体应用。本课程教学手段包括:基本教材、学习指导书、多媒体课件和电视录像, 其中,基本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 本课程的全部内容,学习指导书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方法性的指导以巩固和 强化学生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和学习积极性。 第三章 文艺创作批评政策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文艺创作政策发展历程 2.认识文艺创作提倡主旋律和多样化的原因 3.掌握文艺批评应该坚持的原则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1.主要内容 (1)文化精神重塑过程中的文化政策建构 (2)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意义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意义 3.问题与应用 掌握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意义 第二节 坚持思想文化领域里的批评和斗争 1.主要内容 (1)文艺的冲突、斗争和文化政策的反应模式 (2)文艺批评的标准问题 (3)文艺批评中的艺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关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文艺批评的标准 3.问题与应用 掌握文艺批评的标准 (三)思考与实践 1.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意义 2. 文艺批评的标准是什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典型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及自学指导法相结合,教学媒 体应用。本课程教学手段包括:基本教材、学习指导书、多媒体课件和电视录像, 其中,基本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 本课程的全部内容,学习指导书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方法性的指导以巩固和 强化学生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和学习积极性。 第四章 文化遗产政策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文化遗产及其价值